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dxtushug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中不能只局限于教书,更要注重育人,这是语文学科的性质与地位决定的,是社会、国家赋与的我们语文教师的历史使命。语文老师就应该充分把握好语文学科的这优越性,积极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用好语文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要真正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搞好德育工作,只有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教材编排体系,深挖文章中的思想教育点,捉摸透学生,着眼于把思想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活动中去,将品德培养与语文知识训练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课程标准 语文教学 德育渗透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中。”语文教学中不能只局限于教书,更要注重育人,这是语文学科的性质与地位决定的,是社会、国家赋与的我们语文教师的历史使命。语文老师就应该充分把握好语文学科的这优越性,积极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用好语文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从那些方面进行德育渗透呢?下面谈一下自己初浅的认识:
  一、要找准德育渗透的切入点
  几千年来,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从来就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力量。它是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是一面具有最大号召力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儿童青少年时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时期,爱国主义情感孕育是从幼年开始的。所以,古今中外,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就已经吸收进许多闪耀着爱国主义思想光辉的名篇。例如:《虎门销烟》、《我们爱你啊,中国》、《郑成功》、《钱学森》、《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等等。
  革命传统教育是鼓舞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奋发图强,积极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巨大动力。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编选了不少描述革命先辈革命生涯、浴血奋斗的动人篇章,除了能使学生从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外,还能受到很好的革命传统教育。《吃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担》、《菩萨兵》、《歌唱二小放牛郎》等课文,都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语文课中还有大量对学生进行良好品德教育的文章,如《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梅兰芳学艺》、《大禹治水》、《一株紫丁香》、《“闪光的金子”》、《轮椅上的霍金》等,激发学生学习关心别人,诚实、勤奋、尊敬师长、乐于助人、勇敢顽强等崇高的道德风尚。
  二、德育渗透要寓教于情,寓教于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句古诗对教育的渗透性原则作了生动形象的揭示。小学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出除了要正确把握好教材,找准德育切入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关键,引导学生分析文章最能感动自己、震撼自己的语言文字,从中加深体会,产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塑造学生。通过突出文章中的闪光点,使学生发现其光辉,且深切地感悟到其道理的正确或精神的可贵,让他们把这些精神的种子撒播到自己的心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既不能空泛,枯燥地说教,也不能人为地拨高,因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并不等同于政治课程中的思想教育。要避免在教学实践中走极端:不能光讲授语文知识,也不能一味强调思想教育。要寓教于情,寓教于理,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能从学习课文内容到生活实践都能从感情上的产生共鸣,在入情入境中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因此,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注重内外部因素相结合,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三、德育渗透要身体力行,深化德育效果。
  德育的渗透无处不在。作为教师,除了用语言对学生进行教育,还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在课堂管理和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随机教育,以自己的仪表态度、言谈举止和处事待人,发挥表率作用,要求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风,意志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要有博大的胸怀,高尚的情操,以自己至诚至真至爱的人格力量去影响我们祖国的未来,带领他们走向道德光辉的顶点。
  “师者,传业授道解惑也。”品德素质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宣教代替学生的德育实践。教师通过言传身教,身体力行,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体验德育魅力。只有珍视、尊重学生独特的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们的德育工作才能被学生接受,才能达到教育培养的目的。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一个对学生进行祖国语言文字学习的同时进行的心灵净化的过程,它不比思想品德课那么直接,它是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之中的,是在对文章开展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去发现和感知的。它与教师的发现、挖掘、利用、引导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学生的学习、感悟、体验与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与新课程标准、教材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有着密切的关系。要真正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搞好德育工作,只有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教材编排体系,深挖文章中的思想教育点,捉摸透学生,着眼于把思想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活动中去,将品德培养与语文知识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教材中刻化的一个个鲜明的形象,讲述的一件件具体的事例,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与熏陶,在语文素养提高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也得到提高。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他们游离于城市和乡村之间,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随时都可能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妥善安置失地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起广大的教师所重视,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反馈三个方面阐述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语文 课堂教学 效率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教学时间的缩减,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愈来愈强烈.笔者认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做到:  一,教学目标要明确  教学过程是由教学目的,任务,内容
教学技能是教师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本领。这个“本领”既有对教学规律的服从,也有对教学方法创新性的发挥,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营造“经历学习过程”的语文教学模式,积极营造“开放式”教学模式,通过交流活动,达到共识、共享、共
作为党和国家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公务员肩负着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的重大职责,而基层公务员作为公务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党和国家决策布局、政策落实为实际成果起着关键
摘 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当前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主要渠道。然而,在新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课堂教学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些问题比如机械的训练方法、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明显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暴露出来,并且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所以十分有必要探究一些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挑战 应对方法  课堂教学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
修养是指人们在某一方面自觉进行的陶冶活动及其所达到的一定水平。每一种职业都有各自的职业修养,小学语文教师除了应该具备一般教师必有的基本素质外,还应该具有其独特的职业修养,这包括作为一个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有的师德修养、文化知识修养、教学能力修养、也包括作为一个优秀的高层次的小学语文教师所应具有的教学艺术方面的修养。  教师自身行为的道德规范,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学生和社会,对于学校工作的和谐开展、
摘要:小学语文的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构建这样的学习氛围呢?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营造 语文 课堂气氛  活跃的小学语文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
内心视象是演艺界的专业用语,是说当演员用语言或肢体表达某一事物的时候,会随着想象仿佛感到内心也清晰地看到他所要表达的事物的形象。语文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内心视象的过程是记忆联想和再造想象被唤起的过程,也是深入走进文本、引发情感的感受过程。《黄鹤楼送别》一文主要抒写的就是两位大诗人那种依依惜别、永世不绝的真情,“文”不只是为了理解“诗”本身而存在,同时更重要的还是为了还原情景、重现场面,更好地抒发感情而
实际教学中,阅读教学容易出现“胡子眉毛一把抓”、“各种项目一齐上”、“从头至尾逐段教”的局面。面面俱到的结果,常常是面面不到。要在课堂上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备课时,就要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深入地想一想,这篇课文学生哪里能够读懂,哪里难以读懂,哪些内容学生学起来容易感到枯燥,学生在课上可能出现什么问题,课上怎么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这就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来钻研教材,然后精心设计教案,如何生动地、
课外阅读是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途径,教科书已不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没有课外知识的补充,语文学习就难以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活水就将失去一个重要的源头,所以教师要做教学资源的开发者。课外阅读可选择的材料很多,途径也不止一两种,这里我主要讲讲我对报刊阅读指导的一些感想。  报刊篇幅短小,且每篇之间自成体系,对阅读时间的长度和延续性要求不强。当然报刊并不是可以狼吞虎咽的“素食文学”,同样也需要细嚼慢咽,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