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辨式思维下高中历史有效课堂的构建刍议

来源 :家长·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1072298534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历史教学肩负着育人的重要使命,在塑造健全人格、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更不可小觑。要达到新时代的育人目标,教师以审辨式教学构建有效历史课堂,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育人理念;审辨式教学;高中历史;有效课堂
  一、育人理念调整下审辨式思维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育人理念经历了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学科核心素养”三个阶段性历程。21世纪是数字化、智能化迅速发展的时代,新时代下教育部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进行修订,提出了更符合时代诉求的育人理念——学科核心素养(2017版),构建了新的育人理念,从知识型人才培养到强调人的素质的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是社会主义育人诉求的时代选择,和塑造健康持续良性发展的育人模式。
  正是教育理念的不断转型,审辨式思维应运而生。审辨式思维是以知识为载体,使学生形成追问质疑、证据先行、谦逊包容和力行担当的优良品格,是将知识放在复杂的动态变化中,以知识铺路、追问激疑、搜证求解和缘据立论为课堂教学四要点,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价值和塑造理性的人格品质。它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通的,适应了党和国家对人的素质的培育。
  二、审辨式思维在义和团运动中的渗透
  历史事件的发生离不开特定的时问、空间和具体的人群,义和团运动也不例外。人民版教材历史课程对义和团运动是以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来论述的,主要是从宏观视野论述义和团运动的发展过程,将义和团运动置于19世纪西方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狂潮,引起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的背景下讲述的。教材对于义和团运动的内容亦是侧重于宏观层面,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则是站在反帝爱国主义的立场上。实际上,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过程及其性质是十分复杂的,教材不仅忽视了义和团运动特定的群体,也忽视了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
  首先,教材对于义和团群体范畴的界定是山东、直隶一带的民间秘密结社组织,参加者多是农民和手工业者,其练拳习武,进行反清斗争。那么缘何农民和手工业者会掀起一场运动?这需要追问当时特定的历史时空下义和团的群体问题。据史料记载:1898年黄河洪水横扫鲁西大部分地区,从1898年底到1899年初,鲁西北到处都是无家可归的难民,天津以北地区有数十个村庄被水完全淹没。19世纪90年代的大部分年头里,鲁西和直隶地区因降水太多,造成水患严重,1 899年冬季过后,席卷华北和西北的旱灾更是比水患严重。古往今来,农民起义或多或少都与自然灾害紧密相关,但并非自然灾害就必然引起群众的反抗,当时列强在中国的横行霸道与民众间的矛盾激化亦是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教材在论述义和团发展的过程,特别是在破坏铁路上倾向于义和团的反帝情绪上,并没有直接论述义和团破坏铁路的动机。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追问质疑,有三则史料可以佐证:材料一,他们(义和团)破坏设施完全是出于对外来事物的敌视……这是蓄意破坏财产的罪行。材料二:在洋兵进京以前,义和团破坏铁路,是出于与清兵作战的需要,为反抗西摩尔联军乘火车进京,大规模破坏铁路,完全是出于作战手段。材料三,5月26日拆毁高碑铁路主要是报复铁路员工,有一定的偶然性。由此可见,义和团在破坏铁路方面的动机并非单一,同样具有多元性。义和团在灭洋方面还体现在进攻使馆上。有史料记载:围攻东交民巷是奉慈禧旨意……仿佛此举是义和团自发的爱国义举,不但歪曲了历史真相,也掩盖了清政府践踏国际法的罪行。对西什库教堂和对使馆区的进攻,充分体现了专制统治者的极端愚昧无知与残暴。但有史料记载:早在5月底,各国已在各自使馆驻扎重兵,把使馆变成设在北京城内的军事据点,这是完全违背国际法的。上述两则材料都强调义和团在进攻使馆方面的合法性,教材对义和团在此方面也是突出其反抗。
  最后,关于义和团的评价,人民版教材是将其划为反帝爱国运动的性质,其维护国家主权和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成殖民地的主要原因。但关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具有多元性的。学界主要有两种争议:一种将其界定为反帝爱国运动,一种将其界定为封建蒙昧主义运动。有史料记载:京师盛时,居人殆四百万。自拳匪暴軍之乱,劫盗乘之,卤掠一空,无得免者。另有史料载:义和团在北京和各地杀传教士、焚毁教堂、破坏铁路和电线杆以及部分人的抢劫行为,都是在外国士兵进京后发生的,攻打西什库教堂和使馆区在这之后。洋兵人京是事变更加复杂和动乱的根源。可以看出,义和团在反帝爱国的行为中,对中国社会既有破坏性,又有反帝性,因此义和团运动的性质应置于特殊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以追问思辨的教学模式,可使学生更为客观和全面地看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动性。
  三、审辨式教学对有效课堂的借鉴意义
  (一)以人为主体,培养思辨思维
  审辨式教学与目前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相吻合,有利于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历史是关于人的学问,审辨式教学更加关注人在历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和历史事件之间的各种关联性,凸显人的主体性,培养个性中的理性,引导学生理解各种历史活动,体悟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人类活动和思想变化。教学中以史料为载体,去伪存真,史论结合,将学生看成一棵“有思想的芦苇”,用思辨的教学思维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以求真为指向,达到知行合一
  历史是教人求真的学科,要完全恢复过去的历史并非易事,但以唯物史观去指导、认知和教授历史,这本身就是一种求真求实的过程。审辨式教学思维则将目前倡导的历史核心素养具体化,在教学过程中更具有可操作性。诚然,要使审辨式思维教学更加科学化和普遍化,既要契合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思维,还需要教师拓展史学视野,以弥合教材中不完善的地方,给学生提供一扇看待历史的新窗口,达到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家国意识和责任感。
  (责编:侯芳)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加强数学学习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生活即教育。”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回归于生活。本文主要围绕“还原生活课堂”,从“唤醒儿童已有经验,将生活引进课堂”“重构儿童认知过程,让数学走进生活”“激发儿童探索欲望,让生活走进心灵”三个方面阐述怎样让儿童“学在生活中”。  关键词:儿童;生活;数学课堂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数学
作文是小学生非常“头疼”的事情,许多小学生对作文写作存在畏难情绪,写作兴趣不高,一方面学生提起笔来无话可写,不知如何下笔,另一方面作文内容中的“空话、假话、俗话”连篇,使得作文质量不高,这主要与学生不会选择写作材料、未掌握写作方法有重要关系,因此,我对小学生作文写作选材方法与写作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小学语文作文选材方法  作文是小学生最头疼的问题,对于作文写作,许多小学生提起笔不知如何
陈东  “你会不会想她?辅德里的灯塔。……少年奔向了远方,把那世界照亮。”首部呈现中国共产党二大的艺术作品,4月23日在上海静安大宁剧院首演。当主题曲萦绕在观众的耳边时,真的会想起她或是他。这部非虚构戏剧由静安区出品,剧组项目制。制作人和导演都是业内知名人士,演员从数百名报考者中筛选。90后的编剧和年轻的作曲家李京键合作,剧本和歌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这部非虚构戏剧,源自真实的历史。中共二大有史
摘要: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在当今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升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本文就提升小学语文写作能力的途径做了相关的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能力;提升途径  一、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意义  写作是多种能力综合的反映,因此,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首先,学生如果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能够有效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加强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重视程度,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知识和概念的产生过程,便于学生高效地学习和掌握,并推动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本文将以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为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有效性;创设策略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无效问题情境创设的情况,如为了增添趣味
1927年1月7日,纽约与伦敦间开始了第一个商业电话业务。  回首世界通信业的历史,从电报、电话的发明到三极管、晶体管、光纤等技术的运营,从手工交互电话到数字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每一次的巨大发展都离不开新技术的出现与运用。从电报到电话,通信世界的新纪元  19世纪电报技术出现后,电报业务便在全球展开,截至19世纪末,全球共有9万台电报设备。1895年,世界陆上和海底的各种电报线总长度接近207
摘要:在现阶段的初中美术教学活动中,评价是组成教师教学活动的主要部分。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美术知识的质量进行准确掌握,同时可以使教师了解美术教学活动的教育效果,进而促使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提高美术教学活动的整体性。但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评价过程中存在着形式单一、评价教学效果较低等问题。  关键词:初中美术;形成性评价;策略分析  一、对形成性评价的教学目标进行明确  在初中这一阶段的
一个成熟而健康的市场,不仅需要优秀的作品,也需要原创力,需要观众的鉴赏力。  抛开坊间的争议不说,《送你一朵小红花》确有不俗表现。首先它以偶像做媒,立足抗癌苦难,引领年轻人跨越难关拥抱生活,是一部让浊气下沉、清气上扬的作品;其次它踩着岁末的最后一天登场,对于在疫情困扰下丧气了一整年的我们来说,有辞旧迎新的仪式感;再次,它领衔元旦档票房突破十亿大关,也为开年的影市注入一股强心剂;而且在创作调性本身,
摘要:核心素养强调和倡导要让小学生在实现音乐知识技能有效性掌握的基础上,借助多种方法模式,特别是注重高效、灵动课堂的构建,助力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持续发展提升。本研究对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进行阐述,对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灵动课堂的构建与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音乐;灵动课堂;构建策略  一、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核心素养通常被称为“21世纪技能”或“21世纪素养”,主要是指一个人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在正常的交流讨论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重点针对“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初中数学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初中数学教学越来越开放,越来越注重学生探索能力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初中数学教师就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