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实力”概念的由来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bo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软实力”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来的。上世纪90年代初约瑟夫??奈发表了一部著作?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在这部著作中他第一次提出“软实力”这个概念。约瑟夫??奈把软实力主要分成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的吸引力;二是国家制度的吸引力;三是掌握国际话语权的能力。由于约瑟夫??奈曾任卡特政府的助理国务卿、克林顿政府的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和助理国防部长,有着深厚的美国官方政治背景,而美国又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国家,所以“软实力”这个概念很快就传播到世界各国。这个概念传到中国以后,中国学界主要有两种态度。一种持否定态度,认为约瑟夫??奈是一个有美国官方政治背景的学者,如果我们跟着用“软实力”概念,担心我们会丧失我们的国际话语权,而使我们处于被动。
其他文献
新课标指出,应鼓励学生大胆地发挥想象.自由自主地提出自己的问题或疑虑,让每位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畅所欲言.学生不仅仅充当听众、观众的角色,还要更多地充当活动者、
什么是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认识,西方美学史上有这样一句名言:“和谐就是美”。重庆永川北山中学尚美教育的办学特色对学生学习、生活、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具有独特
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进而提高学科成绩与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是课改后广大教师的重要任务。而在诸多的有效方法中,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适
期刊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升,CPI也随之增长,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既是消费主体之一,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又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未来中国消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学习过程受情境的影响极大。在大学英语教学情境中,学生对新知识意义的建
中国古代诗歌传统主流以追求诗歌的自然天成为上,不喜欢有明显雕琢的痕迹。而“鬼才”李贺则追求一种“笔补造化”的人工思力,“字字都敲打得响”,使诗歌深深印上诗人的痕迹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精心提炼和展示的过程.课堂上科学精巧的提问,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
一、认识圆的周长rn(1)猜一猜:请拿出教师事先为大家准备好的用铁丝围成的正方形和圆,同学们大胆地猜一猜,围成哪个图形用的铁线长?rn
重庆市高中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一段时间了,这一举措引起了教学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它不仅冲击着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引起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同时也在改变着教师的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让学习者掌握语言工具,提高学习者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在语言背后控制着语言思维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文化因素。因为文化的不同,导致民族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