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教育到创新教育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b54223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教育技术国际协会(简称ISTE)是著名的教育技术组织,它的宗旨是提倡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学和管理。ISTB组织先后推出过两个版本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BTS),旨在推动学校教育及教育领导者们为培养具备技术素养的学生创造学习条件。当我们在对比、分析、研究這两个版本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的时候,能够从中发现近20年来。国际上对教育技术的。理解有了更新的诠释,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阶段性发展有重要意义。
  1996年,美国教育部制定了美国的第一个教育技术计划“使美国学生做好进入21世纪的准备:迎接技术素养(扫盲)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制定的国家教育技术学生标准,强调学生应从课程内容中知道什么,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将技术的使用作为发现和应用知识的工具,用于解决问题、做出决策和进行交流。ISTE组织于1998年6月推出了针对学生的第一版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ETS*S)。第一版NETS*S标准详细列出了从学前到12年级学生应具有的技术能力国家标准,其核心是将课程与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标准内容包括六类(1)基本操作与概念;(2)社会、道德和人文方面的要求;(3)技术作为提高学习效率的工具;(4)技术作为交流的工具;(5)技术作为研究的工具;(6)技术作为解决问题与决策的工具。
  第一版NETS*S规定了每一位学生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要求,目的在于帮助教师和学生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合于课程教学之中,使全体学生从小就适应信息时代的工作、交流、学习、生活方式,以满足21世纪对公民生存技能的基本要求。ISTE组织强调,学校所面临的挑战是让所有的孩子在未来能有效地行使责任,而这个未来是以日益增加的变革、信息量和技术含量为特征的。技术作为具有无穷潜力的有力工具,能为教育的高速发展铺平道路。教师可以设计基于技术的活动,使学生成功地学习、交流、获得生活技能。NETS*S标准强调,信息时代学生必须学会使用技术,让学生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进行信息和资料的收集、分析及利用,认识和解决问题并做出决策,成为有责任感的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社会成员,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批判性和探索发现精神、研究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能力,充满着人文关怀。经过20世纪后10年以信息技术必修课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美国开始采用强制性与引导性相结合的策略,推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更为紧密的结合。在美国,当时越来越多的教师将《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作为教材开发、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
  2006年初,美国政府提出“美国竞争力计划(简称ACI)”,根据这一计划,2007年度美国斥资3.8亿美元加强数理科学教育,从而确保美国的全球竞争力和首创精神,即突出和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和首创精神的培养,让他们适应全球一体化趋势的需要,并在未来的全球化人才竞争中占有绝对优势。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技术和技能已经“铲平”了整个世界。新形势下ISTE组织提出“创新和变革”的研究主题,强调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变革精神的新型人才,以确保变革时期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为了适应全球化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ISTE决定对已经使用了近10年的NETS进行全面修订。
  第二版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仍分为面向学生、面向教师、面向管理者三个部分。其面向学生的NET*S内容由六部分组成:创新与变革,交流与协作,熟练运用信息开展研究,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与决策,数字化时代公民的职责与权利,技术操作与概念。第二版标准关注的是在信息化程度不断加强的时代学生知道什么和怎么做才能有效地学习和高效地生活,跟踪时代重心的转移,新标准从强调技术工具的使用能力转向关注信息时代利用技术实现创新和变革的技能,这是第二版NET*S的重要变革。
  两个版本的标准都重视技术与技术的学习,但是侧重点不同,重心不一样。如第一版中“技术作为协作交流的工具”转变为“交流与协作”,“技术作为研究探索工具”改成了“熟练运用信息开展研究”,由第一版的“技术作为问题解决与决策工具”转而强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与决策能力”等。
  由这些转变我们看到,第一版强调的是学生学会使用技术,主要是技术操作层面,注重技术工具在世纪之交是适应当时要求的;第二版则强调使用技术学习,即应用技术工具和数字化环境来学习,即从“学会应用技术”转向“利用技术进行学习”并把“创新意识与变革精神”作为对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实施测评的首要指标。二者的不同定位反映的是时代发展中教育技术标准的递进关系。第一版的基本定位是让学生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而修订版则是突出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来实现创新与变革。这两种能力上的目标转变是一种跨越式的变化,第一种目标是将信息技术当做一种工具,让学生学会在学习中使用这种工具,以提高学习效率;第二种能力目标是把信息技术视为一种环境,让学生利用这种环境来调整和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模式,以培养创新思维和革新精神。
  对比美国两版教育技术标准从技术教育到创新教育的变革,为我们在新时期认识教育技术、认识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新视角。正如美国著名作家、未来学家安德鲁·朱利所言,“技术的发展使得整个人类文明正在发生一次巨大的转变。因为现在许多需要手动完成的事情,机器都可以完成了。随着技术的发展,可以预见,将来机器在我们生活中更是居于不可替代的位置。当这一切变成现实,人类的物质生活无比丰富的时候,人类剩下的唯有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潜藏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作者单位:河北邢台学院教育技术中心)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课外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介绍了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着重开展的六种主要课外实践活动以及主要收获。  [关键词]高职创新人才课外实践  [作者简介]曲洪山(1955- ),男,山东烟台人,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辽宁沈阳110034)  [中图分类号]G718.5[文
竹制灯饰不论在形态、色彩、材质、还是触感上皆具有丰富的语言表达.从古至今,灯饰从功能性和装饰性上来讲都始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设计元素.把具有广西民族特色的传统元
超循环理论是自组织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生物进化演变机理中研究得出的一种具有普适性的关于非平衡态系统的自组织理论。超循环是由循环组成的较高级的循环,说明了系统
房地项目开发报建工作对整个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工作至关重要,但在房地产项目报建过程中也容易出现一些报建问题,如何有效规避这些问题直接会影响到房地产项目的后续开发建设
学术界向来被视作不染尘俗的象牙塔,严谨的学术规范是维护和支撑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的重要前提,学术道德理应为每位学术研究人员所遵循。
教育游戏的开发以人本主义心理学、教学设计理论、学科教学理论和游戏理论为基础,与其他类型的教育软件和娱乐性网络游戏相比有着独特的优势。目前我国开发的教育游戏软件大多是面向中小学生的,本文对一些典型的教育游戏软件做了分析,描述了教育游戏商业开发的整体情况,对中小学教育游戏软件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剖析了我国教育游戏商业开发中的观念,揭示了产品缺乏、教育与游戏的平衡等问题。    国内教育游戏研究的起步较晚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有序推进,很多学校都自主开发和购买了各类教育教学的数字化应用平台。然而,由于各平台中的数据不相通、没有关联,一所以学校在信息化
相关调查揭示了美国的教师和学校管理者正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摘要]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实施项目教学,应该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特别是学生未来工作能力的提高。实施过程中,注意教学内容相互衔接,制订计划并实施好计划,同时注重预习、课时调整及教学方法的选择。在实施项目教学的时候,应该注重知识点的建构与整合,注重教师能力与素质的提高,注重以学生为中心。  [关键词]高职 计算机专业课程 项目教学  [作者简介]许金元(1974- ),男,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
弘扬民族文化、图文互为、彰显时尚的叙事特征,理解在茶包装中插画以独特的角度展示对产品的重构,增强产品与包装的契合度,从图形的角度加强产品的销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