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813225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创新教育是时代的召唤,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体现创新教育,就要重视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精神,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我谈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教学目标要体现出创新
  传统教育教育把学生当成学习的机器,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压抑了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学习的热情,扼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出现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从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下跳出来,以“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绪变化、情感体验、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解放学生的思想和双手,营造轻松合作探究的教育氛围,使学生有充分的精力、信心、时间和空间去实践、去创新;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去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自身的创造力,在探索中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新要素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源泉,也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数学是最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学科,小学数学教材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教给学生数学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例如每一小节教材的复习题提示我们学习新知识、需要哪些旧知识做铺垫,帮我们找准新旧知识的联接点,使学生以旧引新,实现新旧知识的转化,并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学会了发现只是规律的创新学习方法。教材编写的一些思考题和拓广探索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灵活性,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不断求异,探索创新的状态中,为学生数学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教材中丰富的创新因素,往往是不明显外露的这就要求教师深入分析研究教材,深刻领会编者意图,努力地去探索、去挖掘,使教材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个性的源泉。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创新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创新与兴趣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创新,兴趣就不会保持长久;没有兴趣,就不会有什么创新。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创新热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首先,要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积极主动、轻松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氛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使学生从中收到熏陶和感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无限热情,发挥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其次,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融洽才能使学生感想、敢问、敢说、敢于实验操作,学生在课堂中积极讨论、各抒己见,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四、鼓励学生质疑设问,在探索中创新
  古人曰:“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疑才产生问题,有问才引人深思。质疑是问题的开始,是创新的前提,只有当学生能质疑、会质疑才有创新的可能。教师的主要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解决问题,更是激活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发现新知识和总结新规律、新方法的能力,引导学生探索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教学“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时,在复习相关旧知识后,引导学生设想:前面我们学习了“圆面积的计算”,我们通过割补法把圆转化已学过的图形呢?然后展示可分拆的圆柱体模型,问:怎样分割圆柱?谁来拼一拼,看能组成什么图形?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圆柱体的体积与拼成的这个近似长方体的体积有什么关系?从而想办法找出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一连串的问题是由观察联想产生猜测,然后通过实验操作验证猜测的结果,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问题上,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激发了探索创新的意识,教师在每次教学新知识前,都应鼓励学生质疑设问,既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可养成学生试着创造“新知”的习惯,这样,才能在不断地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新人格。
  五、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创新
  小学生正处于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阶段,数学的高度抽象性与学生认识的具体形象性之间形成一对矛盾,怎样解决这一矛盾呢?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学会观察,学会思维,学会表达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让学生亲自动手,分别用完全一样的两个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拼一拼,看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再仔细观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分别是三角形的什么?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反复观察比较中主动学习,最后归纳总结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创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创新就是求异、解放,就是实践、探索,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就是教师为学生提供创新素材,创造创新情境,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创新能力,展示创新个性,使学生真正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其他文献
提出一种关于宇宙空间微物质及其运动形态的假设,并在此基础上,用十分简洁的方式给出了牛顿运动定律、惯性力及引力的本质描述。指出诸论题中,它们均可用相同的物理机制予以
摘 要:音乐学科本身的非语义性和不确定性使它具有特殊的学习方式——体验。要让学生在音乐课中得到体验并自主学习,就要让孩子们的心情“乐”起来、嗓子“亮”起来、节奏“拍”起来、歌儿“唱”起来、手儿“敲”起来、歌声“动”起来。老师有时可以充当一个默默的观众,必要时做一个出色的导演,让他们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上,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音乐 自主 体验 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41 
【摘要】传统的高中体育田径教学法单一、无趣,课堂效率较低,因而学生对田径运动存在消极应付的态度。面对这一现状,高中体育教师就必须在田径课堂中探究有效教学策略。基于此,文章结合笔者教学实践及思考,围绕高中体育田径课堂有效教学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关策略,旨在提高体育田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体育田径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
贬谪文学是我国古代社会政治现象与文化现象相结合的一种特殊的文学。贬谪文人基于贬谪的背景,将内心的精神世界与外在的生命世界,进行重新定位与构建,将个人的精神生命融入
【摘 要】本文就“信息技术如何融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进行了探索:认为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教师要树立“生本”的教学理念,要重视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激发小学生创新精神,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学生是要改变学习方式,还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  【关键词】信息技术 融入 小学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部分专业高职特色不鲜明,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相对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构建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才能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七年来,在凝聚思想意识、提升全民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精神和价值层面的作用,十三届全国人大把社会主义核
【摘 要】小学语文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小学作文写作效果如何也影响了以后文章写作水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目的主要是提高小学生写作兴趣,锻炼小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思考等能力。而小学语文教师就要根据新课改的目的改进小学作文教学方法,使用创新的手段提高小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教学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