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对小说语言的互文性解读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go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电影自19世纪末诞生以来,以其独特的视听效果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从本质上说,电影是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体,好的电影甚至能够超越纯粹的视听感受,使人产生深度的思索。这种视听语言同样是一种表达方式,同小说语言一样,都承载着娱乐大众和文化传播意义。在以全新的视听形式对小说解读和阐述的过程中,电影既与小说存在着互通性,同时也对小说进行了改编,这即是视听语言与小说语言的互文性。本文以小说《呼啸山庄》为例,从相通和改编两方面解读了视听语言与小说语言的互文性。
  关键词:视听语言 小说语言 互文性 解读 《呼啸山庄》
  引言
  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自问世以来,得到了文学界的极大认可和读者的广泛追捧。这本小说以独特构思和丰富的想象打动了广大读者。继1939年被改编成第一部同名电影之后,《呼啸山庄》的改编史正式开启,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个性的导演,以不同的角度和认知解读着这部经典著作。无论这部小说被改编几次,其主旨思想和精神内涵是不变的,仍然被广大观众所喜爱,经久不衰。由此可见,电影不仅为人们认识小说和理解小说提供了新的视角,更带给了人们全新的感官体验。当电影把文字抽象的符号转变成直观形象的影像和语言后,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小说的影响,但是从艺术形式和审美的期待上都得到了转化或升华,其文学的价值即在这种不断的改编、批判、升华中越发耀眼。
  一 互文性理论解读
  互文性理论诞生于后现代思潮中,指作品中文本与文本的互动关系。这个概念的提出表明,文本与文本间存在着关联性,每一个文本都可以看做一面镜子,为其他文本起到对照作用,同时两者之间不断进行吸收与转化,产生潜力无限的空间,甚至可以将文本的过去及将来都进行开发,并且不断丰富其演变过程,形成一个巨大的文本体系。即任何一个文本都不可能独立存在,必然是被叙述过的。同时,文本的互文性还包括,将旧文本摧毁和否定并创造出新文本的过程,这是一个除旧扬新的复杂过程,必然存在着主体地位和语言的颠覆性。在巨大的互文性空间中,旧文本在不断的生产和进步中被粉碎和肢解,而被新的语言和主体所替代,这也是文本作为生产力的一种特殊表现。在读者参与到文本生产中来时,会主动推动文本的创新,使其通过新的意义被创造出来,将之前存在的差异性和旧时代性抛弃,而出现新的结构和语言。其中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就是电影生产和文学改编。受众不但从中得到全新的体验,还扩大了视野,并且增加了文本的开放性,使其更加符合时代的需求,与时俱进。
  电影作品也是一种文本,我们称其为电影文本。它与文学文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互文性关系。这种文字符号向视觉符号转换的过程中,尽管两种文本通过不同的艺术内容和形式展现与大众面前,但是其主题思想在两种文本的转换之间仍不受影响。可以说,成功的电影改编一定是适应时代发展,代表时代主流意识,并且符合当下的审美情趣的。从《呼啸山庄》的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点,尽管有着不同的导演利用不同的版本对其进行了诠释,相同的是,它们都在当时的年代为大众追捧,即符合了当下大众的口味。
  二 视听语言与小说语言的互文性表现:相通
  即使电影与小说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其中存在着很强的相通性。在小说备受读者青睐的同时,改编的电影文本也深受大众喜爱。小说的作者与电影的导演通过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为受众讲述了相似的故事,这种超越时空的交流和分享,给大众带来不同的视听享受,但其目的都是一个,就是传播了情感表达了某种理念。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不仅记录了人类的行为,更傳达着人类的心理活动。小说以文字语言作为自己表达的窗口,而电影则以影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中心思想。不论是视听语言还是小说语言,两者具有相同的情感诉求,通过不同的手法和艺术形式表达作者对社会或事物的认知。读者阅读小说时,需要从字里行间读出作者的看法和情感,才能产生精神上的共鸣。同理,观众通过电影的画面、场景、音乐及对白中寻找到情感的交流。因此,可以说视听语言与小说语言具有互通性,旨在与受众进行有效的沟通。艾米丽在小说《呼啸山庄》中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的看法,及对人性的剖析,而电影《呼啸山庄》中,导演通过各种画面和音乐诠释了她的思想情感,这正是两者互文性的表现。
  1 人物与景致刻画的相似
  一部优秀的小说作品中,尤其注重对场景、人物的描写和刻画,目的就是通过对人物和环境加深读者的印象,渲染气氛,表达感情。如小说《呼啸山庄》中,作者先是通过当时的景物,荒原上孤立的山庄、风雪肆虐的气候等,营造出紧张的氛围,烘托主人公的心情。同样的,在电影中,也以山庄、坟墓等场景设置表现出了当时可怕离奇的气氛,并且用音乐加深了观众的恐惧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人物的形象刻画上,小说多借助于对肖像、语言及心理活动的描写去展现人物的性格,而电影则通过演员来诠释。如演员的衣着、表情和语言动作,都是小说中人物的再现。小说中或泼辣、或单纯、或腼腆的人物性格,都可以通过演员的举止和言语表现出来。哪怕是脚步的轻缓、笑时嘴角的上翘程度,这一点一滴的细节都是对主人公的刻画。这也是电影的优势,使得观众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特点。而这些表现形式都是在小说的基础上进行的发挥,因此,从这一点来说,正是两者互通性的表现。
  2 故事情节的相关性
  电影与小说的互文性表现还在故事情节上。小说中对故事情节的设置都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不是为了烘托人物性格,就是为了下文做铺垫,因此,在电影的改编中,很多情节是必不可少的。许多时候,缺少了必要的情节不仅会使观众云里雾里,搞不清事情发展的原因,更可能会因此削弱了电影要表现的主旨和中心思想。相对地,小说中对某些情节没有交代或者一笔带过,主次分明,把更多笔墨用在对重点情节的描写上,也可以是故意省略某些情节,引导读者进行自我想象。尽管电影的表达方式更为丰富,但是在情节的表现上,不会吝惜一点镜头,也不会作出多余的表现。这点上与小说是具有互通性的。例如,在小说《呼啸山庄》中,把辛德雷对希斯克利夫的疯狂虐待描写得十分详尽,以此表现两位主人公的心态。这些小细节的描写是必不可少的,这直接导致了接下来剧情的发展。同样,在电影中,这些片段也不断出现,对情节起到了铺垫作用。   3 主题思想的沿袭
  小说中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往往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对背景的描写来展现。众多广受好评的小说作品往往由于对社会的深刻抨击和对人性的深度思考表现了文化传播功能,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当通过电影形式表现时,这种主体思想往往得到了沿袭。电影用的视觉影像和音乐效果的烘托将中心思想进行了全方位的诠释,通过人物在现实中的苦难的呈现,进行了主题的回归。以小说《呼啸山庄》为例,作者通过描写一个爱情悲剧,展现了畸形的社会现状和扭曲的人性。但是不论这种负面的恨有多强大,最终都被“爱”所感染。同样,改编自小说的电影《呼啸山庄》利用了多种表现手法,配合以音乐,以极具张力的情节诠释了经典的中心思想,体现了人性的回归。
  三 视听语言与小说语言的互文性表现:转化
  尽管在电影对小说的改编上总体保留了原著小说的主旨,但是在表现手法和创造性上都略有不同,两者由于表达媒介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性。但是基于原著的改编实质上是一种创造行为,是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导演的不同解读的展现。这种改编是受当下的时代背景和大众审美标准,以及导演个人的个性风格及文化水平所影响的。这是电影发挥其主体性的表现,也是深化小说主旨的一种形式。因此,电影与原著小说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也是视听语言与小说语言互文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即转化。
  1 视听效果转化
  电影以其特殊的视听效果达到小说作品所不能比拟的表达效果。通过人物的表情、光线的变化去表达人物的心理和情绪,加上配乐,更加营造出小说语言所难以展现出的氛围,借以烘托主旨。尽管小说的作者可以极尽所能细致地描写和刻画,运用语言文字的魅力,但是对于电影直观具体的表现来说,仍存在一定的缺失。但当电影通过其视听效果,利用观众的眼睛和耳朵去诠释时,在对人物的刻畫和事物的表现上更佳,大大加强电影的张力。但是,这种视听效果的表达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其是通过导演和演员自身理解的诠释,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不同的导演对同一场景的表现会有不同,不同的演员对同一个角色的表现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别。电影表现与原文小说会出现差异化,也是视听语言与小说语言的互文性表现之一。
  2 情节删减转化
  虽然原著小说中的重要情节具有不可删减的特性,但是改编的电影作品中完全可以凭借导演的意图,对某些情节进行适当的删减。这也是导演对原著具有不同解读的表现。当导演在进行改编时,可以通过对情节的增删,传达一种新的意识和理念,使电影出现多层次的主题,并且根据时代特征充分表达自主性。如电影《呼啸山庄》中,导演弱化了对子女一代的讲述,这就大大减弱了小说中关于“复仇”这一概念的宣扬。因为导演重新整合了小说的主题,将“爱情”这一理念作为重点凸显,进而针对这一主旨将原著小说进行了大胆的情节删减。这种改编大大减轻了观众的心理压力,产生了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并且丝毫不影响观众的观看度。这是导演针对时代特点进行的改编,也是互文性具有时代性的表现。
  3 审美期待的转化
  互文性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受众的创造性。这点是建立的不同时代不同的审美期待之上的。受众在对文学作品进行参与时,会不自觉的进行情景代入和主题联想,充分发挥主观性。这一点是文学创作者们需要重点注意的部分。因为读者在阅读中,不断地结合自身的人生阅历、情感经历以及文化素养等,进行着参与,这就造成了不同的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不尽相同。这对于文学创作者来说是一种好处,因为它可以激发读者产生更多的联想,促进读者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挖掘。这种审美期待的转化也启发了电影的改编,使受众在电影中寻找到不同的共鸣,产生不同的情感触动。这种转化是不受文学创作者本身所左右的,是收时代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所影响。
  小结
  视听语言与小说语言的互文性表现在多种方面,时代不同决定了电影不可能以完全复制小说的形式而存在。尽管二者存在互通也各有差异,但是小说和电影的主旨都是以艺术手法来进行文化的传播,向受众展示文化的精髓和艺术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范亚军:《从〈呼啸山庄〉看电影对小说的互文性解读》,《电影文学》,2013年第24期。
  [2]张伟、周群:《互文性视阈下小说评点文本的画学叙事》,《东疆学刊》,2013年第1期。
  [3] 王凌:《互文性视阈下古代小说文本研究的现状与思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4] 向琼:《基于“零度-偏离”理论的新媒体语篇互文性探析——以网络历史小说文本为例》,《惠州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5] 童明:《互文性》,《外国文学》,2015年第3期。
  (李枫,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其他文献
感谢“百度”海纳百川,欲以“阅读”这一平台给我出本名为《“水怪”与老虎》的电子书。此书收入了我近些年来发表于各类报刊的数百篇杂文,因此,它可称为是一本杂文集。但,在这“杂文集”的“集外”还有那么一集,却收入了我在上个世纪60—90年代所写的几首诗。这是为何?说来,这还真是有些“讲究”呢,而那“讲”它“究”它的文字,又何尝不是一篇篇“杂文”!因之,当有文友笑谈,说我这是“鱼目混珠”,我便立即反驳:“
期刊
要说我最讨厌的事是什么的话,莫过于在拥挤的时刻突然被人从背后拍肩膀了。  那时的我就像深海鱼般优游自在,在人群中游着。人们的窃语声,笑声,以及不知从谁的随身听里漏出来的音乐的碎片。嘈杂的广告词,淡淡的香水和烫发液的臭味。泛滥的色彩,交错的光线。及堆得像头那么高的吐气。  盘旋在这些之中,我的思考缓缓地流动着。  虽然那只手不过是很轻很轻地放在我右肩上,但已足以使我惊惶。那一瞬间,我想必是一脸惊惶,
期刊
摘要 论文从小说主体层面的精神维度——边缘人物的精神世界入手,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对小说中边缘人物的潜意识与外现的情感世界进行剖析,探究小说中人物的边缘化在场的心理变化和精神状态。在借助乔利创作的审美视阈层面读解作品人物的精神世界的同时,得出其所呼吁的“作为中心人应尊重边缘人群”的审美诉求,以及边缘形象情感互塑的自我救赎方式。  关键词:《皮博迪小姐的遗产》 精神分析 边缘人物形象  现实世界的主体在
期刊
摘 要 目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儿童文学中人文关怀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在我国儿童文学发展的实际情况中,往往忽视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在绝大多数的儿童文学中,过分注重理性,这使得儿童文学作品变得枯燥。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儿童文学中的人文精神逐渐萎缩。新的形势下,文学观念发生了重大变革,儿童文学中人文关怀的回归使其创作水平不断提升。  关键词:儿童文学 人文关怀 理性 人文精神  一 儿
期刊
摘要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新世纪以来美国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小说通过盖茨比追寻自己旧爱的故事,展现了盖茨寻求自我身份认同的艰辛历程。本文试图从双重叙事的视角,抓住盖茨比寻爱的显性叙事与身份认同的隐性叙事,来探寻盖茨比在身份认同之路上的求索与最终失败。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 身份认同 双重叙事  1925年美国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发表中篇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小说成功为其奠定了文
期刊
摘要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20世纪的最佳小说之一,其作者菲茨杰拉德是美国“迷茫的一代”和“爵士时代”的代表人物,小说通过讲述盖茨比对美国梦的追寻过程,清晰地再现了当时美国人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一战后人们的精神世界。本文将从美国梦的追寻、实现和幻灭三个方面分析盖茨比的美国梦,解读美国梦幻灭的原因。  关键词:盖茨比 美国梦 追寻 幻灭  美国是一个全民崇尚梦想的国家,美国人始终坚信,只要勤奋、努力
期刊
摘要 霍桑笔下的海斯特和曹禺笔下的繁漪是世界文坛上著名的具有鲜明特色和反叛精神的女性形象。她们的经历颇为相似,作为所处时代和社会的牺牲品,她们都为了追求爱情和幸福向暗黑势力作出了种种抗争,但最终都以不同程度的悲剧而收场。本文结合这两部作品,从比较两位女性的悲剧命运入手,着重探讨了其悲剧命运形成的主客观原因,并揭示了在没有人权的制度下,单凭个人力量去追求个性解放和婚姻自由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社会的根
期刊
摘要 在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随着美国本土色彩文学的出现,它成功促使美国文学打破了欧洲传统文学的框架,开创了美国文学史上的新时代,对后世作家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美国本土文学作为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了美国地域风格的影响。美国本土色彩文学的核心人物主要包括了布莱特·哈特以及马克·吐温,本文将以作家马克·吐温创作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为例,展开对美国文学的地域风格与影
期刊
摘要 马克·吐温的作品《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人物形象扎根于密西西比河流域的背景之中,通过对哈克、汤姆等人物形象的完美刻画,表达了作者朴素的资本主义的民主主义思想。作品人物充满了对社会残酷现实的勇敢叛逆,但不失内心的善良、平等、奉献、真诚等自然本性,最终表达了主人公完美的个性自然回归。  关键词:叛逆 人性 自然回归 形象分析  马克·吐温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被称为“文学中的林肯”,他
期刊
摘要 豪威尔斯一直强调“只有在现实中才有真实”的创作观点,认为应该抛弃浪漫主义作品中的“异常的情感和感伤的结局”,利用普通大众都熟悉的语言忠实地对现实生活进行描写,以便符合单纯且文雅的审美趣味,正是这些明确具体的现实主义主张和创作实践,使得豪威尔斯被看做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并成为19世纪美国文学的一个象征。本文就将从现实主义文学角度入手,试对豪威尔斯文学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立场进行深入分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