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关进步改革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btbtb55182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居正以天下为己任。不畏讥弹,敢于担当,有传统政治家的优秀的政治品格。他是明朝中兴的主要推动者和缔造者。但从历史逻辑出发,他的一些政策,实在谈不上是什么改革。把他形容为“改革家没有好下场”的代表人物是一种错位的评价。
  张居正的施政几乎没有受到多少批评,因为以强化专制为核心的政策符合统治者的利益,他所推行的一套政策在当时是被普遍接受的。张居正只是对旧制度修修补补。使其得到加固。但这与当时迅猛发展的社会经济和思想解放潮流背道而驰。所以,张居正死后,明朝历史进入了转型期。张居正成了最后的卫道士,历史走向了他的反面。
  
  要给张居正定位,先要弄清楚它所处的历史时代。
  张居正生活在明代后期,具体地说就是在嘉靖到万历年间。他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中进士,选庶吉士,逐渐做到翰林院侍讲学士。到隆庆元年(1567),张居正任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参与中央决策。明神宗即位,他与宦官冯保联手,搬倒内阁首辅高拱,成为内阁首辅。从此,在神宗小皇帝之下大权在握,主持朝政达十年之久。那么,张居正所处的是怎样一个时代呢?
  明朝从建立到灭亡中间起起伏伏,一共经历了277年。这277年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开创建国期(洪武一永乐)、守成期(洪熙一弘治)、祸乱期(正德一嘉靖前期)、中兴期(嘉靖后期一万历前期)、败亡期(万历后期一宏光)。张居正从嘉靖后期逐渐走上决策中心,直到万历十年(1582)去世,他从政正是在明朝的中兴期。他是明朝中兴的主要推动者和缔造者。
  在张居正等人的治理下,使本已出现祸乱的明政权得以巩固,甚至强化,使开始走向衰败的明朝得到了中兴。张居正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
  近代学人梁启超说:“明代有种种特点,政治家只有一张居正。”(《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作为政治家,梁启超对他的评价可谓达到了极致。然而,我认为这样的评价还是可以成立的。因此,到上世纪30年代,邓之诚在《中华二千年史》中所表述的还是这个意思:“张居正当国十六年,最初即以六事上陈,一省议论,二振纲纪,三重诏令,四核名实,五固邦本,六饬武备。得君专任,力行不怠。万历初政,百废俱举。四境晏然。太仓、太仆积六七百万金,京通仓积粟八百万石。居正为政,可谓能起衰振蔽。……首辅中当以居正功最显。”邓之诚对张居正“起衰振蔽”盛赞有加。但平实有据,堪称史家之笔。
  然而,对张居正的评价是不断变化的。
  上世纪60年代初,已经有著作称张居正的施政为“改革”(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1963)。《中国史纲要》在谈张居正时,说到他对军事、政治、经济的“整顿”,“特别是着重于经济的改革,企图扭转嘉隆以来政治腐败、边防松弛和民穷财竭的局面”。在内政方面,他反对因循苟且,奖励官员“急公进取”,“他更希望统治阶级内部的行动能够取得一致,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正是张居正执政的核心理念。《中国史纲要》同时指出,“张居正的成就最突出是在经济方面”,“丈量土地和赋役改革是张居正颁行的重要的经济政策”。在谈到一条鞭法时说:“把嘉靖初年已在福建浙江等地实施的一条鞭法,推广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对于一条鞭法的影响,作者认为它“不仅在客观上促进了明中叶后商品货币经济的继续发展,也说明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比以前又有一定的松弛了”。这本书较早地使用了改革一词,也较早地把张居正的政绩与社会经济的进步联系了起来。
  到“文化大革命”期间,张居正成了儒法斗争的标杆人物之一,被归入法家,头衔是“明朝著名的法家政治家、地主阶级革新派”。(北京市总工会宣传部、北京人民出版社编,丰台区注释小组等注《张居正著作选注》,1976)
  “文化大革命”结束,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社会处于大变革之初,一方面要摈弃旧的羁绊,一方面要开拓新局面。一些理论家要从历史中寻找灵感,明史上的两个重要人物有幸被选中,这就是清人所说的“明只一帝,太祖高皇帝是也;明只一相,张居正是也”。(刘献庭《广阳杂记》引蔡瞻民语,《张居正评传》引言)但是,他们的命运不同,朱元璋被当成了批判“封建专制主义”的靶子,遭到猛烈的抨击;张居正与商鞅、王安石等并列,成了改革家的突出代表。无比风光。于是,到1982年,十院校中国古代史编写组编写的“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中国古代史》中,改革家的桂冠就落到了张居正头上。从此。张居正的桂冠越戴越高,言改革家必首推张居正。他成了中流砥柱,成了时代英雄,特别是在开始幼小、后来怠政的神宗皇帝的映衬之下,显得更加高大。
  我认为这种对张居正无限拔高的做法是不妥的,因为它违背了历史逻辑。
  我们还是要把张居正放在历史大背景下去考察。我对晚明,主要是万历中期以后的历史发展大势进行过如下描述:明朝在衰败中走向活泼开放,这一历史概括已经得到了相当多的同行的认同。这句话的含意是,明朝政权包括强力控制和思想控制在解体,而明朝的社会包括经济和文化却在发展进步。换句话说,明政权的旧制度,已经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相脱节,旧政权旧思想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要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是保护甚至强化旧制度,而是要打破旧制度。
  那么,在这一大历史背景下,张居正都作了什么呢?
  《明史》张居正传以“尊主权、课吏治、信赏罚、一号令”十二个字概括了张居正施政。也就是说,张居正要在原有的政治框架中,通过强化控制、加强管理达到行政目的。
  张居正与同朝的大多数官僚治国理念并无不同,他的前任高拱,主张整饬吏治,加强边备、加强法制、加强理财,与张居正都是一致的,甚至自嘉靖后期以来的施政大都也是如此。张居正在政见上与高拱徐阶等人相比没有什么高明之处,只是他比那些人更强悍,更有政治手段,因而执行起来也更有成效。正因此,张居正在当时才得到普遍的赞扬。
  然而,这些政策,实在谈不上是什么改革。
  张居正最值得炫耀的事就是所谓“民不加赋而国用足”了。不加赋如何国用足?那是因为核准征收赋税的土地增加了,这主要得益于清丈土地。从根本上说,当时国家财富的增加并不是由于生产力的提高,致使创造的财富有所增加,而是因为官府控制的征收赋税的土地增加了。无疑,就征收总量而言确实是加了赋的,而且这些赋税最后的实际承担者还是普通农民,多数是小农甚至是无地农民,地主有的是办法把他们的负担转嫁到普通农民身上。
  还有,万历头十年的振兴,也并非完全是因为张居正一当了首辅就立竿见影,当时所谓“中外义安,海内殷阜”,在很大程度上是收获了从嘉靖到隆庆年间所栽种的果实,是从嘉靖到隆庆,从徐阶到高拱等一系列能臣多年努力的结果。张居正的历史作 用被夸大了。
  至于一条鞭法的推行,张居正从中得到了过多的荣誉,也有可议之处。一条鞭法的产生和推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一人一时之功。首先,一条鞭法不是张居正创造的,它是从嘉靖初年到隆庆年间由潘季驯、庞尚鹏、海瑞等人创立,先后在广东、浙江等地推行并逐渐完善的。由于一条鞭法简化了赋役手续,便于操作,受到各地方官的欢迎,不少地方官热衷于推行一条鞭法。这种态势经嘉靖后期、隆庆年间一直延续到万历初年。张居正直到他执政的最后一年,万历九年(1581)才提出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无疑,以张居正的身分,更利于一条鞭法的推行。但这也不过是顺势而行,推波助澜,“天下有不得不条鞭之势,张江陵不过因势而行之。”(《清经世文编》卷二十九,引自《明史研究论丛》第一辑任源祥文)张居正死于万历十年(1582),并且旋即遭到反攻清算,而此时一条鞭法的继续推行,就与张居正无关了。与清丈土地等措施不同,朝廷上下对一条鞭法的态度没有太大分歧,推行的阻力并不大,不需要顶风冒险。一条鞭法当然不在清算之列。另外,一些人过大估计了一条鞭法的意义,说它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生发展云云。实际上,一条鞭法的主要意义在于简化征收手续。农民的负担并没有因此减轻。强行征收白银看似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实则往往因此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一条鞭法对力役的影响,也并非都是那样正面。汤纲、南炳文在所著《明史》中对此作的简要分析是中肯的。
  而加强专制控制,则是张居正执政的主要特征。这在施政理念上了无新意。强化专制权力,压制不同意见,做到令行禁止,不论皇帝专制,还是首辅专制,其目的、其结果都是一样的。
  钳制舆论是专制权力的题中应有之义,禁毁书院因此势在必行。万历七年(1579)正月戊辰,根据张居正的建议,朝廷下诏禁毁天下书院。“是时士大夫竟讲学,张居正特恶之,尽改各省书院为公廨。凡先后毁应天府等处书院六十四处。”(《明通鉴》卷六十七)
  出于相同的施政理念,禁止书院讲学,在隆庆年间,在高拱等人的推动下就已经开始了。(《国榷》卷六十六,隆庆四年三月《禁提学宪臣聚徒讲学诏》)只是后来张居正的禁讲学更为严厉、更彻底。关于张居正“特恶讲学”,他在书信中有一篇夫子自道。他说:“(讲学)其徒侣众盛,异趋为事,大者摇撼朝廷,爽乱名实,小者匿蔽丑秽,趋利逃名。嘉隆之间,深被其祸,今犹未殄,此主持世教者所深忧也。”(《张太岳文集》卷二十九,答南司成屠平石论为学)万历七年(1579),张居正上《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指斥讲学是“群聚徒党”、“空谈废业”,以致造成各级官员“宁抗朝廷之明诏,而不敢挂流俗之谤议;宁环公家之法纪,而不敢违私门之请托”,因此他力主“不许别创书院”。(《张太岳文集》卷三十九)
  讲学一事,不论就其内容而言,还是参与的人员而言,都可以说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不过,士大夫对讲学趋之若鹜,各种新说层出不穷,就讲学活动本身和讲学内容的主流而言,它反映的是社会的进步,是明代社会转型的一部分。如果说,官员们畏惧舆论,竟敢不惜对抗诏旨,蔑视官法,更反映出民间思想的觉醒和舆论力量的强大,这在思想史、社会史、政治史上都被认为是进步,而且已经得到广泛的共识。既然如此,禁止讲学,禁毁天下书院,钳制舆论就是与社会进步潮流相逆动。然而,一些人为了拔高张居正,对他加强专制钳制舆论的事,不是不提就是轻描淡写。
  相反,他们为了强调张居正的进步,突出他受到的攻击,说因为他是改革家。所以受到保守派的攻击,把他形容为“改革家没有好下场”的代表人物。其实这是一种错位的评价。张居正的施政几乎没有受到多少批评,因为以强化专制为核心的政策符合统治者的利益,他所推行的一套政策在当时是被普遍接受的。
  张居正被批评的是贪权、专权。清朝四库馆臣评价张居正说:“要其振作有为之功,与威福自擅之罪,俱不能相掩。”(《四库全书总目,张太岳集》)不论在明朝人还是清朝人看来,张居正的政治作为,都是传统制度和理念所允许甚至鼓励的,而其擅作威福却是不能容忍的。明人沈德符批评张居正把自己比为历史上的霍光、字文護一类人物,说他“要挟圣主,如同婴孺,积忿许久而发。其得后祸已晚矣”。(《万历野获编》卷九)《明史》批评他“威柄之操,几于震主”(《明史》张居正等传赞)近人邓之诚更明确指出张居正的“骄倨”,甚至“与人书自称孤或日不穀。上表乞休,而日拜手稽首归政。明明以摄自居”。(《中华二千年史》卷五,六,明代之政治)
  张居正被批评的还有个人操守和政治道德,包括勾结冯保阴谋打倒高拱,捏造王大臣案陷害异己,贪恋权位,伪造夺情,乃至奢侈自恣,科场作弊,等等。
  我不非难张居正的专权。在当时的体制下不专权就做不成事。而个人操守也不是我们评价政治家的主要依据。我们评价张居正,主要看他的政绩和影响。
  无疑,他是明朝历史上一位重要人物。他以天下为己任,不畏讥弹,敢于担当,有传统政治家的优秀的政治品格。他曾说:“得失毁誉关头若打不破,天下事无一可为者。”“苟利社稷,生死以之。”“既忘家狗国,遑恤其他!虽机弈满前,众镞攒体,孤不畏也。”(《张太岳文集》卷三十,答河槽按院林云源为事任怨)真是大吕黄钟般的铮铮之言。他教育、辅佐幼主十年,弼成万历初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堪称一代良相。张居正利用专制权力,强化管理,振衰起弊,使明朝出现了暂短的中兴,是少有的治世能臣,是传统意义上的大政治家。
  张居正对旧制度修修补补。使其得到加固,如同给垂死的旧制度服了一剂强心剂,延缓了它的寿命。但是,通过加强专制巩固旧制度,是与当时迅猛发展的社会经济和思想解放潮流背道而驰的。所以,张居正死后。社会变迁的潮流如同洪水冲决堤岸,不可阻挡,明朝历史进入了转型期。张居正成了最后的卫道士,历史走向了他的反面。
其他文献
最近,北京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了当代艺术批评家、艺术史学家吕澎先生的巨著《20世纪中国艺术史》。这是一部全面梳理和系统呈现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发展进程的史学专著,浓缩了过去100年绚丽壮观的中国艺术发展史。从全新的艺术史观出发,作者在该著中明确告诉我们:“政治与经济的历史绝不能混淆于艺术的历史,并且,艺术的历史也绝不仅仅是一部纯粹的道德与伦理的发展史。”从这一论述中我们清楚地发现一个问题:艺术史家的工作
60年前的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莫斯科签字。在中国和苏联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和斯大林的注视下,两国外交部长周恩来和维辛斯基在条约上签字。第二天的《人民日报》在头版上方并排刊登“毛泽东主席”和“斯大林大元帅”的大幅照片;第二版全文刊登《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几个相关协定;第三版发表新华社社论《中苏友好合作的新时代》。  60年过去了,许多人仅知道两国公告所说“谈判是在恳切与友好的互相谅
评周方银的《解码》。    学界有句名言:说不尽的莎士比亚,因为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一现象揭示了一个朴素而基本的道理,即一部人文经典,自其诞生之日起,就预留了无限广阔的阐释空间。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读出不同的意蕴。正是在这各不相同的阐释之中,人文经典获得了永久的生命力。周方银的《解码(西游记)》就是一部立足于现代视野,对《西游记》进行全新阐释的力作。    争议中
中东的沙漠,浩瀚而安宁。一列车队停靠在公路的一侧。然而,坐在这些轿车里的乘客们想不到的是,透过监控设备,美军的技术人员早已将他们的位置掌握得一清二楚。随着兵士们的沉静的声音——“四英里”、“二英里”,一枚导弹落在排在第四位的银色轿车上。车内乘客无一幸免,连路面也被炸出一个大坑。这是美国影片《辛瑞那》(Syfiana)结尾处的场景。《辛瑞那》拍摄于2005年,是一部以石油问题为主题的影片。虽然就绝大
读书愿作“一字师”    眼下中国出版界几乎“无错不成书”,虽然一些名社的情况还好,但也有意外的时候,试举一例:  商务印书馆2003年3月出版的《颜惠庆自传——一位民国元老的历史记忆》,第142页说到北洋政治的“府院之争”,冯国璋总统与段祺瑞总理因“二人政治观点殊异,由朋友变为对手,时生诅语,情势渐坏。”这里的“诅语”,当系龃龉。读者阅书,如能行当年吕叔湘先生所倡导的,愿作“一字师”,出版质量或
在读林贤治先生的新著《漂泊者萧红》之前,我已完整地读过他的两本书:《自制的海图》与《鲁迅的最后十年》;而他那些散见于报刊与网络的文章,他所主编的文丛,读过多少已记不清了。林贤治先生的著作文章总会让我想到劲健、风骨、思想的穿透力、学在民间等等,那是他作为作家与学者留给读者的余味。作为出版人,关于他的佳话也不少。当年徐晓把高尔泰先生的《寻找家园》从美国背回,书稿辗转多家出版社而未果,最终是林贤治让那些
佛教对于中国的影响很大,自东汉末年传入后,历经六朝隋唐的发展,已深入民间,成为中国人生活标准之一种。在宗教上,佛教与其它宗教的比较,是个大问题;它对于中国民族性格的左右,也是个大问题。这些问题,是民族文化上的问题。  宗教总是劝人为善。佛教强调主动的为善,也强调被动的逆来顺受。逆来顺受自然是善的表现,它和忍耐有很相似的地方。只是现世中的忍耐,有忍辱负重、忍辱待时的积极性。而佛教的忍耐,却有完全放下
1948年是“胡风派”两面作战的紧要关头。按照胡风的部署,他们一方面继续“整肃”所谓缺乏“主观战斗精神”的作家,另一方面积极应对香港《大众文艺丛刊》的“清算”。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舒芜却向胡风进言,认为“整肃”运动出现了严重的偏差,打击面过宽,批评态度欠妥,建议由胡风牵头对“自己朋友们的东西”进行“检讨”。该诤言不仅未被胡风采纳,反而引起了他对舒芜的猜忌,从此两人貌合神离。  舒芜的诤言见于当年写
在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猎狐是流行于英国绅士与贵族中的休闲娱乐时尚。这一时期,猎狐不再是由猎人直接射杀狐狸,而成为一种按一定规则放出猎犬追猎狐狸的活动。一枪打倒,岂不更省事,为什么要用猎犬追猎,追猎的对象又为什么只能是狐狸?猎狐,以及关于猎狐的种种疑问,都是著名社会学家诺贝特·埃利亚斯(Norbert Elias)所要探察的。  埃利亚斯的代表作《文明的进程》连同《个体的社会》《论文明、权利与知
前些日子,从友人卢建荣处得到他主编的《社会/文化史集刊》第5期。该期是一个专号,其中《专论》部分有四篇文章(包括专号序与社论)讲述专号的主题——学术界的抄袭问题。在杂志后的《编辑室手记》中,以7页篇幅谈论抄袭问题。甚至在《征稿启事》部分,尚语重心长地说明其出版动机与心情。卢建荣是值得佩服的,他痛恨学术界的抄袭行为,说了别人不敢说的话。  该专号披露了学术界抄袭与进而得名得利的内幕。其中,令人诧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