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活水 妙笔生花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IB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当中,不能一味抱守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模式,这将不利于学生对于语文作文更好的学习。作为教师要能够去创新语文教学模式,将创新性与实用性融入语文作文教学当中来。本文便从现今语文教学的现状谈起,一起探讨实现初中语文教学创新性与实用性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创新性;实用性
  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增加。教育改革以后,社会各界开始由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习能力,逐渐转换到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中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作文的教学时初中语文教学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形式单一,课堂内容单调,这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在教育改革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创新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模式,切实将创新性与实用性融入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当中来使我们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有了显著的发展,经济物质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投入也逐年增加。以笔者所在的初中来说,从过去教学资源匮乏到现在教学资源丰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丰富了我们语文教学的内容。可以说近几年我们语文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充实,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虽然初中语文教学近些年来得到一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传统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当中,过度重视书本内容,教学模式单一,课堂内容并不是十分丰富。目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当中,教师仍然占据课堂的主导,一些教师在课堂中采取的教学方式往往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堂上大多数情况仅仅只是被动的接受。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对学生作文习作数量的要求,而忽視了学生作文真实的内容实用性。教师在布置作文作业时,大多数情况会按照每周布置一到两篇作文写作的作业,但是仅仅是写作任务,而不能去点评学生作文的好与坏,这种现状将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流于形式。学生每周也只是按照要求完成作文任务而已,不能够有效的提高自身作文写作水平。上述便是我国现今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二、 将创新性与实用性融入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意义
  (一) 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良好的初中教学,有助于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显得尤为重要。初中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循循善诱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过分重视书本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而将创新性与实用性融入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主动思考积极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当中是否能够具有创新意识,是否能够发散的思考问题都源于这个时期的教学。
  (二) 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书本在学生知识积累的层面固然能够起到很多的作用,但对于初中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初中作文教学本身就是让学生进行作文能力积累的过程,如果局限于书本那么学生的词汇创造能力则会受到限制。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通过凝练的词汇、新颖的句子、创意性的语言去启发学生的思维,要拓展学生的阅读。只有将创新性与实用性融入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来创新自己的作文写作方法,进而增长创新知识。
  三、 将创新性与实用性融入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
  (一) 创新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书本为主,以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虽然会带来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但长此以往的下去将会大大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因而作为教师应当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开展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模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启发要学生自身能够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再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也一定要注重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实用技巧的培养。让学生多多积累课外名言警句、创新词汇,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书本中。
  (二) 丰富课堂内容
  在以往的教学中,课堂内容过于单一,学生往往在学习中容易分心。随着教学资源与教学技术的丰富,为了将创新性与实用性融入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来丰富课堂内容。比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情景式教学,在写作中创设有关写作的情景,让学生置身于情景当中,让学生自身去感受写作的氛围。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去感受写作的环境。通过丰富课堂内容的方式,增加学生在写作时创新意识的培养,锻炼学生写作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黎浩平.提高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3(5):159.
  [2]李军.对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的一点思考[J].教师,2016(31):52-54.
  [3]黄德茂.就地取材,读写结合——农村初中语文微型仿写作文初探[J].语文教学之友,2017,36(3):33-34.
  [4]方丽.关于农村初中语文生活化具体作文教学策略的分析[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5(11).
  作者简介:
  沃海珠,浙江省宁波市,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长江中学。 MsoPlainText
其他文献
摘要:如何提高学生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很多英语教师发现了英文报刊这一新兴的教学辅助资源,并开始尝试将其应用于英语教学活动中。英语报刊向学生展示了教材中没有的知识,内容丰富,涉及多种话题,再加上图文并茂的展示形式,可使学生充分享受到英语教学的乐趣。英语报刊往往被划分成多个板块,可同时满足英语能力等级不同的学生的需要。英语教师应积极思考如何将英语报刊与教学融合在一起,让学生
摘要:班主任将满腔的热情与关爱渗透到工作的方方面面,注重班级工作开展的每一个细节,无声地关爱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文章主要说明了小学班主任应当拥有的人格魅力,要求班主任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指出了一系列小学班主任工作开展实施的策略,从因材施教、班干部选拔、班规制定、思想教育等方面切入研究,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细则;实施策略;教学方面  班主任是小学
摘要:仪式感这个词,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提及。“没有仪式感的家庭,培养不出幸福感的孩子”,仪式感对于家庭而言,可以提升孩子的幸福感。生活中需要仪式感,我们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仪式感。如果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能设计好自己班级的“小仪式”,珍视学生的每一个重要时刻,一定能提升整个班级的凝聚力,营造出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  关键词:仪式;仪式感;班级管理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在其学习、活动、生活中培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以其丰富的形式和快捷的特点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将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相结合,已经成为时代发展想潮流趋势。同样,依托互联网进行语文课堂教学,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一种创新和发展。文章从增强师生互动、丰富教材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这三点就“互联网 ”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入研究。  关键词:“互联网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技术的发展已
摘要:近年来,幼儿性别知识和意识缺失、自我保护能力较弱的问题困扰着很多教师和家长。作为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性别教育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何对幼儿进行性别教育始终困扰着很多幼儿园和家庭。绘本作为幼儿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中介,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如何利用绘本对幼儿开展性别教育渐渐引起了教师和家长的关注。文章将以社会性别发展理论为基础,从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两
摘要: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中职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1 X证书制度”被提出并展开试点实施。文章以“1 X证书制度”试点为研究背景,分析了该制度的本质含义,提出了该制度试点下对中职院校产教结合实施的要求,通过对优化产教融合、完善职能监督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对“1 X证书制度”试点下职院校产教结合的实施进行探索研究。  关键词:“1 X证书制度”;中职教育;产教结合  职
摘要:文章主要阐述了美术学习中的审美与表现的关系,并提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文章引用了一些书目中的观点来说明在美术学习中,审美和表现应结合起来,两者缺一不可。在绘画学习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呼吁大家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并强调美术教育中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关键词:美育;审美;艺术  我在小学教美术,已经快五年了,每天面对的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們,有很多次,学生拿着自己的作业来找我,他
摘 要:文言文教学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延续国学精粹的任务,具有既深刻严肃又丰富生动的特点,但在以往的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只注重了它深刻的一面而忽视了它丰富多彩的一面,只注重了它严肃的一面而忽视了它生动活泼的一面,因而使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退缩、畏难、回避的情绪,从而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效果。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
摘 要:《红字》是霍桑在十九世纪中期创作的长篇小说,书中以女主的恋爱悲剧为主线,并充分发挥了作者的想象力,整体框架采用象征的表现手法,展现了对人性的救赎。本文作者作为高中生,在阅读《红字》之后,基于《红字》的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对书中的宗教仪式进行了阐述,对书中有关人性救赎的主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红字》;人性救赎;精神救赎;想象空间  霍桑是美国十九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在《红字》一书中
摘要:物理到高中阶段变得抽象,课堂容量也加大,导致很多学生思维跟不上。所以,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学生认知规律适当调整教学方法。让物理知识以契合学生形象认知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才能吸引认知,有效提升课堂效率。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互动讨论;多媒体  从高一阶段就有同学反馈物理变得抽象了,不如初中好学了。诚然,初中阶段,初步学习物理,都是与生活现象结合紧密、浅显的物理知识,容易理解;而高中物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