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与微课的整合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dd520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目教学是中职专业课教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有效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微课是新的技术条件下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效补充,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也可适应学生学习的差异化需要。本文以《动态网页设计》为例,探索在一些信息技术类的课程中将项目教学与微课有机整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新的应用优势与特色,从而更有效地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一、项目教学法的定义及特点
  项目教学法是从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演化而来的。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负责项目信息收集,项目方案设计,以及项目实施和最终评价。项目教学法使学生在完成特定项目的过程中,深入实际,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培养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项目教学法的关键,是制定特定的实际项目任务,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达到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项目教学法的特点有:①以行动导向;②跨学科性;③学习者需求指向;④社会关联性。总而言之,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这种教学法比较适合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践性强的课程,如《动态网页设计》等。
  二、微课及其特点
  “微课程是指在10分钟以内,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短小,能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黎加厚)
  微课程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以视频为呈现方式,二是凸显微课程的“微”。这里的“微”是微小、碎片化,能让学习者借助移动技术和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微”是微课程的灵魂,从以下几方面阐述:①教学内容含量小,每集只针对一个知识点或一个具体问题;②微课程视频时间短,一般在3~8分钟,这种视频时长符合学生的视频驻留规律和学习认知特点,能让学生在短暂的零碎时间中高效完成学习任务而不会感到疲劳和注意力分散;③微课程视频形式生动活泼,趣味性强,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④微课程切入课题迅速,讲授线索清晰,总结收尾快捷。
  三、中职《动态网页设计》课程面临的问题
  在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中,《动态网页设计》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是直接面向网站开发的职业技能。然而从该课程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学生普遍学习效果差,知识技能掌握不足,在教学中存在各种问题。
  1.教学方法过于传统
  因为长久以来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ASP动态网页课程教学方法通常都采用讲解加练习的传统模式,教师根据教材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学生不能够主动对知识进行学习,所以理解也就不够深刻,这是ASP动态网页课程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
  2.重理论,轻实践
  实践课程应是《动态网页设计》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同样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忽略了对实践课程的教学安排。没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造成了二者出现严重脱节的状况。学生对ASP动态网页的设计制作没有清晰的认识。
  3.与其它课程间存在着壁垒
  《动态网页设计》课程存在着特殊性与复杂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涉及到众多学科知识,例如HTML、数据库、VBScript脚本语言等,这些课程的教学都是独立展开的,课程的设置之间缺少关联性,有时ASP动态网页课程会涉及到数据库的相关知识,但数据库课程的进度却无法满足ASP动态网页课程的需要,从而增加了课程的难度。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教学的进度,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打破学科壁垒,实现一体化改革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4.内容学习难度大
  ASP动态网页课程属于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知识。对于很多人来说,知识系统较为抽象。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困难,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信心很容易受到打击。另外,ASP动态网页课程学习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写代码,而中职学校很多学生的英语并未达到相应水平,这就很容易导致在代码编写时出现错误,影响动态网站的开发。因此,如何改进教学方式,有效推动教学任务的展开是该课程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四、项目教学开展及存在问题
  1.开展情况
  针对《动态网页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以上问题,近几年来,不少学校在该课程中采用了项目教学法开展教学。比如,整个课程以网上购书管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项目,将这个项目细分为10个不同的学习情境,每次课在相应的学习情境里又有一个独立但相互有关联的小项目,每次课程的小项目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根据学生实际和项目要求将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项目小组,小组内分工协作,进行目标确定、设计、实践,实施完成进行项目评价,这样可以在项目工作情景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做中学”“学中做”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项目教学法使课程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项目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
  2.存在问题
  第一,虽然项目教学法的设计理念非常好,对于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学生,采用此方式能够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但中职学校的生源普通不理想,学生自主学习和约束能力较低,在项目教学中,很多学生遇到自己没学过的内容时,不知道应该去学习那些内容,并会产生相应的畏难情绪,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和毅力,这是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教学推行中遇到的一个很大障碍,也是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项目教学法的知识体系往往不完整,不全面,知识的系统性有些弱化。
  第三,由于小组较多,班级人数较多,教师在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难以对每个小组、每个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个别同学、个别小组由于跟不上进度可能被边缘化,失去信心和学习兴趣。
  五、项目教学与微课整合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广东省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在《动态网页设计》课程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进行了相应的适应性调整,引入微课,构建课程的网上教学平台,将课程中包含的重点、难点的内容和技术操作做成相应的微课,设计“预习包”“百宝箱”“提升包”,形成“知识型微课库”,让基础相对弱一点的学生可以通过该网络平台反复学习其中包含的内容。将项目开发任务的操作步骤、实现流程制作成微课,提交到微课平台中,形成“操作演示型微课库”,让学生可以反复学习与参考,并要求每个学生在项目实践环节必须完成学习任务以及相似任务的设计。
  教师在课堂讲解时也可借助微课,提高效率。
  项目教学与微课的整合应用模式设计图(以《动态网页设计》课程为例)。
  项目教学与微课整合结构图(以《动态网页设计》为例)
  项目教学与微课整合应用模式的优势:
  ①既有效促进合作学习、分工协作,也有力支持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查找式学习、答疑式学习、课外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实现了课程教学的三个“融合”:课上与课下有机融合,组织学习、合作学习与独立自主学习有机融合,知识与技能的有机融合。特别是现在高性能智能手机的普及,无线接入环境的普遍化,这种应用可以说正逢其时。
  ②将传统教学、微课应用教学变为有机整合教学,变理论化、分散式学习为项目式、专题式、理实一体化的学习。
  ③学生项目实践的成果为日常学习、微课自主学习、合作式学习提供了科学成果式评价的有效依据,可促进学习、检验教学。
  ④教学项目设计、微课资源库的建设也可促进同一学科教师的协作,大大减少重复劳动。多人使用、多次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也提高课程教学的标准化程度。
  六、前景展望
  項目教学与微课整合的应用模式,由于既能发挥两者的原有优势,又能有机整合,符合中职专业课的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随着中职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深入开展,随着智能终端的发展与普及,项目教学与微课的整合应用将迎来广阔的前景,从而使中职专业技能培养更加高效,更加符合时代的特点。
  责任编辑陈春阳
其他文献
摘 要: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而艺术类院校又逐年扩招,加之其自身专业特点,使艺术类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本文在分析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整体形势的基础上,针对高职高专艺术类毕业生的特点,对现有学生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以求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择业观。  关键词:艺术类;新形势;高职高专类大学生就业指导  目前新的就业形势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社
林志锋 朱伟鑫  在知识管理与认知发展程度的限制下,第一代知识管理知识对显性知识进行简单管理,但是显性体系只是知识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知识冰山水面上的一角。此时的知识管理并未注重对隐性知识的挖掘和探索。第二代知识管理主要研究对隐性知识编码化与显性化管理,为其创造更好地氛围与环境,利用师生之间的探讨学习等交流手段,将隐性知识加以整合,并且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将隐性知识发展成新的教育资源,最终促进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民族文化是我们国家的魂,而经典则是中国文化的根,它是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笔者选择有东方《圣经》之称的《论语》作为校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因为它是中国传统主流文化——儒家文化的代表。希望通过对《论语》的学习,在提升学生的文言文语感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热爱。  一、基于“三重标准”的课程设置  (一)基于“整体综合式思维
一、积极探索,创新培训机制  (一)创新机制,组建“三位一体”培训机构  1998年,宝安区委、区政府以超前的眼光、改革的气魄,大手笔整合全区教育资源,将原区教育局教研室、电教站和区教师进修学校合并,调集各路精英,组建“研、训、教”“三位一体”、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副处级事业单位——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以下简称“教科培中心”),具体负责指导全区的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教师培训、体育卫生艺术、德
一、 调查背景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阅读方式、阅读品位也发生了重大改变,数字化阅读已成为一种潮流趋势。阅读工具和媒介已经不再局限于纸质书籍和书店、图书馆,电脑、手机、电子阅览器等阅读工具层出不穷,阅读成了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学习活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职生作为接触和接受新事物最快的一个群体之一,他们的阅读现状也在逐步发生改变。这对新形势下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课外阅读提出了新挑战。  二
“老师,我们的妮妮吐丝啦!”“老师,我们的宝宝生病了!”“老师,我们的花花结茧啦!”从四月底到六月中旬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学校科学实验室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三年级的孩子们每天像过节一样,兴高采烈的奔跑于课室和科学实验室之间。他们究竞在干什么?原来,学校正在三年级开展养蚕活动,同学们每天一到学校,第一件事就是向陈倩敏老师汇报小组蚕宝宝的最新进展。  这次活动的创意来自于香港培侨小学交流学习时的一次偶然
近几年来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出现的雾霾天气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这种局面之下,基于人类功利主义的技术改良手段和家园生存危机教育,其肤浅的治标不治本的弊端日益显现,超越狭隘的人类中心功利主义的环保教育理念亟待树立和传播。   一、误入歧途的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包括:人的利益是道德原则的唯一相关因素;人是唯一的道德代理人,也是唯一的道德顾问,只有人才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人是唯一具有内在价
学习风气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精神面貌,是学生在校园中经过长期的教育和影响而逐步形成的行为风尚,它主要通过学习行为表现出来。学习行为包括课堂学习行为和课后学习行为,在课堂中,主要体现为学生上课的专注程度、精神状态、对课程的重视度与积极程度;在课后,则主要体现为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吸收消化,以及对学术课题的研究等。学生的课堂行为与课后行为是相互依存与相互支撑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一、调查
第一封信(节选)   都说孩子就是天生的诗人,是的,我确信!当他们睁大眼睛观察、敞开心扉倾听时,那个内心丰富的小精灵就来到我们的身边了。   那是当我们学习了一组描写秋天的课文之后:   我问:“你们喜欢秋天吗?”   “喜欢,因为秋天有丰收的麦浪……”   “还有飘香的瓜果和快乐的人们……”   “还有像我们一样会写字的大雁……”   瞧,就是这样,当他们表述自己“异见”的时候,立刻变成了美丽的
高中数学教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学习数学不仅包括数学内容、数学语言,更重要的是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解题过程中,某些数学问题用常规方法是难以解决的,这时可以根据题目的条件和结论的特征,从新的角度,用新的观点去观察分析,用已知的数学关系为“支架”构造出满足条件或结论的数学对象,使原问题中隐晦不清的关系在新构造的数学对象中清楚地表现出来,从而借助该数学对象解决数学问题。这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就是构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