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in1213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北京市教育学会学习障碍研究分会致力于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研究,探尋帮助机制,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本期《深度报道》关注了2011年该研究会的年会盛况,专题采访了研究会梁威会长,并撷取了研究会的一些优秀成果,供大家借鉴,也藉此呼吁更多的教师能关心、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努力让全体中国学生取得成功。
  
  2011年12月23日,已有20多年研究积淀的北京市教育学会学习障碍研究分会在北京市丰台区十八中西马金润校区召开了2011年年会。北京16个区县的300余位教师与研究会领导、专家齐聚一堂,共享学习困难研究取得的丰盛成果——七个专题论坛的交流与讨论、优秀课例的赏析、专家精彩点评与报告的学习,并一起回首研究会一路发展的足迹,展望2012年学习困难研究的新起点。
  会议的七个论坛主题分别是“基于学生发展的中小学校本研究”“随迁子女教育研究”“中学学困生教育研究”“小学学困生教育研究”“初中数学分层测试卡应用研究”“小学数学分层测试卡应用课例研究——烙饼中的数学问题”“小学数学分层测试卡应用课例研究——因数和倍数”,既有研究论文的交流与讨论,也有课例的赏析与点评,使与会者对学习困难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与会者分别参加了一个多小时的专题论坛的交流与讨论之后,聚集于大报告厅中,听取了三个报告:受研究会会长梁威研究员的委托,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卢立涛博士作了学会年度工作报告;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党总支书记、北京市教育学会学习障碍研究分会丰台分会会长郭刚山代表丰台分会作了题为《教育,因差异而更精彩》的报告;北京小学丰台万年花城分校校长刘显洋代表实验校作了题为《利用增值性评价,促进学困生发展》的报告。之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乔树平颁布了本届年会论文获奖名单,给获奖者颁奖。原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文喆对本届年会和分论坛情况给予评议和指点。会议还为与会者播放了研究会专题片,北京市教育学会会长李观政宣读了研究会成立的有关批件及研究会的组织机构,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一处张凤华副处长、丰台区教工委宋金忠书记、区教委张立新副主任和钟灵副主任等到会领导以及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谢春风、副会长刘翔平出席本届年会并作了大会发言。
  下午,研究会特邀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战略组成员孟繁华教授作《转换学校发展范式》专题报告。孟教授围绕学校发展范式,从学校发展理念、学校发展机制、学校发展模式三个方面着重介绍了新时期学校发展范式要从单一增长转变到和谐共生,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建立完善合作机制和持续发展机制,实现资源共享,真正面向学生,促进学校内涵深入发展。
  对于本届注重参与、互动、对话、引领的年会,与会者纷纷表示受益很多,对今后进一步开展学习困难的研究“心里更有底了”!一位教师说:“通过参与此次研讨会,我从教育教学设计和课堂评价能力两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我有了奋斗的勇气和继续前行的信心,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一位教师说:“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工作10余年,我想我是有着对这个职业的热爱。参加此次活动之后,我一定会努力使工作更上一层楼。我也会带领我校的其他老师认真钻研业务,让我们的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热爱学习,带领老师们做专业特长教师,享幸福职业人生。”……期盼2012年研究会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更多的学生得到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专家点评
  文喆(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学校教育发展到现在,有一个一直困扰大家的大难题:学校教育的有效性问题,即学校教育能否真正帮助学生促进发展。现在问题的核心是:我们所面临的所谓学习困难的学生,不适应学校教育,不能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
  大家都知道,我们所教的学生中,肯定有一些学生先学会了,有一些学生未学会,而且教育对象越扩大,学不会的学生会越多。现在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中都有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另外,中小学生进入学校还有一个任务,即实现社会化。进入学校,首先要转变为学校班级的成员、学校的成员,从儿童变为学生。这是儿童的第一个社会角色。儿童能否融入班集体,关系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学校教育除了文化课的教学,还承担着很重要的任务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促进学生从一个生物人真正发展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而我们所谓的学习困难的学生,首先他们是学习不适应,进而变成生活的不适应。他对班集体会冷淡、冷漠、疏离,最后走向冲突,甚至对立,变成我们所谓的“个别生”,难以融入群体。这样就造成学校教育的无效。你教他他不会,你教他他不想学,甚至最后与教师对立起来,怎么办?所以我一直支持和欣赏开展学习困难的研究。
  学习困难的问题,是一个大难题。怎么让学生学会,怎么让学生融入班集体之中,实现社会化的转变,成为一个群体的积极成员,而不是消极、对立的成员?现在倡导以“班级为基础”的干预研究。大家想想,我们所谓的学习困难的学生,是不是学习什么都困难?不是吧。有的学困生打游戏打得挺棒,有的淘气时出坏点子坏主意很有办法。他们的学习困难主要是学校学术性课程方面的学习困难。倘若我们教师换一个角度,不是只盯牢学习成绩,而是全面地观察和了解他们,则这些学生是可转变的。当教师对学困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知道学习困难的原因,教师就不会一味地指责、批评学生,而是积极想办法去帮助学生转变,也就是所谓的积极干预,由教师带头转变对学生的态度,进而形成整个群体对学生的转变,从而利于学困生的转化。
  我特别欣赏和感谢在座许多教师所做的工作。我想学习障碍研究分会的成立是非常有价值的。研究会开展的工作,除了鼓励、帮助大家开展研究,关键还要提供平台,传播大家的经验。期待大家深入地研究、认真地学习、积极地传播,然后通过验证去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教育研究。
  
  
  专家点评
  张凤华(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关注学生、研究学生、发展学生,这是我们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研究学生是我们回归教育本质,因为教育就是育人;发展学生是我们的理想,是我们的追求。所以学习障碍研究分会关注学生、研究学生、发展学生,是它强大生命力的体现。今天有这么多领导、专家、教师致力于这个专题的研究,也说明大家的情怀和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特别是这个专题着眼于课堂教育、着眼于教师能力提高、着眼于班级建设、着眼于学科发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促进教育的内涵发展,所以无论是从学科、课堂、教师、学生都紧紧围绕内涵建设来促进师生发展。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体现了一种相信学生、积极促进学生发展、等待学生成长的理念,也是一种不放弃、不嫌弃的教育追求。
  学习障碍研究分会所做的工作,可用这么一句话来概括:问题是真实的,过程是扎实的,效果是实效的。研究一方面关注了基于学生的校本研究,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关注了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可以说这个问题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乡一体化过程中面临的、亟待解决的、富有极大挑战性的问题,是我们现代教育的新问题、新的研究领域。我们这个项目关注这方面的研究,意义深远。
  相信学习障碍研究分会项目会不断感动、感召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家长、社会人士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也期待研究会为促进北京教育发展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林静)
其他文献
《中国教师》:李老师,您好!与实验版的初中科学课程标准相比,您觉得2011年版的课标有怎样的变化?  李孝昂:新版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与实验版相比,首先是课程性质、理念和目标的阐述更加准确、更加全面。明确界定了科学素养的概念,细化了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更加关注科学探究的实质。这样便于教师理解和整体把握科学课程意图。其次是对部分课程内容做了微调,或降低难度,或缩小范围,或完善知识结构。在突出各学科知识整合
扁平化的管理模式最早运用于企业。在企业中,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拓展,公司的管理机构不断壮大,传统的“金字塔”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因此,高效、便捷的扁平化管理模式便应运而生。所谓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即把高高的“金字塔”纵向压缩,使中间层级横向拓展,令其内涵丰富而饱满。简而言之,扁平化管理模式就是降低高度、增加宽度的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办学模式
每年的五月份,是大学里论文答辩的高峰时段。今年,笔者在指导、评阅学生论文以及参加学生论文答辩时遇到一个细节问题,然而学生对细节处理的取舍态度却令人深深思考。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要求,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要有“摘要”和“Abstract”(英文摘要)两项内容。笔者逐篇审阅学生的论文,发现很多论文的目录页上,中文摘要内容上方是“摘要”两个字,但在英文摘要内容上方,却没有对应地显示“Abstract”
编者按:本栏目前两期介绍了中外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实践先驱及其改革,也探讨了流传至今的熠熠名作中蕴含的深厚思想。本期秉承以往的“微视角”,推出新主题——国家领袖与教育事业。  一个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反映出国家的民主化水平,“科教兴国”不是“中国特色”的标签。现代国家的现代化水平的衡量标准,其根本不在于先进的炮弹、坦克,不在于持续增长的GDP,而在于人的素养与智识。实现这一目的,需要依靠各种类型
作为长篇报告文学《烛泪如歌——“5·12”汶川大地震中的教师群像》的作者、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烛光行动”的主要倡议人——萧斌臣和袁亮等人最近一直在北京和四川等地来去匆匆,正在为“烛光行动”的如期举行到处奔走。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日前夕,《中国教师》记者经过数次联系,终于在北京对他们进行了专访。    一、下定决心到灾区去    朱蒙:当获知汶川特大地震发生的消息时,你们在什么地方,各自是什么
赵方军,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美术教研室教研员,高级教师;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藏书票研究会常务副主席,教育部专家库美术学科专家,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吉林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中国教师》:您好,2011年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您能否为教师们谈谈美术课程在实际教学中的定位?  赵方军:2
一、学生生涯发展指导问题的提出  高中阶段的学生生涯发展指导在中国大陆开展较晚。早期主要是从职业教育的角度进行安排,近年来开始提到发展规划设计。而今,我国高中阶段学生的生涯发展指导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是,在教育规模不断扩展的同时,不少高中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不十分明确,存在“学习无动力,升学无厚望,生涯无规划,发展无方向”的现象,令教育管理者、教师和家长忧心忡忡。  如何顺应社会发展和学生个
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逐步调整,部分农村地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制由“五四”制改为“六三”制,一增一减导致部分小学师资紧张而中学人员超编现象的发生。为均衡配置各学段教师资源并结合素质教育要求,山东省平阴县于2009年3月份启动了中学教师转岗工作,在经历了岗前培训、业务实习、教学见习等环节后,69名中学教师转岗到小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一年时间过去了,这些转岗老师的现状如何?能否适应新的工作岗位要求
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我们认为,要构建生本和谐课堂,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就必须密切关注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  一、透视:当前课堂管理的实然状态  1.课堂管理约束学生的行为  在课堂管理的实践中,很多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偏向于专制型管理,其管理行为往往更多地注重课堂控制和通过奖惩制度达到纠正学生消极行为的目的,忽略了引导和激发学生积极的行为。如:现在学校的不少教室墙上贴着“班级公约”“班规”等
课程教学,我们到底追求什么?是朴素简单还是精致华丽?行走在思想品德的教学路上,我们都会做出自己的选择。笔者就一节思想品德的公开课说起,谈谈对课程教学的感想。  一、初选课题和课程设计  公开课的课题一般是自选的,笔者选定了《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这一题目,接下来就是课程设计。对“公平”的定义和展示拟通过“认识公平——反思公平——再识公平”的线索进行,在进行课程设计时,笔者有些许感想:  1.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