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策略探讨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的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观念是传统的和落后的,他们仍然遵循应试教育的思路,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这就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观念和要求,教师无法及时获得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反馈,导致整个数学课堂教学气氛低迷。其次,小学生身心发展不足,灌输式教学很难使其积极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导致他们缺乏数学思维。最后,小学数学教师以教科书为中心,教学方法沉闷无聊而缺乏创新,不符合以逻辑思维为特征的数学课程,单调乏味的教具和传统的课堂模式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减弱。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是学生形成多角度发散性思维的重要阶段,适当的阅读对其数学思维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小学是学习生活的开始,学会阅读可以继承人类的宝贵财富,为生活和事业奠定知识基础。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探讨一下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习惯
  良好的读题习惯对小学生解数学题非常重要。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犯一些低级的错误,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答题时没有理解题意。通常,小学生做题时,题目还没有读完就开始做题,导致一些简单的题都会做错。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教会学生正确的读题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习惯。首先,在着手解题之前,先把问题通读一遍。其次,对看完后不懂意思的问题,要多读几遍。最后,在解题前大概分析题目的类型。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阅读热情
  作为一门高度专业化的学科,数学的阅读与其他学科的阅读明显不同:数学阅读内容主要包括数学家的介绍、相关概念的表述、相关定理的来源,以及知识的补充等。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首先,抛出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话题,在课堂开始时引起他们的注意;其次,用该话题引出新的课程内容,并进一步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自主阅读寻找结论;最后,通过幻灯片演示或实际操作来验证结论,以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值得注意的是,产生问题的情境必须符合教科书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事先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准备。
  三、激发学生进行阅读的勇气
  很多学生在做数学题时,还没有清楚地看到问题,就急忙开始解答,结果犯了很多错误,步骤也很不完整。长此以往,学生没有取得进步,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对学习失去信心。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并树立信心,教师应经常提醒学生,在平时的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中,注意渗透数学阅读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先认真阅读问题,再加以思考。对于一些不清楚的问题,应该多阅读几次。
  四、給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反思
  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应安排好学生的学习和休息时间,特别是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作用。无论教材对数学知识做了什么安排,我们的数学阅读教学都不能流于形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他们足够的文本阅读时间,以使学生在阅读后能够反思教材中的知识结构,并理解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思维方法。
  五、扩大阅读内容,养成阅读习惯
  通过将课本学习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学生可以增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如果学生的数学阅读仅限于教科书,那肯定是不够的。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的内容需要与课堂知识联系起来。课外阅读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每周安排一堂课,鼓励学生分享课外知识,并对优秀学生采取奖励措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阅读能力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但是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无法静心阅读、不了解主要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为小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九小学)
其他文献
“体验式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交流和分享个人所得,在反思、总结中提炼,最后将成果再次运用到实践中,从而获得进步的学习方式。笔者认为“体验式学习”方式是顺应社会发展潮流,也是遵循当代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学习方式。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体验式学习”法,大大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  一、情境體验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的文体丰富多样,主要有诗歌、散文、记叙文、科学小品文等。针对不同
期刊
我们常说的人文素养,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理念,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即人文精神。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古诗文真正能够吸引人的,是诗人表达的某种思想情感及诗人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世界。学习古诗文是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应通过古诗文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自主朗读,从量变转向质变  诗人在创作古诗时,有特定的时代背景。
期刊
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其中,工具性指向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人文性指向内在道德品质的形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师应该紧密结合语文教学与德育,更好地推动学生不断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一、激活范例榜样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不能以知识、信息为抓手进行直接灌输,而应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分析课文中的人物
期刊
“探究式学习”是数学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体验式探究注重学生的探究感受、体验。体验式探究以素养生成为目标,以数学探究为主要方式,以感受体验为核心,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深度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建构数学知识,发展数学学习力,形成数学基本观念。  一、 在感知体验中触发深度探究  感知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首先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操作等,从而获得数学感知。在
期刊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注重实效性,在阅读策略方面有明显的指导性作用.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立足课堂教学实践,优化教学过程,让课堂成为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阵地,切实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搭船的鸟》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课文,笔者以该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立足核心素养,夯实语用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期刊
“快乐读书吧”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个新增的栏目,这个栏目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爱,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设计合适的课型对达成“快乐读书吧”背后的目标十分重要。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内在的原始经验和思维方式入手,引领学生展开对整本书的阅读,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养成喜欢阅读的习惯。  一、合理选择书目,激发阅读欲望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绝不能一
期刊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体现,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写作能力是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一项重要能力,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给他们创设写作情境、提供写作素材、培养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下面,笔者将结合小学三年级上册的习作教学实践,谈一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 创设情境是培养写作兴趣的法宝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教
期刊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让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实现立德树人,离不开教育支撑,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主线,学校不但要加强思想品德这门课程的教育,还要在其他学科中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德育有机融合在数学教学之中。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摆在数学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特别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因为学生年龄小,很难感受到数学内容传递出来的德育信息。在
期刊
新课程改革涉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国家战略问题,集中体现着国家意志,承载着国家的教育理想、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决定着民族的未来。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进的,毫无疑问,教师是课程建设者,课程开发能力是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标志。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呢?笔者从学校的视角出发,探讨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策略。  一、唤醒课程意识  课程意识是指教师在课程实施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面临的一方面是活泼好动、以直观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另一方面是充满严谨性和抽象性的数学学科。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搭建桥梁?数学多元表征恰恰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学生通过多元表征能将已有的学习经验融入新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还可以让思维方式以表征的形式显现出来,实现思维的可视化。  一、 溯源:数学多元表征学习的现实基础  数学多元表征学习就是将数学概念、定理、性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