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口语交际的现状及思考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ongyi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规定:“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新课标已在农村实施四年,农村初中生现有的口语交际水平如何呢?笔者对此作了一番调查。
  
  一、口语交际现状
  
  前不久,笔者参加全县初中生演讲大赛,参赛选手来自全县各中学。比赛结果,前三个等级奖的分布为:县城8名选手有5人获奖,其中一等奖1人,二等奖和三等奖各2人;农村22名选手只有4人获奖,其中二等奖1人,三等奖3人。从获奖比率来看,县城为62.5%,农村为18.2%。统计数据表明,我县农村与城镇初中生之间口语交际水平存在差距。一直以来,农村学生的语文成绩很不理想,与城镇学生存在较大差距,在口语交际能力方面尤为明显。新课标实施以来,这种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初中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不会听,也不用心听。
  表现在生活中与人交谈时不能认真倾听,不善于“察颜观色”,不能准确理解说话者的用意。上课听讲时,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始终埋着头,即使老师在黑板上演练习题也是如此;有四分之三左右的学生不能完全集中精力,时有走神现象。只有极少数学生听讲认真专注,思维活跃,且能抓住重点,做好记录。笔者曾对学生做过一次听力测试,在事先没有告知的情况下,让学生收看“新闻联播”,结果听力内容的测试正确率竟低于40%。大多数学生只顾专注于闪动的画面,忽略了收听播音的内容。
  
  2、不敢说,也不愿意说。
  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主动与人交流:看到熟人,常常视而不见;遇到师长,不愿主动打招呼;碰到生人来访,更是躲得远远的。不少学生课上从不主动发言,即使被点名,也是低着头不吭声。绝大多数学生在公开场合、众人面前不敢讲话,学校、班级活动从不主动参加。轮到登台发言时,紧张得不知所措。这次全县初中生演讲大赛,农村学生普遍缺少城镇学生那种大方、自信的神态,明显紧张、拘谨,结果“讲态”一项得分普遍较低。
  
  3、不能说,更不会说。
  所谓不能说,就是有表达的要求,有交流的欲望,想说却不知道说什么或怎么说。不少学生叙述故事不具体,描述事物不生动,阐述观点没有条理,课上回答问题常常词不达意,讨论问题不能深入展开。所谓不会说,就是说话随心所欲,不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用文明得体的语言来表达。表现在生活中说话很少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不懂得尊重他人,更不会“随机应变”。提出建议直截了当,拒绝别人语气生硬,遭到反驳无言以对;常以不耐烦的语气顶撞父母,常用粗俗的话语发泄不满,常因不当的言辞招来猜忌和误解。
  这些现象固然反映了农村学生淳朴、憨厚的本质,但这种不见大方、不善言辞的表现,很可能成为他们今后人际交往的障碍,成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使他们痛失一些自我发展的良机。
  
  二、原因探究
  
  农村初中生口语交际水平普遍较低,究其原因,除了自身的主观因素外,更有其外在的客观因素。这里,我们着重从客观原因来探究。总结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1、环境的影响
  城市聚居的生活方式、便利的交通、相对发达的经济使城市学生更有机会接触广阔的外部世界,都市的现代生活气息和多样的文化活动熏陶培养了城市学生开放的心态、开阔的视野。农家散居的生活、单一的生产、闭塞的交通、相对落后的经济,使农村学生的生活空间相对狭窄,获取信息的渠道单一。能够接触的外部世界不广;加上近年来不少家长长年在外,更使农村学生失去了一个交流的主要对象。这是形成农村学生内向腼腆、自我封闭性格的重要原因。
  
  2、条件的缺乏
  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更有益于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书店、图书馆、文化站给城市学生的阅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丰富的课内活动、课外实践更给他们口语交际提供了许多锻炼的机会。农村几乎没有销售阅读书籍的书店,农村学生买书不方便;学校图书室藏书量少,平时不对学生开放,农村学生想读书不容易。加上缺少老师、父母的正确引导,农村中学生课余时间大多被电视占去,真正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很少。另外,有益于口语交际训练的课内外实践也如图书室一样形同虚设。成为应付上级检查的点缀。
  
  3、教学的忽视
  目前,农村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主,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似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这种形势下,语文教师普遍重阅读、轻写作,更轻听说训练。大纲教材上既定的口语教学课程大多流于形式,口语教学只传授一些简单的答题技巧。另外,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广大农村学生及其家长对口语交际偏差的现象至今仍未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
  
  邹国娟,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海安。
其他文献
“生活化写作”是立足于生活的写作。是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思考生活的写作。写作训练既要立足于课堂,又要延伸到课外;既要激发并保持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欲望,又要教师适时做好点拨指导,循序渐进。将生活融入写作,会改变写作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状况。使写作言之有物;同时让写作介入生活,会使生活变得丰富深邃。情趣盎然。那么在写作训练中。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呢?    一、构建情境课堂,让写作“动”起来    课堂
睡眠  说到底,我要感谢它  这个既不是朋友,也不是敌人的家伙。  它有时会对我很友好  让我走进它深藏秘密的宝塔  在幽深的秘境探索  全然忘记自己的存在  我穿着它赐予的外衣,就能在它的  领地穿梭  只留一具简单的肉身  存在于世。  我天天敲它的门  它仿佛也知道我的依赖  有时会像一个捣蛋鬼,拒我于门外。  我尝试着变脸、变形  从缝隙中挤入。有时  无计可施。我像一个世俗的攀附者  极
新课程改革不只是课程的改革、教法的改革,课程改革是个系统工程,它在给老师教法提出挑战的同时,也对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改的形式下怎样加强班级、学生、教学、教师的管理工作,怎样使年级的管理工作更好的服务于课改的进行,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工作,是一个重大课题,我们没有前人的经验可循,只能在原有的管理方式的基础上,一边摸索一边前进,一边总结一边创新。  管理自古有之,凡是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管理。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教育教学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教育教学的改革也因此变得越来越技术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学校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新一轮课程改革施行以来,当前的基础教育
一    “对压迫者的圣母情结”[1]是19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它揭示了作家创作背后的深层次心理动机,反映了潜意识状态中的创作倾向。在作品中具体表现为以下特征:第一,19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普遍流露出对底层苦难人民的极大同情与关注,这与19世纪以前的众多作品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与进步。第二,作品中塑造了许多“圣母”式的人物,表现了母性的宽容、仁爱与救赎。  “圣母”这一概念可追
前不久,听了一堂公开课,上的是一篇课外阅读文,文章情节很感人,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似乎配合很默契,所以课上得相当顺利。临下课老师提出“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不懂”,学生们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举手。为打破尴尬,老师说“如果你们没有问题,老师想提几个”。最后老师匆匆忙忙地提了几个问题,草草收场。是无问题吗?没有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问题。不难看出,这是一堂精心设计、反复试讲过的公开课,整个教学过程过于流畅,只是没想
提起学生作文,不少老师都是谈教色变。有些老师过分追求华丽的辞藻、严谨的结构等,无形中提高了学生作文的难度,让学生写作更加无从下手。而《新课程标准》提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一理念的核心应该是“简单”、“本真”,就此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淡化作文概念,让作文无处不在  不知从何时起,“作文”这一个概念似
柚香开始让我怀念五瓣白色小花  怯怯看着镜子自己成长的模样  习惯窗外,树叶摇晃替代飞鸟划过  今天,海把蔚蓝一样的忧伤还给了天空  浮云,犹豫片刻,飘来荡去  退潮的海面,倒影零乱将有些虚无拥抱  岸边有些脱漆的灯塔,忽明忽暗  风越来越大,云也越来越黑  我依然在窗前凝视沙鸥起飞,一前一后  以向上仰冲,直撞  镜子里的陌生人  或许,是雨后彩虹  秋风,吹过枝繁叶茂的末夏  斑驳的光影,麻雀
其实大家都知道,21世纪就是一个终生学习的世纪,一个人在学校学的那些东西是微不足道的,需要在你在学习和工作之后不断地涉猎大量新的知识,所以自学的能力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生存本能,你通过自学能够提升自己这种本能,可以使你受益终生。在明白了学习的含义和学习的意义之后,为了保证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我认为应该有目的的引导学生从学会听话开始,进而引导其学会听课。  有关言语交际功能的资料表明:在人们日常的言
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有一种令我们尴尬的情况:学生对教师批阅的作文,只看分数,不看评语,更谈不上对自己的作文再次修改了。这种情况制约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如何打破这一尴尬局面,使学生的作文水平能够稳步提升?我做了一点尝试,把批改作文的权力交给学生,引领学生进行评点式批阅作文。  我之所以这样做,首先,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学生是作文的主体,他们用文字表答对生活的感受、感知、认识,教师不能取代之。教师在整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