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方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来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yst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腰椎退行性疾病(lum-ber degenerative disease,LD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侧方腰椎椎体间融合术(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LLIF)作为治疗LDD的一类微创术式得到了快速发展.1998年Mcafee等[1]考虑到后路经椎板间/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posterior/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TLIF)和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LIF)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出血多,且P/TLIF破坏腰椎后柱及后方张力带结构,因此在ALIF植骨面积大、可放置较大融合器的基础上设计提出了LLIF.LLIF经过腹膜后间隙到达腰椎侧方,通过切除腰椎间盘后置入大融合器来恢复椎间隙高度,实现间接减压和融合.LLIF在建立手术通道的过程中主要的阻挡结构就是腰大肌,故产生了腰大肌前方与腹部大血管间隙(prepsoas/ATP,PP)和劈开腰大肌(transpsoas,TP)两种方法[2].笔者复习LLIF的相关文献,对LLIF的发展史、适应证及涉及两种方法的原理等进行总结,提供两种方法的临床选择依据以降低术式入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克拉霉素治疗鼻咽癌(NPC)放疗后鼻窦炎疗效的系统评价,以明确该药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提供相关循证学证据。方法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及中文数据库(知网、CBM、维普),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10月24日,按是否为NPC放疗后鼻窦炎及是否用克拉霉素治疗的标准筛选检索文献后获取相应临床研究资料,使用Review Manager 5.4对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文共纳入7篇文献,共516例,研究结果显示克拉霉素对NPC放疗后鼻窦
横纹肌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错构瘤。根据分化程度不同,可分为成人型、胎儿型和生殖器型。成人横纹肌瘤占所有肌肉瘤的2%[1]。成人横纹肌瘤表现为成熟的骨骼肌分化,心外横纹肌瘤多发生在头颈部(约70%),男性多见,主要累及上消化道黏膜(口腔、口咽部、喉咽部)及颈部软组织,通常生长缓慢[2]。一般情况下,成人型横纹肌瘤呈深棕色或棕红色,直径一般为1.5~7.5 cm,质地柔软或呈橡皮样,分叶或结节状,无明显包膜[3-4]。而本文病例肿物巨大,远远超出以往的报道。
目的探索一期手术清除胆脂瘤并发迷路瘘的手术方法,评估一期手术清除胆脂瘤基质后的远期听力变化和手术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41例胆脂瘤并发迷路瘘患者,术前仔细询问症状,均行瘘管试验、耳内镜检查、纯音测听检查和高分辨率颞骨薄层CT检查提示有胆脂瘤并发迷路瘘。41例迷路瘘管覆盖的胆脂瘤基质进行一期完全切除。分析术后听力改善情况与瘘管大小的关系,评估各种诊断检查的准确性。结果根据术前检查结合术中探查发现,12例为外耳道胆脂瘤并发迷路瘘,29例为中耳胆脂瘤并发迷路瘘。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
目的分析生长于耳鼻部的毛母质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验。方法对深圳市儿童医院2015年5月—2020年5月诊治的29例耳鼻部毛母质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患儿中仅有4例术前诊断为毛母质瘤,1例诊断为血管瘤,其余病例均以肿物性质待查收入院。所有患者均通过插管全麻下手术切除,术后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毛母质瘤,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见复发、感染及恶变等情况。结论耳鼻部毛母质瘤比较常见,但仍易与皮脂腺囊肿、表皮样囊肿、血管瘤等疾病混淆,容易误诊。该病治疗方法首选手术切除,预后良
目的采取新的经口入路茎突手术分类方法,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20年6月湘雅常德医院收治的茎突综合征患者32例(41侧),全部经口入路手术,分析其手术类型、茎突长度、前倾角、内倾角以及术后6个月随访的治疗效果和VAS评分。结果32例(41侧)经口入路茎突手术患者,按新方法分类,其中茎突切除术7侧、茎突缩短术23侧、茎突折断术6侧、茎突梳理术5侧。术后6个月复查,患者视觉模拟评价量表(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3例患者认为术后咽部症状无缓解,其
在精准医疗时代,头颈恶性肿瘤类器官培养技术能够维持肿瘤细胞的高度异质性,更好地模拟体内的肿瘤微环境,培养效率高、耗时少,同时具备肿瘤细胞系可进行遗传操作的优点和小鼠PDX模型的三维复杂系统特性,可作为测试肿瘤药物和个体化肿瘤疗法的新型平台,利于致癌基因建模、靶基因发现和个体化药物敏感性检测,可用于头颈恶性肿瘤的精准治疗。本文就头颈恶性肿瘤个体化类器官在精准医学时代背景下的研究现状及其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C1(APOC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和癌旁(PC)组织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UALCAN数据库比较PTC及PC组织APOC1 mRNA的表达差异;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预测APOC1对PTC的预后价值;HPA数据库预测APOC1在蛋白层面的表达情况;TIMER数据库研究APOC1与免疫细胞的相关性;Linked Omics数据库和GeneMANIA数据库研究与APOC 1密切相关的基因;GSCALite数据库对PTC中前5关键基因的药物靶标和癌症相关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7(IL-27)对急性中耳炎(AOM)中肺炎链球菌的清除作用以及其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肺炎链球菌感染建立急性中耳炎小鼠模型。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在感染肺炎链球菌前12 h耳后注射200μL的浓度为5μg/mL的IL-27;对照组在感染肺炎链球菌前12 h耳后注射200μL的浓度为5μg/mL的PI3K特异性抑制剂2-(4-吗啉基)-8-苯基-4H-1-苯并吡喃-4-酮[2-(4-morpholinyl)-8-p
目的调查湖北省襄阳地区变应性鼻炎(AR)患者变应原谱的分布,为襄阳地区AR防治提供依据,为我国AR的变应原频谱分布特征提供有益补充。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月就诊的1000例拟诊为A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印迹定量检测法测定患者血清总免疫球蛋E(IgE)及特异性IgE(sIgE)抗体的分布,以确定变应原;分析阳性变应原的分布情况;年龄与变应原阳性检出率的关系。结果襄阳地区1000例拟诊AR患者中,血清sIgE检测呈阳性反应907例,总IgE阳性936例。血清sIgE检测结果分析:吸入性变应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pHFS)合并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7年MVD治疗的11例pHFS合并PTN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发现10例与椎动脉压迫密切相关。11例术后随访2~4年;面部抽搐术后即刻治愈9例,延迟治愈2例;面部疼痛术后即刻治愈10例,明显缓解1例。术后发生后组颅神经损伤1例、听力下降1例,无面瘫、脑脊液漏、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结论pHFS合并PTN病人责任血管常较复杂,与椎动脉压迫密切相关,MVD治疗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