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yka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生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正确组织好学生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的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有着重大意义,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重视数学作业的设计。本文是作者对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初中数学作业 适量 分层次 批改方式
  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活动形式,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数学作业,能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也有利于教师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反思改进,达到教学相长。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作业却成了学生的“包袱”,成了负担。学生为了应付作业,普遍存在着作业抄袭、不交、不订正的现象。事实上几乎每个班都存在作业的抄袭现象,很多学生一大早到校的目的就是抄袭作业来敷衍老师。对教师而言,失真作业的存在导致大量的“无效劳动”,教师费力费时不见效,因此,如何解决好这个矛盾是一个非常现实和非常重要的问题。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在教学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我认为教师在设计、布置作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作业设计要适量
  多数教师认为,只有让学生多做作业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有这类想法的教师还不在少数,他们普遍认为作业的类型固然重要,关键还是要有一定的量,因为量变必定能导致质变。然而,美国教学问题专家哈里斯·库柏的研究表明:作业在改进学生的学习技能、发展学生的自导性和责任心等方面有正面功效;可是,只注重量而不重视质的作业负面效果更明显,危害更大,它会压垮学生,并使他们感到厌烦,没时间去从事更为主动的追求,并导致学生为按时完成作业而作弊或抄袭。如果教师不加筛选地、盲目地加大学生的作业量,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当前,各类学习辅导材料铺天盖地且良莠不齐,很多资料又是大同小异,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应适量,应严格执行中小学《课程标准》中的有关规定。这样,才能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充分发展他们的天性,锻炼他们的能力。在质的方面,教师应进行认真的筛选,考虑什么类型的作业有利于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成绩;什么类型的作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什么类型的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应挑选那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趣味性和富有生活气息、充满时代感的作业,力求少而精,力争让学生的作业能够“以一当十,举一反三”,做到质高而量精。这样,既能保证学习效果,又能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二、作业布置分层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满足感
  布置学生作业应因人而异。新课程观认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有它特殊性的一面,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同时特殊性也意味着差异性,学生间的差异客观存在,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准备,以及学习能力倾向不同,也就决定了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内容、任务的学习速度和掌握它所需要的时间及所需要的帮助不同。如果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在同样的时间内用同样的学习条件,以同样的学习速度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并要求达到同样的学习水平和质量,就必然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有的学生根本不知从何“入口”。因此,我们在布置作业时,就要考虑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因班而异,因人而异。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要有梯度和区分度,要分层次,不拿同样的作业去对待所有的学生。比如,将作业分为课堂独立完成作业和课外思考作业;也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把学生分成几个不同层次的组,然后分层布置作业,分成必做题(基础题)和选做题(提高题);有的同学要全做,有的同学可以只做基础题,少做或不做提高题,允许学生在作业中留有空白,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才能让不同情况、不同程度的同学都得到提高,都能体会成功。如果一概而论,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必然造成一些程度高的学生“吃不饱”,而基础不牢、程度不高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抄袭、作弊显现就自然发生。长此以往,对这类学生的学习无疑是致命的打击,有的学生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最终导致辍学。所以,作业分层是对学生的最大尊重,也是新课程标准客观要求的具体体现。
  三、作业批改分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批改方式
  对于优等生,作业中的错误往往由于粗心大意,很少有不会做的题目,在批改中以批注为主,批注应注意语气,不批评不讽刺,多用幽默风趣的语言鼓励学生,指导学习方法,沟通师生情感。让学生翻开作业,在会心一笑中认识自己的错误。对于中等生,在作业批注的同时,利用课后时间指导学生进行订正,有针对性地给予辅导,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后进生则采取有错不批改,自主订正的方法。老师发现作业中的错误,只作记号,不批改,直接发回学生,由学生自行订正。后进生作业中往往错误较多需要多次修改,采取自主订正的方式,能减少作业本上的不及格与红叉的数量,有助于消除学生的自卑感,并使学生在订正过程中重新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巩固基础知识。
  总之,学生的作业量过大,必然会挤占他们应有的欢乐时光,暗淡他们绚丽多彩的人生。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多从学生的终生发展着眼,少一点分数情结,多一点人文关怀。对学生的作业布置不应单纯靠数量取胜,而应求质变,教师的作业设计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融,普通的作业活动应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只有这样,作业才会充满魅力,学生的灵气才能得以展现,也才能使学生的作业真正实现“轻负高效”。
  参考文献:
  [1]薛东进.对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教育学文摘杂志,2011(13).
  [2]李正芳.对初中数学作业布置的几点思考.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10).
  [3]马杰.关于初中数学作业布置的几点思考.甘肃教育,2012(11).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复方芪参降脂饮对实验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S)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饲料),模型组(高脂饲料),中药组(高脂饲料,同时给以复方
电化教学的本质是指在现代教学理论和科学方法指导下,应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媒体相结合,进行教学信息交流,优化教学过程,并获取最佳教学效果。多媒体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了数学课堂的教学,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彩化,增加了课堂密度,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教师也可以从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脱出来。只要掌握它的特点和实际运用中的规律,使多媒体、教师、学生之间实现最佳的结合,就能发挥其在数学教学中
摘 要: 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本文试就高一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现状及成因,讨论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以期使学生在基础年级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和习惯,使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为后面的数学学习铺路。  关键词: 高一学生 数学问题意识 培养策略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而高一年级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对于学
摘 要: 本文提出运用情感优化数学教学的必要性,并从关心爱护学生、热爱数学教学、巧妙组织教学活动、富有情感地讲授教学等四个方面阐述实施的策略。  关键词: 情感因素 数学教学 以情优教  长久以来,由于学科的特点,数学教学对认知因素尤为关注,认知因素在开发学生潜能中的促进作用不容置疑。但是,过于关注认知因素,单线突进,副作用也相当严重,如学习效率的下降、厌学情绪的产生、畸形心理的
随着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数学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由“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转向“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培养”,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数学教学不再仅仅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时还是鼓励学生“观察”“操作”“发现”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中得到发展和提升,个性品质获得健康发展。  1.培
摘 要: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巧妙设计课堂教学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使其乐学。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数学教学 问题设计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习动机,而兴趣则是构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浓厚的学习兴趣无疑会使
学位
摘 要: 当前,中职数学教育情况不容乐观,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了中职学校培养技术人才的目标的实现。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职数学教育存在的几个常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改革措施来提高中职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中职数学教育 存在问题 课堂教学效率  二十一世纪,中职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素质比较高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这样的人才需要有较强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实践能力。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
摘 要: 只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真正把素质教育渗透进课堂。本文从几个方面出发,结合实例,对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问题作出了解答。  关键词: 初中生 数学创新思维 培养方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国教育部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改变教育观念,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