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一数学学法指导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lei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小学、中学甚至到大学,每个人都得学数学。数学是什么?数学源于古希腊语,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科学。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简称数学学法指导,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 课题。学法指导的目的,就是最 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 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高一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面对新的教材、新的教学要求,众多初中数学学习的成功者因处理不当,出现听不懂、学不会的现象,导致成绩下滑,学习信心受挫。我想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同学不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学不得法。
  一、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
  1.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内容的“量”急剧增加。如初中数学函数知识点较少,而高中函数知识点猛增,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等相当多。
  2.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
  不少学生反映,集合、映射等概念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似乎很 “玄”。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语言、函数语言等。
  3.数学知识应用综合性增强
  如分析计算物理题的简谐运动,要具备数学的三角函数知识,物理中的标量和矢量就是数学的向量和数量,学科间的知识相互渗透,加深了学习的难度。
  4.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
  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是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中学习的方法
  (一)克服不良的学习状态
  1.学习习惯因依赖心理而滞后
  初中生在学习上的依赖心理是很明显的。第一,学生依赖于套用教师提供的题型“模子”;第二,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回家后辅导也是常事。升入高中后 ,教师的教學方法变了,套用的“模子”没有了,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还和初中一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2.思想松懈
  有些学生把初中的那一套思想移植到高中来。他们认为自己在初一、二时并没有用功学习,只是在初三临考时才发奋了一、二个月就轻而易举地考上了高中,而且有的可能还是重点中学里的重点班,因而认为读高中也不过如此。存有这种思想的学生是大错特错的。中考的题目并不具有很明显的选拔性,但高考就不同了,高考的题目具有很强的选拔性,如果心存侥幸,想在高三时再发奋一、二个月就考上大学,那到头来就会后悔莫及。
  3.学不得法
  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学生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还有些学生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結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4.不重视基础
  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重“量”轻“质”。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二)科学地进行学习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制定计划。定好计划,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打稳扎。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
  (2)课前自学。自学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3)专心上课。这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课前自学过的学生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细听,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记下来,而不是全盘抄录,顾此失彼。
  (4)及时复习。这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只有通过反复阅读教材,才能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效, 并整理在笔记本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5)独立作业。这是掌握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必要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对学生意志毅 力的考验,通过作业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是对知识的一种应用能力,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6)解决疑难。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并经常把容易错的地方拿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把从老师、同学处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长期坚持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
  2.循序渐进,防止急躁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阅历有限,不少学生容易急躁。有的学生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发现新知的积累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3.注意研究学科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 较高。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只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总之,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求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建立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网络,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中的重要的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推理判断能力等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很多数学课堂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感受及主动性的发挥。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影响,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有必要构建充分发挥和促进学生主动性发挥的课堂教学模式,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小学生具有活
期刊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优化英语语法教学  语法一直是初中英语的一个难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首先将课本上的句子原形呈现给学生,然后学生根据该原形死搬硬套,模仿练习再去运用,这样讲起来不但枯燥无聊,学生没有兴趣,而且学生学完之后不能灵活运用,学习效果很不好。如果我们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英语语法教学中,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优化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教学中,
期刊
前言: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而我把这句话改变了一下用在了体育课堂的教学中:生命在于运动,强健在于锻炼。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体育老师,我深切的体会到了老师的用心良苦,两年前我还是一个让老师头疼的学生,调皮、叛逆是我的特长,偷懒是我的专项,但在两年后的今天我发现当时的我是多么的傻。现在的人们讲究个性,我的学生同样也讲究个性,但在学生们讲究个性的同时,我会让他们上好
期刊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混合编成若干个小组,目的是使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能互相学习,在课堂上能发挥合作的力量,把更多的自主和空间留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的精髓是“三环六步一反思”。  一、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在上课之前,投影出示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让学生对本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大概的感知,从而做到“心里有数”。  二、教师导入,示范文本  导入要简洁,切合课文内容。如我在讲授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渐认清和认同了这样的教育宗旨: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课堂里积极主动的发展。教师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就是让学生自主化,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体教育。主体教育,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为了适应时代的这种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应体现学生是“主角”,是学习的主
期刊
网络环境中的科学课堂教育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展了教学模式,它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封闭的课堂变成了现代的、动态的、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使科学课堂更形象生动,更富感染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实现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的主要途径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因为在“情
期刊
农村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这门学科。英语作为一门外国语言,它的教学无论从教学目的、教学类型还是教学基本原则都和母语不同,而且我们教授英语是在中国这个文化环境下,因此英语就成了一门困难学科。特别是我们农村小学,不仅缺少英语语言环境,而且教学资源有限,学生只有在课堂里学习语言知识并练习使用语言,走出课堂便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再加上回家无人辅导,学英语就更难上加难了。针对这一现状,就对我们农村小学英语教
期刊
在当今提倡高效课堂的主导下,教育信息技术(网络多媒体)是课堂的主导,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是开启学生思维的支柱,从而培养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领略语言文字所带来的意境美。  一、在教育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朗读,特别是有感情的朗读更是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一种有效方法,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语感,更能突显文章的感染力。在课文中,有不少句子不通过朗读是很难体会
期刊
礼仪是修养的体现。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基本,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俗语说:千学万学学做人。就是说我们学习首先应学做人,可见,可见,礼仪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礼仪可以展示自己的修养和素质,并树立“自我”的形象。它让学生主动学习,成为课程学习的主体,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学生间的讨论、展示、质疑,让学生在各方面也變得更加文明礼貌。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让我来谈谈我的做法。  一、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教育水平及教育手段也在不断提高。多媒体教学已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正在大力推广。它的过程可以说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多媒体教学正在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促进了教育技术的信息化,构建起新型的教学模式。然而我们应该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多角度审视它们、思考它们!  通过较长一段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