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到底能给孩子带来些什么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z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篇使我震惊的文章
  
  有一次布置作业,忽发奇想,把印制好的试卷搁置一旁,要求学生自由写些文字,属于随感或者随笔之类。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一再强调,这不是考试作文,大家一定要放开写,老师看重的不是文体、字数与主题,而是你们心中最想表达的那一份真情实感。总之,就是想放开来让学生去抒写心中的所思所想。
  假期结束,收上来的文字出奇地清新,仔细地读了所有文章后,被下面的这篇文章深深地打动了,我感喟不已,学生有着如此诚挚的情怀与深刻的认识,一些话语就如同那个在皇帝新装展示会上的小孩的晬语,很微弱,却是振聋发聩的!
  大家一起来品读这名学生对教育的评价与呼吁吧!
  
  给学生留一方净土
  
  给学生留一方净土,一方属于他们自己的净土,给他们权利与自由。青春年少是张狂的,是热血沸腾的,是勇往直前的,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没完没了的作业,也不单单是ABC,XYZ……也需要快乐,需要自由。
  要想给学生一方净土,要靠家长、老师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校园应该是未受污染的“桃源”。但是,现在一切都变了,今天听说某某同学与某某同学早恋了,明天听说某某把某某打伤了,某某又偷看不健康书籍了……这还是校园吗?校园是孩子做梦的地方,必须让这些“异物”“怪象”远离孩子,以防污染他们纯洁的心灵。
  现在常常听到老师们抱怨: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难管了。发出这种高见的时候,老师们是否也该问问自己是否有责任呢?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什么,是冷冰冰的题目,知识是没有温度的,可是人有啊!要让孩子“乖”一点,请给他们的压力少一点。
  学习是一个过程,它要求老师和学生巧妙地配合,并非老师问什么学生就要答什么!学习应该是快乐的,这就要求老师要有高超的授课技巧,让孩子想学、要学,教学归根到底是一门艺术,一门培养人的艺术。然而,老师们很少想着用什么“教学艺术”,而是使出浑身解数,都在强调自己的学科重要,恨不得要学生把所有时间都用在某一门学科的学习上。
  请列位看官搞清楚了,学生与诸位一样都是人,一天24小时,就算三年不睡觉也很难达到您所谓的标准。每到高考时分,各所中学拼了命地去竞争所谓的本科达线率,可是上大学是出路,但不是唯一的出路呀!现在,一些高分低能的学兄学姐们,大学毕业即意味着失业,而再看看现实,做大老板的又有多少上过大学的?上清华北大能成材,不上清华北大也不一定不成材!
  给学生留一方净土,让他们自己耕耘,自由耕种吧!
  
  文字里隐藏的震颤
  
  无论孩子多么不成熟,但在他们心里总会有自己的独立认知,或许这样的认知还没有完美到无懈可击的程度,但作为拥有独立人格的学生,他们的认识总有其合理的地方。
  读罢文章,我的心是怦怦跳的,不是快乐,而是由学生文章带来的心灵震颤。
  心灵震颤之一:学生是如此地压抑。读这篇文章,最大的感觉就是学生似乎在利用文字来宣泄。应该说,学习有点压力是正常的,可是压力大到让学生难以支撑时,自然而然地便会更加倾慕自由。一些具有叛逆性格的孩子,甚至会产生对立情绪,认为考试是为老师考的,学习是为父母学的,消极对待每一门功课,成绩也一落千丈。应该说,自由是人的本性追求之一,自由活动也是人的本质之一,也是人和其它自然存在物的不同因素之一。处于繁重学业压力下的学生更需要自由活动,这种追求本身没有错误。不过,教育中的自由是有限度的,正如金庸在《笑傲江湖》的后记中所言:“充分圆满的自由是根本不可能的。”面对这样的现状又该如何缓解孩子们的压力呢?这是我们的教育绕不过去的问题!而且必须处理好、协调好,才能促进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心灵震颤之二:学生对于社会现象的思考与评价是如此地片面。学生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自然会有自己的思想。但是,有思想并非都是正确的思想,一些学生因为自身阅历的局限以及个人教育经历的挫折,所形成的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与评价,往往比较片面,有的甚至偏激。每年的高考作文都会有一些奇文、怪文。写例文的这名学生对于学业与出路的看法显然是片面的,求学过程是一个人必须要经历的成长阶段。只是由于某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教育不再注重孩子能力的培养,繁难冗长的演算与练习,把孩子们的灵气剥蚀殆尽,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导致学生们的情绪也越来越抵触。“现在,一些高分低能的学兄学姐们,大学毕业即意味着失业,而再看看现实,做大老板的又有多少上过大学的?上清华北大能成材,不上清华北大也不一定不成材!”这样的揭露也并非无中生有,实实在在地存在于现实中:爱迪生是一个报童,可他有两千八百多项发明;已故台塑创始人王永庆先生念的书也不多,能从一个卖米的小商人成为世界巨富……但是,我们不能因这样的个别现象的存在而否认教育对人的自身发展的意义,或者产生学习无用的思想,因此而放弃学业。如果这样的社会现象普遍化,引起更多人对教育的不信任,甚至抵触,那对于个人的发展来讲是一种损失,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将是一场灾难。我们的教育必须避免“每到高考时分,各所中学拼了命地去竞争所谓的本科达线率”这种舍本逐末现象的出现。
  心灵震颤之三:我们的考试是如此地禁锢孩子的生命。一位热心的网友(邱华国)曾经算过这样一笔帐:现今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要花多少时间应付考试?期中考试:平均2天/次,共24次,为48天。期末(毕业)考试:平均2天/次,共24次,为48天。月考、单元测验、统测等:依照平均每月1次,每次1天,每学期4个月、共24个学期计算,则为96天(事实上,许多学校的考试时间很有可能要比这频繁得多)。三次毕业班模拟考试:以小学2次4天,初中2次4天,高中2次4天,共计12天。还有中考、高考等,一般为每次3天,故另加2天。一般中考、高考会影响中学正常学习2~3天,考虑到通过调课等方式可以弥补一下,算他4年(毕业班不重复计算),每年1天,共计4天。得到考试时间为210天。如果再加上为了考试的复习时间670天 评讲试卷100天=980天,而一个学生12年的总学习时间为2370天。以上三种时间(即为了考试而花费的时间)占学习总时间的比例为980/2370=41.4%。
  多么可怕的一笔账!它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孩子们成了什么?我们的教育在做什么?是引领孩子成长,完善孩子的人格?培养孩子的意志,还是规范孩子的行为习惯?哪里还有时间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一系列冰冷数字的考核让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望而生畏,还有多少心情与耐心和学生促膝交流,春风化雨地熏陶,谆谆不倦地引导……教育堪称国器,其影响力可想而知,需要的是给予孩子健康生命的激荡,领着孩子从冰冷的考试怪圈中走出来,张扬他们的生命活力!
  
  我们的教育把孩子引向何方
  
  读了学生的文章之后,逼迫着我不得不去追问:我们的教育要把孩子引向何方?
  记得朱永新先生曾经呼吁过,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高考数学达到现在的初中水平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挖掘得那么深。想想也是,很多人的工作并不与数学挂钩,笔者从事的是语文教育工作,上学时对数学知识并不是一无所知,可由于长期接触不到数学教学,以致现在辅导小学生的奥数都很困难,更别谈初中的数学了,但我的工作并未因此而受到影响:在谈到欣赏人物绘画时,我会与学生讲黄金分割理论;谈记忆规律时,我会画出遗忘曲线……这么说并不是要否认数学的重要性,任何人思维的发展都离不开数学的影响,笔者曾经也很喜欢数学,可当面对越来越多的繁难题目时,便渐渐失去了兴趣。数学教育领域的权威们一再呼吁,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我不知道这个数学思想是个什么概念,但我敢肯定,既然是思想,就不会是单一且没有意义的繁难计算。现代科技已发展到人人可以拥有掌上电脑,人人可以上网,可我们却还在守护着往日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做着毫无生气的繁难计算,而这些计算又完全可以通过计算器很快地找到答案!
  由此,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的教育到底离现实有多远,能否把一些无意义的教育内容减去或者弱化,腾出时间领着学生认识、关注自然与社会,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美国的教育有着实用主义的传统,尽管后来遭到批判,可这个教育潮流并非一无是处,它一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促使他们关注现实,学以致用!相比之下,我们的教育似乎总圈定在一个圈子里,似乎与现实总隔着一层纸,缓慢而艰难地前行着,一次次的教育改革,最大的受益者是一大批“理论家”与出版社,他们不仅“疯狂敛财”,还要进行话语灌输,把一线教师弄得无所适从!而“理论家”们却很少甚至从没有踏入现实的课堂一步,也难怪,他们的理论本身就是建构在自己臆造的空中楼阁之上的。
  当然,我并不否认理论的先导意义,我也是不断地寻求新的教育理论的探求者之一,希望以新的理论来帮助举步维艰的中国教育尽快走出困境,问题是任何理论的价值只有根植在实践中,才会找到生命力。否则,再“合情合理”的理论,也会遭遇实践的尴尬,甚至比旧理论的负面效应更大!或许正是这些,才使得我们的教育离现实越来越远。
  中国的中学生是好样的,一次又一次为祖国捧回奥赛金牌,这可比“大人们”风光多了。因为到目前为止,中国本土尚没有真正地培养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尽管我们可以对外国的评审委员不屑一顾,可要想找到真正对世界文化产生震撼影响的人的确很难,难道我们的教育真的不如他们?
  记得网上有篇文章谈过一件有趣的事情,20世纪80年代初,中美两国曾经互派教育考察团,考察对方国家的教育现况,美国教育专家上交的报告说:中国的教育抓得很实在,可能用不了20年就要超越美国。而中国的官员则汇报说:美国的教育太低效了,孩子也不用功,我们用不了20年完全可以超越美国。结果是不言而喻的,这个故事的背后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造成那么强烈的反差?那就是我们的教育离现实太远了,学而无用的东西太多了。现在是课程越开越多,有人戏言:“全面学习,有可能会导致全面平庸。”让孩子们更加无所适从,只得丢失很多接触社会与自我独立创造的时间,孩子们的负担越来越重,已经严重地戕害了孩子们的身心,还美其名曰:读书改变命运。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可是,教育界在“读书改变命运”口号的幌子下,施行的却是“做题(考试)改变命运”!我不知道一个人到底靠什么改变命运,这句话放在科举时代以及大学毕业包分配的年代,可能还有说服力。但是,当一纸文凭不能代表一切的时候,我们是否还要高唱着“读书改变命运”这样堂皇的调子!
  我以为,真正能改变命运的是练就适应与改变现实的本领,这当然需要读书,需要做题,需要考试,但却不是唯读书论,也不是一考定终生,更不是以此来作为戕害孩子身心的教育“沙文主义”!社会现实的发展需要人才的多样化,人才的多样化需要教育的多元化。一个声音,一类课堂,一次考试,一种标准……远远不能适应新的时代的人才成长需要!伟大的教育专家们,走进课堂,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吧!用心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就会知道我们某些地区的教育行为是多么地霸道与脱离现实,我最担心的是那些经过模式化统一训练的应试高手们,是不是真的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了,也不知道他们从大学校门走向社会,是否是我们的教育帮助他们成就了事业,因此而享受人生了。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校区)
其他文献
中学时期是个体从儿童迈向成人的过渡时期,是生理发育的高峰阶段,又是自我概念、价值观、各种社会技能的发展由不成熟、不稳定到成熟、稳定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对外在世界进行的探索日益增多,开始发展独立的思考能力,扩大自主权的要求日益增长,不愿遵从父母和老师的要求,进入到“叛逆期”。由于很多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没能跟上孩子的成长步伐,无法处理好如何与子女恰当沟通的问题,不仅出现了严重的亲子对立现
在乡镇高中,学校的微机房的计算机配置比较低,像我们学校使用的还是九八年买的计算机,到现在微机损坏率很高,当时投入比较大,学校现在基本不可能再更新机房了。 很多学生小学阶段都没有很好地接受信息技术教育。通过谈话调查,一个班往往只有几个学生有家用电脑,并且水平并不高,只能进行一些常规的电脑操作。一般而言,绝大多数学生开始对计算机都比较感兴趣。但在开学初,我却发现有些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课聊天、下载歌曲、
“回头率”,顾名思义,是指学生回头的概率和频率。或者说,是指学生在上课期间将头转向窗外的人数和次数。  一堂40分钟的课,务必要有既定的学习任务,有教师的倾情讲授,更有班集体形成的竞争氛围,按理学生应该是神情专注,注意力高度集中,学生的眼神应该是与教师进行心灵的对话,传递的是领会、喜悦或者是疑惑的信号;耳朵里传来的是教师娓娓道来的天籁之音;大脑里是教师创设的情境和自己领悟的遐想;手中笔尖流淌的是心
“坤虎,我又有三篇文章发表了!其中一篇还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今天中午,亚西老师欣喜地对我说,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作为我的同事,我多年的挚友,我也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  亚西老师在去年,打破多年来的沉寂,二十余篇教育教学文章接二连三地在全国多家正规教育教学期刊上发表,教研成果不断,真是喜事连连,令全校教师羡慕不已。  带着几分羡慕,也带着几分学习的冲动,晚上,我来到亚西老师家里,要他传经送宝,把
一位青年教师多次向我讨教班级教育及学生管理问题,我不知从何说起。为了探讨得深入具体,针对性强,我让他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教育事件写下来,其实也就是一个教育案例。下面是他的一篇文章《评语是引导学生进步的阶梯》:  余家会是我班的一个性格内向的女孩儿。新学期的第一节班会,面对我的侃侃而谈,同学们都显得很高兴,激动而充满自信,唯独她面无表情。一下子,这个女孩儿引起了我的注意。两周了,她上课从没举过手,课
不论我们是老师还是学生,我们是否应该扪心自问为何教育他人或受教?生命到底是什么?难道生命不奇妙吗?飞鸟、花朵、翠木、蓝天、星辰、河流、游鱼……这一切都是生命。生命是贫穷的、富足的;生命是群体、种族、国家之间永不停歇的战役;生命是静思冥想;生命是所谓的宗教;同时它也是心灵中微妙的、隐藏的东西,包括羡妒、野心、激情、恐惧、成就及忧虑等。这所有的一切以及更多的事物就是生命,然而我们通常只准备了解生命的一
“真诚”变得“虚伪”    案例1.我要做一条狗  《我的理想》:爸爸在我小的时候,他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做科学家,妈妈却要我做公安,我的理想是变成一条狗,天天夜里守在家门口。因为妈妈胆小,怕坏人,我也怕,但妈妈说,狗不怕,所以我要做一只狗,这样妈妈和我就什么都不怕了……  作文很短,字也歪歪斜斜的。那一页,老师画了一个大大的红叉,没有给成绩。说不定还会在班上严厉批评,并责令其重写
“只要上帝赐给我一个孩子,而且你们认为他不是白痴,那我就一定能把他培养成为非凡的人。”  这是19世纪德国教育问题学会会员卡尔·威特在一次学会上的辩词。卡尔·威特的观点是: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他以自己儿子的卓越才能作出了有力的证明,可见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一入小学,学习品质的培养尤其重要,好的学习品质能使其受益终生。成绩优秀,而智力平平的学生比比皆是,而大家公认的聪明孩子却不一定能成材,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话题,而其中的核心问题无外乎是语文课堂“教什么”和“怎么教”。“教什么”,指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确定等,是对教学内容的理性思考;“怎么教”,指选择什么方法来实施教学内容,达成教学目标,侧重于材料的呈现和组织形式。近日,笔者有幸参加教研活动,三次执教《诺贝尔》(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内容)。三次执教,三次打磨,三次提升,笔者对语文课堂有了
短短几年的中学教育,并不能将所有的问题学生的“问题”化解于无形,特别是在升学率高于一切的今天,教师无法将教育好学生作为至高点。因为教育是需要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的,而教师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站在社会效益和学生受益的角度看,我不赞成恢复中学开除学生的权力,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被开除了的学生到哪里去?  诚然,教师和学校不会轻易的开除学生,但一名学生到了被开除的地步,他们离开学校,是否还会有变好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