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对策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heaix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情感教育已得到了很大重视并作为初中语文教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对情感教育内涵的分析,探讨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应用中的有效对策,以期为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个性情感和完善人格的培养提供参考,从而推动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并促进我国中学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
  关键词: 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 应用策略
  情感主要指人们根据自我及整个社会的需要,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一种体验和感觉,这种体验能够对社会及个体文明予以衡量。语文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及艺术性,因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用情感教育,将情感运用在教学中形成情感教育,能够有效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并实现对学生的情感素质的提高和完善人格的培养。
  一、情感教育概述
  情感教育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按照教学要求,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理论,通过相应教学活动影响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所占比例很大。曾有一位教育家就说过,在教育过程中不能离开情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因素在其中有非常显著的作用。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是将情感教学理论与语文教学手段相结合,使学生的情感发生积极变化,进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1]。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发现教材里的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真善美,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得到情感上的共鸣和心灵上的安抚,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初中语文教师应将情感有机融入教学中,将情感教育、学生心理活动和思想交流融为一体,从而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并深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一)创设良好的语文教学情境。
  “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情感充沛的课前导入与色彩丰富的课堂呈现”[2]。教师为学生营造具有情感因素的学习氛围,对于初中语文教学非常重要。这是因为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所有涉及的文学作品都具有独特的富含情感的写作目的与写作背景,教师都能够通过作品的这些内容将其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对教材中的情感内容充分地传递和表达出来,并从情感角度出发,巧妙地设置导语,用情感的方式叩击学生心灵。教师可以通过富含情感的语调、动作和语言,为学生创造由情感包围的语文教学环境。这样的语文教学环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内心产生期待,带着这种期待学习语文教材内容,接受教师的传授,可以使学生沿着设定好的情感路线随着教师的指引,渐次走进语文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各自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式及方法进行情感教学的实施和教学情境的创设。如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步》一文,文章主要诠释的是亲情,教师就可以播放传递亲情或者怀乡的音乐进行情境创设和课堂导入,接下来由知识学习引导转向家庭和亲情的音乐激发学生情感体验,从而实现与文章的深层次情感交流,并使用这种形式的导语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带着丰富情感学语文教材。
  (二)挖掘教材情感,引申文本内涵。
  新教改明确提出,语文既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体现于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及课程的实践性,“人文性”则体现于语文作为人文学科而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上的熏陶[3]。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引导学生透过情感的表现把握情感内涵,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语文技能的学习与掌握。
  中学语文教材中蕴含丰富的情感元素。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的情感得到一定程度激发时,就应顺势引导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和学生一起体验和思考文章所蕴含的更深层思想,使他们能在思考和体验的过程中得以呈现。教师应积极挖掘教材中优秀文章的深刻内涵,并将这些内涵中所蕴含的强大思想力量传递给学生,从而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陶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意境并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问题思考,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感悟课本文字的能力,且能够加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三、结语
  作为一种情感丰富的人文类学科,语文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初中语文教师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采用情感教育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开发学生智力,使初中语文教学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充分重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并使用科学合理的方式,通过情感教学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进入教材所创设的情境中,挖掘教材中的深层情感引导学生,同时透过对文本深层内涵的引申,启发学生思维,实现对基础知识与现实情感的双重学习,达到语文教育对学生审美情操的陶冶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参考文献:
  [1]陈美亚.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分析[J].语文天地,2014,7(9).
  [2]孙新安.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语言文学,2012,2(15).
  [3]吴宝林.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探析[J].好家长,2014(52).
其他文献
根据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的“发改能源[2014]2093号关于印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求“东部地区(辽宁
摘 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以合作学习法开展教学工作具有多方面的教学优势。由于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其中包含很多扩展性的知识,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能够发散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进而增强学习能力,有助于实现学生的良好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合作学习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合作学习法 教学应用  近年来,我国教育在不断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充分地认识到创新教学方法的
创新教育,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本文就如何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贯彻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教师自身出发,在不影响课本知识学习工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改变教学方式,倡导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使他们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让课堂真动起来。怎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就看老师在课堂教学工作中的导学策略是否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能否使学生对每一节数学课及每一个数学问题都感兴趣,并在课堂学习中找到乐趣,为此我多年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针对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创新等方面进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海关报关实务》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门岗位技能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本文介绍了《海关报关实务》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分析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个人教学实
摘 要:初中历史情境教学法可以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具备有效性。作为初中历史教师,要懂得在历史课上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一些主要途径。如展现场景,感染学生;音画渲染,情境美妙;适时表演,进入情境;通过语言,描述情境。并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情感,让我们的历史课堂更有感染力,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获得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历史;情境教学法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育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提高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在现阶段的课程改革中,农村学校对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有一定的涉及,但在具体落实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或偏颇,以至于有效性不够明显,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探究。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综合性学习  “大力构建开放性的语文课堂,应从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这是新课标中的一段描述。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一种相对独立的语文教学形态——语文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