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教育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cylove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提倡高效课堂的主导下,教育信息技术(网络多媒体)是课堂的主导,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是开启学生思维的支柱,从而培养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领略语言文字所带来的意境美。
  一、在教育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朗读,特别是有感情的朗读更是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一种有效方法,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语感,更能突显文章的感染力。在课文中,有不少句子不通过朗读是很难体会到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再见了,亲人》一课有这么三句:“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如果这些句子仅用默读或轻声读,是体会不到志愿军对朝鲜人民难舍难分的一片深情和对朝鲜这块洒过鲜血的土地的眷恋之情。(这时,可应用网络多媒体的音频或录音示范朗读),在教学时老师再用心指导学生朗读。如读时速度稍慢,语气要亲切、温和,语调要充满深情,以表现出志愿军对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这种无限眷恋之情。又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及文中的这个长句子“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在这里也利用网络多媒体的音频或录音示范朗读)指导学生要读得声音响亮、铿锵有力、激烈昂扬,才能读出五壮士那壮烈豪迈的英雄气概和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
  二、在教育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课文当中,有些句子所描写的事物,学生没有见过,甚至连听都没有听过,根本不知道它们的样子及各部件的名称。教学时,如果只是简单地照本宣科,学生很难理解,但如果用上网络多媒体进行播放该图片资料,学生则一目了然了。如《高粱情》一课,作者一开始就介绍了高粱最突出的特点,即“正直的杆子,硕大而血红的穗头,紧紧抓住土地的根。”使人对高粱有一个整体的印象,但高粱对南方的学生和老师来说并不熟悉,不能更好地理解。这时,(可利用网络多媒体播放下载的图片),形象、直观地再现,进行图文比照,“正直”“血红、“緊紧抓住”这些词就不难理解,问题也迎刃而解了。在教学《迷人的张家界》和《索溪峪的野》时,我用同样的方法播放相关视频,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而且学习兴味盎然,课堂气氛活跃浓厚。
  三、在教育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当我们打开一些文章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大自然那连绵不断的风景画卷,那美丽的山光水色,那伟大壮观的海上日出,那秀丽温柔的夕阳晚照……当我们学习这些文章时,一边读一边想,从而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才是真正的理解。如《草原》一课中的句子“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一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时,我们就一边读一边想象,就可以想象到作者笔下这种美丽静谧而又一望无际的画面,(这时再用网络多媒体播放下载的视频),让学生欣赏到想象与实景那美丽的画面,那醉人的山光水色,那襟飘带舞的豪情。有如身临其境、心曠神怡的感觉。又如教学《绝句》一诗时,吟诵起“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时,再明确第一、二句用“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及“黄鹂欢唱,白鹭飞翔”组成的一幅绚丽多彩的,有声有色的,令人赏心悦目的动景。而第三、四句通过“千秋雪,万里船”描写的则是静景。这时,可让学生反复诵读,抓住诗中景物的特点,展开想象,结合视频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和谐统一、动静分明的春景图。
  四、在教育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精讲课文当中,有些句子虽然不是中心句,却与中心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又难以理解。教学时必须引导学生进行认真的分析、挖掘其内涵,达到理解的目的。(这时可用网络多媒体投影出示句子,加标注重点词并提出问题)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有这么一句:“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其中,“焦急”与“耐心”意思相对,不易理解,可以这样引导:1、老奶奶为什么焦急?这说明什么?2、老奶奶在等什么?她在什么情况下等?“耐心”说明了什么?这时可以结合课题及播放的视频使学生明白了:1、老奶奶在这又阴又冷的长安街等了很久,充分说明了她想早点见到周总理灵车的迫切心情。2、老奶奶“拄着拐杖”“背靠洋槐树”的情况下等总理的灵车,说明她年纪大了,站立时间长了,难于支持,但背靠着树也要等下去。充分体现老奶奶一定要看到总理灵车的决心。(再借助网络多媒体播放视频凸显当时的情景),学生就容易理解到老奶奶对周总理的崇敬爱戴及怀念之情。
  五、借助教育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领悟力
  文章中多数的句子一看就懂,但有的句子除了表面的意思,还有更深层的意思,有的句子有言外之意,也有的句子的意思含蓄、深刻我们必须细细体会、品味,才能弄懂它们的意思。也有的文章牵涉到当时的社会背景,在理解这些句子时,如果不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学生是无法正确理解的。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有这么两句:“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鲁迅先生的话看起来是在开玩笑,实际上却话中有话。(这时利用网络多媒体播放当时的社会背景的视频)让学生从中领悟到这两句话是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怕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及革命乐观精神。
  可以说,教育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可以贯穿整个课堂,也可以着重播放某个环节。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的良药,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石、方法、手段,更是高效课堂不能缺少的前提条件。
其他文献
技工学校作为职业技术学校,能否真正成为“培养同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中初级专门人才”的基地,具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计划大纲,是关键中的关键。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继续沿用原有的教学计划大纲,技校计算机专业已不能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及素质
期刊
近几年,在广大农村初中,尽管英语教学已受到普遍重视,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尤其在“应试教育”的左右下,英语教学大多是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目标,重视学生成绩高低,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教”,而忽视“学”;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忽视学习过程;重视对学生听、说、读、写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等。学生学了几年英语,到头来耳听不懂,口不能言,两极分化严重,语言运用能力极差,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严
期刊
新课标在课程的体系、结构、实施、内容等方方面面都较以往教学有了重大改革。农村教学由于教育环境和师资的限制,面临更大的挑战。教育部长袁贵仁在教育改革发展难点问题中回应加强农村教育,关键是建好教师队伍。为了切实地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必须找出现存问题,从而寻求解决途径。  一、新课标下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具体方法  (一)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教师应组织学生多进行有利于数学学习的相
期刊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中的重要的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推理判断能力等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很多数学课堂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感受及主动性的发挥。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影响,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有必要构建充分发挥和促进学生主动性发挥的课堂教学模式,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小学生具有活
期刊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优化英语语法教学  语法一直是初中英语的一个难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首先将课本上的句子原形呈现给学生,然后学生根据该原形死搬硬套,模仿练习再去运用,这样讲起来不但枯燥无聊,学生没有兴趣,而且学生学完之后不能灵活运用,学习效果很不好。如果我们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英语语法教学中,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优化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教学中,
期刊
前言: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而我把这句话改变了一下用在了体育课堂的教学中:生命在于运动,强健在于锻炼。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体育老师,我深切的体会到了老师的用心良苦,两年前我还是一个让老师头疼的学生,调皮、叛逆是我的特长,偷懒是我的专项,但在两年后的今天我发现当时的我是多么的傻。现在的人们讲究个性,我的学生同样也讲究个性,但在学生们讲究个性的同时,我会让他们上好
期刊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混合编成若干个小组,目的是使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能互相学习,在课堂上能发挥合作的力量,把更多的自主和空间留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的精髓是“三环六步一反思”。  一、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在上课之前,投影出示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让学生对本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大概的感知,从而做到“心里有数”。  二、教师导入,示范文本  导入要简洁,切合课文内容。如我在讲授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渐认清和认同了这样的教育宗旨: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课堂里积极主动的发展。教师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就是让学生自主化,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体教育。主体教育,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为了适应时代的这种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应体现学生是“主角”,是学习的主
期刊
网络环境中的科学课堂教育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展了教学模式,它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封闭的课堂变成了现代的、动态的、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使科学课堂更形象生动,更富感染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实现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的主要途径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因为在“情
期刊
农村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这门学科。英语作为一门外国语言,它的教学无论从教学目的、教学类型还是教学基本原则都和母语不同,而且我们教授英语是在中国这个文化环境下,因此英语就成了一门困难学科。特别是我们农村小学,不仅缺少英语语言环境,而且教学资源有限,学生只有在课堂里学习语言知识并练习使用语言,走出课堂便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再加上回家无人辅导,学英语就更难上加难了。针对这一现状,就对我们农村小学英语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