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qf7572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以具体实例为导向,演示了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重点分析了课程导入阶段的多媒体在图片展示、影音导入中的作用,听力环节多媒体运用的优势,并针对课本利用多媒体画出示例课程的思维导图,进一步为多媒体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提供实践基础。
  关键词: 多媒体 课程导入 思维导图
  一、引言
  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学现代化[1]。20世纪80年代末,计算机的普及引起了各种教学模式的革新。多媒体(Multimedia)是多种媒体的综合,包括文本、声音和图像等多种媒体形式,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表现形式,深受师生的青睐,在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常用到的课件素材主要有文字、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需要教师动手制作,学会制作课件素材,是一项越来越重要的技能[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受到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教师信息化技能、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因此实施难度较大[3]。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确实具有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多种宝贵特性,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创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是创建新型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4]。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比一般传统教学手段有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使原本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让教与学都变得丰富多彩,增加课堂容量,充实课堂内容,使教师顺利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想象,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从而强化教学效果。更直观的分析见图1。
  以我校高二级使用的教材北师大版Module4 Unit12 Lesson1 “Visiting Britain”为例,通过分析教学目标和融入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过程,体现教育技术在高中英语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二、多媒体运用的实例分析
  本节课的话题为拜访英国,文章以写信的方式介绍英国,材料真实、趣味性强,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为了让学生对英国有初步了解,搜集大量的资料、图片、音乐及视频,其中有学生较关注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的自然景点,如The River Thames,Buckingham Palaces,the symbol of London-Big Ben等,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异国的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
  1.教学过程
  按照Lead-in(导入)→While-reading(读中)→Post-reading(读后)→Conclusion(小结)→Homework(作业布置)的步骤进行。
  其中,Lead-in导入是多媒体教学优势的集中体现,它能强烈地刺激学生思维兴奋点。以“When we talk about Britain,what can you think of ?”话题作为开头,多媒体会绘声绘色地把很多有关英国历史、文化及名人的图片呈献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打开多个话题,开拓互动渠道,通过图片导入话题、直观、形象、生动,在课堂的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针对本课,典型的图片如图2。每点击一次鼠标,英国的组成(左边的文字框)和右边的图片同步显示,使学生充分了解到:英国是位于西欧的一个岛国,是由大不列颠岛上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共同组成的一个联邦制岛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以“Do you know any British cultures which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ours?”为引题PPT,解释诸如靠右行驶等独特的英国生活问题时,可以用英国电影中的飙车影像资料(如007系列),以及行车图片,配以“In Britain,people drive on the left.”激发学生的兴趣点。以恶劣的天气图片呈现给学生,再配以“The British people like talking about weather instead of talking about private things.”说明英国的人与人之间的文化风俗。
  在影音导课环节,可使用多媒体播放BBC纪录片中的A History of Britain(大不列颠史/英国史)及Living Britain(活力英伦)里的精彩片段与代表性篇章(这就需要英语老师具有一定的影片剪辑及多媒体制作功底)。在影片播放过程中,学生的表情极为专注且丰富;播放结束后,学生的大脑思维兴奋点被瞬间激活,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表达自己的看法。媒体库所呈现出的信息直观而形象化,让遥远而又经常听说、认知凌乱破碎的英伦联邦变得立体、形象;栩栩如生的画面,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对这样一个古老、富有传说及富裕的国土产生了向往的神情。影音导课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趣味性。
  2.思维导图的多媒体体现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英国“记忆之父”东尼·博赞(Tony Buzan)在20世纪70年代依据图式(schema)理论发明的一种能够充分发挥大脑思维能力的记笔记和整理知识的方法。思维导图是一种思考的方式,也是一种有效使用大脑的方法。它就像大脑中的地图,完整地将大脑的思维、想法呈现出来。思维导图对分析文章结构,同时对文章进行层次分明、结构清晰的归纳整理,有非常大的帮助。我们还可以用思维导图背课文,可分为四个步骤:识图、复述、忆图和背诵课文[5]。
  多媒体技术可以方便地绘制、保存、传播、改进优化思维导图。常用的软件是Mind Manager和Mind Mapper,根据步骤就可以简单地画出想要的图形[6],也可以做成多种多样的动画播放模式。
  在细读文章过后,我与学生一同完成图3所示的思维导图(本文限于篇幅,更多层次及细枝末节没有画出),我们站在宏观角度再次复读文章,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有条理地对文章内容进行归纳,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条理性便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训练。
  三、结语
  通过对《北师大版·必修4·U12L1》融入多媒体技术的教学设计,充分展示了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说明了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的迫切性,但更重要的是英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便利性、先进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文彬.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以外研社新标准八年级M6U2教学设计为例[J].考试周刊,2014,75.
  [2]龚汉.中学英语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整合的研究与实践[D].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2014.
  [3]张玉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6).
  [4]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意义[J].教育研究,2002(4): 39-43.
  [5]陆荣.运用思维导图促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2014.
  [6]马武林,陈钰.思维导图辅助高中英语语篇教学理论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08(3).
其他文献
摘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以及交流的过程中加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从读、议、写几个层面着手进行英语学习,以任务为导向,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开拓能力,讓高中生真正地成长为综合性人才。  关键词:高中英语;任务导向;读、议、写  一、 高中英语“读、议、写”的任务模式的应用  在高中英语学习的不
摘 要:许卓娅教授说“音乐教学活动本身就应该是一种“游(自主、自由、自我享用的操作)而戏(享受认知欣喜、审美感动、社交温情的过程)之”的状态,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都应该成为游戏的过程。”游戏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学习活动,幼儿最自然的活动方式就是生动活泼的游戏。可见游戏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让幼儿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中,让课堂更生动,更有愉悦的体验。  关键词:音乐活动;游戏化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本质上是面向“思想未成年”学生的一门德育课程。课程在内容上更贴近生活,以学生自身生活为出发点,提高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标准和政治方向。思想政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必须让教学与生活成为同一过程,让课堂融入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回归生活,这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学科特点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生活课堂;思想政治;正能量  一、 让课堂融入生
摘要:目标管理模式是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于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管理方法。目标管理模式在辅导员工作的应用,是指辅导员根据各班具体情况,确定班级培养的总目标及实施方案,这便要求辅导员结合班级不同学生的不同阶段特点,分层培养其相应的品质与能力。  本文将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某班为例,浅析一年来目标管理模式对班级工作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以期探究目标管理学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与发展。  关键词:目标管
摘要:良好情境的有效创设与科学应用,能为课程教学活动带来相当的附加增值和实际“红利”。在初中思品教学过程中,关于教学情境的创设类型和活动方式还有很多。本文分析了“生活情境”、“科技情境”、“问题情境”、“体验情境”教学建情境的创设与应用方法。  关键词:思品课堂;多元情境;创设与应用  所谓“情境教学”,通俗地说,就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课程教学活动。“情因境生,境为情设”——辩证地描述了情与境之间
摘要:人的一生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中的任何一种教育形态,三者有着紧密的联系,是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的。  关键词:学校;家庭;社会;合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影响着当代国人的素质,更是为祖国培养未来的栋梁打下扎实的基础。而教育不光光是学校教育,更多的人将目光转向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乌克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
摘要: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融合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课堂,学生不再是课堂的守望者,而是课堂积极的参与者;课堂不再是少数优秀生的小舞台,而是全体学生个性化的大平台,这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了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前导学;课后迁移  课程整合,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整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给教育带
摘 要:幼儿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这阶段不仅为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更重要的是为孩子们的一生的发展、成长提供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人格素质!然而,幼儿的成长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孩子们稚嫩的心灵总会伴随着这样或那样的伤害!本文仅就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交往障碍谈谈幼儿教师如何寻求最佳解决方案以保护儿童的“小小心灵”!  关键词:幼儿成长教育;危机;管理;交往障碍  幼儿园里幼儿的人际关系大概可分为
摘 要: 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培养学生语感,领会文章思想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宽多种阅读途径、倡导自主阅读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把“阅读”教学变成真正的“乐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 乐读  作为一名农村语文教师,我发现城里的同学知识面广,理解能力强,思维活跃,正是因
摘 要:情境教学旨在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文章从情境创设的趣味性、实效性、生活性等方面,论述创设情境,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增值提效的问题,以期与同仁们一起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的可行途径,以构建有效阅读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境;策略;有效课堂  情境法,是模拟或创设真实、现实的情境氛围,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的教学方法。情境法构建阅读的氛围和场景,激发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