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班级工作中的德育辅差策略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yaowenwo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的班级工作中,德育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初中学生处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后阶段,大部分学生还会继续就读高中,但是对小部分学生来说初中之后可能就面临着走向社会,所以初中教学工作中,德育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未来。作为德育工作的主任,肩负着整个学校的德育工作管理,班级中部分德育后进生需要花费更多精力进行管理。对此,笔者以德育主任的视角,首先分析初中德育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接着分析初中班级工作的方式,最后对班级工作中德育辅差进行策略分析。
  【关键词】初中班级;德育主任;德育辅差;研究策略;隐匿性
  初中班级人才培养工作是重点,初中的位置在教育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德育一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学校的德育主任肩负整个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对学校、对班级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是学生灵魂的塑造人,是学生接受德育的重要负责人。可是每个班级都会有德育后进生,德育主任对此应该有更正确的态度,辅助德育后进生接受更多有效的德育,帮助全校学生成长成才。
  一、初中德育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小学毕业,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继续接受义务教育,学生的独立能力和生活能力有一定的提升,同时生活上、学习中父母的管理相对少了一些,督促学生学习的机会也相对更少。此时学生处于德育的关键阶段,如何正确地看待学习、看待生活、看待世界都是值得德育主任深入分析的。德育主任在德育时应该端正自己的教育态度,首先需要正确、客观地看待德育后进生,正确地认识后进生的优点和不足,这样才能够为后期的德育打下基础。作为学校的德育管理者,德育主任可以就德育后进生的辅导与教育制定学年的计划。对全校德育后进生进行多次的集体辅导,与班主任的工作相辅相成,使得全校学生的德育工作能够提升一个台阶。
  二、分析初中班级工作中德育的方式
  第一,德育的示范性。初中阶段班级的德育工作表现出自己的特点,班主任和德育主任等具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感等都会直接影响学生,使学生有榜样可寻,能够收到极大的感染,进而提升自己的人格和品德,在精神上得到升华和净化。若是德育主任本身自身素质不够,综合管理能力低下,整个德育教育管理工作就会因为缺乏示范性的引导增加难度。
  第二,显性德育和隐形德育特点。学校的德育包括了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显性教育即在课堂中直接为学生讲解德育知识,而隐形教育则是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德育。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二者在理论上、实践中都有保持着紧密的联系。相对来说,德育更加偏向于使用隐形教育。隐形德育能刺激学生的潜在神经,帮助学生在道德上获得更大的成长。隐形教育相对内容更加广泛,载体丰富。德育教育中,道德教育、政治教育、科普性知识教育、案例教育等都是可取的。合适的载体结合隐形德育,学生的接收程度更高,在无言之中提升行为举止,潜移默化形成的非权力性的崇拜,能够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更好地实现德育。
  第三,整合资源,从隐匿性德育出发。知识的学习可从显性教育出发,德育则更多地需要从资源上整合,从隐匿性的角度出发。初中阶段的学生贪玩是本性,德育工作更多可以从娱乐中展开。结合全校的资源,合理的设计娱乐活动,使得学生能够从有针对性的活动中进行娱乐和学习。整个活动的主旨是教育为主、娱乐为辅,但是学生能够全程感受活动的氛围。这样具有较好隐匿性的德育很容易被学生接受。
  三、初中班级工作中德育辅差进行策略分析
  第一,思想行为的引导。传统初中生思想行为非常单纯,对教师的崇拜程度较高,对老师的语言认可程度较高。但是现代信息时代,教师崇高感因为极少部分不具有道德的教师而降低,学生受到外界的影响下,内在思维主动性逐渐积累和心理年龄的制约下,没有正确地评价自己的老师。德育主任想要更好地对德育后进生进行辅差教育,需要在班主任的帮助下对学生进行思想指导,并进一步进行行为引导。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较多,家庭行为对学生影响因素较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现在的学生中有不少意志不坚定、自我为中心严重、敏感脆弱、性格孤僻等行为,德育主任在进行教育时尤其应该重视这类学生,积极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帮助学生端正学习的态度,明确道理,逐渐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第二,精细化管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学校中的德育后进生,大多数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都表现出一定的问题。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本来较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德育表现出后进的学生,可能在潜移默化中被别的事物所影响,德育主任在发挥自己超高的综合素质水平时,积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离不开精细化的管理。朋辈式教育方式加上精细化的管理,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是侧面、隐匿性的展开德育的良好时机。学生对生活持有乐观的态度,加上德育主任强有力的综合素质,德育后进生能够在这样的感染下逐渐学会积极地面对生活。同时,德育主任也应该教会学生学会感恩。学习中学会感恩,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生活中学会感恩,能够帮助学生生活更幸福;未来工作中学会感恩,能够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顺遂。
  第三,教育培训,提升学生的德育自我教育能力。后进学生在积极回归生活回归学习之后,定期的总结和思考能够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德育主任应该积极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思想纠正,积极展开自我教育。德育主任带领学生展开德育检查活动,对自己进行客观、中肯又带有鼓励意义的评价,这样的过程是总结、提升的过程。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能够自我检讨自我反思,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这样的习惯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之中能够帮助学生获得独立的自觉的思想,还能够帮助学生知错、认错、不逃避错误,主动承担后果,做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青年。反复的自我评价也能够帮助学生反复纠正自己的思想道德观念,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面对未来。
  每一所学校都会有德育的后进生,学校中德育主任对这类学生需要怀着更多美好的祝愿,积极主动承认学生的存在,肯定学生的优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进行德育辅差时,可结合娱乐活动展开,首先進行思想上的引导,然后以身作则进行精细化的管理,使得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得到纠正,更加积极向上,最后带领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培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德育自我教育能力,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 李高宏. 让阳光洒满学生的心扉——浅谈初中班主任的德育管理策略[J]. 新课程(中),2019(8).
  [2] 罗秀丽. 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让爱滋润每个学生[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007):77.
  [3] 赖俊峰. 班级管理,德育先行——浅谈初中班主任管理中如何有效渗透德育[J].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9(5):169.
其他文献
【摘要】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二、高三如何开展基于深度教学的复习课?笔者认为应认真研究考纲考點,开展专题复习,注重知识点的纵深挖掘,关注知识运用,形成技能技巧。笔者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教学设计为例,阐述如何进行高三深度教学设计。  【关键词】深度教学;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背景  在广东省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如何针对试题类型特点展开地理教学,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深
【摘要】信息素养不仅是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培养目标,也是身处信息时代每一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本文以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渗透批判性思维为切入点,旨在通过有计划、有意識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在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及培养信息意识、信息品质,以此来发展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批判性思维;信息素养  我们可以将批判性思维理解为一种思维形态,
【摘要】初中语文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语文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学习语文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是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初中语文的学习是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重要的阶段,课外阅读是重中之重,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拘泥于课堂之内,只专注课本的知识,重要的是在教学上培养学生的兴趣,课外阅读便能够实现这个要求。本文将通过教材中的具体课例分析,来对课外阅读的
摘 要:儿童是国家的栋梁,担负着振兴中华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教师宽容的情感因素对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在教学中以情感人,用宽容之胸怀纳学生之瑕疵,使学生在最佳的情感环境中更好地获取知识、接受教育。学生违反纪律是常有的事,教师应豁达大度,对学生有宽容之心,采取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这种宽容之情能卸去学生的心理负担,给其改正错误的机会,使其有勇气纠正错误,教育效果明显。  关键词:宽容;爱心;教育;激
【摘要】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志愿服务事业,对于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给予了殷切期待,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示过“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良好,志愿服务体系在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中不断进一步完善,产生了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近年来,广州市南沙区的志愿服务事业也在蓬勃发展中,并取得了喜人的建设成果。广州市南沙区志愿服务事业的建
随着时代和国家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德育课程进行了重大的转变:从2016年9月份起,原来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在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导下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教科书由“一标多本”变为“一标一本”。2017年9月小学一年级统一使用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2019年9月小学阶段全面推开。这一变化给老师们带来不少挑战。面对新教材的改革,教师怎样做才能有效地使用新教材,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价值呢
一、激发学习兴趣,发挥主体作用   学习兴趣是人们渴求获得知识的一种愉快的体验。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会对学习产生一种苦恼的情趣。色彩鲜艳、变化多端、人机交互、立即反馈是计算机特有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多媒体计算机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以其直观、形象、生动的声、图、文、影产生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刺激人的感官,把整个教学过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中职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还要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围绕职中信息技术课堂,探讨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做法和建议,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职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  信息技术课程是职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项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课程,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方面发挥
【摘要】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是小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内容,如果此内容掌握不好、基础不扎实,必然会影响到四年级下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甚至整个小学阶段的计算,然而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学生是很难掌握的。笔者实践认为,用“读”的方法可以巧妙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除数是一位数;笔算除法;读;计算能力  笔者在教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后,当即布置了4道计算题让学生用作业本回家完成,
摘 要: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主线来编制教学单元,每个单元编排相同主题的课文来落实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要求。三年级下册习作单元的学习主题是“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是一个旨在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单元。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也要有“想象”,即要大胆跳出常规的教学设计,尝试使用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他们乐于表达。本文提出,要利用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