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著作被抄袭的背后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mengxiao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些日子,从友人卢建荣处得到他主编的《社会/文化史集刊》第5期。该期是一个专号,其中《专论》部分有四篇文章(包括专号序与社论)讲述专号的主题——学术界的抄袭问题。在杂志后的《编辑室手记》中,以7页篇幅谈论抄袭问题。甚至在《征稿启事》部分,尚语重心长地说明其出版动机与心情。卢建荣是值得佩服的,他痛恨学术界的抄袭行为,说了别人不敢说的话。
  该专号披露了学术界抄袭与进而得名得利的内幕。其中,令人诧异的有两件事:第一,抄袭者是任职研究单位与大学的高级学者。第二,被抄袭的对象竟然是台湾文化界以凶狠难缠出名的李敖先生;并且,被多人多次地抄袭,抄袭的篇数竟达十余篇。
  当然,《社会/文化史集刊》第5期的出现,让大家对学术界投以异色眼光。但是,大家更好奇的,应该是“为什么敢抄李敖”?若说李敖文章有新见地而抄,则或可理解。若说轻视李敖而“敢”抄,则不可理解。因为李敖在台湾几十年的行事作风,不是一般人“敢”于轻视的。因此,这个事件中,我对这个“敢”字最有兴趣。也就针对这个“敢”字,说说我想说的话。
  
  学术作品的形式问题
  
  学术界“敢”抄李敖的作品,“敢”在学术活动上轻视李敖。在此“敢”字的背后,是一种学术的傲慢和支持这种傲慢的形式主义。因为,他们觉得李敖不是学术界的人物,李敖的作品没有学术形式。
  怎么说呢?原来学术界认为,他们掌握了一些形式,一种别人不能够随意跨过的形式,即所谓学术形式。学术形式,说来简单,可以大概举其重点,分述如下:
  
  1、学术性的语言
  所谓学术性语言,是一种半白话、半文言,但是绝对咬文嚼字,卖弄不中不西文法的语言。这种语言,可以把学术界和非学术界的人与作品截然分开。这种语言可以把简单容易弄明白的事,讲得很不容易明白,以显得其人有学问、其作品有学术价值(让人弄不懂的东西,常常被人误会为高深:而高深的东西,又常常被人和价值画上等号)。我在《艺术与反艺术一先秦艺术思想的类型学研究》中(台北/历史博物馆出版)曾说:
  一般学者把文字弄得很难懂,我以为有几个原因:第一,卖弄。我曾经亲耳听到一位学者说:“我不这样写,你们怎么知道我有学问?”第二,受到英文文法的影响。中国在20世纪初期,推行白话文运动。讲话和写作的文法不相同,也并不是只有中国如此。推行白话文,是希望将讲和写的文法合而为一,将文法与语法合而为一;这样文化和教育的推行便能更快速有效。然而,当英文(或其它外国语文)在中国流行以后,中文文法普遍受到外文文法影响。这种混合了中外文文法与语法的文字,我称之为“新文言”。那不是能够为所有人了解的文字,对于一般人而言,它和中国的文言文一样难懂。第三,把沟通本身看成了一种创作。很多学者有这个问题,文字对于他们而言,不是沟通工具,而是创作;他把思考当成创作,把写作也当成创作。这种态度的分寸很难拿捏;可能很有可读性,也可能让人不忍卒读。
  在学术研究上,无论什么理由使得文字难懂,都要避免。道理尽管深奥,文字必须浅显;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才是学术文字的最高境界。
  学术已经是少数人的事情了,何必在文字上弄得艰涩,而令人更为望之却步呢。
  李敖是写白话的作者。白话,是通俗的语言,不是学术的语言。所以,学术界认为用白话写的简单易懂作品,不是学术作品。这种自认为语言与人不同,并且以之定义学术的态度,是一种学术的傲慢;并且因为其傲慢,而对李敖犯下道德甚至法律上的错误。
  
  2、学术性的格式
  所谓学术性格式,基本上,即是注明数据出处的写作格式。这种写作格式见仁见智,每个时代、地区、学门都有不同的写作格式。其实,重点并不是写作格式,而是藉由写作格式来注明数据出处;因为不注明资料出处,就有抄袭他人作品的嫌疑。但是,学术界最喜欢把写作格式视为一种学术上的方法论(写作格式是写作形式,学术方法是研究的方向和角度,怎么会是一回事呢?),并且以写作格式来区分学术作品与非学术作品。我对这个事情,长时间以为亟待商榷,并且在前面引用的书中,也提出过如下的看法:
  我认为写作没有形式,形式和形式主义之间的界线很容易不小心跨过;我很不喜欢形式主义。
  学术讲究固定形式吗?学术不讲究固定形式,学院才讲究固定形式;这里又回到前面的学术与学院的问题了。如果说学术研究要求什么形式,我宁可说学术要求讲理讲得明白。学者能够把话讲得明白,是一种重要的表达形式;这种表达形式倒是学者需要坚持的一种形式。但是,学界一般所讲的形式不是这种形式,而是写作格式。
  学术写作有固定的格式吗?一种好的学术见解,可以因为写作格式的特殊,而受到轻视吗?一种很不好的学术见解,可以因为写作格式的合乎标准,而受到重视吗?写作格式不是评定学术的标准,而是学院的围篱;用以区分、保护学院学者的围篱;是不让人随意进出象牙之塔的围篱。
  写作格式建立的原始目的,是为了有效的把话讲清楚。因为清楚的表达思想,是学者的本领和工作。在这种立意之下,写作格式当然有其存在必要。也因此,所谓学术格式,绝对不是一种特定的格式;能够清楚讲理的格式,都是可以被接受的学术格式。如果仅认定一种特定的格式才是学术格式,同时以之作为画地自限、区分派别甚至相互攻击的武器,那么所谓的学术写作格式,就是单纯的、无聊的形式主义问题了。
  李敖的作品,不讲究所谓学术的写作格式。他有自己的格式,有读者看起来最方便、最清楚的格式。并且,以李敖的行事作风,我认为他也看不起那种学术写作格式;好像只要具备那种格式,便是学术论文,便有学术价值。在前述“认定一种特定的格式才是学术格式,同时以之作为画地自限、区分派别甚至相互攻击的武器”情况下,学术界认定李敖的作品不具学术写作格式,因此不是学术作品。这是另一种学术的傲慢;并且也因为傲慢,再度对李敖犯下道德甚至法律上的错误。
  这两种学术形式——学术语言和写作格式,是学术之所以傲慢的重要原因;是划分学术与非学术作品的法宝。李敖作品的被抄袭,是因为学术界祭出了这两样法宝。在这两样法宝的检验下,李敖的作品成了非学术作品。非学术作品,供学术人士参考、取材、拼凑而成为学术作品,岂非理所当然?在形式主义造成的傲慢之下,李敖的作品被抄袭,被傲慢地抄袭。
  
  关于学者与学院问题
  
  前面数次提到“学术形式”、“学术语言”和“学术格式”。这些学术上的种种(形式)是什么人制定的呢?这些形式,就是学术界的主流——学院(研究机构与大学)制定的。李敖作品被抄袭事件,说穿了,就是学术界中的学院学者抄袭院外学者。它和一般的学术抄袭不大一样;不仅是单纯的文字剽窃,还有极为保守的错误观念在背 后作祟。剽窃者非但轻视李敖作品,也轻视李敖;因为,学院学者基本上轻视院外学者。因为学院学者以为:学院等于学术或者学术等于学院。也就是说,学院之外没有学术,学院之外也没有学者。这种观念非但造成一种不公,也阻碍了真正学术的发展和进步。我在十余年前的一本论著《青演堂丛稿》(台北/昆岗印书馆出版)序文中说过:
  学术等于了学院,在观念上是一个可怕的事。学术不但被学院包办,并且学院外的学术,因为没有学院保护,便得不到正当地位。
  所以,一般人总以为有学院背景的人,就都有学术。而有学院背景的人,也总以为学院之外的学者,都是野狐禅。……若是学术学院二者同义,思考的方向方法就固定了。学术就失去自主地位,失去活泼内容,而仅仅留下了空洞形式。
  这里,我便要对学者、学术和学院,再说说我的意见;把我以前的意思讲得更清楚一点。
  一般人说到学者或者学院时候,常常有两极的看法。一,佩服得不得了:认为学者是高级知识分子,学院是学术殿堂。二,抱持怀疑眼光:认为学者是书呆子,学院是象牙塔(ivory tower)。这两种看法,其实并不冲突,也没有什么模糊地带。前者,是对于自然科学的看法。自然科学,是了解人类周遭物质环境的学问。这种与真理(truth)同义的学问,代表人类控制与征服自然的力量;它可以让人类幸福,也可以让人类毁灭。这种学者,当然受重视;这种知识,当然受重视。同时,近代的自然科学研究,必须借重昂贵的仪器设备以进行实验。这些昂贵的仪器设备,只有学院(研究机构与大学)有能力购置。因此,学院绝对是上述控制与征服自然力量的产生场所。自然科学的学者不能够离开学院而单独存在。他们必须依附学院,依附学院所拥有的仪器设备,依附学院所拥有的购置仪器设备之庞大经费。这种情况下,说学术等于学院,并没有很大的问题。因为离开了学院,自然科学的学术研究,根本无法进行。
  但是学者和学院,为什么又被看成是书呆子和象牙塔呢?那是因为除了自然科学外,学术的领域中还有人文社会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是“人类了解人类”的学问。这种学问没有固定的答案,总是如瞎子摸象般的找寻真理——但是总也找不到什么真理。它不代表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反而代表人类对自身的迷惑。它的理论与阐述,很少能实际上的解决人类问题,而多是“书面上的”解释人类问题。哲学家培根说“知识即是力量”;但是人文社会学者,多未能真正掌握力量;其学术,也多未能真正表现出力量。再者,这种研究,也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学院仅需提供一个与世无争的安静场所,让学者思考问题。(或者抄录前人故纸)这里就说到“学院等于学术”与“学术等于学院”的不妥处了:自然科学需要学院提供仪器设备,以利研究。但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仪器设备”,就是人类的大社会——那个绝对在学院之外的平民百姓大社会。如果人文社会学者安静地待在学院中,反而是吊诡地远离了他的“仪器设备”。一个没有“仪器设备”,甚至不愿、不敢接触“仪器设备”的人文社会学者,能够对人与社会发现发明什么呢?能够对于人与社会了解多少呢?这就是书呆子和象牙塔说法的由来。
  更为严重的是,这个象牙塔本身,即是最傲慢、最形式主义的场所。因为,它并不分辨学院内、外人士是“内行或外行”(有没有学术成就),而只判断学院内、外人士是“行内或行外”(有没有学者身分)。这种非学术的行政判断,是学院最大的武器,是学院学术形式主义与傲慢的根与本。它建立起一道不能跨越的行政阶级。这种阶级,不由学者的努力与成就建立,而由行政上一纸公文、一张聘书决定。原来,学院学术不是独立的学术,是受学院组织行政操控的学术。
  李敖讲究独立的学术。他不在乎那纸公文,那张聘书,那个形式。因此,在学院“行内与行外”的判断下,他不但作品被轻视,他这个人也被轻视。即便李敖是一个“内行的行外人”,他并不被学院派视为学者;非学者的作品,自然更是绝非学术作品。在这种简单的行政划分,与粗糙的逻辑推演下,李敖的作品被抄袭,被傲慢而理直气壮的抄袭。
  
  李敖史学地位的建立
  
  李敖作品被抄袭,是一个事件,也是一个现象。这个现象反映了学术上的形式主义当道,也负面地反映了因为控制学术形式,学院学者如何傲慢地轻视院外学者。然而,凡事皆有正反两面。这个事件揭露了学院学者的可议心态,也从侧面肯定了李敖在史学上的地位和贡献。李敖是什么人呢?我想任何人回答这个问题,都要迟疑一下。因为李敖涉及的事务层面太多,而难以定位。一般人,大约对李敖爱打官司和爱谈政治最有印象,而忽略了李敖是史学出身,他也是一个史学家。这个抄袭事件的抄袭者,都是高级研究机构与大学中的史学学者。他们的作法毫无道德与法治观念,伤害了李敖。可是,以他们的地位抄袭李敖,却又大大地彰显了李敖的史学作品价值,肯定了李敖的史学地位。对李敖而言,这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人生插曲。作为二十多年的忘年之友,在替李敖生气之际,我不免又替他高兴起来。人生之事,本即如此。
其他文献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国颁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了教材编写建议。随后,又根据教育部2018年颁布的《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全国六省市于2019年秋已率先使用统编版新教材(高中必修上、下册),预计2022年前其他省市将全部使用新教材,高中语文教材改革已成为大势所趋。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高中语文教材建设,探索新版语文教材
最近,北京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了当代艺术批评家、艺术史学家吕澎先生的巨著《20世纪中国艺术史》。这是一部全面梳理和系统呈现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发展进程的史学专著,浓缩了过去100年绚丽壮观的中国艺术发展史。从全新的艺术史观出发,作者在该著中明确告诉我们:“政治与经济的历史绝不能混淆于艺术的历史,并且,艺术的历史也绝不仅仅是一部纯粹的道德与伦理的发展史。”从这一论述中我们清楚地发现一个问题:艺术史家的工作
60年前的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莫斯科签字。在中国和苏联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和斯大林的注视下,两国外交部长周恩来和维辛斯基在条约上签字。第二天的《人民日报》在头版上方并排刊登“毛泽东主席”和“斯大林大元帅”的大幅照片;第二版全文刊登《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几个相关协定;第三版发表新华社社论《中苏友好合作的新时代》。  60年过去了,许多人仅知道两国公告所说“谈判是在恳切与友好的互相谅
评周方银的《解码》。    学界有句名言:说不尽的莎士比亚,因为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一现象揭示了一个朴素而基本的道理,即一部人文经典,自其诞生之日起,就预留了无限广阔的阐释空间。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读出不同的意蕴。正是在这各不相同的阐释之中,人文经典获得了永久的生命力。周方银的《解码(西游记)》就是一部立足于现代视野,对《西游记》进行全新阐释的力作。    争议中
中东的沙漠,浩瀚而安宁。一列车队停靠在公路的一侧。然而,坐在这些轿车里的乘客们想不到的是,透过监控设备,美军的技术人员早已将他们的位置掌握得一清二楚。随着兵士们的沉静的声音——“四英里”、“二英里”,一枚导弹落在排在第四位的银色轿车上。车内乘客无一幸免,连路面也被炸出一个大坑。这是美国影片《辛瑞那》(Syfiana)结尾处的场景。《辛瑞那》拍摄于2005年,是一部以石油问题为主题的影片。虽然就绝大
读书愿作“一字师”    眼下中国出版界几乎“无错不成书”,虽然一些名社的情况还好,但也有意外的时候,试举一例:  商务印书馆2003年3月出版的《颜惠庆自传——一位民国元老的历史记忆》,第142页说到北洋政治的“府院之争”,冯国璋总统与段祺瑞总理因“二人政治观点殊异,由朋友变为对手,时生诅语,情势渐坏。”这里的“诅语”,当系龃龉。读者阅书,如能行当年吕叔湘先生所倡导的,愿作“一字师”,出版质量或
在读林贤治先生的新著《漂泊者萧红》之前,我已完整地读过他的两本书:《自制的海图》与《鲁迅的最后十年》;而他那些散见于报刊与网络的文章,他所主编的文丛,读过多少已记不清了。林贤治先生的著作文章总会让我想到劲健、风骨、思想的穿透力、学在民间等等,那是他作为作家与学者留给读者的余味。作为出版人,关于他的佳话也不少。当年徐晓把高尔泰先生的《寻找家园》从美国背回,书稿辗转多家出版社而未果,最终是林贤治让那些
佛教对于中国的影响很大,自东汉末年传入后,历经六朝隋唐的发展,已深入民间,成为中国人生活标准之一种。在宗教上,佛教与其它宗教的比较,是个大问题;它对于中国民族性格的左右,也是个大问题。这些问题,是民族文化上的问题。  宗教总是劝人为善。佛教强调主动的为善,也强调被动的逆来顺受。逆来顺受自然是善的表现,它和忍耐有很相似的地方。只是现世中的忍耐,有忍辱负重、忍辱待时的积极性。而佛教的忍耐,却有完全放下
1948年是“胡风派”两面作战的紧要关头。按照胡风的部署,他们一方面继续“整肃”所谓缺乏“主观战斗精神”的作家,另一方面积极应对香港《大众文艺丛刊》的“清算”。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舒芜却向胡风进言,认为“整肃”运动出现了严重的偏差,打击面过宽,批评态度欠妥,建议由胡风牵头对“自己朋友们的东西”进行“检讨”。该诤言不仅未被胡风采纳,反而引起了他对舒芜的猜忌,从此两人貌合神离。  舒芜的诤言见于当年写
在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猎狐是流行于英国绅士与贵族中的休闲娱乐时尚。这一时期,猎狐不再是由猎人直接射杀狐狸,而成为一种按一定规则放出猎犬追猎狐狸的活动。一枪打倒,岂不更省事,为什么要用猎犬追猎,追猎的对象又为什么只能是狐狸?猎狐,以及关于猎狐的种种疑问,都是著名社会学家诺贝特·埃利亚斯(Norbert Elias)所要探察的。  埃利亚斯的代表作《文明的进程》连同《个体的社会》《论文明、权利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