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根-撒切尔时代的遗产及其对中国的启迪

来源 :资本交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Pegat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29日,由博源基金会与中国金融博物馆共同举办的“里根——撒切尔时代的遗产及其对中国的启迪”对话论坛在北京国际金融博物馆举行。本次对话论坛围绕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英、美历史上三位伟大人物——邓小平、撒切尔、里根的全面改革展开讨论,并探讨了三位改革派领导人的政治遗产对今天中国的启示。以下为当天论坛部分嘉宾的发言编选。


  On June 29, jointly organized by the Boyuan Foundation and Chinese Museum of Finance, "Reagan-Thatcher Era’s Heritage and Enlightenment for China" debate was held at Museum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in Beijing. The theme of this debate is that "in the 70’s and 80’s, with a sense of history, long-termed vision and firm determination, three great figures of history from China, England, and U.S., Deng Xiaoping, Thatcher, and Reagan, initiated full-scale reform process in their respective countries".
  鲍威尔:改革从不会有共识
  我以前跟撒切尔夫人共同工作过,从经济的角度说,我总是在学习过程当中,我对主要的经济决策有一定了解,这些决策改变了英国。
  撒切尔夫人来自于英格兰中部一个家庭,她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获得奖学金进入牛津大学学习,她的专业是学习化学,毕业之后,她学习了法律,然后决定从事政治。上世纪50年代,从政的女性很少,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她在1970年代会成为首相,这曾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英国是非常保守的国家,但却出了一位女首相,也就是说,即使在这样保守的地方,你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我想介绍一下撒切尔夫人所带来的变化,这被大家称之为“撒切尔夫人主义”。这是稍微夸大的说法,因为“撒切尔夫人主义”并不是一个政治理念,她强调的是个体自由的重要意义。
  这其中,政府和国家发挥了有限的作用,政府要提供社会的保障系统,在实行法治的环境中,市场作为有效分配资源的方式,比政府更为有效。不过这并没有特别之处,那为什么撒切尔夫人的改革成就了她的杰出与伟大呢?
  先谈一下英国当时的背景,上世纪70年代,英国还处于二战后的经济衰退之中,英国饱受二战影响,英帝国衰落、经济衰退、高税收、高通膨、工会力量过强、企业管理力量非常有限等等,困扰着英国。同时,政府掌握着钢铁、铁路、航空、电信等重要部门,在经营这些国企的时候,非常低效,无论是工党还是保守党执政,都没有什么区别,我们当时处于一个长久的危机状态,看到的是不可避免的衰退,这时候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变化,还需要一个深刻的显著的变化。撒切尔夫人知道这一点——只有巨大的变化才能发挥作用,她的改革就是针对英国的具体情况出发。
  撒切尔夫人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减少通货膨胀,降低税收,把利率从90%降到最高40%,减少工会的作用,将工会置于法律之下,将国有企业私有化,鼓励私有业主发展,减少政府在GDP当中的占比。同时,撒切尔夫人还看到了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她明白要说服更多的人民来支持并进行深刻的变革,否则,我们会陷入周期性的衰退。
  要推进改革,就要克服各方面利益团体的影响,包括很多经济和政治上的反对意见,其中也包括来自身政党内的反对声音,她要重建国民信心,需要不同寻常的毅力才能够推行。
  撒切尔夫人还有一些社会的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要降低依赖的文化,也就是说,首先人们要降低对政府解决问题的依赖,转而依靠自己,此前,人们并不愿意依靠自己。撒切尔夫人承认政府需要保护最弱的群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各方应该减少自救的责任。她说,没有“社会”这样一个词,她认为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词,它其实是一群独立的个体。
  很显然,撒切尔夫人成功了,不过她的成功也可从很多侧面观察。
  目前中国也经历了明显的变化,推行了自由市场主义,减少管制,国有企业占比降到现在的40%多。众所周知,变革都需要付出代价,会引起各方的争议,包括工会、反对者,或者一些社会的不安定者出现。即使如服务业、金融业蓬勃发展,但也会有一些行业,比如制造业可能出现衰落,私人经济的数量达到一定的历史高点之后也会迅速降低。这说明社会结构性的变革并没有完成,这个变化的过程尤为艰难。
  英国和中国相关性有多大?撒切尔对中国有什么样的影响?从某个角度看,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上世纪70年代英国曾面对的一些问题。
  当然,英国的经验未必适用于中国。但是,如果进行深入的分析,比如价值和政治体系,就会发现撒切尔夫人的经验很难引入中国,但是仍有一些可以借鉴。
  中国需要变化,这是中国领导层和各方面的共识。其中包括人口红利减少,包括经济发展成本的上升,环保问题,国企问题,私人企业扩张,资源低效,银行的庞大和低效,以及脆弱人群等等问题。我相信。有更多评论员和领导人都会就此发表观点。但是,我认为我们需要解决的方法,需要促进消费,利率市场化,包括人民币的可兑换等等,来降低补贴,减少市场扭曲,这些都是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所指出的。
  中国知道需要采取哪些措施,中国也知道需要做哪些工作,可是说起来容易,更为困难的是如何付诸行动。因此,有一些撒切尔夫人的行动是可以有所借鉴的,比如说有效推行私有化的过程。   在英国,国企私有化有几个目的:第一就是政府不知道如何来经营这些企业,因此要退出这些行业,市场有更好的资源调配效率。私有化是使英国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方式;第二,创立一支小企业主大军,这是核心市场原则的基础;第三,提高收入来支持公共财政,所有企业都私有化了,政府退出无效国企的经营。在欧元区现在还有这种现象,比如出售一些国有资产来降低公共部门的债务。但是单纯转成私有经济的方式也未必会成功,不过这些经验可能对中国会有所借鉴。
  另外,改革的有效推行也是可以借鉴的。首先,非常需要强有力的领导人来领导经济改革,中国一直不缺强有力的领导人,包括邓小平、朱镕基等等。但是这种改变从来不会取得共识,因此你需要解释清楚你的想法,争取强有力的支持、坚定的执行。一旦开始,你就一定要完全实现,就像中国人所说的“行百里路半九十”,一定要克服短期的困难,才能实现长久的成功。
  事情没有变坏本身就是一个成就。比如说撒切尔夫人1979年当选,花了五年时间之后,英国的失业率才开始下降。这里没有便捷和可以走近道的方法,首先,不要担心对既得利益者的挑战,因为在现有体制当中,总有既得利益者,不应该让他们来阻碍改革的进行,这需要团结一致的强有力的领导。此外,有些人可能知道,最困难的就是改变人的理念,劝说他们,相信即使有困难,变革也是更好的方式。
  最困难的一点就是在中国现有体制下,能否保证变革会持续并带来成就,能够保证不同的观念、观点得以表达,只有如此,才有机会检测其是否有效。
  撒切尔夫人曾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法治、司法独立和体系透明等来保证不同的观念表达。不知道中国将会如何,这将决定中国能否带来有效的变革,而不用改变政治体系,或者说完全改变政治体系,这取决于中国自己。
  我觉得,撒切尔夫人的政策获得成功,是在某种环境中取得的成功,未必会在中国体制下发挥作用。但是我确信,从巨大变革这个角度而言,中国可以从借鉴别国变革过程当中的一些经验。
  诺顿:里根货币政策的借鉴
  里根的政策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首先,他是一个领袖,关键时刻领导美国走向新的路径。当时美国正面临巨大的变革,包括政治与军事层面的变革,里根要应对这些变革;另外里根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政治家,能够因地制宜地做决定。
  从经济学角度看里根,他带来了那个年代关于美国经济的新理念,而这些理念已经带来了非常深刻、巨大的变革。当时美国经济的环境,特别是1970年代末的时候非常糟糕。我觉得一个伟大的领袖,不仅要有个人魅力、个人领导力,同时要有一个时机,要有一个好的时代,里根恰逢这个时代,他带领美国人民经历了这样一个变革。里根就是在一个正确的时间,做出正确的变革决定,并改变了美国。后来里根的变革理念被民主党与共和党都接受了,而且美国和英国同时都接受了他的变革理念,并成为人们的一个新共识。人们认识到经济应该这样发展,这是里根的伟大之处。
  里根的几个变革是什么呢?第一个变革是最基本的转变:货币政策方面的改变;第二个变革是放松监管,让市场说话;第三个变革是让我们的公司、机构改变它的作用,让它能够起到正确的作用,削减它的权力。
  里根的货币政策是怎样改变的呢?我们知道里根把高通胀的经济转变成了低通胀的经济。不过,这样的变化在里根当选总统后的18个月已经开始了,这是1979年的事。1979年政府开始搞了一个量化宽松政策。由中央银行制定宏观经济政策,那时需要一个温和的政策,慢慢地去收紧货币政策,当税率上升的时候,再慢慢地放松。这个政策做得非常成功,非常好地稳定了美国的宏观经济,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第二个大的变革就是放松监管,很多美国经济学家非常强调监管,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监管非常严。放松监管,就是在里根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发生的。虽然卡特政府已经放松航空业的监管,但放松的程度还不够。里根上台之前,以高利率来借钱是违法的,这不是联邦政府的政策,而是各个州政府的政策。这些法律使得信用卡行业在美国没法发展,做信用卡业务,就是基于客户若不按期还款就会有非常高的处罚利率。取消反信用卡使用法的是南加州,它建立了一个新的信用卡信用中心,当时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和政客都接受了放松管制的政策理念。
  第三个重大的变革就是改变了我们对于公司责任的看法。上世纪80年代有很多公司组成的集体组织,它们介入到各种领域当中。但里根政府限制了这些公司的权力。由于赤字的增加,导致了美国制造业的压力,使得一些行业被迫分开,有一些甚至走出国门,它们要考虑一下公司的意义是什么?以及如何去专业化的经营公司。
  一方面里根是一个历史性的重要人物,因为他在关键时刻推进了很多变革,而这些变革都带来了重要的历史影响;另一方面,他的这些变革逐渐为美国两党接受,成为了未来30年的共同政策方向。这就是里根对美国的意义。
  钱颖一:历史已证明自由市场的好处
  撒切尔夫人、里根总统和邓小平先生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英、美、中历史上的三位伟大人物,对于在座的中国人来说,我们对中国过去三十几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邓小平先生的贡献,有亲身的经历和体验。撒切尔夫人、里根总统和邓小平先生有很多类似的想法和做法,同时他们三位发挥作用的起始点几乎在同一个时间:撒切尔夫人1979年当选英国首相,里根先生1980年当选美国总统,邓小平推动的改革始于1978年。也许这有很多巧合因素,但我觉得,伟大的人物之所以可以做出有巨大影响的事情,一定有它的历史背景。这三个国家情况非常不同,但实际上他们面临着共同的一个历史问题或者历史机遇,这是当时的历史背景,它有两个方面。在二十世纪的时候,全世界范围内的人们都有过非常强烈的理想和追求,曾经对计划经济、对政府管制以及政府对经济的作用有着非常高的期望和追求。二十世纪的人们,对社会的公平也有非常高的追求。在计划经济方面,二十世纪也是从想法到实践的重要实验,占全球三分之一人口的国家完全实施了计划经济。从理论上分析,计划经济国家经济可以按比例计划,但实际上,计划经济国家,几乎没有例外,经济发展都很不好,甚至出现很严重的灾难。另外,在那些并不是完全计划经济的国家,在发展中国家也有非常多的失败例子,而在发达国家包括像英国和美国,在1970年代的时候出现了种种问题。   尽管中国的情况,英国的情况,美国的情况非常不同,邓小平、撒切尔夫人、里根面临的国家国情很不一样,但是人类在思想上和实践上的共同点,我觉得是相通的。这也说明为什么他们几乎在同一时间做了方向上一致,但具体措施很不同的事情。
  二十世纪大逆转就是从1980年开始左右,英国是撒切尔夫人,当她的顾问跟她说我们不要走极端,最好走中间道路的时候,她说不,我们要走的是哈耶克说的道路。里根当选总统的时候,很多选民说,我们期望政府给我们解决经济问题,里根说不,政府是问题。这可以看到他们思想的转换。同样在中国,当人们争论姓“社”、姓“资”,争论很多问题的时候,邓小平的回答是不,我们先做起来再看。
  邓小平后来说的三个有利于,也是继承了他的“黑猫、白猫”的观点。整体上看,邓小平做了很多事情,我觉得可以用两个中文字概括:一个叫做“开放”,一个叫做“放开”。这颠倒次序的两个中文词,变成英文就不能体会到其中的奥妙。当然中国的情况与英美很不一样。1979年的时候,中国企业100%是公有制,民营企业没有,外资投资也没有。如果回顾一下这段历史,我们中国人的体会非常深,因为我们从一个极端,就是在贫困、落后这样一个极端,走到了现在,当然中国现在并不是最富有的,但至少我们的增长速度在过去这些年是最快的。从调整的力度看,与美国和英国相比,我相信我们也是更大的。
  回顾这一百年来的历史,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从有很高的理想追求,到经过实践发现巨大的问题,然后再转向。这里面核心的问题就是经济学家讨论的计划与市场、政府与个人,当然还有民主与自由这样的问题。
  最后在结束我的讲话之前,我还想说一句,当时凯恩斯主义也好,计划经济思想也好,是想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市场经济的不稳定性,特别是1930年代的大萧条;二是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如果世界在2005年就结束的话,似乎这个大逆转就解决了所有问题。当然现在我们知道,2008年我们又经历了一次非常大的金融危机。同时收入分配的情况也比20多年前变得更不平等。不过整个世界似乎是更平等了,因为中国和印度的发展非常快,这些问题仍然还没有完全解决,所以仍然是一个还没有结束的故事。
  何迪:邓小平、撒切尔、里根创造了伟大时代
  今年是重启改革议程,改革再出发的关键一年,我们希望这一场对话能够给我们以启迪,以凝聚改革共识。
  今年初有一本非常重要的小册子出版,就是《江泽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这一本,该书介绍,1991年10月至12月底,江泽民召开了十一次专家座谈会,专家们讨论三个问题,为什么资本主义垂而不死,为什么苏联东欧会一朝崩溃,中国应该怎么办?这在冷战刚刚结束,邓小平南巡前夕召开的座谈会。其结论是要走市场经济的道路,建立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以如果从1991年倒推十年,到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那是另外一番景象。英国面临类似1929年以来的经济大危机,低效国企,高福利社会,强大的工会上演街头政治,北爱尔兰分裂主义、恐怖活动资本主义发祥地,日不落大英帝国染上沉重的英国病,而美国的日子也不好过,通胀当时达到12%,种族冲突、伊朗危机等等,中国那时候刚刚结束十年文革浩劫,也面临着种种困难,百废待兴。尽管英、美、中的国情、制度差别巨大,但是在危机面前,都需要真正的领袖。英国选择了撒切尔夫人,美国选择了里根,中国人民选择了邓小平。撒切尔夫人、里根、邓小平都选择了用自由市场经济来激发个人的创造力、企业的竞争力,在各自国家内进行了一场艰巨深刻的改革,撒切尔夫人、里根改革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而邓小平开启的改革开放则使中国走上了不同于苏联东欧的道路,推动了中国的崛起,这三位伟人创造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其他文献
"Secrets of the Temple: How the Federal Reserve Runs the Country", a ground-breaking best-seller, is the result of lifelong painstaking efforts by William Greider, a financial scholar with many years
期刊
10月16日,中国跨境并购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并购、私募股权投资、银行以及包括律师、会计师等中介机构在内的近200位业内人士参加了会议。在专题讨论环节,几位嘉宾围绕着如何选择并购专业团队的话题,详细解读了在企业进行并购的过程中,专业团队扮演者着重要的角色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On October 16, China Overseas M&A Forum was held in Beijing
期刊
Margin Call takes place in the eye of the storm -the headquarter of a New York investment bank, which could be speculated, based on its scale and business operations, to be one of the five major U.S.
期刊
The author is a senior technology editor at the British newspaper"Guardian". He has over 25 years of experience of reporting in the technology field, repeatedly interviewed Bill Gates, Larry Page, Ste
期刊
During the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 social status, economic status,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status, especially the financial status underwent enormous changes. However, in the same time period i
期刊
金融可以颠覆历史  作者从浩瀚的史料中发掘出一系列金融创新如何在历史的纵深中产生令人惊叹的蝴蝶效应,悄然改变历史的进程:宋代交子预兆了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结构;张居正的变法导致了300年后的鸦片战争;一张债券引发了辛亥革命等。本书所包含的一系列金融故事,足以挑战你的固有认识。  邓小平时代  邓小平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走向,也改变了每一个当代中国人的命运。解读邓小平的政治生涯及其行为逻辑,
期刊
In 2012, Michael Lewis published Boomerang, and discussed the national characters behind European debt crisis. Lewis first analyzed the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Icelandic national character and
期刊
并购一直是高门槛的资本游戏,目的和动机虽然不同,但依然充满诡异和残酷。  资本打着光明正义的旗号,以拯救者的身份出现,干的却是敲骨吸髓的勾当——他们精巧地玩着拆分重组,犹如庖丁解牛般的刀法,上演的是资本世界里极力掩盖的真相——杀戮的血腥!虽然都是衣冠楚楚的道貌岸然,阳光投射出的,一定是秃鹫的影子!  通过并购重组,企业实现落后产能的淘汰和再优化,摆脱债务,在新的资本支持下,用更职业化的管理和投融资
期刊
Books on identification and collection are numerous, echoed by various print media. With the growth of wealth and the changes in concepts, all kinds of "collectors" have entered the auction houses and
期刊
我国大气环境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以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为特征污染物的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关数据显示,机动车排放影响PM2.5细颗粒物20%到30%左右。  与此同时,油品质量是影响汽车尾气排放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快推进油品质量升级,是减少尾气排放、防治雾霾天气的重要手段,是改善空气质量、保障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9月1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