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来打动你,阅卷老师?(下)

来源 :第二课堂(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omon_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 聚焦一点,重锤敲击
  【例文】
  美丽之花开在分外
  河北一考生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船主让油漆工给船刷油漆,油漆工给船刷好油漆后,顺便将漏洞补好了。其实,船主只是让油漆工刷油漆,并没有让他补漏洞,修补漏洞纯粹是油漆工的分外之事。可就是这“顺便”的分外之举,却挽救了船主几个孩子的生命。
  可别小看这“顺便”的分外之举,生活的美丽、社会的和谐,很大程度上就需要这些分外之举呀!
  前段时间,黑龙江佳木斯市出现了一位“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老师。张老师之所以最美,原因就是她做了超出职责范围的分外之举。2012年5月8日晚,正当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一群学生准备过马路时,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冲了过来,与前方停在路边的另一辆客车追尾相撞,被撞客车猛力冲向正要过马路的学生。危险瞬间,本可以逃生的女教师张丽莉,奋不顾身去救学生,自己被卷入车轮下,双腿粉碎性骨折,高位截肢,至今仍然躺在病床上。
  谁都知道,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没有法律规定教师必须舍身去救学生。张老师的伟大之举,纯粹是分外之举。就是这美丽的分外之举,挽救了学生,谱写了一曲美丽的教师之歌。
  无独有偶,2011年7月一位妈妈被网友誉为“最美妈妈”,她就是吴菊萍。2011年7月2日下午1点半,在杭州滨江区的一个社区内,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左臂接住了孩子,小女孩得救了,可吴菊萍却身受重伤。
  救自己的孩子,是任何一个妈妈的分内之事。可是,吴菊萍不一样,她在最危急的时刻,不惜个人安危去挽救别人的孩子。这是多么伟大的分外之举呀!就是这美丽的分外之举,挽救了别人的孩子,谱写了一曲美丽的妈妈之歌。
  可是,生活中不乏这样的镜头,明明是自己的分内之事,却以种种理由当做了分外之举。大家还记得2008年汶川地震时的一位老师吧。这位老师在地震来临后,奋不顾“人”地率先逃跑。他就是因此迅速蹿红网络的范美忠,后被网友讥讽为“范跑跑”。危险来临那一刻,“范跑跑”也做了“分外之事”,他把指挥学生有序避险的分内之责,当做了不关自己的分外之举!
  现实生活中,之所以我们感觉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程度越来越低,社会风气日渐趋下,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我们很少去做那些分外之举了,总觉得那些事情和自己无关。其实,只要我们在尽到分内之责的同时稍微地多做一些有益的分外之举,就像那位油漆工,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和谐许多,美丽许多。
  【点评】
  此文以材料为“由头”直接亮出观点:可别小看这“顺便”的分外之举,生活的美丽、社会的和谐,很大程度上就需要这些分外之举呀!然后通过正反对比论证。支撑观点的材料非常丰富,有正面事例,“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妈妈”——吴菊萍,有反面事例“范跑跑”,生动而典型,颇具说服力。文章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效果,得益于该生认识思维的清晰与集中笔力专其一点的写法。
  【技法点拨】
  在考场作文中,需要考生咬文嚼字,对体现文章主旨的关键词紧抓不放,在开头、中间、过渡、结尾等文章的主要位置,不断地陈述这个关键词以及由此产生的解释、强调性的文字,这样的文章才会给人思路缜密、严谨的感觉,而不会有松散的感觉。此法主要有:
  1.字面重复敲击法。在行文过程中,在某些段落或某个段落的开头或结尾,用字面相同的句子重复标题或者中心,反复敲击,从而达到突出中心的目的。这样做可以使文章中心从思维深处浮现于视觉表面,作者更便于紧扣中心作文,读者也更容易把握,对评卷者的视觉和心理都会产生强大冲击。
  2.似曾相识敲击法。在行文过程中,让似曾相识的词语、句子反复出现,不变的是基调,变化的是细节,不断强化主题,又在变化中给人生动丰富的感觉,而且克服了字面重复的生硬,从而变刻意点题为自然点题,显得机智圆润。
  3.浓墨重彩敲击法。就是为了避免前文点题不足的缺失,在结尾用一段或几段文字敲击点题,以强大的视觉冲击来实现最大限度的扣题效果。
  五、 一唱三叹式的清晰结构
  【例文】
  我爱这个时代
  广东一考生
  我也偶尔会在文章里,畅想未来斑斓的图景;我也偶尔会在白日梦中,痴想如果我回到古代会有怎样的奇遇。但是如果时光穿梭真的能够实现,如果有人邀请我迁居到另一个时代,我一定会坚定地告诉他:我不愿意。
  因为我爱这个时代。
  我爱这个时代,因为我的根在这里。我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电视、电脑、洗衣机,习惯了和好友在电话中闲聊或讨论,习惯了家门口的菜市场,习惯了人满为患的公交车。更多的,已经融入血液,成为深深的依恋。我无法想象,我该怎样与古人谈论维生素或是微积分,也不知如何才能使他们接受自由乃天赋人权。我也无法想象,未来的世界究竟会怎样发达,又会怎样问题重重。我接受了这个时代的滋养与教诲,注定了我对这个时代无尽的依恋。
  我爱这个时代,因为这个时代充满美与机遇。虽然,这个时代有着像药家鑫杀人、小悦悦遭遇冷漠路人、动车事故、食品安全屡出问题等危机,但这个时代里也有“最美妈妈”“最美大妈”“最美老外”“最美女教师”等真善美的典型。青少年越来越多地投身社会公益,从争当志愿者到支教助学,到为环保奔走呼吁,他们的身上彰显了品格之美,也让人看到,我们的舞台正在变得越来越大,我们有了越来越多的追求梦想的自由。当我看到“菜花甜妈”站在舞台上羞涩而自信地唱出《送你葱》,当我看到18岁的青年已经在华为从事喜欢的研究,我知道,这个时代如此美好,这个时代离梦想更近,人生更加丰富多彩,机遇无穷!
  我爱这个时代,因为建设它的责任已落到我们的肩上。我们从降生之时起,就承载了家庭的期望、祖国的期望。我们也无数次构想过自己的事业,遥望过自己的理想。只有我们能继承父辈的事业,只有我们能为后辈的幸福奠定基石。这份光荣的使命让我们怎能不心潮澎湃,心怀自豪!这个时代,既是我责任所在,也是我心之所在。   我为这个时代而激动自豪,我为这时代而梦寐思忖。纵然还有千千万万个别的时代,别样的风云际会,别样的精彩,但我依然爱我们这个时代。因为,这是我的根、我的梦、我的责任之所在!
  【点评】
  这是一篇优美的议论性散文,文体特征非常鲜明。文章反复点题,在“我爱这个时代”的一唱三叹式的清晰结构中,凸显出三层文意:我的根在这里、充满美与机遇、责任已在我肩。十分令人信服地抒写出了“我爱这个时代”的理由。更为亲切的是,作者写入身边鲜活的生活,写入自己的感受和体悟,加上以第一人称叙述,没有空洞的议论,抽象的抒情,让人觉得真实可信。全文语言优美,收放自如,感情真挚,结尾再次点题,并升华了主旨。
  【技法点拨】
  文章的结构是写作者思路的体现。文章结构清楚,说明作者的思路清晰;反之,文章结构混乱,则说明其思路混乱。如何在短期内使自己的作文结构清晰,思路有条理,并达到一唱三叹的效果呢?
  1.用列小标题的方法构思。列小标题,就是给文章的各个相对完整意义的段落加上一个简洁的标题,以揭示或提示段落的内容,从而使文章要点清晰,层次分明。运用小标题,不仅仅使文章结构起了变化,实际上它影响到文章的整体构思。它对文章的思路,精心安排篇章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那些具有一定语言表达功底的学生而言,几个漂亮的小标题安排在文章中,犹如几颗散落的珍珠夺人眼球,可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2.用“线串珍珠”法。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颗颗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珍珠串起来的一条线。所谓“线串珍珠”法,就是通过设置贯穿全文的线索,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文章线索的安排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1)以主题为线索;(2)以人物为线索;(3)以事物为线索;(4)以中心事件为线索;(5)以“感情”为线索。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取何种线索,都必须从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体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发,灵活巧妙地确定。
  六、 善于变通和点化材料
  【例文】
  让善举成为习惯
  河北一考生
  有个小故事讲到,一个油漆工为一艘船刷油漆,顺便把船上的漏洞补好,不久,船主感激地赠予油漆工一大笔钱。原来,船主的孩子们驾驶那艘船出海,船主忘记补船洞,料想孩子们会殒命海底。不料,油漆工信手拈来的善举,拯救了孩子们。听了船主的感激之言,油漆工淡淡地讲:“那是我顺便补的。”一句“顺便”,透出了油漆工做善举的习以为常。
  由此可见,貌似微小的善举,一旦成为一种习惯,不仅会带给他人恩惠,还透出了感人肺腑的魅力。我们的社会,正需要呼唤:让善举成为习惯。
  “顺便”而为的善举,一旦集腋成裘,成为行动的习惯,就会成为社会的亮点。数年前,天津老人白芳礼在74岁高龄之际,决心把蹬三轮车的收入全部捐献给贫困学生。他坚持到90岁,捐款金额高达35万元。对老人而言,捐助一个或几个贫困学生并非难事,但10多年如一日地积累善举,就是一种至高无上的道德风尚。
  善举成为习惯,长期坚持下来,就是一种壮举。全国道德模范林秀贞,30年来义务赡养6位无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资助了14名贫困孩子上学。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民,林秀贞一两天、一两月地奉献爱心,并非难事,但她把善举当做习惯,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就为我们社会树立了一座不普通的道德丰碑。
  曾几何时,见义勇为、乐于助人,是我们这个民族奉献爱心的习惯行为。这些年来,随着南京彭宇案的发生,见义勇为的美德,有时会转化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在佛山,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过马路,两度被车辆碾压,18个路人冷眼漠视。在福州,83岁退休老干部摔倒路边,众人围观却无一人施救。两名女子试图将其搀扶起来,旁人的“善意提醒”,让她们缩回了手。老人就这样失去了生命。一旦人心的冷漠代替善举成为习惯,我们的社会风气便会阴霾密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善举的动力,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品质和善良。当它成为一种习惯,就凝结成对他人、对社会的真情。有一位先贤说:“人最可贵的品质可以用4个字概括,这就是智慧、善良。”当越来越多的人把善举视为一种习惯时,社会才会有秩序,更加和谐温暖。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故事中的油漆工无疑得到了船主的馈赠,但他更欣慰的,是对几个孩子生命的拯救——这种欣慰,是油漆工把善举当做习惯的最美丽的收获。“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个看似信手拈来的善举,也许会改变他人的命运。在我们这个大家庭中,无论是官员还是打工仔,无论是白领还是小摊贩,都应该学习那位普通的油漆工,满怀慈善之心帮助他人。从身边事、眼前事、平凡事做起,力所能及地扬善举、摒恶行。
  【点评】
  文章紧扣作文“提示语”所蕴含的思考方向,机敏地捕捉、变通了天津老人白芳礼、全国道德模范林秀贞等事例,通过对比告诉人们:勿以善小而不为,从身边事、眼前事、平凡事做起,力所能及地扬善举、摒恶行。同时,文中“让善举成为习惯”的多次点化,很好地实现了材料、题目之间的紧密勾连。
  【技法点拨】
  “无米为炊”是考生在考场上面对作文题时常陷入的困境。其实,在你所积累的材料中,有些看起来与试题关联不大的素材,经变通点化处理,也是可以转化成高考作文素材的。
  一材多用,有赖于变通思维,多角度审察同一则材料——一般来说,一个故事中有几类人物,可能就有几个使用角度;有几种言论,可能就有几个使用角度;有几个发展阶段,可能就有几个使用角度。
  一材多用,需要另辟蹊径,即从新的视角、新的侧面思索人物与事件——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赵王不拘一格用人才,委宦官的门客蔺相如以重任,无疑值得赞赏;而廉颇的爱国精神一点也不逊于蔺相如,他在送赵王去渑池时说:“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有点古代知识的人都知道,这句话很不平常,充分体现了人物的忠勇爱国。
  一材多用,还应善于由此及彼地进行联想——如《五人墓碑记》写到“匹夫有重于社稷”,把它与《曹刿论战》中的“肉食者鄙”结合起来,借以论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或“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不失为说服力很强的例证。
  (编辑 文 墨)
其他文献
数学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冲击了传统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纵观几年来的数学教学,感触颇深:数学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给传统的数学问题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数学教学问题更加注重创设真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
<正> 关于"常山下层文化"的面貌、源流以及这类遗存分布的已知概况,我在拙稿《陇东镇原常山遗址发掘简报》(下简称《简报》,见《考古》1981年3期)和《试论齐家文化的不同类型及其源流》(下简称《试论》,见《考古与文物》1980年3期)两文中有介绍和初步探讨。《考古》1982年4期上发表了《陇东镇原常山下层遗存浅析》(下简称《浅析》)一文,认为"常山下层文化"之命名是错误的。据《浅析》说,《简报》中的常山遗址下层堆积包含有"甲组"和"乙组"两种不同年代、不同文化性质的
我最要好的小伙伴是舅舅家的弟弟,他叫王元华,今年4岁了。弟弟长得不怎么样,额头高高的,眼睛虽然不小,但是眼角往下耷拉,鼻子也很高,但是鼻头太尖,以至于在幼儿园总是把鼻尖
6月26日,是考生填报志愿的第一天,考生和家长心急如焚,纷纷找老师指导志愿填报,可他还是若无其事,好像这事与他无关似的,仍关着门在电脑上打着游戏。在超市上班的母亲下班回家后对他说:“儿子,别的考生都在填报志愿了,你咋一点不慌哟?”他只漫不经心地回答了“我晓得”三个字。可令人没想到的是,在“我晓得”三个字的背后,却蕴藏着他独特的思维方式,使他在志愿填报中演绎出了一段十分精彩且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正> 1985年10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温州市文物处联合对温州市古窑址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及对采集标本的分析,我们发现苍南县大、小星垟诸窑与乐清县瑶岙窑产品风格、特征相类同,而区别于瓯窑和龙泉窑系,具有自身特点。现据标本介绍于后。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南京市小行小学建于1928年,是一所有着80年历史的老校。学校占地面积6000m2,建筑面积5254m2。现有教职工52人,学生645人,22个教学班。学校拥有计算机室、自然室、网络学习室
钟纺公司开始将生物分解性纤维试验纳入Tecsol Green加工法(连续长丝混入高次团粒的加工法)中,将泥浆状的绿化基材用泵喷吹到斜坡面。 所纳入的生物分解性纤维“Lactron”(
幼儿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作为智力核心要素的思维能力,其发展对个体一生的作用意义重大。要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必须努力做到让幼儿在做中学、问中学、说中学、辨中学、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