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思”情到碧霄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a_lili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培养学生的提问、思考能力,将使他们受用终生。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从学生的问题中来,到学生的问题中去”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它具有一定的价值。实践中还会出现一些问题,教师要针对这些问题,在课堂中让学生学会提问,学会选择问题,做好问题的梳理,学会思考,真正让小学课堂精彩、有效。
  关键词: “学生中来,学生中去” 质疑能力 文本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师“从学生的问题中来,到学生的问题中去”,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让学生学会质疑,是不错的方法。“学问学问,一半在学,一半在问”。提问和解决都是思考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是否可以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中,让学生有所思?中年级段,是小学阶段的过渡阶段,学生已有一定的提问能力。教师是否要应用一定的策略让学生学会提问,学会思考?教师采用“从学生的问题中来,到学生的问题中去”的方法,可以给学生这样一个载体。
  针对“从学生的问题中来,到学生的问题中去”的语文课堂,它的教育价值体现和在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采用哪些策略解决,笔者将结合中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初步探索。
  一、价值体现——各取所需,相得益彰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儿童的心理更是如此。学生在课堂中有质疑,是对文本的思考,比如四下的《打扫“森林”》,他们提问:森林为什么要打扫?怎么打扫呢?结果呢?其实,在不经意间将文本理了个大概。文章的内容清楚了,启示就不言而喻,也让教师看到学生有主动思考、主动探究文本的欲望。问题从学生中来,满足了他们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是主体,问题从学生中来,在课堂中解决学生的问题,这是一种收获。教学《触摸春天》时,课前学生认真地写下了质疑,课后,学生在课堂中解决掉的问题后面打钩,写下他们新的质疑点,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离开课堂,是学生的收获。
  教师按照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教学设计,思路很清楚,更关键的是学生知道该如何学习这篇课文,体现出学习的主体性。其实,学生的提问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冲突所在。这样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教师提问的盲目性。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深浅不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调整,让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正如沈大安老师在培训的时候所说,多对学生说:你说呢?教师做了懒老师,学生多了思考的空间,双方受益。
  二、问题凸显——或应景,或虚设
  有效教学,让语文课堂“从学生的问题中来,到学生的问题中去”,但在实践中却存在很多的问题不容忽视。
  1.“月亮”走,“我”也走?
  课堂中,很多老师都不敢或者不愿给学生提问的空间,有的只是为了提问而提问,第二课时还是零起点的案例屡见不鲜。教师提问: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中段,在学生联系课题有一定的思考空间了,如果还提问:你有什么想问的?那么,“月亮”走,“我”跟着走。
  上一学期,笔者上过一篇选读课文《真实的高度》。当时,笔者让学生说说预习存在的问题,就有学生站起来说:这个真实的高度到底有多高呢,指人的高度吗?正如评课老师们所说的四年级的孩子,通过预习,都能说出故事的大概,这个问题是一点价值都没有,学生只是想顺着笔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让笔者当时很困惑。原本想引好学生交流预习,却碰上了这样的尴尬事——学生跟着教师上新课的状态走,这也是教师平时“遗留”起来的一个问题。
  很多时候,学生面对提问题很茫然,为了提问而提问,不少见。问题缺乏思考,不会提问题,对教学开展“从学生的问题中来,到学生的问题中去”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2.有名无实,当摆设?
  很多老师在实践“从学生的问题中来,到学生的问题中去”的时候,喜欢用预习单,课后也布置这个任务,可更多的时候,放在那里是摆设,根本用不上。笔者在预习单中设定:“难读的词,积累的词,我的问题,我的收获”,并让他们在课堂中加以利用。但很多老师觉得每节课都这样,工作量太大。课堂中,还是教师的问题一个接一个,活跃的课堂热热闹闹地开展,但是,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不组织交流,无法预知和了解学生的状态,且缺少相应的方法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检测。教师往往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学生的特点进行问题的设计,很多时候低估了学生的能力,从而提出很多假问题、无效的问题,而真正需要教师引领、提升是有困难的,却被一带而过。有时候,课堂中,教师给学生质疑的空间,但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很多时候,不按常理出牌。教师面对课堂中学生突如其来的有效的质疑,不闻不问地按预设程序继续进行教学,将答案直接“捧”给学生的现象不少见,但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降低,思考的欲望也随之降低。
  三、策略探索——由表及里,水到渠成
  1.授人以思,受用不尽。
  (1)学会提问
  常言道:“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不尽。”教学中授学生以思,学生将受用不尽。
  教师应引导学生注重课文中的“泡泡”,使其知道怎样提问。三年级上册《灰雀》:“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旁边吹出了一个“泡泡”:“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呢?”学生学会这样提问,就学会了阅读。课文后面的思考题亦然。此外,看课题也可以提问,如《自然之道》,这“道”是什么,人们是怎么认识的?课文中的内涵丰富的词句也可以提问,例如《触摸春天》:“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这神奇的理性指什么?为什么这对安静来说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四年级下学期开始,不仅要学会从内容上提问题,还要学会从语言形式上提问。《桂林山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个排比句很有意思,顶真的写法,引起学生的质疑。   四年级上一学期,在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在预习单中提问,收集如下:(1)是谁来“呼风唤雨”呢?靠什么“呼风唤雨”呢?(2)20世纪的发明和发现具体有哪些?(3)“发明”、“发现”有什么区别呢?(4)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5)呼风唤雨的世纪能够带给人们什么改观?(6)为什么说20世纪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7)20世纪中真有“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神仙”吗?他们在哪里呢?都是指什么呢?
  这7个问题,有来自“泡泡”,更多的是来自课文内容、内涵丰富的词句等。
  (2)选择问题
  学生初步掌握提问内容,但是,从上面这些问题不难发现很多都有明显的答案。比如第一个问题,课文中以设问的形式出现,是可以直接有答案的。也就是课堂中,学生提问要么问题太简单、缺乏思考的价值,要么抓不住要领,有的同学无论如何也提不出问题。这就说明学生还没有学会提有效的问题,对问题没有进行思考。正如笔者在前面所讲,提出的问题是跟着老师的脚步走。
  “从学生的问题中来,到学生的问题中去”,对问题的要求更高。怎样选择对自己有价值的问题呢?提出来的问题,你可不可以通过阅读,能够自己解决,特别是文中就有的。除了这些问题,你觉得有意思的,可以和大家交流交流的,可以提出来。教师在平时的反馈中要注意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关注。当然,偏离文本主题的,虽然是学生提出来的,但教师应该果断地让学生结束。除了这点,有教师提出方法:在课堂中进行比较,让学生学会改进提问。“大家看一看,谁提的问题好?”这是横向比较,“这个问题提得好在哪里?”可以让学生明白其他同学为什么会这样提,明白他人思考及提问的过程,从而模仿,从中受益。“看,你现在提的问题比以前好多了,以前你是……现在你是……要保持!”这是纵向比较,切切实实地让学生感受到他在进步,哪怕是点滴进步,也要鼓励,要帮助他进行总结。
  当学生学会提问,学会提有价值的问题,“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就能更有效地实施。
  2.梳理问题,做足工夫。
  在谈论“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方法采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时候,会发现,很多问题还是出在教师课前的功课上。教师应在课前了解学生的疑问,或者在课堂中让学生质疑,根据学生的疑问,进行梳理,一堂课围绕学生的问题,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达到融合。
  教师要当“路灯”、当“路标”,这些都离不开教师对文本的细读,揣摩学生的疑惑,真正和学生一起解惑释疑。
  上学期,笔者在执教四上选读课文《真实的高度》时,设置了一个文本质疑环节。为了更好地把握课堂,笔者以预习单的形式开展。总结学生的预习单,他们的问题如下:(1)为什么小仲马看着那些冷酷无情的退稿笺不沮丧呢?(2)他是为什么一开始不行,后来却成功了呢?(3)为什么小仲马没有用爸爸的盛名来当自己事业的敲门砖呢?(4)小仲马为什么要给自己取那么多的笔名呢?(5)你为什么要隐藏自己的身份?(6)小仲马为什么只要真实的高度?
  问题“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笔者和学生共同归类,提炼出两个主要问题:(1)小仲马为什么不用真实姓名而用笔名创作?(2)小仲马是怎样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一举成名的?不把质疑当成摆设,也是鼓励学生提问题,从而共同筛选,最后提炼出两个问题进行探究。这样学生在课堂中注意力集中,通过解决问题收获一种成就。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提问的能力有所提高。这里,还要注意个问题,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要带着自己明确的目的,让学生的问题为自己所用,让课堂“形散而神不散”,真正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3.智慧处理,期待火花。
  著名特级教师斯霞曾说:不能因为学生问得幼稚而不予回答,不能因为学生问得离奇而随便搪塞,更不能因为自己的问题而责怪学生多嘴,要鼓励学生树立好学的精神。其实,说到底,学生提问,教师的善待和呵护是最好的保障,细节上再多些关怀和期待,效果将更好。
  记得曾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一篇关于教师学着示弱,给学生一个“逞强”机会的文章,给笔者很大启示。课堂中学生的质疑是阅读文本的关键问题,但是学生的提问在课堂的开始就出现了,该怎么办呢?是将问题忽略按预设进行下去,答案直接“捧”给学生,还是转变策略,进行引导呢?这时候,“示弱”给了笔者启示。
  执教《真实的高度》这一课时,学生的质疑是:为什么小仲马一直被退稿,难道他写得不好吗?针对这一个问题,笔者“示弱”:“这个问题,我还没想到呢?”“不露声色”这个词是本课教学中的难点,对于小仲马不露声色地坚持写稿,笔者安排的说话练习是:他不——不——不——。通过一系列的“不”体会他的不露声色。而学生的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解决“不露声色”的抓点。笔者也“不露声色”,示弱,让学生思考:老师也有不知道的时候,学生可以帮帮老师,好好研究研究。这时候,学生肯定就会重新阅读文本。很多时候,教师的“不为”成就了学生的“为”,教师的“不能”成就了学生的“能”。课堂中,有的学生就给出了这样的回答:“他写得好,但是,还没到可以被编辑发表的水平,所以他还得继续努力。”如此,“不露声色”这一难点就解决了。
  教师可以“示弱”,给学生“逞强”的机会,让教学效果更好。
  “从学生的问题中来,到学生的问题中去”,教师多探索,多思考,从中年级段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提出有效的问题,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培养思考能力和质疑能力。“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思’情到碧霄”,教师“从学生的问题中来,到学生的问题中去”,留给学生机会和时间,让学生自己向更高处去学、去思,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
  [2]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011.
  [3]方明.陶行知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6.
  [4]闫学.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
  [5]樊学兵.小学教学[J].河南教育报刊社,2011(1).
  [6]张启航.小学语文教学会刊[J].山西教育报刊社,2011(5).
其他文献
摘 要: 南宋伟大词人陆游一生存诗近万首,其诗中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国情怀震撼和激励了一代代人。陆游的身上似乎永远贴上了民族英雄的标签,殊不知这位铁骨铮铮的亘古男儿也有深藏于心的敏感与痴情,在追求功名的大半生里,抒发至死不渝的深情。因此,对陆游爱情诗的研究有助于对陆游的认识。  关键词: 陆游 爱情诗 新论  一  爱情作为人类文明史上最永恒的主题,不仅开启了文学长河的源流,更在这条长
摘 要: 《沉香屑:第一炉香》和《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笔下少有的以婚姻作为结局的小说,乔琪乔和范柳原也是经常在诸多评论中相提并论的著名的情场浪子。前者以个人婚姻的悲欢来衬托出时代的大悲剧,而后者则是以时代的悲剧来成全一对平凡男女的大团圆。本文将从男性形象的角度来解读两篇小说中不同的悲剧意味。  关键词: 倾城之恋 沉香屑:第一炉香 爱情 婚姻 个人悲剧 时代悲剧  张爱玲惯写雪月风花,爱情琐事;弄堂
摘 要: 提到西汉,两个人不得不提,一个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项羽,另一则是“生平胯下能受辱,只是羞于哙等肩”的韩信。项羽未能成就其帝业,与其自身性格不无关系,“匹夫之勇”、“妇人之仁”①、“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②,而韩信到底因何而死?谋反?亦或是说,诬以谋反?  关键词: 谋反 诬以谋反 非艺术性考虑 悲剧性  自古天下初定或新帝上位,除了改国号以求天佑外,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横空
摘 要: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休闲的主要场所之一,能否利用网路阵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是极大的挑战。辅导员利用人人网这一载体,通过与学生进行网上各类形式的互动交流,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了良好的补充作用,如何维护好、利用好这一平台,也对辅导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网络教育 人人网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深入发展及
摘 要: 艺术设计中的各种图形符号是一种意向载体,它们的存在可以引发人们的联想,从而传达特殊含义。“留白”作为设计中一个负空间的存在符号,在艺术设计中表达着独有的特殊意义。如今,艺术设计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顺应潮流、时尚的设计作品已成为一种消费文化,它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表达了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美好追求。而这些五彩斑斓的设计作品让人们觉得过于浮夸,无暇审视。反而是设计作品中的偶
摘 要: 王小波是90年代颇具争议的一个人物,他讨厌生活的设置和安排,喜欢自由,追求乐趣。他承认自己是个自由派,他的文字里也充满了自由主义思想。本文尝试用叙事学的知识,对其小说《万寿寺》的叙述线索、叙述层次、元小说特征以及狂欢化语言进行分析,来探讨作者是如何在小说中表达其自由思想的。  关键词: 王小波 万寿寺 叙事学 自由思想  《万寿寺》是王小波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篇幅最长,迄今
摘 要: 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成为独立、自主、有效的学习者。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学习者的主体作用。自主学习方式得到广泛关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非常必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学习策略都能有效帮助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形成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移。  关键词: 高中英语 自主学习 知识本位 能力本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
摘 要: 教师权威代表的是一种师生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和管理,以及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和服从,其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有重要影响。在规则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教师通常要用权威约束和引导幼儿,让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行为规则,以保证幼儿的安全,维持幼儿生活学习游戏的规范秩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幼儿自律能力的发展。但是幼儿教师对权威有矛盾心态,对法定权威
摘 要: 小说《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是海明威塑造的最成功、最伟大的硬汉式形象。小说刻画了老人的孤寂无助和凄惨命运,彰显了人类智慧和超凡勇气,同时引发了我们对人类悲剧性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示出人类对自身存在困境的精神超越。  关键词: 小说《老人与海》 桑提亚哥 孤寂无助 一无所获 精神超越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后期的巅峰之作。在众多硬汉式人物形象中,看似平淡无奇的桑
摘 要: 舍伍德·安德森的作品中常常涉及到对男女两性关系问题的探讨。通过分析《林中之死》这一文本,联系作家的生平、创作思想等,对小说中存在的两性关系进行梳理,指出,作家通过叙述者“我”的成长与格兰姆斯夫人的死亡这一对照,表达了在男女两性关系上“天才”与“缪斯”的定位。  关键词: 舍伍德·安德森 《林中之死》 两性 天才 缪斯  舍伍德·安德森(Sherwood Anderson)在美国文学史上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