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心少肺”孩子的泪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yong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11月28日,星期五。这一天早晨是北京APEC会议后少有的清爽的早晨。橘黄色的朝阳散发着温柔的光辉,丝丝清凉的微风摇动着坚守在初冬枝头最后的枯叶。上午前两节语文课在初二(五)班,我是这个班级的任课教师。
  这一天,按着教学计划,全年级要在课堂上完成一篇题目为“我用心去 ”的半命题记叙文,横线处要学生自己填写感受,作文要求之一是要写出真情实感。
  作文纸发下去了,教室里很快就变得鸦雀无声。学生们各个奋笔疾书,我则在讲台上批阅学生们的随笔。转眼间半个小时从滑动的笔尖下流淌过去。抬起头,我看见坐在前排的尧正双手抱头对着作文纸,一副百无聊赖的模样。我轻轻地呼唤尧的名字让他过来。尧来到讲台前,满脸的不情愿。
  “这么久了,你为什么还没有动笔写呀?”我关切的询问。
  “老师,你出这个题目不是难为我吗,像我这样‘缺心少肺’的人,哪能写出来‘用心’的作文呀!”说这话时,尧的脸上现出一幅七个不服、八个不乐意的挑衅神态。与此同时,他还对闻声抬头看着我们的同学做了个鬼脸。
  尧在这个班集体中是个绝对特殊的音符,人称“小怪物”。这个绰号不仅仅缘自他经常作出奇形怪状的表情,说话时有意无意地发出“小怪兽”的声音,还缘自他与众不同的举止——他曾经不服班主任管教公开和班主任老师顶撞;曾经在课堂上对着全班同学直言因为自己傻所以不用回答问题;上学期在写作课上专门写了一篇诋毁班主任老师的作文;最近听说他又在和物理老师作对,扬言“只要他教物理,我就不好好学习”……看来,今天,在我的写作课堂,尧同学也要显现神威了。
  我不动声色地平静地说:“尧,在我的班里个性化的学生不少,但是,还没有哪一个学生和我这样讲话。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知道谈话是为了沟通,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赌气和泄愤,我的观点你认同吗?”
  听我和颜悦色的跟他讲话,坐在对面尧不笑了,只见他默默地点了点头,表情严肃了许多。我知道我们之间的谈话可以进行下去。
  “尧,你真的认为自己是一个‘缺心少肺’的人吗?”我盯着尧的眼睛问道。
  “嗯。”他嗯了一声,但并不回避我,说话时他的眼睛在一直和我对视着。
  “那为什么我和你接触快一年半了,你的这个特点我一直都没有察觉到呢?是不是老师感觉太迟钝了?还是你本来就不是一个如你自己所说的是一个‘缺心少肺’的人呢?”
  听了我的话,尧的眼睛闪动了一下,他虽然依旧直视着我,但目光中已然缺少了刚才的固执与顽劣。
  “我先谈谈我对你的看法吧。”于是,我开诚布公,直言不讳的切入主题。“你在我的心目中,一直是一个有着特殊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学生,你真实的内心世界其实是特别渴望与人沟通,与人交往。你希望有自己的好朋友,你想和别的同学一起玩耍,可是这些对别的同学来说是很容易的事情,对你而言却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愿望。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你不知道如何去和同学交往,你的举止常常不被同学接受,于是,你选择了另类的行为方式,目的是引起同学对你的关注。其实你的内心非常孤独。”
  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只见尧的眼圈开始发红,渐渐地眼圈里充盈着泪光,他依然看着我,并且努力地瞪大眼睛,极力不让眼中的泪水溢出来,但我看得出此刻他内心深处定是波澜起伏。我知道我的话说中了他的痛处,其实这一类孩子外表顽劣,内心非常脆弱。于是我进一步说:“你还记得你曾经写的那篇诋毁你班主任的那篇作文吗?”他抽搐着点了点头。
  “那一次我们谈完话后,我说过我不会把作文交给你的班主任,我相信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了。我履行了我的诺言。”
  “我知道。”他依然抽搐着低着头,声音很低的回答道。
  “不要轻易地糟蹋自己,你是个有思想的孩子,我虽然不是你的班主任,但我是你的语文老师,你是我的学生,如果你信任我,在你没有找到更好的倾诉对象之前,你就当我是你的朋友,我们之间说的话可以保密,怎么样?”这时,尧慢慢地抬起头,泪光盈盈的望着我,眼睛中没有了刚才的对抗、固执与顽劣,默默地点了点头。于是我对他说:“回到座位上去写作文吧,你的眼泪告诉我,你不是一个‘缺心少肺’的孩子,恰恰相反,你是个有情有义的孩子,拿起笔来,写出你的真情实感吧。”
  只见尧默默地站起身,顺从地回到了座位上,拿起笔来,开始在作文纸上写起来……
  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3年,班主任工作做了18年。二十年来,我一直试图做一名好教师,那么“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我认为好教师不仅有丰厚的学养和过硬的教学水平,更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教育的灵魂是“爱”,那么了解研究学生就是我们“爱”的基础,因为我们只有做到了解了,才能理解,只有理解学生,才能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才能信任学生,而信任才能产生爱。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她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与悲伤;了解孩子得心灵;时刻都不忘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
  因此,我认为作为教育者,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要教育和培养学生首先要从了解学生入手,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都有独特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我们要用耐心和爱心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去理解和感受他们内心的真实与渴望,只有这样才能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当我们设身处地去体谅学生的处境,以科学的态度探讨改变他们不良行为的方法,用我们的真诚、耐心、爱心、理解和宽容去面对学生时,我深信将会有更多的学生从学校走向幸福的人生。这才是教育的真谛啊!
  培养学生求真向善趋美的心灵,引导学生健康茁壮的成长,既是教师的责任,也是教师的幸福。真心祝福我们的学生“走进一零一,幸福你一生”。
其他文献
陶行知先生在倡行科学教育、生利教育、生活教育的同时,也极为重视对学生的做人教育。他认为,教人做人、做一个具有国民精神和崇高人格的人是所有教育永恒不变的宗旨。“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的意思”。  作为学校教育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如何转变校风学风,是现行普通高中特别是农村普通高中(相对于重点高中来说)一直在探究的问题,这是一项量大而多的系统性工程,本文就我校的实际情况,试分析高中“差
期刊
一、书面表达的相关要求  (一)课标五级目标中“写”的要求  一是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  二是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  三是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  四是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  五是能根据所给图示或表格写出简单的段落或操作说明。  (二)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中“写”的相关要求  一是能正确地使用大小写字母和标点符号。  二是能运用所学词汇、
期刊
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它涉及到学生的成长、学业成绩的评定、综合素质的评价、人才的选拔等各个方面,我们很难驾驭,因而,我只从如何对学生进行课堂评价这个角度来说。  一、从教师的角色转换说起,明确评价的目的  新课程标准、理念正是要求教师要由课程知识的施予者而成为教育学意义上的交往者;教师不再做教材的单一阐释者和习题答案的唯一宣判者,而是成为学生生活世界的潜心关注者和学生个性成长的参谋人
期刊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堂教学正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预设”是预测和设计,是教师课前对课堂教学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和安排,“生成”是生长和建构,是师生在与教学情境的交互作用中,以及在师生对话互动中产生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和新情况。“生成”是相对于“预设”而言的,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互动的生
期刊
今天的数学课学习“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第二个环节:归纳一次函数的共同特征,我把第一个环节中列出的6个函数关系式列在一起:  (1)y=0.5x+3(2)y=3\25x (3)y=60—3\25x  (4)C=2πr(5)y=x的平方 (6)y=8\x  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上述6个函数关系式中,哪几个具有相同点?相同点是什么?”  王彤(班级前5)举手说:“我认为2、4、5、6这四个是一类,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培养学生直接从图中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低年级数学课本的特色之一就是通过形式多样、富于趣味性和可读性的主题图呈现数学信息,学生学会看图、读图,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有助于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学生对图意进行有序的描述,可以弄清算理,顺利解决问题。以一年级数学内容为例,探究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读图、理解图意,使之成为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注重读图的情感
期刊
特殊教育的主要精神是考虑到每个孩子个体内在及个体之间的个别差异。根据学生的个人需要,学习方式和能力来确定教学内容和使用特定的技巧;对于一些学生需要在教室里运用特殊的设备或技术来克服他们的残疾,以达到预期的就教学效果。  2014年9月,我校按照招生规章制度新招了两个一年级平行班,学生入学后主管这两个班的两位班主任老师在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中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方法和教学模式,其中小一(2)班实施所有家长
期刊
所谓“教师期望”是指教师对幼儿学习成效或语言行为的期望。教师期望可通过语言、目光、表情、姿态动作等具体行为来实现。而这些行为也必须会折射出教师自身的幼儿观、教育观、信念、动机和人格特征等。教师的这些行为所表现的倾向性,自然而然地会被幼儿感受为严厉或宽容、拒绝或接纳、否定或赞许等态度倾向。从而影响幼儿的自我评价、自我判断及自信心,影响到儿童的身心发展。在任何一个教育活动或教育过程中,教师对不同的儿童
期刊
春节时,我从一个图书馆的墙上看到这样三句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可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可就理解了。对此,我感触颇深。可能有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经历,每次考试之前都给学生认真复习,都给学生强求哪类知识很重要,有经验的老师还会强调,这类知识绝对要考,希望大家掌握好。但是,考试结束后,老师一看试卷,非常生气,有的学生连考之前老师复习时反复强调,并且还做过的原题都给做错了。这说明学生对听来的知识的确容易
期刊
师生关系是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基本关系,它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和谐的教学气氛,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实现教育教学目的,同时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激励因素,也是学生奋发向上的重要因素;因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对促进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一份关于中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心理存在问题时只有2.06%的同学愿意向老师倾诉;在对待老师批评这个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