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观察是一项专业的研究方法,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一、确定课堂观察视角
  我们对新教师的课堂观察视角的选择,依据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由宏观到微观,由单一到综合,由行为到文化。
  课堂的宏观观察涉及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内容、环节、时间安排)、学生活动的类型、教学组织、设备使用、资源开发等方面。课堂微观观察涉及提问次数/人数、每次学生活动时间、表扬学生的次数和方式、课上巡视的路线和关注面、多媒体使用的时间等。我们认为,一名新教师只有首先从宏观方面把握课堂,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落实,继而才能对课堂进行精雕细琢,打造特色课堂。我们对新教师的观察基本上以宏观层面为主,逐步向微观层面推进。
  课堂观察的对象范围较广,既包括教师、学生,也包括环境、资源,还包括各种要素的融合。如果一次课堂观察涉及所有对象,一次性提出太多的问题会让新教师无所适从。所以我们在开展对新教师的课堂观察中,从单一问题入手,针对其最薄弱的环节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然后逐步向综合性问题推进。
  课堂观察中既有对师生行为的观察,又有对课堂文化的感受和思考。对于新教师而言,有效的课堂组织活动、规范的课堂教学行为是最基本的,对于课堂上“看得见”的部分也会有较深刻的感受。因此,我们在开展对新教师的课堂观察中,首先从“看得见”的课堂行为入手,逐步向“看不见”的课堂文化推进。
  二、设计课堂观察工具
  这个阶段是整个课堂观察活动中的难点。到目前为止,找不出一套适合中职学校所有学科课堂观察的工具。我们采用了借鉴和原创相结合的办法。对于一些共性的方面,我们就采用了一些兄弟学校用过的较为成熟的课堂观察量表。而中职学校的专业课门类繁多,课堂教学模式不同于基础文化课,大多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车间即课堂”“施工现场即课堂”。所以,我们在观察这些课堂教学时,就必须要结合实际,设计出合适的量表。比如,我们观察一堂运用“项目教学法”的机电专业课教学,课题是“錾口榔头的制作”。它遵循的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突出的是对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以学生的课堂行为为观察重点,设计了“学生课堂行为观察量表”,突出了学生对工量具的认知和选择能力、读图能力、CAD绘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行为决策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反思能力的观察。只有设计出“个性化”的量表,才对专业课的课堂观察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
  三、实施课堂观察行为
  课堂观察行为的实施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课前会议阶段、课中观察阶段、课后反思阶段。
  课前会议阶段主要是听取新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这个会议要在上课前一两天召开,可以保证新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对其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和修改。课前会议中还要明确本次观察的主要目的,团队中每个人的观察任务,进一步讨论和完善观察量表。
  课中观察阶段是对观察教师根据自身任务运用量表进行观察、记录的过程。观察教师选择的座位、记录的方法都会影响到观察的效果。在某些实训课上,观察教师不能够固定在某一个位置上,而应该适时而动,变换观察角度,这样才能对课堂有个客观的认识。除了传统的纸笔记录课堂之外,我们还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来记录课堂。如拍摄录像,全程真实记录新教师课堂,这对于新教师反观自己有很大的帮助。但受条件所限,这种记录方式在笔者所在学校使用并不广泛。
  课后反思阶段包括以下内容:听一听新教师的教后感受和学生的学后心得;整理好课堂观察记录,通过分析,撰写课堂观察报告;新教师写课后反思。课堂观察报告的撰写要有目的性,指向某一现象或特定问题;要有选择性,不是对课堂观察记录的简单罗列,而是要突出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要有理论性,需要体现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方法的指导。新教师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体会和团队撰写的课堂观察报告写出课后反思。为了促进新教师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培养新教师的反思能力,学校从制度层面对新教师的反思活动做了具体规定,要求每月写一篇课堂教学反思报告。内在的教师自主发展动力和外在的学校制度保障共同推动着新教师的成长。
  (作者单位: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地方史是离学生最近的历史,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和意义。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地方史,把中国“大历史”和地方“小历史”恰当地结合起来,传授给学生,成为历史教师应当深入研究的问题。文章通过几个课堂实例阐述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地方史。  [关键词]地方史;初中历史教学;广西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
自从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首次提出“人力资源”的概念,半个多世纪以来,人力资源管理经历了事务性人事管理、专业性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管理四个阶段。当下,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者和研究者已经注意到了该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个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注定了其教育要以市场实践需要为指导方向。笔者尝试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的角度,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的需求进行分析,以图构建适
新一轮的新生军训工作相继落下帷幕,皮肤被晒得黝黑的学生们成了校园最抢眼的风景。他们虽未脱去年少的稚气,如今却多了几分小大人的成熟。不久前,他们对技能学习还没有概念,如今穿上工作服却架势十足……当新生入学后的各项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再回望之前那场看不见硝烟的招生大战,技工院校的校长们可谓个中滋味,甜苦自知。在技工院校招生难的大背景下,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发展目标的浙江省是如何解决
[摘 要]反思教学设计是保障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教学设计的反思要扣住三个要素进行——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策略。教学目标要恰当,教学环节要妥当,教学策略要得当。  [关键词]反思;教学设计;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01-0006-02  我们都知道,教学反思能使教师在不断改进教育教学行为
很多人都认为职校生的综合素质较差,难于管理,当学生犯错时教师经常是抱怨叹息,而不去寻求原因。为了实现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让教师在执教过程中感受到幸福,就应该重视班级管理。  一、寻找交流的突破口,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教育管理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要提高班级管理,做好学生工作,首先就必须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并围绕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开展工作。  每接一届新班时,笔者和学生的第一次正式见面,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作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首要环节,对整个教学的成功与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对文学色彩浓郁的语文课更是如此。成功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而使其他几个环节和谐愉快地进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有效地设计语文课堂的导入语呢?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语文课本中相当一部分文章渗透作者浓郁的思想感情,这是“缘事而发
摘 要:传统的德育课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 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理念逐步为广大教师熟悉和领会。推进德育课程改革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本文就如何创造性使用《德育》教材任务型教学进行了探讨,希望引起教师们对“用”教材的思考。  关键词:德育 课程改革 任务型教学  2008年12月教育部印发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
[摘 要]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最终价值追求,是历史学科人文性的主要体现。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地方史资源丰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地方史资源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历史教学中引入地方史资源的途径包括将其融入教学设计、融入试题创制和融入校本课程三种。在引入地方史资源时应遵循准确性原则、契合性原则和适度性原则。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地方史资源;家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 G633.5
如何加强职一数学基础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知已知彼  1.初中、职高教材间的差异  每位教师不但要熟悉职一数学的教材内容(含教学大纲、单招高考大纲),也要熟悉初中教材和大纲。这有助于制定职一数学的教学计划、教学设计与教学安排,也能较快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通过了解教材,还可知晓学生在教材方面会产生哪些学习障碍。  2.初中、职高老师的教学方法上的差异  刚开始教学的时候,切不可
摘 要:季羡林先生的散文《富春江上》堪称一首清新俊逸的富春江赞歌,本文从主题与材料的神形暗合、诗歌引用的踏雪无痕两个方面来解读文章的特点。  关键词:中职语文 季羡林 富春江上 诗歌引用  提起季羡林,很多人称他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等,他学贯中西、享誉中外,精通多种语言,是北京大学唯一的终身教授。在谈到散文创作时,季老曾写道:“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将这二字分开来讲:真,就是真实,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