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p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的教育教学中,应当注重多学科的融合与多元教学方法的应用,注重学生主观行为和思想的体现,以期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实现道德品质、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而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也是德育教育的载体和组成部分,想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就要遵循“成才看成人、致学先致德”的原则,加强语文与德育的融合,确保学生语文能力与品德素养全面提升。基于此,本文就以两者合一教学为研究方向,深入实践教学本质,探究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式,以此满足新课改的“德育”教育需求,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与道德品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40-012.9,O5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3-0032-02
  小学语文科目是培养学生语言素养的重要载体,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被赋予了德育教育功能,结合当前国家对教育所指出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学生高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优秀文化素养。”较高要求,必然需要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恶化渗透德育教育来实现。而在目前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应当秉承“立德树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原則,强化语文科目与德育教育的“合一性”,将教育价值延伸到文化 道德品质 核心素养等层面上,有效推动小学教育综合性、高质量发展。对此,本文将德育教育与语文学科融合设定为切入点,探究实践方法和措施,并提出以下观点和见解,以供参考。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德育是新课改中素质教育的根本,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实现“立德树人、综合教育”的重要实践方向。德育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渗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一)满足新课改需求,秉承“德育传承”原则
  道德素养与高尚品德作为一个学生的软实力,能够引导学生立足于班级、学校和社会发展视角,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创造理念,通过约束自身言行,发挥自身价值与优势,来争取更好的声誉;立足国家发展,高道德素养、高尚品质的人才归集,决定了国家较高的文化软实力。而德育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渗透,能够满足新课改对语文“立德树人”教育的需求,为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培养,提供了有效动力。而德育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根基,结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进行德育文化渗透,能够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般的语言滋养中,感受道德品质教育的魅力和影响力,秉承“德育传承”原则,以及“致学先致德”教育理念,全面引导学生接受传统民族道德文化与精神的熏陶。
  (二)利于学生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在新课改素质教育的推行下,德育逐渐成为小学教育的核心内容,因为在这一阶段中,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培育,远重于单一性的文化教育,而德育在不同学科中的渗透与融入,能够全面辅助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与专项技能,如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严谨的语言逻辑思维,结合德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道德观念与品质,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形成。此外,德育渗透以语文素材为基点,综合智力与道德品质的综合教育,构建两者素材的共性与拓展性,丰富学生学识、沉淀和熏陶学生道德情感,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综合与核心素养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可行性意义。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路径
  (一)依托语文教材,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
  语文是一门逻辑思维性、语言塑造性较强的学科,在实际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学生审美鉴赏和语用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涉及到多种感官体验、语言文字认知,同时还形成了“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而对于语文教材内容的导入,要以多元需求为导向,全面考量读写的重要性,并依托教材,潜移默化的渗透德育内容,如创设真实、直观的德育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正面、自主体验德育内容,并产生情感共鸣,以此激发学生高尚品德与素养全面形成。
  例如,教师在学习《司马光》一课时,引导学生“通过形象看本质”,运用多媒体视频展示立体、直观的司马光砸缸事件,辅助学生加强对司马光的立体性认知,并通过视频感受司马光“遇事不慌、果敢机制”的品德与素质。以此为导向通过视频动态性冲击,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震撼和影响,并延伸到课文精细阅读与分析层面,进一步拓展学生创新思维与高尚品格的形成。其中第一点运用“引读”和“自读”形式,归集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与结果;第二点,精准分析重点(难理解)字、词和句子,如文中“他”所指?小伙伴落入水缸司马光怎样做的等,引导学生精细阅读文章;第三点让学生总结事件,并谈谈对司马光的认识(司马光所具备的高尚品质),并说一说“如果你在现场会如何做?”以此将问题导向到德育内容上,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勇敢机智的优良品质,努力成为充满智慧和高尚道德品格的人。
  (二)语文素材、内容拓展,德育熏陶和感染
  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有一定限定性,可传授的课内知识较少,并且具备规整性,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仅能依托语文教材渗透德育内容,还能以教材为基点,通过拓展内容融合德育知识,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将德育融入到生活实际当中,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那么对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归集课上内容,寻找可转化的基点,延伸出课外德育内容,引发学生感受、体验与思考,拓展思维的同时,还能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与素养。
  例如,教师在教学《亡羊补牢》一课时,先让学生读懂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启发学生深入探究寓言故事所衍射出的道理,然后以“劝”为切入口,为学生拓展出古代“劝告”的故事,如《战国策·楚策》中,庄辛劝告楚王专心治理朝政,避免楚国灭亡,而楚王无心听政,也无心听劝告,五个月后楚国遭遇秦兵攻打,庄辛遗憾所言:“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通过这一课外素材,引导学生思考两则故事的关联性和共性,并分析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如,发现错误及时补救避免更大损失,鼓励学生形成“知错就改”的品格,并将“听劝告、知错改”的品行素养延伸到生活当中,从根本上实现“以德树人”的愿景,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形成高尚人格素养和品行。   (三)语文字词剖析,凸显德育内涵
  语文教学不仅是语言、文字的拓展与运用,更是思想情感与多元文化的凝结,依托语文教材,对文字、词句进行剖析,可以延伸出更深层次的内容,并凸显德育内涵。对此,小学语文就以文字、词句精细解读为教学核心,将所衍射出的深入性内容延伸到德育问题当中,从而激发学生思想情感,提高学生道德品质与学科素养。
  例如,在学习《传统节日》一课时,通过对课文中不同节日的划分,让学生了解不同节日中的活动,如“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学生们认识到春节是我国盛大的传统节日,活动形式主要是贴窗花和放鞭炮,并通过小故事和春节团圆的动画、图像,让学生感受传统节日的喜悦。其次,“敬老、赏菊和登高”是重阳节的活动,通过“敬”来传达“尊老”的中国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学生形成尊老、爱老的道德素养和品质。另外延伸出“国庆节”、“建军节”等节日,以历史故事导出节日内涵,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与节日由来,通过字词、语句的剖析,将德育有效渗透,引发学生在学习语文课内外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与爱国之情,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全面发扎,同时满足语文教学中德育思想与内容的全面渗透。
  (四)读写结合,拓展学生思维,内化德育内容
  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语文知识的学习仅依靠阅读是不可行的,所以要将读写结合,通过所感悟到的课文内容与深意,转化为文字,以此拓展学生思维,强化语用及语言构建、组织能力,全面落實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培训措施。其中德育内容的渗透也能够通过写作来激发学生的道德思想与情感,结合主题构思、策划,观点表述等,表达学生的主观想法和价值观念,从而使德育知识得以内化和沉淀,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及高尚道德思想,实现德育与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
  例如,在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时,通过对雷锋一些“好人好事”的讲述,让学生感受雷锋“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美好道德品质,学习雷锋刻苦、不怕困难的钉子精神,并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身边这种人物或事例,通过媒体报道或生活实录,记录下所见所闻。对此首先进行“讲故事”,让学生声情并茂地描述自己身边助人为乐和关爱他人的事例或有着高尚道德品质的人物,并与其他学生一起分享和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其次,可以开展“作文评比”活动,让学生通过语言描述和思维拓展,将这些故事记录下来,并以自己所受的启发点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与运用能力,强化读写结合;同时还能将德育内容全面渗透,培养学生树立助人为乐、关爱他人的道德思想,以及大无畏的贡献精神,使学生对生活有所感触,对未来充满想象,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观念。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素质教育倡导下,语文与德育课程的有机统一,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应当秉承“以德树人”的教学观念,立足于语文教材,充分调整知识结构与内容,将德育素材更科学地融入到语文课程当中。以此有效推动语文文化知识导入与延伸,全面培养学生高尚品德与素质,拓展知识层面,真正做到语文与德育的水乳交融。而在本文研究中,通过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重要性的了解,真实探究两者融合的有效路径,并结合语文实际教材,开展德育渗透课程,以此丰富课堂形式,发挥教育教学的核心价值与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娟平.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案例[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126.
  [2]臧忠艳.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142.
  [3]金丹萍.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143-144.
  [4]赵桑前,李彩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4):189.
  [5]高雪花.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0):120.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当前幼儿美术教学中刮画是一项全新的美术教学素材,是开发幼儿艺术素养、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教学途径。刮画相对于传统绘画教学来说,艺术表现手法更加多样化,幼儿可以配合不同的刮画工具展现出不同的画面效果,逐层刮去表面颜色使得画面色彩更加艳丽,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所以刮画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着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当合理利用刮画来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使幼儿的美术能力可以在教学中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摘 要:设计并实现了一种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养殖鸡舍内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打破了传统布置有线监测点的各种弊端。对设计进行了实际测试,结果表明,利用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对鸡舍环境的温湿度进行监测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布点灵活、测量精确和运行稳定等优点,提高了科学养殖的自动化水平。  关键词: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监测  中图分类号:TP27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摘 要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定教学策略开发幼儿的认知能力。注重教学方法,采用科学方式,都将有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培养,提高其数学学习兴趣。  关键词幼儿园;数学;认知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6,C9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1-0048-01  对于幼儿园的儿童而言,其心智尚不成熟,各个方面的能力仍处于发展之中,其中,認知能力的发展也具有该阶
摘 要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课堂提问作为课程的重要环节,也是讲究方式技巧的。错误的提问方法会引起小学生学习、理解上的疑问,形成错误引导。可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对数学课堂有效提问技巧的研究非常重要。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有效地提问。  关键词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作为小学数学课堂中最为常用的教学手段,是老师向学生输出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沟通教师、课本、学生之间联系的重要渠
摘 要初中英语的阅读与写作能力通常相辅相成,本文立足于当下初中课堂英语阅读与写作课堂的相关问题,从二者结合教学的角度,提供有针对性的策略建议,以期为初中英语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作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5-0078-01  初中教材的閱读材料地道而丰富,对于写作的课堂教学来说是一项很
摘要高中阶段的生物学科是对生物体和自然生命探究的学科,对此,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该注重强化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生物学科教学课堂效果。文章对高中生物教师将思维导图运用到教学中展开了探究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粗浅的意见。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生物;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3-0057-01  随着课改
摘 要 兴趣是人们进行活动的心理驱动,是学生学习知识、参与课堂教学的强大动力。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要想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只有充分运用趣味教学,才能让课堂充满活力,学生主动学习、探究,进而构成知识体系,让学生将所学充分运用到实践生活中,更好地解决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主要分析了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希望给广大教师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 初中化学;趣味教学;实
摘 要:环境与发展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生态修复一直是脆弱的石漠化地区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进行石漠化治理是减轻石漠化危害的重要举措。因此,积极探索石漠化治理工作思路,研究治理石漠化的可行性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石漠化现象为切入点,在概述石漠化的定义及成因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治理石漠化的可行性措施,旨在说明石漠化治理的重要性,以期为石漠化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石漠化;成因;
摘 要所谓创客教育,指的是培养创客的教育。而所谓的创客,指的是一群喜欢或者享受创新的人,这是一群喜欢借助电子、智能化工具,设计制作分享创造性作品的人。创客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得到了很多信息技术教师的认同。本文从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入手,探讨如何在创客教育中激发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客教育;小学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东辽河二龙山水库以上流域“2013·8”暴雨洪水的降雨过程、暴雨时空分布、洪水过程进行分析,为该流域水文预报、防汛、水资源资源利用提供参考。关键词:暴雨;洪水;分析中图分类号:TV122.1  文献标识码:A2013年汛期,降雨场次多,局地暴雨频发,降雨强度大,分布范围广,多条江河发生不同程度洪水,水库调度频繁。东辽河二龙山水库以上流域汛期平均降雨量623.7mm,较历年偏多。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