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载体渗透数学核心素养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vi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二次函数在人教版教材中是安排在一次函数之后、反比例函数之前学习的,学生首次学习画曲线图形,难度较大,如果完全按照一次函数的作图方法,容易画错.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二次函数(如y=12x2)在坐标平面内的点的分布特点,先猜想其在第一象限内的图形,并进行验证;再画出函数在第二象限内的图像,并再次验证,从而得出整个图像.在教学中,教师设置一个个小问题,以问题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二次函数;数学问题;核心素养
  二次函数是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的内容,学生在八年级下册已经学了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因此,具备了函数学习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下面笔者以我们课题组一位教师执教的示范课“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中的部分片段为例,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以问题为载体,渗透数学核心素养的认识与思考.
  一、类比学习,出现问题
  (一)教学片段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次函数的概念,今天来研究它的图像和性质,先请大家思考如何去画一个简单二次函数y=12x2的图像.
  生1:根据函数解析式,可以取相应的七对数,然后通过列表、描点、连线三个步骤来画图.
  教师:不错.那么请大家自己动手在练习本上画图.
  (教师巡视课堂,并展示两名学生的作图结果)
  生2:这两副图都不对!(众生笑)
  教师:生2的判断是正确的.可能他觉得这两副图不太自然.
  (二)教学分析
  学生类比一次函数图像的画法,将在坐标系内描好的七个点直接用线段连接成一个折线图(如图1所示),或者用平滑曲线连接,凹凸性任性随意(如图2所示).学生产生这样的错误画法不一定都是消极的,教师若引导得法,学生历经挫折反而会加深知识的理解.
  二、猜想验证,探寻方法
  (一)教學片段
  教师:同学们已在坐标平面内描出七个点,为便于研究,我们先观察点O(0,0),A1,12,B(2,2),C3,412 的分布特点.
  生3:这4个点的排列呈上升趋势.
  教师:不错.我们在第一象限内,再描两个点,观察是否依然符合这样的特点?
  生4:可以取32,98和52,258这两个点试试.
  教师:好的,大家请看投影,如图4所示,我们描出点D32,98 和点E52,258,并试着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这些点,形成一条向上的曲线.
  (二)教学分析
  二次函数图像是学生第一次研究的曲线图像,那么如何画二次函数的图像,描点法本身具有局限性,难以呈现二次函数的全貌,因此,我们把描点法与解析式分析结合起来,在第一象限通过加密取点来画图像,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三、继续验证,完成图像
  (一)教学片段
  教师:再猜想一下,对函数y=12x2,当x取小于0时,这部分的图像是怎样的呢?
  生5:从前面图形中所描的七个点可以看出,函数y=12x2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
  教师:很好.同学们能证明吗?
  生6:如图5所示,在第一象限内所画的函数图像上任取一点Pa,12a2,a>0,将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记为Q-a,12a2,
  因为表示Q点坐标的这一对数满足y=12x2,
  所以点Q必在图像上.
  以此类推,图像关于y轴对称.
  教师:非常好!因此,我们可以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这七个点,如图6所示,所画的图像即y=12x2的图像.
  (二)教学分析
  学生在得出二次函数第一象限内点的排列规律的基础上,再来验证二次函数图像的对称性猜想时,就很易得出结论,这也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正迁移.
  四、结束语
  课堂教学离不开好问题的牵引,问题是课堂教学中师生间一种重要的交流载体.核心素养的形成,不是单靠教师的讲解,而是依赖学生积极参与的双向互动;不是单靠记忆与练习,而是依赖体验与感悟,因此,教师要设计好问题,以问题为载体渗透数学核心素养.
其他文献
【摘要】许多面临高考的学生,都会由于数学思想的抽象性而对这门学科产生望而生畏的心态,十分不利于其在考场上的高水平发挥.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许多教师都会将数形结合作为一种化解数学抽象性难题,提高其直观度的有效手段,并以此来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解答数学客观题的能力.这一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函数等问题的时候效果尤其显著.因此,以这一思想在高考数学客观题解答过程中的應用为出发点进行深刻探究,以期为高中生数学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新课程改革也赋予了初中数学教师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小组合作学习逐渐成为众多初中数学教师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就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进行简单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手牵手;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时代背景下非常适用的一种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效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但能够充分地激发出
【摘要】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渠道,是学生素质提升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课程思政改革的目的是在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中,使学生树立起较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以高等数学课程为立足点,深入挖掘高等数学中的思政元素与素材,探讨将思政教育融入高等数学教学过程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教育,高等数学  1 引 言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强
【摘要】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充分发挥出来,结合多媒体技术和数学学科特点,可以增强教学表现形式的视觉化、多样化和形象化,有利于把数学概念的形成、发展和数学思维的实质与过程中充分揭示出来,呈现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佳化.  【关键词】高中生;数学教学;信息技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到:“实践教
【摘要】新课标的实施明确将数学建模列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文章从教师的教学角度出发,着重强调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如何通过章节引言的导入、知识推演情景的设计和数学语言的培养等教学方式,带领学生养成优秀的数学思维品质,从而为培育学生的建模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以“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为例,分析如何在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  【关键词】课程标准;数学建模;教学方式  【基金项目】受到“省级大
【摘要】在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针对我校《数学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分 线上”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且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等方面介绍了该教学模式,分析了其优缺点,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些经验.  【关键词】对分课堂;数学分析;线上教学  【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JAT160467), 福建省本科高校重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FBJG20190257),三明学院教改項目(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本文主要以“探索与表达规律”一课为例探讨培养符号意识的方法,探讨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关键词】符号意识,培养符号意识,探索与表达规律     一、符号意识的重要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
【摘要】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互动环节是师生、生生对问题或重难点知识进行交流讨论的环节,学生通过这一环节梳理学习思路,确立学习方法.合作环节则是解题或突破重难点知识的环节,学生在这一环节中完成学习过程.因此,互动与合作是课堂学习的两个重要环节.本文立足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讨了互动与合作环节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互动;合作学习;课堂教学  互动与合作在词义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摘要】一年级的小学生较少接触知识点的复习,缺乏相关经验,因此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指导,教师要全程参与到每个学生的整理复习过程之中,耐心讲解,把复习课的重点难点都规划出来,把握学生年纪较小的特点,保证复习过程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参与程度.以期通过复习整理,学生能够掌握加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并且初步具备自主复习能力.  【关键词】情境;综合;归纳;整理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77—7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数学教学活动.本文主要探究“翻转课堂”在初中数学课上的作用,并提出几点切实有效的应用策略,让“翻转课堂”在初中数学课堂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数学;应用策略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翻转课堂”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何为翻转,顾名思义,就是将学习决定权从教师的手中转移到学生的手中,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中心.“翻转课堂”的提出打破了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