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过时”了吗?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lang1988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40年,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诞生,至今已有181载。1878年,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问世,也已经度过了143个春秋。
  邮票,这“小小方寸”除了作为邮资凭证这一最基本的使命之外,也是有着“国家名片”崇高美誉的文化载体。然而,到了今天,又有多少人还能记得这曾是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张小小纸片?
  4月12日,中国集邮有限公司精心打造的中国邮票设计师之家集邮文化主题邮局在北京和平门开业,“情系方寸天地 抒怀无悔人生”—邮票设计家邵柏林作品展作为集邮文化主题邮局的首场活动同时拉开帷幕。邮票设计家邵柏林、书画大师范曾等名家,通过自己的故事,希望唤醒人们的“邮票回忆”,让集邮重获新生。

粉丝人群尽白发


  不可否认的是,在2021年的今天,历经近两个世纪的沉浮后,邮票已淡出年轻人视野,甚至对多数00后、10后来说,邮票一词陌生而久远,成了“老古董”。
  4月12日上午,中国邮票设计师之家集邮文化主题邮局开业现场热闹非凡,会场之外,20多人的粉丝队伍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放眼望去几乎全是“白发”。
  当记者把这个现象转述给中国集邮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任永信后,他说:“现在的学生把考试看得太重了,中高考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但是实际上集邮也要纳入文化范围去讲。”
  著名豫剧大师常香玉曾说:“戏剧,不应该是长白头发的。”大师感于戏曲艺术的日渐式微,特别是对青少年观众几乎凤毛麟角发出的感叹。那么现在,借用大师的话来说:集邮,也不应该是长白头发的。

邮票还有什么价值?


  邮票的基本使命就是在通信领域作为邮资凭证,这是邮票的第一属性。在集邮领域,邮票的属性是商品一种特殊商品,它是供人购买、欣赏、收藏的藏品,这是邮票的第二属性,也就是其文化属性。随着作为邮资凭证的属性逐渐消失,邮票的文化属性开始彰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并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邮票的文化属性,实质上就是邮票的文化价值。在“方寸天地”的小小空间中,已然容纳了大千万象,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汲取知识的生动载体。
  怎样去发挥邮票的文化价值?在任永信看来,是发挥它在树立中国文化自信领域中的作用—通过邮票,讲好中国故事。“每一枚邮票都有一个故事,是设计者情感的迸发,也是某一时期令人震撼的事件写照,所以讲好邮票的故事,就是讲好中国故事。”
  未来邮票的价值又将如何提升?任永信说,首先是要提高邮票设计质量、印刷质量,要和生活、工作结合,和我们的重大事件结合,邮票就能走出来,活过来。
  其次是要和国内重大事件结合。邮票是国家的名片,小小方寸之中,忠实镌刻时代的烙印。邮票的历史,恰似一部浓缩的波澜壮阔改革开放史,它从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国防实力、航天技术及特大项目等多个维度映射着当下中国的不断强大,是对祖国发展成果的纪念与称赞,集藏近代邮票也是对祖国繁荣昌盛的记录。
邵柏林設计的《簪花仕女图》邮票小型张。图/郭梁

  最后就是思考邮票怎么走进人们的生活。这就需要邮票的设计要符合大众需求,例如,对于现在的青少年来说,设计关于“开学”“毕业”“教师节”相关的邮票,邮票就能走进青少年的生活,走进他们的人生轨迹。

让邮票的互动更多元


  为了实现让邮票重新走入人们生活的目标,中国邮票设计师之家文化主题邮局应运而生。其设立的初衷就是为广大邮票设计师搭建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一个砥砺思想、激荡智慧的场所,并使之成为集邮人初心之地、网红打卡之地、设计师灵感迸发之地、经营者和爱好者互动之地、邮票鉴真之地。
  中国邮票设计师之家文化主题邮局的建设,实现了用户和设计师的面对面交流。邮票画面设计有什么问题,有哪些地方是可以改进的,有哪些地方是不合适的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可以让用户和设计师在主题邮局实现面对面探讨。这里既是邮票设计师作品展示的平台,也将成为设计师们探寻艺术规律、分享设计心得、听取意见建议的地方。在这里可以砥砺思想、可以激发灵感、可以激荡智慧。
  主题邮局还新增了邮票鉴定服务,以科技赋能,为集邮者去伪存真,让集邮者买得放心、用得安心。此外,时隔24年,中国集邮在主题邮局开幕式当天正式推出2021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价目表》,方便集邮者了解市场行情。
  方寸映乾坤,集邮展文脉。邮票的文化基因,历久弥新;方寸空间,容纳世间大千万象。邮票“过时”了?不,邮票从未“过时”。对于集邮人来说,热衷于排队到邮局预订购买新发行的邮票,这样的情怀源自他们对集邮的喜爱,茶余饭后翻翻曾经集藏的邮票,每一枚都是一段美好的记忆,每一枚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邮票收藏的队伍,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邮票的价值,被一枚枚邮票所讲述的故事所吸引。正如开幕式上著名书画大师范曾所说:“不管时代怎么发展,科技如何智能,邮票是生命长存的。”
  (实习生曹晨对本文亦有贡献)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校长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和办学追求,对学校的办学方向、教职工的共同价值追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学校提出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并适时提出走内涵发展的工作思路。近年来,经过我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已深入人心,并逐渐成为了我们的自觉行为,以有效教学为抓手的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最近的两年内分别取得四大成果:2008年顺利通
听了本科组老师的一节复习课,复习的内容是《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这节课复习效果很好。根据这节复习课和笔者的的经验及思考,笔者认为高三政治复习要落实好“实”、“练”、“法”,这是复习课要念好的三字诀。  一、 实  所谓实,就是要全面复习、夯实基础。现在的高考要靠全面地扎实地复习才能取得好的成绩,而靠押题取胜几乎是不可能的。就知识而言,复习时应当对每个知识点一个一个的过,要到边到角。还
一、校本课程开发对核心素养培育的意义  中学历史课程承载着历史学的教育功能。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拓宽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打下基础。[1]然而
文言文翻译在高考语文试卷中题型稳定,且分值(全国新课标卷连续多年保持在10分)在主观题中仅次于作文,其引起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在情理之中。但现实情况是,作为相当成熟的一种题型,很多学生对文言翻译或心存畏惧,或苦心训练却效果不明显,反映在高考考卷中得分率往往不到五成,远低于全卷的平均得分。究其原因,这固然与文言知识的浩瀚无际、文言翻译考查点众多,令考生难于捉摸有关,但笔者以为,出现如此现象根源还在于很
每年高考政治的主观试题不管是何种题型,总体都可以归结为两大类:一是基础题,二是灵活题。这两种题型分别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力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对两种题型的解答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别寻求不同的解题方法。以2012年高考广东政治试题第36题第(3)问为例,该题既包括紧扣教材的基础题部分,也包括要求回答“现实意义”的灵活题部分,试题内容如下: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历史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恩格斯说:“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时间和空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1]这就是说,任何历史事件是发生在历史时空中的,所以对历史的学习首先必须从时空观念的角度着手。  一、概念解释  时空观念是指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
近30年来,我一直在高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担任校长已逾10年。其中的得失冷暖、酸甜苦辣,自尝自知。通过专业和职务培训,研读古今中外的教学专著,加上自己的决策行政经历,结合社会各界对学校的期许,在观察、学习、思考、探索、吸纳之后,我形成了教育要在“真善美”要素上发力,要培育对家人、对民众、对国家有担当、有责任的人才的教育观。  围绕这一目标,作如下简单阐释,以表明我最美好最理想的教育追求。  第一,
【考纲解读】  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作文部分的发展等级“创新”中要求作文要做到“材料新鲜”。新,即新颖;鲜,即鲜活,也就是说选材应立足于现实、关注生活、与时俱进。古人云“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考生的作文所运用的材料也可以感受时代前进的最强音,反映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生活,发现不断涌现的新人、新事、新气象。只有这样,作文才具有强烈的时代感、震撼力。  材料创新也是考纲要求之下需要考
一、提出背景  历史叙述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史学理论研究,是分析派的历史哲学家、后现代史学家进行历史研究的专有名词。任何历史叙述都包含有历史研究的全过程,是历史叙述者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呈现出的历史研究成果。因此,一切历史学活动归根到底都要依赖历史叙述才能实现其意义。  在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的历史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其他四个核心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而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对史料的运用均有意无意地存在着多种逻辑偏差,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正确理解与实际达成带来不利影响。于此,本文尝试对教学中运用史料实证产生的几种常见逻辑偏差做一归类梳理,期盼对历史教学有所帮助。  一、“孤证”向来“不立”  所谓“孤证不立”,即假如只有一条证据支持某个结论或观点,那么这个结论或观点是不可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