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课堂中实施有效差异教学的策略研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z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教育心理学,感触非常深刻的是对小学科学课上有效实施差异教学的作用及启发。
  结合差异教学的特点在科学课上有效实施差异教学,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学生在接受新知识前,学生的准备情况是不同的,这样教师对于整节课的把控在心理都有一个调整的依据。
  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实施差异教学的策略主要包括教学目标的分层和教学内容的分层。
  确定的目标需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如三年级《清清的水》,目标定为“利用多种感官认识水的性质”,通过实验体验学生认识到水是无色、无嗅、无味、透明的液体。
  有了分层的教学目标,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如何让学生利用学习材料、运用有效的思维去理解新的内容,然后用最佳的方式呈现出学生学习的结果即进行差异化的教学内容。
  例如,在《浮力》一课时,对两个班学生进行前测,内容如下。一是将木块、铁块、塑料、泡沫、橡皮泥、玻璃、石头放入水中它们的沉浮情况怎样?二是如果将以上这些物体放入水中的话,请写出哪些物体受到浮力?
  问卷统计如下表1:
  从上述学生的数据可以看出,有97.3%的学生认为上浮的物体受到浮力,下沉的物体不受到浮力。有18.3%的学生认为这些材料都受到浮力。可见,学生的认知是出现不同层次,有的对于浮力有相对正确的认识,有的对浮力的认识是片面的。
  结合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后,请学生想办法使橡皮泥漂在水面上,课堂案例实验过程如下表2。
  总之,差异教学在教学设计中不同方面还可以有更多的突破,这就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对这个问题还要继续研究,让学生在差异教学中实现收获最大空间的成长。
其他文献
今天的数学课学习“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第二个环节:归纳一次函数的共同特征,我把第一个环节中列出的6个函数关系式列在一起:  (1)y=0.5x+3(2)y=3\25x (3)y=60—3\25x  (4)C=2πr(5)y=x的平方 (6)y=8\x  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上述6个函数关系式中,哪几个具有相同点?相同点是什么?”  王彤(班级前5)举手说:“我认为2、4、5、6这四个是一类,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培养学生直接从图中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低年级数学课本的特色之一就是通过形式多样、富于趣味性和可读性的主题图呈现数学信息,学生学会看图、读图,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有助于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学生对图意进行有序的描述,可以弄清算理,顺利解决问题。以一年级数学内容为例,探究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读图、理解图意,使之成为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注重读图的情感
期刊
特殊教育的主要精神是考虑到每个孩子个体内在及个体之间的个别差异。根据学生的个人需要,学习方式和能力来确定教学内容和使用特定的技巧;对于一些学生需要在教室里运用特殊的设备或技术来克服他们的残疾,以达到预期的就教学效果。  2014年9月,我校按照招生规章制度新招了两个一年级平行班,学生入学后主管这两个班的两位班主任老师在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中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方法和教学模式,其中小一(2)班实施所有家长
期刊
所谓“教师期望”是指教师对幼儿学习成效或语言行为的期望。教师期望可通过语言、目光、表情、姿态动作等具体行为来实现。而这些行为也必须会折射出教师自身的幼儿观、教育观、信念、动机和人格特征等。教师的这些行为所表现的倾向性,自然而然地会被幼儿感受为严厉或宽容、拒绝或接纳、否定或赞许等态度倾向。从而影响幼儿的自我评价、自我判断及自信心,影响到儿童的身心发展。在任何一个教育活动或教育过程中,教师对不同的儿童
期刊
春节时,我从一个图书馆的墙上看到这样三句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可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可就理解了。对此,我感触颇深。可能有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经历,每次考试之前都给学生认真复习,都给学生强求哪类知识很重要,有经验的老师还会强调,这类知识绝对要考,希望大家掌握好。但是,考试结束后,老师一看试卷,非常生气,有的学生连考之前老师复习时反复强调,并且还做过的原题都给做错了。这说明学生对听来的知识的确容易
期刊
师生关系是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基本关系,它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和谐的教学气氛,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实现教育教学目的,同时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激励因素,也是学生奋发向上的重要因素;因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对促进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一份关于中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心理存在问题时只有2.06%的同学愿意向老师倾诉;在对待老师批评这个问题
期刊
2014年11月28日,星期五。这一天早晨是北京APEC会议后少有的清爽的早晨。橘黄色的朝阳散发着温柔的光辉,丝丝清凉的微风摇动着坚守在初冬枝头最后的枯叶。上午前两节语文课在初二(五)班,我是这个班级的任课教师。  这一天,按着教学计划,全年级要在课堂上完成一篇题目为“我用心去 ”的半命题记叙文,横线处要学生自己填写感受,作文要求之一是要写出真情实感。  作文纸发下去了,教室里很快就变得鸦雀无声。
期刊
班级文化是班级所共同形成的固定的风尚、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投射到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班级成员。而语文作为一门具有人文情怀的科目,本身就具备构建班级文化的天然优势。将两者结合起来,既为语文教学拓展了空间,也为班级文化的建设寻找到了新的载体及外化形式,可谓水乳交融,相辅相成。  一、感知——语文课堂引领班级精神文化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材聚集了古
期刊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是单纯幼稚的小学生。学生一旦犯错,老师就要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因此,批评是为达到教育效果所采取的必要手段。现在的小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自尊心、逆反心理都很强,自控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又较差。针对学生的这些心理特质,怎样才能使批评达到最佳的效果呢?批评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批评要实事求是  “事实胜于雄辩。”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只有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批评才有說服力和威
期刊
一、绪论  (一)背景和意义  目前,在提高教师人文素养的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提高教师人文素养是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忽视现象。当今的师资队伍建设更注重教师教学能力、理论学习的提升。然而,提高教师人文素养也十分重要。这是教材的需要,教师个性发展的需要,与其衣着品味、谈吐交流,通古博今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简单依靠教师个体为单位寻求这方面的发展,提高度与提高率均不能达到预设的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