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费解的一错再错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mao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章伯非李伯章
  
  沈用大先生的《中国新诗史1918-1949》(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版)在谈及“海派”和“现代派”时,有这么一段话:“伴随《现代》、《新诗》前后还有不少较小群体,他们大致信奉其观点、接受其影响,遂形成众星拱月之势。……有吴奔星、李伯章于1936年6月创办的《小雅》双月刊。”(P489)
  文中的“李伯章”,其实是“李章伯”之误。不过,由于一是因为沈用大先生并非专业的诗歌研究论者,二是可能是电脑录入或校对出现的“鲁鱼亥豕”之误,笔者对此没有特别在意。直到不久前,看到知名诗歌评论家孙玉石先生撰写的《我思想,故我是蝴蝶——30年代卷导言》(见《百年中国新诗史略<中国新诗总系)导言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版,P70),同样写着“吴奔星、李伯章主编的《小雅》诗刊”字样时,终于意识到问题并非那么简单。结果,把手头的资料翻了一翻,更是令人大吃一惊,把“李章伯”误为“李伯章”的,竟然比比皆是:
  1986年,陈绍伟编《诗歌辞典》(花城出版社)P371-372:“(《小雅》)1936年6月创刊于北京。双月刊。……主编吴奔星、李伯章。”
  1999年,孙玉石著《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P130:“北京的《小雅》(1936年6月-1937年6月,共出6期)这个由吴奔星、李伯章主编的诗双月刊,坚持任何一派的作品,都一律看待的原则……”
  2004年,刘静著《新诗艺术论》(中国文史出版社)P174:“吴奔星、李伯章主编的《小雅》1936年6月到1937年6月在北平出版6期。”
  2006年,王文彬著《雨巷中走出的诗人:戴望舒传论》(商务印书馆)P185:“注3,《小雅》诗刊由吴奔星、李伯章担任主编。”
  2006年,金理著《从兰社到(现代)以施蛰存、戴望舒、杜衡及刘呐鸥为核心的社团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P122:“北京吴奔星、李伯章主编的双月刊《小雅》……”
  2007年,张林杰著《都市环境中的20世纪30年代诗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P43:“注3,吴奔星、李伯章:《社中人语》,《小雅》第3期,1936年10月。”
  由此看来,“李章伯”误为“李伯章”的情况如此之多,应该不是孤立的文字误植问题了,而是由来有自。但限于所见,始作俑者尚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这些谈及《小雅》的论者,未必真正看过或者认真看过《小雅》原刊,多半是人云亦云,才会出现类似错误。其中,孙玉石先生是我十分尊敬的诗论家,但这么一个简单的错误却在他的重要论著中延续超过十年之久,不能不说是一件遗憾的事,也十分令人费解。
  其实,关于李章伯的情况,正确的介绍也有不少。比如,《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史料·索引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5月版)在“新文学运动纪事”及介绍“小雅诗社”时分别如此叙述:
  (1936年)六月,小雅诗社在北平成立,由吴奔星、李章伯主持。同年下半年创办《小雅》诗刊,共出6期。(P793)
  1936年6月成立于北平,主要成员有吴奔星、李章伯等。曾创办《小雅》诗刊,共出6期。约于次年6月停止活动。(P824)
  
  李章伯的新诗
  
  李章伯的新诗,以发表在他和吴奔星共同主编的《小雅》诗刊上为最多,其中创刊号上有《寄——》、《蒲公英》、《望儿归》、《死床》、《远思》(以上两首署名“月华”);第二期有《三月》、《原上之歌》、《百合花》、《月》;第三期有《归欤归欤》、《无题》;第四期有《无题》、《秋夜之华》;第五、六期有《旅邸之夜》、《无题》、《冬天的屋子》、《春之郊》,计17首。此外,他还在路易士主编的《菜花》、《诗志》(可参见《博览群书》2009年第10期拙文“《小雅》创刊地及《诗志》刊名题名者”),叶悬之编的《诗林》以及香港《红豆》等很多刊物上发表过作品,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活跃于现代诗坛的重要诗人。
  尽管不少新诗史著作谈及现代派诗歌时都会提及《小雅》诗刊及李章伯,但迄今为止,尚无专人研究过他的诗歌,其诗也鲜见各类新诗选本。就笔者所知,孙望选编的《战前中国新诗选》(绿洲出版社1944年初版,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重印),所录李章伯诗作《无题》(最初发表于《小雅》五六期合刊),是他见诸选本的第一首新诗——
  在午夜,我的南窗下/有你的芳踪∥竹林的风声/碎落在月照的莓苔∥来了,酒湖上的行橹/曳着轻摇的醉波∥啊,我的年少的相思
  此诗虽然写得清新怡人,但在佳作云集的20世纪30年代的诗歌中,并不突出,不能代表诗人的水平。
  台湾学者周伯乃在《早期新诗的批评》(台湾成文出版社,1980年5月)一书中,评论过李章伯1936年11月发表在路易士、韩北屏主编的《诗志》创刊号上的诗作《夏之午》:
  夏之午/是岑寂的:豆棚底叶荫里,/蜥蜴守着静静的窗∥小毛是睡熟了;/当我负米归来,/妻已作成了/他底周岁的鞋。
  周伯乃认为,“这首诗,前一段比后一段写得好。前一段具有诗的韵味,而后一段就仅仅是一种说白。作者并没有经过沉思,完全以直觉的瞬间感觉投影在诗上。所以整首诗就显得空洞而贫乏,没有深度。”
  《中华艺术话语宝典》(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年12月版)的编者在“情境视角”范文部分选取了《夏之午》的前一段(P707),似乎是认同了周的“前一段具有诗的韵味”的说法。
  不过,诗论家吴奔星并不同意《夏之午》后一段是“一种说白”、“空洞而贫乏”的论断,他分析说:
  第二节写人。写了三个人。儿子“小毛是睡熟了,”表现了“夏之午”所以“岑寂”的主要原因,要是小毛不睡,他是会笑、会哭、会闹的。特别令人称道的是,正当小毛睡熟的时候,丈夫利用这个空隙从外面扛了米回来了,妻子利用这个机会作成了小毛周岁的鞋。这对“夏之午/是岑寂的”原因深化了一层,要不是小毛睡熟了,这些家务事都是不能干得这么快、这么好的。
  诗分两节,一写景,一写入,合而观之,显示出一个小家庭在“夏之午”这段时间的生活风貌。看来,这个小家庭的生活,是并不富裕的,然而却是善于安排的,精神生活是充实而又幸福的。(见《台湾新诗鉴赏辞典》,北岳文艺出版社1991年12月版,P7)
  李章伯曾在香港《红豆》杂志上发表过两首诗歌,即4卷5期的《夜之序幕》和4卷6期的《十二行小唱》。其中《十二行小唱》形式和内容都比较新颖,第一节和末尾的一节文字回环重复,别具匠心,立意升华。不妨抄录于下:
  有何惋惜于褪色的春衫的/春已归去/春衫的色泽徒然∥著五月的榴红/饮陈年的醇酒/视桃红柳绿何如∥莫追悔更莫迟疑/一年都是可享的季节/而光阴是没有季 节之循环的∥有何惋惜于褪色的春衫的/春已归去/春衫的色泽徒然
  春天虽好,总要离去,与其无谓的追悔、感伤,不如珍惜每一季的光阴,享受每时每刻的生活。
  谷风之轻语,/似催人安息。∥垂头的锦葵,/已擎不起凝聚之露珠。∥而喜暗窥的田鼠。/眼帘亦如山岚之沉重了。∥夜航的云呢,你还驶向何方,/扬起银色之孤帆?
  这是李章伯发表于《诗志》第2期(1937年1月)上的《夜》——一首象征意味浓郁的诗歌,各种意象着力烘托夜之宁静,一种动中之静。尤其是结尾,更令人回味深长。纪弦曾在回忆录(《纪弦回忆录》第一部《二分明月下》,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版,P111)中表示,“我记得,当年吴奔星和李章伯的作品,也都是在水准以上,不输给那些同时代人的”。这首《夜》可为例证。
  
  同在宝岛却错过纪弦
  
  《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5月版)收录了“李章伯”辞条:
  (1906-)原名月华。湖南湘乡人。30年代初就职于上海中华书局《小朋友》杂志社。1933年考入北平师范大学。1936年后曾与吴奔星创办并主编《小雅》诗刊,并在《菜花》、《诗志》等刊物上发表作品。抗战时期在广西、四川等地任教。1949年去台湾,曾任台北农业学校校长。(P530)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李章伯并非1949年去的台湾,而是“台湾光复”后于1946年即赴台湾,同年11月11日获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任命,执掌省立桃园农业职业学校,为百废待兴的台湾培养了大量农业方面的人才。李章伯先生夫人李戴秀丽曾在《口述历史》第6期(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年)《戴秀丽、秀美姊妹访问记录》一文第三节“结识先夫李章伯先生”中叙述:
  先夫早年毕业于北京师大外文系,因此对文学及新诗创作方面都有其不同的见地,曾发表多篇诗作,在三十年代的诗坛,享有一席之地。民国二十五年先夫曾与吴奔星于北平创办《小雅》诗刊,与路易士(纪弦)的《诗志》,戴望舒的《新诗》为当时诗坛的三大刊物……
  按照纪弦在《纪弦回忆录第二部·在顶点与高潮》(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版,P22)里的叙述,他于1948年11月29日乘船抵达台湾基隆后,就暂住在老友穆中南任教的桃园农校的宿舍里,李章伯恰恰此时正担任农校校长,两人却擦肩而过,无缘相见!后来李章伯奉调台湾省教育厅工作,担任视察、督察,远离诗坛,不知道老友路易士改笔名为纪弦并成为台湾现代派诗歌的旗手,但纪弦在台北成功中学教书多年,同在台湾从事教育工作达数十年之久的两人竟然再未谋面,颇有造化弄人的意味。等到终于互知下落之时,纪弦已经移居到大洋彼岸的美国,尽管隔海表示“想念你和章伯”(见《现代作家书信集珍》,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年6月版,P969-971,致吴奔星函),但直到李章伯于1993年4月1日去世,双方再无机会把酒言欢,实乃一大遗憾!
  李章伯去世后,吴奔星1993年7月30日在台湾《联合报》副刊发表悼念文章《离弦之箭》,题目就出自李章伯发表在《小雅》诗刊第1期《寄——》中的诗句:
  离弦之箭是无法挽回的,/我能挽得住你吗?今朝你是决定走了,/走了,永不回来!∥我只好/在月光清冷的坟头,/为你开一朵向阳花。
  后来,吴奔星又为李章伯编辑了《月华轩诗稿》由香港出版,并寄赠远在美国的纪弦。纪弦回信说,“最近这些日子,我专心拜读你的新旧诗选和章伯兄的诗稿,等我读完之后,一定会写点东西,寄给你过目”。遗憾的是吴奔星已于2004年去世,生前没有看到纪弦所写的文字。至于纪弦在2005年中风前是否动笔、有无完成,就不得而知了。
  
  (本文编辑:谢宁)
其他文献
中东的沙漠,浩瀚而安宁。一列车队停靠在公路的一侧。然而,坐在这些轿车里的乘客们想不到的是,透过监控设备,美军的技术人员早已将他们的位置掌握得一清二楚。随着兵士们的沉静的声音——“四英里”、“二英里”,一枚导弹落在排在第四位的银色轿车上。车内乘客无一幸免,连路面也被炸出一个大坑。这是美国影片《辛瑞那》(Syfiana)结尾处的场景。《辛瑞那》拍摄于2005年,是一部以石油问题为主题的影片。虽然就绝大
读书愿作“一字师”    眼下中国出版界几乎“无错不成书”,虽然一些名社的情况还好,但也有意外的时候,试举一例:  商务印书馆2003年3月出版的《颜惠庆自传——一位民国元老的历史记忆》,第142页说到北洋政治的“府院之争”,冯国璋总统与段祺瑞总理因“二人政治观点殊异,由朋友变为对手,时生诅语,情势渐坏。”这里的“诅语”,当系龃龉。读者阅书,如能行当年吕叔湘先生所倡导的,愿作“一字师”,出版质量或
在读林贤治先生的新著《漂泊者萧红》之前,我已完整地读过他的两本书:《自制的海图》与《鲁迅的最后十年》;而他那些散见于报刊与网络的文章,他所主编的文丛,读过多少已记不清了。林贤治先生的著作文章总会让我想到劲健、风骨、思想的穿透力、学在民间等等,那是他作为作家与学者留给读者的余味。作为出版人,关于他的佳话也不少。当年徐晓把高尔泰先生的《寻找家园》从美国背回,书稿辗转多家出版社而未果,最终是林贤治让那些
佛教对于中国的影响很大,自东汉末年传入后,历经六朝隋唐的发展,已深入民间,成为中国人生活标准之一种。在宗教上,佛教与其它宗教的比较,是个大问题;它对于中国民族性格的左右,也是个大问题。这些问题,是民族文化上的问题。  宗教总是劝人为善。佛教强调主动的为善,也强调被动的逆来顺受。逆来顺受自然是善的表现,它和忍耐有很相似的地方。只是现世中的忍耐,有忍辱负重、忍辱待时的积极性。而佛教的忍耐,却有完全放下
1948年是“胡风派”两面作战的紧要关头。按照胡风的部署,他们一方面继续“整肃”所谓缺乏“主观战斗精神”的作家,另一方面积极应对香港《大众文艺丛刊》的“清算”。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舒芜却向胡风进言,认为“整肃”运动出现了严重的偏差,打击面过宽,批评态度欠妥,建议由胡风牵头对“自己朋友们的东西”进行“检讨”。该诤言不仅未被胡风采纳,反而引起了他对舒芜的猜忌,从此两人貌合神离。  舒芜的诤言见于当年写
在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猎狐是流行于英国绅士与贵族中的休闲娱乐时尚。这一时期,猎狐不再是由猎人直接射杀狐狸,而成为一种按一定规则放出猎犬追猎狐狸的活动。一枪打倒,岂不更省事,为什么要用猎犬追猎,追猎的对象又为什么只能是狐狸?猎狐,以及关于猎狐的种种疑问,都是著名社会学家诺贝特·埃利亚斯(Norbert Elias)所要探察的。  埃利亚斯的代表作《文明的进程》连同《个体的社会》《论文明、权利与知
前些日子,从友人卢建荣处得到他主编的《社会/文化史集刊》第5期。该期是一个专号,其中《专论》部分有四篇文章(包括专号序与社论)讲述专号的主题——学术界的抄袭问题。在杂志后的《编辑室手记》中,以7页篇幅谈论抄袭问题。甚至在《征稿启事》部分,尚语重心长地说明其出版动机与心情。卢建荣是值得佩服的,他痛恨学术界的抄袭行为,说了别人不敢说的话。  该专号披露了学术界抄袭与进而得名得利的内幕。其中,令人诧异的
张居正以天下为己任。不畏讥弹,敢于担当,有传统政治家的优秀的政治品格。他是明朝中兴的主要推动者和缔造者。但从历史逻辑出发,他的一些政策,实在谈不上是什么改革。把他形容为“改革家没有好下场”的代表人物是一种错位的评价。  张居正的施政几乎没有受到多少批评,因为以强化专制为核心的政策符合统治者的利益,他所推行的一套政策在当时是被普遍接受的。张居正只是对旧制度修修补补。使其得到加固。但这与当时迅猛发展的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青春(的吟唱)”,单元学习导读要求“学习本单元,可从‘青春的价值’角度思考作品的意蕴,并结合自己的体验,敞开心扉,追寻理想,拥抱未来。要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手法,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体会诗歌和小说的独特魅力;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尝试写作诗歌”。单元学习任务一要求“与同学就‘青春的价值’这一话题展开讨论”,任务二第
上大学的时候,对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专章介绍古代的职官制度,我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其用意,后来翻读了几本史书,才渐渐认识到职官知识对于阅读古籍的重要性。因为正史中的人物,没有官职的平民极少,且为官者大多一生多任,官衔中有实职、有虚衔、有品级、有勋级、有爵位、有谥号,如果对古代的职官制度了解不够,面对古人名字前面的“结衔”(即主要官衔的罗列)就只有茫然,例如:唐代丞相房玄龄的官职:“开府仪同三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