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识经济与创造教育

来源 :学术理论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_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胡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才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工作。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广大教师要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努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关键字:知识经济;创新教育;素质教育。
  
  知识经济是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后出现的一种先进的经济形态,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它与工业经济相比较,具有如下特点:经济资源知识化,以知识和信息作为最重要的经济资源,知识不断创新化,知识在应用中不断创新,创新速度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高新技术发展成为知识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资产投入无形化,以信息、知识和智力等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经济发展可持续化,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以世界各国经济互利合作,共同发展为背景。如何抓住机遇,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这是我国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创造教育对发展知识经济的意义
  
  创造教育是指根据创造学的基本原理,全面深入地开发学生潜在创造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种新型教育。其主要特点有:突出创造性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重点;注重个性发展,让学生的禀赋、优势和特长得到充分发展,以激发其创造潜能;注意启发诱导,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心理素质;强调实践,全面锻炼创造能力。
  创造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直接目的的新型教育。其基本特点是强调素质的全面发展和重视个性发展。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必须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在竞争中取胜,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创造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育,因此创造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全面素质发展为前提,以个性发展为关键,所以素质教育是创造教育的基础。开展创造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最好形式,因为创造教育以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核心,来带动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个性的发展和品格、勇气、意志、思维能力的全方位锻炼,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创造教育对于发展我国的知识经济,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进行科学技术创新的需要
  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直接依赖于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是创新,因为科学技术的基本任务是在不断突破旧传统的束缚,开拓新领域中,探索和揭示自然发展规律,以创造新知识、发明新技术,推动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由此可见,科学技术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它制约着知识经济发展的速度,决定着知识经济发展的成败。而科技创新的基础在于教育,开展创造教育,可以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型的科技人才,支持科技创新,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
  (二)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需要
  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依赖于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而且也依赖于高新技术的产业化。知识经济的主体支撑,是由高新技术产业化所形成的产业群,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没有高新技术产业化,知识经济就会失去主体支撑,当然就无从形成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质,就是实现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密切结合,使科技成果迅速转为现实生产力。这就必须进行管理创新,深化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起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的体制和良好的运行机制,使高新技术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管理创新就需要开展创造教育,为其造就大量的高素质创新型管理人才,加大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赶超世界发达国家的需要
  知识经济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形成的,发展知识经济,不仅是发达国家,而且也是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课题。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于我国来说,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难得的机遇。当今世界国家间核心竞争力差距,从根本上来说,是创造力的差距。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一方面由于经济、科技和教育水平较低,与发达国家比较,存在明显的差距,发展知识经济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网络化的形成,使我国能快速、低成本利用发达国家的知识积累,为我国发展知识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这种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条件下,只有抓住历史机遇,奋起直追,才能赶超世界发达国家。而赶超发达国家,而必须大胆创新,彻底破除"只有实现工业化,才能发展知识经济"的旧观念,善于创造性地利用发达国家先进的科技、管理等知识,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创新,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为此,需要通过创造教育,为国家输送更多的各方面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加速我国经济由工业化向知识化的转变过程。
  
  二、我国创造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创造教育于本世纪30年代发端于美国,70年代末传进我国。20年来,我国在创造教育的研究和试验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着不少问题。
  (一)人们创新意识淡薄
  在开展创造教育过程中,不论是学校,还是企业,人们的创新意识较为淡薄:或因循守旧,不图创新;或只重引进,忽视创新。
  创新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一是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几千年封建社会所形成的"天下变道也不变"的天道观,"过犹不及"的哲学思想和"小富则安"的小农思想,至今仍根深蒂固地束缚着人们的思想。二是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我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思维,虽有其重视整体性和自然性,讲求协调和谐的积极面,但其消极面产生的不良影响也不可低估,它不太注重实体,不善于分析,导致了思维的内向性、求同性、静态性和保守性。三是现代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们为追逐功利,宁可因循守旧而不愿变革创新,因为前者省事,收效快,不冒风险,而后者费力,收效慢,风险大。由于以上原因,使人们难以接受创新观念,这就为创造教育的发展,造成了思想障碍。
  (二)创造教育尚不完善
  创造教育从诞生至今,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缺乏一套较为完整的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创造教育的依据是创造学的原理,而创造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其基础学科-脑科学和思维科学还很不成熟,尚不足以成为教育科学最新的基础理论。
  我国对创造教育的引进、创新和利用工作还做得很不够,特别是在改造、创新方面更为不足,存在着照搬套用的倾向,片面强调个性发展、思维方法和创新技巧,往往就事论事,而忽略整体性和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不仅不符合中国的国情,而且也有悖于现代科学以综合为主的发展趋势,不利于开发我国学生的潜在创造力。
  (三)传统教育的阻碍
  传统教育的特点是以考试的结果论优劣,因此它属于应试教育。传统教育以培养继承型人才为目标,以应付考试为目的,以灌输知识为手段,以"三中心"(即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为基本特征。传统教育如果从隋朝建立科举制算起,延续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此它牢固地确定了在教育上的主导地位,从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各方面,顽固地阻碍着创造教育的开展,使创造教育的研究、推广和应用步履维艰。
  
  三、开展创造教育的对策
  
  (一)增强全面的创新意识
  牢固地树立创新意识是开展创造教育的前提。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唯有发展知识经济,才能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而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在于知识创新,这就需要增强创新意识。因此,我们要彻底破除"因循守旧,不图创新"和"只重引进,忽视创新"的旧观念,牢固树立"不创新就不能发展"的观念,对全民特别是对学校师生开展创新意识的宣传教育,使创新成为全民的共识而且化为实际行动,形成一种"锐意创新,开拓进取"的良好社会风气,为创造教育的开展扫清思想障碍。
  (二)加强对创造教育的研究与推广
  首先,要加强对创造教育的研究。充分利用国内外创造教育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入研究创造教育的基本规律,构建完善的理论体系,形成完整的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使创造教育日趋成熟。
  其次,要对创造教育进行改造、创新。创造教育发源于美国,具有西方文化特色。一门学科的特色归根到底是社会文化特色的具体反映,由于我国与美国的社会文化传统不同,所以在引进创造教育时不能生搬硬套,而必须对其改造、创新,把东方文化注入创造教育,将东方文化纵观全局、整合协调、辨证思维、随机应变的优势,与西方文化注重实体、科学分析、强调个性、讲求技法的长处相结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创造教育。
  再次,要促进创造教育的试验与推广。我国的创造教育任重而道远,为此必须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大力促进创造教育的试验与推广。要进一步深入开展学校试验工作,不断探索我国开展创造教育的有效途径,取得成功的经验。
  (三)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1、传统教育的弊端
  目前,我国基本上是实行传统教育,它对于开发学生的潜在创造力,存在着种种弊端。
  (1)注重知识传授,缺乏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造力的核心,这就直接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2)坚持以教材为中心,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是创造力形成的基础。把学生学习的知识只局限于教材之内,知识面狭窄,无疑削弱了创造产生的根基。
  (3)突出共性培养,压抑个性发展。个性发展是培养创造力的关键。压抑个性发展,就扼杀了学生独立、独特的思考、思维能力,阻碍了创造力的培养。
  (4)采用注入式灌输,忽视启发诱导。启发诱导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方法。采用注入式灌输,就压制了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的精神,窒息了创造力形成的生机和活力。
  (5)重视智力因素,无视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创造力形成的重要心理条件,无视非智力因素,就使学生失去了创造力培养的心理保障。
  (6)强调课堂教育,忽视实践训练。社会实践是创造力产生的源泉。忽视实践训练,就使创造力的培养成为无本之木。
  总之,传统教育培养是继承型人才,而不是创造型人才。这正如杨振宁博士所指出的那样:"中国的学生知识丰富,善于考试,但却不善于想象、发挥和创造"。传统教育所培养的这种"高分低能"的学生,怎能承担得起我国21世纪发展知识经济的重任呢?
  2、推进教育改革
  传统教育的种种弊端,说明了传统教育非改革不可。我们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大力推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实现由传统教育向创造教育的转变。
  (1)转变教育观念
  我们要加深对于展创造教育重大意义的认识:它不仅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前途,而且关系到国家兴衰和民族的命运,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历史使命。我们要敢于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培养继承型人才的传统教育观念,向重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创造教育观念转变。
  (2)改革教育制度
  第一,变革教学管理。把传统教育的知识传授、缺乏活力的教学管理制度,变革为创造教育重创造力培养、充满生机的教学管理制度。在教学管理方面,要树立启发诱导、开拓进取的教风和培养勤思多问、探索创新的学风。制定鼓励师生发明创新的奖惩制度,设计若干定量、定性指标,对师生的创新能力进行评定,奖优罚劣。在师资管理方面,要安排教师进修或鼓励自学创造教育,掌握创造教育的原理和方法,提高创造教育的理论知识水平。同时,要大力提倡教师从事创新实践活动:一方面在校内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校办企业的科技创造发明、管理创新和文艺创作社的创作活动;另一方面要鼓励教师在完成校内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参与社会的各项创新活动,不断积累创新的经验。
  第二,改革教学内容。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广博的知识修养,是创造力智慧之花盛开的沃土,特别是在当今各学科相互渗透、综合发展的趋势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显得重要。因此,要让文科学生学些理、工科等自然科学的知识,而让理、工科学生学些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知识,开阔知识视野,为创造力培养奠定坚实的基地。要增设创造类学科的选修课,如设创造教育学、创造学、创造心理学、思维学科、创造必思维方法和创新技法等课程,以增强学生包括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其中非逻辑思维的功能是创新,因此要加强非逻辑思维的教学,重点突出形象思维、想象思维、直觉、灵感思维和发散思维。要重视培养学生献身于科学事业的敬业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创新求异的浓厚兴趣,不怕风险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提高创造性心理素质。
  第三,改变教学方法。要改注入式为启发式。在创造教育中,启发式教学的最重要的方法是探索法,即首先由教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启发诱导,新品味前辈获得这些知识的最精彩过程,探索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再由老师加以讲解和评价。学生在发求答案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得新知识,更重要的是接受了胆略、意志和思维方法等的全面锻炼,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很好地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要改"满堂灌"为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造力的有效方法。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特点、优势、爱好和兴趣,采用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把握好广度、深度和难度,使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各具特色的发展。要改"以课堂教育为中心"为课堂、实践并重,课堂与实践并重,是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根本教学方法。两者并重,就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创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创新能力。鉴于传统教育轻视实践,更应抓好实践环节,除了要继续抓好学生的实验、实践、社区服务等之外,还应开展科技小发明、管理模拟策划和文艺创作活动,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四,改进考试评分制度。对学生的评价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核和评定。在考试命题时,要提高创造性题型的比重和难度,从量和质两个方面来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考试应采用开卷形式,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让他们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创造性的构思上,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知识经济时代是极需创造力的时代,时代在呼唤着创造教育!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行创造教育,培养和造就大批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才能使我国的社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我们就一定能成为创新型国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其他文献
摘 要:中石化集团公司为了改善职工生活,给野外工作的干部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条件,实行了食堂误餐补贴这一重大举措,这是上级领导把"以人为本"、"人文关怀"具体化的重大举措,真正体现了企业关心职工生活、关注民生、关注民意的工作主题,从而也推进了后勤服务理念,使后勤管理职工食堂的方式方法发生了质的改变,改变了职工的就餐方式,改善了职工的就餐质量,即有益于职工的身体健康,又有效地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期刊
摘 要:如何让孩子在教室中实现内在的秩序与纪律,让自由操作时间成为协助其生命成长的场所?这是每一位经营自由操作课的教师及专家要考虑的。作者认为教师自身对儿童的认识、对儿童的真爱、以及创设科学操作材料环境与教师自身所辐射的示范作用,是达成此目的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自由操作课;内在秩序;纪律。     自从1999年中国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颁发以来,幼教界都承认本纲要所提及的教育理念是科学的、适
期刊
摘 要:当前,大学生轻视和伤害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建立科学的生命观、人生观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将从生命教育的内涵、意义到具体实施内容和措施,阐释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实施途径。    一、生命教育的提出。    生命教育最早是由美国人杰·唐纳·华特士提出的,他于1968年在加利佛尼亚创办了"阿南达村"学校,并倡
期刊
作文,向来是学生较感头疼的问题。学生写作时不知道写什么,觉得没什么可写,有时即使写了也是干瘪空洞,言之无物,行之无文。出现这种"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无事可叙"的原因,并非生活本身造成的,而是学生缺乏对生活的体察感悟,缺乏对阅读知识的积累,读与写没有有机地结合起来。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反映,应该如何提高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解除思想顾虑,激发写作兴趣。     学生普遍
期刊
摘 要:正确认识和理解新时期党建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揭露高校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由此探讨了开创新时期党建工作新局面的对策。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发展。    21世纪是个全新的世纪,江泽民同志用三句话精辟地概括了21世纪的时代特征: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在挑战中寻求发展的机遇,但可能受到外部敌对势力的阻挠,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把握住
期刊
心理学研究表明:现代青少年的心理、生理成熟期提前,但他们不能超越精神饥渴和心理断乳这一特定的关键阶段。由于他们缺乏社会实践的锻炼,情感脆弱,他们的知、情、意、行的矛盾日趋深刻、复杂。这就要求教师应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凭借自身的品行、学识、人格以致仪表、风度等方面的示范作用,去影响和教育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古训在当今教育工作中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教师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品格高尚,可以
期刊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明确指出:"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高尚情操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世界"。语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而朗读教学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  所谓朗读,是指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的活动。朗,
期刊
摘 要:一个合格的辅导员,应建立较高的威信,工作具备“四心”,并谙熟学生工作切入点。   关键词:辅导员;威信;用心;学生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 讲话充分强调和肯定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对高校学生政治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辅导员在高校
期刊
摘 要: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尊重学生是热爱学生的前提;了解学生是热爱学生的最佳起点;严格要求是热爱学生的具体表现;自我充电是热爱学生的有力保证。  关键词:师德;学生;热爱。    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润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许多优秀的教师之所以在教育上取
期刊
摘 要:文章就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进行了深刻地反思,结合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提出弘扬人文精神的几种具体设想。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人文精神;流失;设想。    语文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 更是情感的交流, 心灵的沟通, 生命的对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语文课程不仅应教给学生课本知识, 还应借助语文的文学性给学生更多的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