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l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中。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探究为主要特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或者讨论的方式,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探究;模式;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基础。那种“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和新课改的教学要求背道而驰,这对教师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的标准,让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转变为主动探究数学知识,做一个知识的构建者。自主探究式教学在课堂中的运用,将会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一、老师、学生角色互换,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数学课堂上,老师可以定期组织角色互换的活动,让学生讲课提问,突破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手把手式的授课方式。这就要求学生提前对所学知识点有一个认真全面的了解,不明白的地方通过查资料、问家长、和同学探讨交流等方式探索得知,让学生站在老师的位置讲课,老师处于学生的角度听课。这种授课方式有助于老师充分了解学生掌握新知识的程度,也有利于学生胆量的提高,培养他们的勇气。
  二、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自主探究学习模式,首先要求的是自主学习,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是基础。为了配合这项工作,教师可以在课前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预习解答这些问题。在预习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参与,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且解答教师所留的问题。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对某些疑难点产生疑惑。为了解决这些疑惑,同时解决教师留下的问题,学生会采用相互间的交流、查阅资料等各种方法,这就是一种探究式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对小学数学的课后作业进行改革与创新。在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多数教师给学生布置大量习题,以此巩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的知识。此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充分有效的课后预习,并将练习与巩固放到课堂教学中。以《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为例,在上一堂课中,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后对这一节的教学内容进行预习,需要学生在预习中了解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完成课后的练习题。其本质就是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使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内容有所了解,同时找出学习中的疑难点。此时,学生需要通过教材或者工具书进行预习,这就是在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这种背景下,学生能找到学习中的疑难点,同时在课堂学习中更有针对性地学习。
  三、自主思考,独立探究
  所谓独立探究,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的过程。因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更代替不了几十个有差异的学生的思维。通过学生动手“做数学”,使他们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独立探究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数学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識,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张梅玲教授说得好:“再完美的模仿毕竟是模仿,有缺损的创造毕竟是创造,要创造要发展不能一次求完美,但毕竟是在前进、在发展,路是人走出来的。”
  如在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多媒体出示主题图,并列出算式:30+20,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你打算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数学现实,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思考,作出了如下算法:①十个十个地数,30、40、50。②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是50。③3+2=5,30+20=50。并让他们自由选择最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60+20。
  四、教师指导,让学生探究问题
  当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以后,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点拨和指导,使学生开始尝试探讨问题。在这个课堂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想一想、算一算、画一画或者拼一拼等方式,对教师提出数学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推理、验证等尝试探究。在对问题探究时,学生可以独立思考完成也可以分组进行讨论。而此时,教师一方面要为学生的问题探究营造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和指导,使学生有一定的探究方向。比如,教师在讲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时候,教师具体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探讨。首先,鼓励学生猜想。其次,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让学生操作学具,通过独立思考或者讨论把平行四边形拆成以前学过的图形,比如长方形。最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指点,让学生发现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从而对公式进行推导等。
  五、主动钻研,合作探究
  学生自学探究是学中有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均可以在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这一步开始时给学生3~5分钟时间,简要表述各自探究中的难点,要求学生不重复、不提与主题无关的问题。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不必过早解释,只要综合大家的提问,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即可。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可以让每位学生课前准备好24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上课时要求小组内成员每人用这24张纸片拼成一个长方形(每人拼的都不相同)。拼好后逐一按长、宽、面积等数据填在一张表格上,再研究:这些图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这些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每个图形的长、宽和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合作交流,共同发现了每个长方形的面积都等于长和宽的乘积,于是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的计算公式。
  教学本身就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尤其是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更加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进行孜孜不倦的“上下求索”,对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完善,做到扬长避短,日臻完善,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永梅.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J].成才之路,2010(28):19-20
  [2]陈春明.浅谈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0):34-35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地理的知识达成缺少学生自主性的有效支撑,学生往往粗放式地学习地理知识。要在地理课堂上更好地达成知识的内化建构,需要地理教师改变传统的观念和教学方式。要改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地位,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要改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流程,变先教为先学;要改变教学设计的中心,变讲授主导为活动主导;要改变学习的模块容量,变大容量为小步子;要改变科技的运用,变传统为现代。  【关键词】初中地理
银行业同时具有信息不完备和公共产品的性质,这决定了在银行市场上必定会产生一系列负的外部效应.然而,银行又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其资本利用率要高的多.因此,其带来的负面外部
山东华日集团公司建立内部审计监督机制成效显著山东华日集团公司自去年年初成立内部审计机构以来,立足企业实际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仅去年上半年节省差旅费69万元;清理拖
阐述了电子技术创新开放实验的重要性,总结和介绍了作者近年来开设"电子线路综合设计开放实验"的体会,提出进一步改革的思路.
自1997年新刑法实施以来,关于其中正当防卫的有关争论就没有停止过,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文章阐述了笔者对正当防卫的理解和认识.
【摘 要】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既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教师可以通过四个途径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一是历史学习之中感悟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二是引导回顾屈辱历史激发强烈的责任感,三是感悟先辈革命斗志催生振兴中华激情,四是联系生活切身体会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关键词】初中历史;德育工作;渗透研究  德育在整个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各学科应当按照德育工作整体要求,结
【摘 要】“熟能生巧”是对程序性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转化阶段”的形象描述,实现“熟能生巧”是有前提条件的,不顾前提条件的反复训练,只会使信息技术的学习变成机械模仿。本文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对此谈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熟能生巧;非议  信息技术课程在我市是中考学科,成绩加入文化成绩总分,而在很多课堂上,教师以为只要反复练习,学生就肯定能掌握相应技能,也就是所谓的“熟能生巧”。结果怎样呢?经
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为"语言"的艺术形式,它有着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替代的社会功能.在经济高速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当下,我国的几种舞蹈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并不断向前
The spectral VEP in 13 normal subjects(25 eyes),four cases(8eyes)of protanopes and 8 cases(15 eyes)of deuteranopes were tested.Innormal subjects,the shortest la
期刊
【摘 要】本文重点分析了物理模型的构建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和意义,从物理模型的构建、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等方面进一步构建了物理模型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物理模型;教学;实践  一、引言  高中生参与物理教学的主动性相对较差,就高中物理的自学能力方面相对很差。物理模型的构建主要通过教师对学生学习物理内容总结和归纳,实现对学生的一种学习引导,这样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