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习的步伐编织课堂图景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lumin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以来的十余年间,《历史教学(上半月刊)》(以下简称《历史教学》)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以下简称《中史参》)累计发表了17篇关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方面的文章。其中有9篇讨论课程内容的理解,带有史学研究的色彩:如《历史教学》2014年第10期集中刊发了3篇文章,聚焦于文艺复兴与基督教神学的关系,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赞助者,不见课堂模样;其余6篇讨论教学立意或教学策略。如《中史参》2011年第8期所刊文章,讨论“围绕重难点优化教学过程”,截取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教学片段,例证性地说明图片启发、现实关照之类的教学策略。该刊2015年、2017年发表的两篇文章指向历史素养的培育,在历史素养的分项论述中,剪辑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教学片段,这是教学立意层面的举例说明。《历史教学》2011年第1期所刊文章,是高校教师参与设计的教学片段,基于川教版初中教材“文艺复兴”,讨论学术观点与中学教学的结合。《中史参》2015年第4期所刊文章,是较完整的教学设计,但只针对高中教材的“文艺复兴”。在“追寻复兴之源”“探寻人文之旅”和“畅言人文之美”的标题下,陈述的是文艺复兴的背景、内容和影响,满眼是教师的历史呈现。总之,十余年来的十多篇文章中,未展现完整、顺畅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贯通的教学进程,也鲜有真正的“学习论”层面的词汇出现。在文章的立意关切与结构需要里,课堂场景成为文章主题的碎片,教学行为沦为文章架构的附庸。
  笔者拨开文章说理的架构,钩沉架构之下的教学示例,再参照个别的教学设计,以辨认、叠加与课堂想象①的思路,对这些文章所能呈现的教学样态,综述如下。
  1.基本路径。
  由画作(一般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画作的对比)或其他历史材料引出神性与人性的关系,导入文艺复兴的教学;基于文献与图片的材料解析,理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背景、内容与作用;高唱人文赞歌,关照宏大的社会现实。
  2.基本路径上的内容。
  导入的切口、文艺复兴向宗教改革过渡的桥段各有不同,历史材料的选用、教学主题的提升各有差异。十多年来的进步标识,也就是材料研习的彰显与课程目标的因时而变——三维目标或学科素养。在能见的教学例证中,看不到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在教会内部的发展,是文艺复兴运动表达的人文主义在“复古”与“人文”两个层面的延续,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段落。文艺复兴與宗教改革总是被分别讲述。
  3.基本路径上的内容感知。
  教学中的历史总以历史的逻辑来展开,教学进程由名叫“历史”的物象来组织,而不是名为“学习”①的主体在行进。眼见教师用材料与问题来行“历史在线”之事,眼见学生经历“请君入瓮”的课堂生活,看不见怎样感知内容的具象境域,基本是无“我”之境的课堂。
  4.不见“学习”的身影。
  十余年来的十多篇文章,过于关注课程内容,学生的学习总在后台跑龙套,而内容又缺乏好的关联,教学进程不能连贯叙事。十余年来,教师执拗于学科本位,没有想过“历史”与“教学”可以换位站立,没有想过课堂结构是历史叙事与教学叙事相互依存的二元结构,他们背后的教学信念是布施历史。
  基于简单的教学史回顾,我们尝试换位站立,并运用认知学习的语言符号,解构这节让学习者“在场”的《我的步伐,“我”的发现——人民版〈神权下的自我〉的教学设计》。
  课程内容是学习者面对的客体。作为学习客体的内容,越是连贯地叙事,越能体现历史自身的真实样貌,越能推动学习者感知、把握和解释历史内容。这就需要教学者发现并遵循连贯叙事的主题线索,沿着这条主题线索渐行铺展。
  基于人文主义的精神视角,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是“人”的伸张,是对神性和神权控制下的人的“自我”发现与伸张。“自我”的感性与理性,“自我”的物欲、尊严和自主,是14至17世纪这两场运动的历史主题——它内存于历史运动的连续叙事中。本课依据这一主题,展现清晰的历史叙事进程,使学习者看见了他的学习客体——连绵的叙事。
  教学伊始,在师生“自我”形象的展示中,一个“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问题,将学习内容引向欧洲中古晚期的历史,在具身认知的情境中,②开启历史叙事的五段进程。
  第一段,在意大利,14至16世纪初的“我”,初识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薄伽丘《十日谈》的故事和达·芬奇《蒙娜丽莎》的画作,简约地呈现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概貌,显示了这样的“我”:摆脱宗教束缚、寻求人性解放,追求现实的、质朴的人间幸福。这是感性的“我”,是蕴含在文艺形态中的精英阶层的人文主义。
  第二段,在德意志,16世纪前期的“我”,又见宗教改革中的人文主义。天主教会所绘七个头的马丁·路德像、马丁·路德的言论,以及包含其中的与天主教会的冲突,勾勒出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基本进程,引出“因信称义”和“直接与上帝对话”的历史解释,展现了又一个“我”:灵魂自救的自主和精神(思想)的自由。这是植入了理性的“我”,是渗透在人们日常宗教生活中的人文主义。
  第三段,在英格兰,16世纪晚期至17世纪初期的“我”,再识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剧场图、莎士比亚像和《哈姆雷特》海报,关联为一个图片整体,框定出文艺复兴高潮中的史事界面。经由《哈姆雷特》经典台词的回响,凸显人性解放进程中复杂的“我”:人性的高雅与精致,贪婪与残忍。这是面对庸常、高歌理想的“我”,是烙印在人们世俗生活中的人文主义。
  第四段,在西方,14至17世纪的“我”,整合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在前三段连缀成“线”的叙事后,本段作“点”的驻留: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运动对“我”的形塑。“点”的聚焦和尾随其后的跨越几百年的西欧文化地图,延展出人文主义的内涵,整合出立体的西方的“我”:摆脱神性和神权控制,强调人的中心地位,彰显人的感性与理性、自然与高雅的交织。这一段也是“我”的站位:古典时代的人文主义在中世纪晚期“复苏”,并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而光大,形成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奠基启蒙时代的人文主义。   第五段,在东方,14世纪以来的“我”,内化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驻留、站位以后,历史叙事继续进行:文艺复兴时期中国人文主义的表现,文艺复兴引介到中国并与民族复兴相比附的史事。在这一俯瞰式的中外关联中,西方的“我”投射到东方,并走向家国天下里的“我”。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经这一投射与衬托,含义进一步明朗。
  在五段历史叙事进程中,每一段都有一次时空转换。从达·芬奇的自画像通道走进文艺复兴;由“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人文主义者以复古名义重新注解《圣经》”的叙事,切入宗教改革;由“英国的天主教修道院被剧场代替”的场景,再转回文艺复兴;由“文艺复兴时期的‘我’出落成型”,进入对西方之“我”的形塑,等等。这些转换或过渡,使得各段叙事进程贯通起来,也使得两场运动在同一时期里,以同一屋檐下的两兄弟样貌牵起手来。
  两场运动所彰显的相同主题——神权下的自我,在连续的历史叙事中连绵伸张,这是时序推进与空间转移相伴的史事的连绵伸张,也是史事解释与概念凝练中的思想的连绵伸张,伸张得顺畅而简明。学习的客体以顺畅而简明的叙事样貌呈现,学习者的主体姿态也就获得了“具身”叙事的依凭。
  课程内容是历史学习的客体,师生则是历史学习的主体。当师生在课堂上,以学习主体的姿态,运用他们自己的身体与心智,与叙事的历史相互依凭,彼此建构时,他们就处于主体叙事的境地,并且就都是学习者。本课以“我的步伐,‘我’的发现”为教学立意,①前者指向教学,表征学习者的学习进程,后者指向历史,表征人文主义的揭晓。合起来理解,就是教学以主人的身份徐徐打开历史的卷轴,叙述和建构。这是课堂里的我,在学习进程中渐次发现历史的“我”,进而走向我与“我”相遇并重构“新我”,学习历史之“我”的课,就成了有我之境的课。它表明,学习者以主体的姿态,迈开学习的步伐,演绎学习的故事,可以让历史追随主人的学习进程渐次铺展。它表明,历史教学可以是特定教学时空里“具身”的教学叙事。
  第一环节,自画像的自我审视。从课堂里的师生之我,走向历史上的“我”,彰显课文的教学主题,确立学习者为主、历史相从的身份位次。这里有自画、竞猜和穿越画面等行为要素,教师有打开和激发之意,学生有感知与嬉戏之乐,具有行为化的叙事元素。
  第二环节,我对历史之“我”的历时性叙述。学习者观看科西莫·美第奇“我很纠结”的视频,追问“纠结”如何化解和能否化解,打开“自我”解放之门。接着,学习者在薄伽丘讲的故事、达·芬奇画的画、马丁·路德讲的话、莎士比亚写的台词和当代学者的解释中,连贯地钩沉和素描14至17世纪“我”的解放历程与阶段特点。对“我”的追溯,有听故事、观画作、配音图片、朗读文献、表演台词、抢答得分、化解纠结情绪等感性方式,也有与感性方式相随的透视、讨论、思辨、概括等理性认知。学习者运用多种追溯方式,集体劳作,对人文主义初识、又见、再识,逐渐逼近那个时代的“我”的全貌。教学,因历史的有机叙事而呈顺流之势,因学习的多种样态和逼近“我”的学习效果而呈情节之状。②
  第三环节,我对历史之“我”的共时性阐述。作为学习者的我,将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运动置于文艺复兴时期这一共时段之内,驻足剖析。观看慕课视频,析离视频中的结论及其支撑的材料,参悟其中的历史阐述方法。然后,将视线移至学案,摹效解析视频的步骤来研习学案,在任务驱动中分组抢答,完成有侧重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阐述。随即,借道“侧重点”而折回对“我”的形塑,运用时间轴和空间图,综述和勾勒“我”的多个面相,并用人文主义的概念统而言之。在我对“我”的历史阐述中,线上慕课,有“课中课”的况味,线下学案研习,则有摹效“课中课”的机智。因为摹效,两者的过程性路径与结果性目标呈复合态势,彰显着教学叙事的机锋。在共时性的历史阐述中,拟人化的“我”行走在叙事进程中,又被课堂里的我用诗一般的语言提领出来。伴随教室里的朗朗念白,“我”的精神之美镌刻在历史的天幕上,叠合为历史概念,烙印在学习者的脑海里,学习进程也抵达某种情绪与情节的高潮之巅。
  第四环节,师生从西方踱步到东方的历史转述。作为学习者的我,先让文艺复兴转身面向中国,发现“我”在中国的历史语境里伸张了人的“民族”与“社会”特性;再与历史的“我”直面、对话,在师生自画像的现实语境里,用中西方的历史之“我”重构当下之我。在听讲、转译、议论、抢答、相互转述等系列行为中,夹杂了七嘴八舌、转身自语、自我审视、抖搂自画像等情态,历史的“我”与当下的我、小我与大我,相遇相知,绽放出《神权下的自我》的教育价值。这一转述,依然循着历时的、叙事的逻辑顺流而下。
  四个环节,在我发现“我”的视域里,由当下回溯历史,从14到17世纪的西方转到同一时期的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再重回当下,形成了首尾呼应并螺旋式上升的叙事之链。在这条叙事之链上,有学习客体的历史叙事,也有学习主体的叙事姿态,而叙事姿态中又镶嵌历史的解释与教化使命。四个环节里,学习者身影绰绰,学习境域具象清明。历史学习的客体简明而顺畅地铺展,历史学习的主体则春风化雨般地摇曳。
  历史叙事是学习客体的原始样貌,如何展开历史叙事,则是学习主体对原始样貌的建构。因主体的建构,教学就具有了教学叙事的色彩,也便捎带着学习情节的推进。情节讲究效果,在课堂的双重叙事中,历史情境与教学情境叠合下的“真实效果”如何?
  学以成人、形塑自我,是本课树立的教育“风声”,①此处不予展开。就具身认知带来的心智效果而言,有两点值得显影。一是历史概念的同化。本课以我的学习步伐来丈量“我”的历史演进,在一根主题线索上,由分到合、由点到面地展现“我”的面相,再转化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这一历史概念。随后,这一概念像化学试剂,先滴入中国历史的水波里,再溶入当下自我的重构里,用时序性叙事包裹的对比与联系的思维,推动着这一概念的化学反应,概念获得再认性的运用。当学习主体从原初的自画像中的“我”出发,经过历史之“我”的五次学习刺激,逐渐将“我”整合到自己原初的认知“图式”中,形成迁移和概括时,这一概念得以同化,并且是与“顺应”随行的同化。二是历史解释的经验。学习者在三个阶段经历着对“我”的解釋。在叙述阶段,从具体时空里的个别性解释、到长时段里的系列化解释,学习者感知着不同时空下的叙述性解释。在阐述阶段,先围绕观点、依据和方法等维度来解释文艺复兴,再发现并摹效这些维度来解释宗教改革,学习者走向了运用性解释。在转述阶段,既在中国历史的语境里解释,触及了形成不同历史解释的原因;又从历史中的“我”推及课堂场域里的我,将解释指向历史与当下、历史语境与学生生活的关联,产生了“新解释”。在这综合了知识、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解释进阶中,教师四次板书历史解释的要领,实际上是彰显、落实和巩固历史解释的经验过程中所产生的经验性认识,使学习者形成了学习反映的联结。②
  当然,本课对学习效果的判断,未能在教学叙事中显著地建构。“后来呢?”“结果呢?”历史的叙事、学习的主体、教学叙事的规则,都期待这一点;亘古以来,历史、历史学习和历史教学能持续不断地叙事下去的动力,也离不开这一点。不过,本课运用比赛的正强化方式来推进学习进程,并累积学习的局部收获,也不失为一种对效果的潜在关注。
  以历史之眼来看,本课不够丰茂,却难掩深邃。用教学之怀来度,本课立足课程的必修层次,用900字的文献、两段视频和若干图片(侧重教学示意图),简明地铺叙历史,却细致地走稳达标所需的起承转合,深藏为“学”而教的匠心和为“我”而转历史的教学信念。
  在所见教学文章洋溢史学与史料表达的“血性”,却昧于学习用语的苍白之际,我们试着这样问:当基于网络技术的人工智能可以便捷地、分主题地满足历史材料需要时,课堂上的学习主体能无可替代地做什么?回答是:学习主体的身心与历史材料经纬穿梭的课堂图景的编织——“琢玉”式的工艺与“琢玉”般的效果相依共荣的教学叙事。本课结尾终曲所表现的具身认知与课堂想象,正是人工智能无法顶替“琢玉”式叙事的最好诠释——有“我”之境。
  【作者简介】束鹏芳,正高级教师,江苏省大港中学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
其他文献
高中课标中对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及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作出了明确要求,各版本教材在叙述这一要求时也都详细介绍了雅典民主各时期的内容,其中又以岳麓版最为详实,但对民主的弊端大都介绍不多,和民主紧密相连的自由概念更是未加阐释。然而,教材对此未作解释,却不代表高考不考。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第32题即以自由为视角,考查了雅典民主不同于现代民主的特点,原题如下:  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
[关键词]明朝,社会控制,朱元璋,治国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3-0003-07   初中教科书第14课“明朝的统治”主要内容是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丞相,皇帝直接领导六部;以五军都督府统兵,皇帝直接掌握军权;用锦衣卫(厂卫)保护皇帝,镇压官民;科举严格从四书五经命题,禁锢思想,等等。20世纪下半叶
关键词 内阁,法定,历史教学,微信群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21-0030-05  当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历史研究和教学发生了巨大的革命。备课中存在的疑点、难点,教师都可以通过网络聊天群向同行求助。理越辩越明,持续而深入的群聊,常常为一线老师大开脑洞,解决许多教学和研究上的困惑。最近,由一批知名特级教师联合创办的微信群“新历史教育——名师工作
[关键词]高考历史,浙江卷,方法引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4)13-0014-07  “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
从《天津条约》到义和团运动的40年,①过得并不像《天津条约》前的20年那样平静,那时候,条约国较少,《南京条约》在起作用。这样,70年代见证了与英国的马嘉理案,80年代有中法战争,90年代有中日战争,还有缅甸被吞并,朝鲜的朝贡国地位被解除,台湾被割让,以及胶州、旅顺口和大连湾、威海卫、广州湾和九龙都被租让出去,继这一切之后,就是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朝廷逃亡西安。到这个世纪末,可以说这杯苦
[关键词]演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B[文章编号]0457-6241(2015)07-0058-06  本课是“史证教育”的实验课。笔者以为“史证教育”是掌握收集史料、鉴别史料、分析史料、运用史料等“史证方法”的习得过程;也是形成“史证意识”和“史证精神”的教育过程。“围绕问题收集史料——针对问题解读史料——根据史料论证问题——依托史料重现历史”是历史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科书,传统文化,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01-0040-08  (一)概念界定  要分析传统文化与历史教科书的关系,首先要明确“传统文化”的概念。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传统文化,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是中国的历史教科书,故而本文中的“传统文化”指向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那么究竟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可以将这一个概念拆分成
关键词 通史教材,课程改革,教材改革,大通史小专题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05-0044-05  中学历史教材即将重回通史体例,这是对历史本质和特点的呼应及学生思维特点和规律的关照。面对即将到来的通史教材和教学,笔者喜忧参半,喜的是,通史是一种对历史本质的回归,有助于师生整体性认识历史;忧的是由此带来的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大转变。同时,历史学科核
编者按:很多人提到中国近代史时,往往感慨“弱国无外交”,或者“落后就要挨打”。对这段历史的评价似乎只停留在这两句上,对于近代中国人民的奋起抗战、先进历史人物的努力、近代化的过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等则明显重视不够,可见思维定式的弊端,足以一叶蔽目。本稿的亮点即在于,以突破学生思维定式为切入点,通过史料实证来引导学生走出思维定式,同样也体现了教师以充分的历史学专业能力为支撑,走出思维定式的过程。
?眼关键词?演高考,历史解释,教学  ?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7-0035-05  自从有考试制度以来,命题者和应考者之间似乎一直在合作一场永不落幕的猜谜游戏。以历史学科的高考而言,教师和学生总是抱怨“教什么不考什么”,命题者则反驳“都知道考什么还用教吗?”反映在试卷上的“未知”和呈现于答卷中的“已知”,实际上构成了中学历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