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_007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出现费时无效的现象,制约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语文课堂有效的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有效 切入点 双基
  
  如今,从普通教师的常态课到各级各类的观摩课、优质课、汇报课中,场面热热闹闹,学生热火朝天,似乎人人都在主动参与。透过这种热闹的场面,看出其中的肤浅与浮躁。这种教学效果不高的现象,导致了教学质量停滞或下降。因此,小学语文专家和教师逐渐认识到“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在区区40分钟的课堂里提高有效性呢?
  一、抓住切入点,覆盖全文,简简单单教语文
  所谓切入点,是指文中的重点词、关键句段。它可以是文本之“眼”,也可以是文中的一个场面,一个细节,可以是表达中心的句段,也可以是描写的精彩之笔,含义深邃之本,情感丰盈之句,有时甚至是一个个的标点。
  我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时,让学生充分地读懂文本后,提问:你认为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紧抓住“了不起”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找出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父与子的了不起。这样的设计是先指导学生从文本中获取内容概括地说,再引导学生回到文本具体地学,学生很快就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同时,文本语言的魅力、人物形象的魅力,也在这一切入点的牵引下得以彰显,从而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收到“潤物细无声”的效果。
  这样简简单单地教语文,引导学生立足文本,读到文字里去,也能读出浓浓的语文味。
  二、潜入文本,充分感悟,真真切切教语文
  教师要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就必须深入地研究文本,做文本知音。正如德国作家歌德所说:“会读书的人应该有两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文字的背后。”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对文本作出准确、深刻、独到的解读,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文本,才能设计出扎实有效的教学设计,才能寻找教材与学生发展的有效结合点。
  (一)切实把握文本的“度”,理解文本
  在阅读教学中,把握文本的主旨,准确理解教材的“度”,使学生充分感悟文本的真谛。正如,我教《凡卡》时,首先明确教学目标:一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二是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接着在教学中要切实把握好“度”,既不可片面夸大文章的思想感情,把课堂变成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会,也不能盲目地渲染文章表达方法的作用,进行纯理性的写作技巧的灌输。最后,教学中要求学生找出信中乞求爷爷带凡卡离开的语句,从这些语句,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凡卡?你想对凡卡说些什么?引领学生,“读进去,想开来”。学生在言语实践中,潜心会文,读出感悟,读出韵味,读出情感,读出思考,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凡卡生活的悲惨。
  (二)抓主线,突出教学重点
  又如《凡卡》一文自始至终有一条主线贯穿,那就是“凡卡给爷爷写信”,信的内容和写信时的联想是全文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抓住了“信”,也就抓住了全文的经脉。教学时,为了突出重点,对于一些次要内容,不宜点点俱细。崔恋老师说过:课文80%的内容学生自学可以掌握,20%的内容老师才挑出来精讲。因此我们要学会勇于放弃,放弃是为了更有效地获取,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力求让学生把精力集中在对文本精华的口味和吸收过程中,使他们提升语感,提高能力,既有效地学到阅读方法,又受到情感熏陶。
  三、抓住“双基”,渗入文本,扎扎实实教语文
  所谓“双基”就是字、词、句、段、篇等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我们应该抓住语文的双基训练,把“双基”融合在新课程生机勃勃的教学中,不着痕迹,扎扎实实教语文。
  我执教《唯一的听众》时,用听写词语“白痴、沮丧、神圣、平静、抱歉、溜走、听众”来导入新课,并要求学生用听写的词语来概括昨天所学的内容。这一环节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学中还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想象。师出示句式:①“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她心里想着。②“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她仿佛在说。③“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她仿佛在说。可见,在教学中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扎扎实实得以有效落实,才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所说:“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都离不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上简简单单、扎扎实实、真真切切教语文,才能提高教学实效,才会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龙眼小学
其他文献
“问题导学要留给学生探究的空间,因此要设计开放型链式问题;问题导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要引导学生掌握提问的方法……”4月7日,武汉市华中里小学举行语文学科基地
根据对三峡地区考古的研究成果,在分析该地史前遗址分布情况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三峡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其变迁,使得当地各个时期的人类主要是沿着沿河两岸优越的环境中
鲁迅先生十分珍惜时间,但从不把参加体育活动和搞各种有益的文化活动看作是浪费生命;恰恰相反,他认为这是非常必要的。他把培养多方面的爱好和兴趣看做是增长知识、变换方式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
诞生之谜谈到剑桥大学的诞生,不能不提及牛津大学——英国历史上的第一所大学。1209年,牛津城发生了一宗血案。当时,一名牛津大学的学生在练习射箭时误杀了镇上一名妇女,从而
近来,唐锡阳这个名字总令我心动,令我惆怅乃至长吁。连续看了唐锡阳其人其事的专访和电视专题片,我记住了这个名字。一个曾蒙冤受屈长达二十余载,而 Recently, the name of
本文介绍防漏原理在Ⅰ号泵柱塞偶件防漏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经750小时冷拖试验及用户批量使用证实,采用防漏柱塞偶件是减少Ⅰ号系列泵内漏故障的有效措施。 This article des
新一轮课改已经在全国全面展开,应该说成绩是喜人的,但在看到可喜变化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新课标强调教师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对象、内容、环境及本人的个性
毛泽东(1893-1976年),字润之,湖南湘潭县韶山冲人。大革命时期他曾三次来广州。第一次在1923年6-7月,出席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作《湖南工农运动报告》,当选中央执行委员
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半壁江山,而经典是人类文化长卷中的朵朵奇葩。如何引导小学生亲近经典,提高阅读品位,获得高质量的阅读生活,是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教学问题。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