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业余舞蹈表演中技术技巧的运用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zy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是分析了技术技巧对于业余舞蹈表演的意义和在业余舞蹈表演中运用技术技巧的方法。
  【关键词】业余舞蹈表演;技术技巧;运用
  【中图分类号】J712 【文献标识码】A
  舞蹈是艺术家传达情感的载体,是一种具有灵魂的艺术形式。一段完美的舞蹈表演与舞蹈技巧的运用有很大的关系,只有熟练掌握舞蹈技巧,才能让观众真正欣赏到活灵活现的舞蹈表演。
  一、技术技巧对于业余舞蹈表演的意义
  (一)有利于表演者传达情感
  舞蹈作品凝聚了舞蹈艺术家的很多心血,表演者中能够向观众呈现出高超的舞蹈技巧,同时作为舞蹈者传递感情的载体,通过舞蹈艺术可以表达舞者的内心情感。很多人在欣赏舞蹈的时候只是关注直观的动作,很容易忽略其中蕴含的情感。每一个成功的艺术作品都是具有独特的情感内涵的,没有感情的舞蹈艺术就只是机械的动作,很难脱颖而出,最终只会沦为凡品。舞蹈艺术对于情感的表达有着极高的要求,舞蹈形式丰富多样,每一种舞蹈风格都蕴含着不同的情感,或激昂,或悲愤、或喜悦,这些情感都可以通过肢体动作表达出来,与观众达到情感上的共鸣,让观众在欣赏舞蹈表演时身心愉悦[1]。
  (二)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
  在舞蹈表演中合理运用舞蹈技巧有利于舞蹈演员塑造人物形象。舞蹈艺术历史悠久,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有很长的历史。经过多年的舞蹈创作和艺术表演,舞蹈艺术家通过对艺术形式的了解,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创造出了如今这样纷繁复杂的舞蹈种类。不同的舞蹈类型拥有不同的风格和情感,但是艺术形式本质上都是共通的,无论哪一种舞蹈形式,都需要塑造人物形象。舞蹈时是借助肢体语言来表达的,塑造人物形象也是依靠肢体语言,所以表演者必须反复揣摩作品中的内在情感,并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强化理解,只有理解了作者寄托的情感,才能在表演中合理运用舞蹈技巧,为观众呈现出一场精彩的舞蹈演出。
  二、在业余舞蹈表演中运用技术技巧的方法
  (一)注重舞蹈细节
  舞蹈是蕴含情感的艺术,不同的舞蹈由不同的舞姿构成,有着不同的表现力。而细节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一场完整的舞蹈表演,是由很多动作和步法组合而成,表演者只有熟练掌握每一个动作,才能全身心投入舞蹈表演中,展现出舞蹈表演的动感和灵性[2]。表演者要想掌握舞蹈动作的要领,必须严格按照舞蹈的正确顺序,每天勤学苦练,才能逐步掌握舞蹈技巧。舞蹈动作中有很多小细节,这些小细节的差异往往就会决定一场表演的成败,表演者需要将每一个动作都掌握到位,眼睛、手和身体都必须步调一致,这样才能让观众眼前一亮,被惊人的舞姿所折服。只有每一个动作都到位,才能体现出舞蹈艺术的灵性,让观众觉得浑然天成。引人入胜。表演者在练习舞蹈动作时,需要准确把握每个动作弯曲的幅度,还有两个动作之间如何精准衔接,例如挥舞手臂时,要把控挥舞的高度和手指的伸展方式。此外,最重要的一点是找准旋律,根据节拍记住动作,这样才能与其他舞蹈演员动作一致,才能为观众奉献一场协调一致的舞蹈盛宴。在牢记舞蹈动作时,应该按照自上而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切忌混淆动作或者遗忘动作,否则舞蹈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二)丰富表演内容
  表演者要想展现出活灵活现的舞蹈,就需要灵活运用舞蹈技巧来丰富表演内容。其实追溯到以前,舞蹈和武术是密不可分的,舞蹈注重动作的柔美,武术注重力量的坚韧,舞蹈中隐藏着武术的气魄,武术中又可以看到舞蹈的气质。表演者要想灵活运用舞蹈技巧,就要从了解舞蹈历史开始,可以将舞蹈和武术糅合在一起进行创新,赋予舞蹈表演生命的力量,同时又保留舞蹈自身的柔美,让舞姿变得更加生动有力[3]。如果舞蹈缺乏靈魂的支撑,那么舞蹈团队也会失去向心力,缺少舞蹈魄力,自然无法呈现出舞蹈的生命力。一场完美的舞蹈表演,需要所有舞蹈演员的通力配合,所以在舞台上一定要设置舞台中心,使舞者围绕舞台中心进行表演,并把握好自己的舞台位置,在划分好的空间里施展动作,这样才能表现得最自然,展现出表演者的灵气和精气神。舞台中心对于舞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舞蹈经常要变换位置,表演者要随着舞步移动身体,找准中心点,这样他们才能轻松舒展自己的身体,与其他舞者协调动作,彰显出舞蹈的完美性和一致性。
  (三)培养协调的肢体动作
  在舞蹈表演中舞者需要灵活摆动全身肢体,这样才能体现出舞蹈的艺术性。灵活的动作和轻快的步伐能提升舞蹈的吸引力,让动作看起来更协调,更富有节奏感,舞姿也会更曼妙、更优美[4]。舞蹈也是心灵上的艺术,能够展现出表演者的纯洁心灵。在跳舞的过程中,有些舞者可能会因为失去重心,无法展示出正确的舞蹈动作,如果身体处于协调状态就能够完整结束表演。有些高难度的动作还会要求舞者必须做到快、稳、准,这对舞者的身体协调性要求很高。每旋转一次都可以给舞蹈表演加分,舞者必须全身心投入舞蹈当中,才能把握好自己的节奏,因此,身体协调性对于舞蹈表演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有些舞蹈动作要求手和脚同时摆动,甚至舞动全身,只有在日常练习中注意训练协调性,才能在表演中运用自己的舞蹈技巧,让表演美轮美奂。因此,舞者在平时就要多按摩肌肉,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提高自身的动作协调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合理运用技术技巧是提高表演水准的一个重要条件,在舞蹈表演过程中,各个舞蹈技巧都是互相联系的,如果技巧上的运用不符合表演形象或者内容,那么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会影响整个表演效果。因此,舞蹈演员要合理运用舞蹈技巧,不仅要在日常训练中扎实基本功,还要根据舞蹈类型和舞蹈音乐选择合适的舞蹈技巧,为自己的表演加分,呈现出一场完美的视觉盛宴,给人带来艺术上的享受。
  参考文献
  [1]罗列诗.论舞蹈表演中技巧动作与内心情感的和谐统一[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5(11):240-242.
  [2]陆丽萍.教学应注意对学生内在情感和表现力的培养[J].周刊(理论研究),2014,12(03):18-19.
  [3]夏立颖.舞蹈技术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运用探讨[J].北方音乐,2015,24(05):13-15.
  [4]龚倩.论中国“古典舞”表演队戏曲舞蹈的扬弃[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22(07):26-28.
其他文献
均匀设计试验法是一种应用于多因素、多水平试验研究的新方法.在双吡啶盐酸盐的合成中,运用该方法设计试验方案,产物收率可达80%以上.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与社会性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新课程强调自主性学习,要求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和感悟,强调体验是引导学生获得真实感受的过程。这种伴随着情感活动的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把认识转化为行动的基础。  《让爷爷奶奶高兴》一课就是在这一理念指导下设计的。它以学生的生活情境为切入点,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
笔者担任师范专科英语教学十余年,最近对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就教学改革进行了询问、座谈、问卷调查,获取了师范专科英语教学改革的反馈信息。大家觉得,英语教学取得不少成绩,
为保障校园安全,9月1日前,厦门市区各学校的校门口报警与监控系统都要与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实现联网。
【摘要】民歌即兴演唱是传统民歌的表演、创作和发展的主要方式。利用民歌即兴演唱方式开展歌曲编创教学,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这一要求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尝试。可用于培养学生理解、感受中华音乐之美,弘扬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培养学生语音机智和应变能力;提高学生音乐编创学习的主动性。  【关键词】音乐;民歌;民歌即兴演唱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民歌是廣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
本刊2010年第6期的“教育博客”栏目刊登了《师生冲突之一问一思》一文,在论坛上引起争论,对于如何处理这类师生之间的冲突,很多教师有着自己的看法。本期“现象观察”透视师
新一轮的小学科学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在教授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如今,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已经持续了一
【摘要】如何积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优化课堂教学,引领学生步入高雅的艺术殿堂,成了音乐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学习特点,本人进行了反复地尝试,合理进行音乐欣赏课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加减法;聆听;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音乐欣赏课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现在的音乐欣赏课教学却陷入了一个进退维谷的境
多媒体教学把传统教学中以抽象文字为主体、辅以少量图片和教具的、较单一的信息呈现方式,转变为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综合运用的直观鲜明的呈现方式。这种全方位、立体式的信息呈现方式,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了知识的传输效率,是对教学媒介的重大革新。然而,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都有其利弊。不当地使用多媒体也会给学生的认知活动带来负面作用。    一、多媒体教学带来的认知心理弊端    1 占用认知
信息技术课堂中出现这样的场景,我们也许并不陌生:上课铃声已经急促地响起,学生满头大汗地鱼贯而入,一边开机等待,一边还在高谈阔论刚才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