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互动教学的策略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leSun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旨在唤醒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互动中探究知识。新课程理念倡导互动教学,主张教与学相互影响,师和生交往沟通,形成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在互动中提高教学效果。然而,许多教师在互动教学中有失偏颇,把握不准互动教学的要领,存在一些形式主义倾向,导致互动教学有违初心,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笔者结合日常教学实践,谈谈小学数学互动教学的策略。
  一、 因材施教,选择合适的互动对象
  师生互动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与交流,通过双向互动实现信息的传递、情感的溝通和思想的交换,这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数学课堂的基本样态。课堂互动一般由教师选择互动对象,或喊学生回答问题,或让学生解答题目,或邀请学生实践操作。有的教师在选择互动对象时较随意,有的教师为了确保教学的流畅、节省教学时间,喜欢选择一些优秀学生作为互动对象。
  互动对象的选择很重要,影响着互动教学的效果。在选择互动对象时,教师首先应以公平、公正为前提,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互动。其次,教师要因材施教,合理选择互动对象,提高互动教学的效率。对象选择应坚持因材施教原则,要根据问题难易和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选择互动对象。教师可以选择注意力分散的学生进行互动,优先把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作为互动对象。例如,在教学“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物体”一课时,笔者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意识地选择学生互动。对于简单的问题,笔者选择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回答,让他们有体验成功的机会,从而增强学习自信;对于较难的问题,笔者选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回答。
  二、 精选问题,在优质提问中互动
  问题是数学的生命,提问是互动教学的重要手段。几乎所有的数学教师都会采取课堂提问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提问能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兴趣,影响师生互动的深度和互动教学的成效。提问是互动教学的关键,优质的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而且可以促进学生思考。
  对于提问,部分教师存在认识误区,认为提问次数越多越好。许多提问属于低效互动,问题缺乏思维含量,不具思考价值,这种提问属于无效互动。问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教师务必优化课堂提问,为互动教学提质增效。教师要少提知识性问题,多提能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的问题;少提封闭性问题,多提开放性问题;少提结论性问题,多提过程性问题。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一课时,笔者在教学“用量角器量角”时,原本打算让学生自学,然后由笔者提问:“怎样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而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手拿量角器动个没完,于是改变了教学策略,给学生提供了练习纸,让他们观察练习纸上的角,并让学生猜这个角有多少度。验证猜想的欲望驱动着学生积极测量,在学生动手测量后,笔者再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归纳出正确的量角方法。
  三、 设置主题,在优质讨论中互动
  讨论是互动教学的一种方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数学课堂中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综观当前数学课堂,笔者发现许多讨论式教学存在问题,导致讨论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如讨论主题形式化,讨论问题过于简单;讨论指导形式化,缺乏真正有效的指导;小组讨论形式化,学生兴趣不浓;讨论偏离中心,缺少思维碰撞,没有实质效果。
  优质讨论是高效互动的保障,教师要设法提高课堂讨论的质效。优质讨论表现为学生兴趣浓厚、思维活跃、表达踊跃,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讨论主题,讨论的主题要具有讨论的价值,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而且能诱发学生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优质讨论要求教师发挥好组织引领作用,对学生的讨论进行适当的指导,及时为学生解决难题。例如,在教学“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一课中,在探究笔算方法时,笔者精心设计讨论主题,安排了两次讨论,分别指向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助于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算理和算法。在小组讨论中,笔者还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深入学生中间,参与小组讨论的过程,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积极为学生指点迷津。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小学西区校)
其他文献
“探究式学习”是数学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体验式探究注重学生的探究感受、体验。体验式探究以素养生成为目标,以数学探究为主要方式,以感受体验为核心,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深度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建构数学知识,发展数学学习力,形成数学基本观念。  一、 在感知体验中触发深度探究  感知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首先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操作等,从而获得数学感知。在
期刊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注重实效性,在阅读策略方面有明显的指导性作用.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立足课堂教学实践,优化教学过程,让课堂成为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阵地,切实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搭船的鸟》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课文,笔者以该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立足核心素养,夯实语用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期刊
“快乐读书吧”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个新增的栏目,这个栏目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爱,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设计合适的课型对达成“快乐读书吧”背后的目标十分重要。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内在的原始经验和思维方式入手,引领学生展开对整本书的阅读,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养成喜欢阅读的习惯。  一、合理选择书目,激发阅读欲望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绝不能一
期刊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体现,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写作能力是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一项重要能力,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给他们创设写作情境、提供写作素材、培养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下面,笔者将结合小学三年级上册的习作教学实践,谈一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 创设情境是培养写作兴趣的法宝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教
期刊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让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实现立德树人,离不开教育支撑,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主线,学校不但要加强思想品德这门课程的教育,还要在其他学科中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德育有机融合在数学教学之中。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摆在数学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特别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因为学生年龄小,很难感受到数学内容传递出来的德育信息。在
期刊
新课程改革涉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国家战略问题,集中体现着国家意志,承载着国家的教育理想、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决定着民族的未来。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进的,毫无疑问,教师是课程建设者,课程开发能力是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标志。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呢?笔者从学校的视角出发,探讨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策略。  一、唤醒课程意识  课程意识是指教师在课程实施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面临的一方面是活泼好动、以直观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另一方面是充满严谨性和抽象性的数学学科。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搭建桥梁?数学多元表征恰恰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学生通过多元表征能将已有的学习经验融入新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还可以让思维方式以表征的形式显现出来,实现思维的可视化。  一、 溯源:数学多元表征学习的现实基础  数学多元表征学习就是将数学概念、定理、性质
期刊
在传统的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观念是传统的和落后的,他们仍然遵循应试教育的思路,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这就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观念和要求,教师无法及时获得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反馈,导致整个数学课堂教学气氛低迷。其次,小学生身心发展不足,灌输式教学很难使其积极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导致他们缺乏数学思维。最后,小学数学教师以教科书为中
期刊
当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指导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指导的目的性强、指导方式单一、指导内容不合理等。“元指导”是为了有效地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数学基本原理、规律、要素等出发,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内容、基本方式、基本过程进行指导的方式。“元指导”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数学,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通过“元指导”引导学生提问  “元指
期刊
数学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对于理论知识,学生往往感觉枯燥无味,难以产生兴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联系实际生活,融入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提升数学水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创新课堂教学方法,重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断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现状  (一)对教学改革的认识不深入  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