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听说课堂的教学实践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k2203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秋芳教授创建的外语教学理论“产出导向法”旨在改进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笔者尝试将这一教学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听说课堂,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把听和说相结合,以听促说,来改进传统课堂中教师重输入轻输出的传统教学模式,最终达到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效果。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大学英语;听说课堂
  【作者简介】余玉萍(1973-),女,土家族,湖南张家界人,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大学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此论文系湖南省课题“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引论
  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而有效的听说教学模式自然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本文把文秋芳教授的理论“产出导向法”应用于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采用其“驱动—促成—评价”的教学流程,听的内容作为输入,说的内容作为产出成果,以听促说。学生为了说而听,也基于听来说,听说一体,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集中,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吸收更透彻。同时把情景交际性口头表达作为最终产出,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产出导向法
  “产出导向法”是文秋芳教授构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将学生的输出行为视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核心目标与驱动力。颠覆了“先输入,后输出” 的常规教学顺序。取而代之的是:输出—>输入—>输出(文秋芳,2015) 。 这种模式更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为大学英语听说课堂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此外,“产出导向法”强调课堂教学过程是以学习为中心,在教师的引导、指导下完成一系列的输入、输出任务。教师的作用体现在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文秋芳, 2015) 。产出导向法有三个核心环节 (文秋芳,2015 ):第一个环节是“驱动” (motivating ),教师设计合适的交际场景和“具有潜在交际价值”的任务(文秋芳,2014:7 ),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热情,增强学习的动力;第二个环节是“促成”环节(enabling),教师提供必要的输入材料,促成产出任务的完成 ;第三个环节是“评价”环节 (assessing ),即学生完成基本的产出任务,教师做出即时评价和补救性教学。
  二、课堂实践运用
  1.设计交际场景和任务 笔者以本学期所教《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为例。第一册第一单元话题:Traces of the past 教学的目的是谈论发生在过去的事件。因此,教师设计出一个具体的交际场景,学生在校园碰到了,相互谈论暑假所做的活动,以及相关的几个问题:How did you spend you last summer vacation? Do you go out a lot ? Where do you like going?
  2.“促成环节”:学生尝试完成交际活动 这是听说课上学生第一次的产出活动,给学生5分钟时间,要求学生分组练习。如果遇到障碍,要记下来。学生尝试口语表达,两人或多人一组完成教师呈现的交际场景。在这个环节,很多学生会出现一些输出困难,如不能用英语表达自己,出现语言难点,包括句子结构、短语、 词汇等方面的表达障碍。这时候老师进入到Listening to the world 部分,讓学生看视频,视频中街头采访者会问被采访者上面任务中的一些问题:Do you go out a lot?Did you go out last night? What did you do last night? 要求学生边听边记下被采访者如何回答问题 ,把相关的单词,短语,句子加以整理。学生要清楚每一次听都是为了说,每一次说都是基于听。 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输入听力材料进行处理时,需要给予及时检查,并在结束听力练习后把学生经常做的一些活动归纳总结。
  3.教师评价和总结教学。学生在结束听力输入之后再进行一次表达输出,这次采取多人一组的形式,一人是采访者,其他几人是被采访者,就教师最初给出的交际场景和任务进行交流,然后教师评价交际展示是否完成交际任务,达成交际目标。评价采访者的问题是否恰当,被采访者的回答在内容上是否符合情景语境,以及交际内容涉及的广度和深度。 在语言方面,指出交际中使用的重点词汇,短语,句型有哪些亮点和突出的问题。最后,对部分遗漏的重点内容进行启发式的补救性教学,达成教学目标。
  三、结论
  笔者对所授2018级本科班级进行了为期7周的听说课教学实践。笔者明显感觉到基于“产出导向法”的新的听说教学模式使学生产生了更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更积极活跃的学习热情,学生参与度非常高。由于先是输出,在知道自己那些方面欠缺之后又进行听力视频的输入,再输出时保证了语言的内容和流畅度,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在这种模式下,每一次听都是为了说,每一次说都是基于听。因为学生有说的任务,因此听得更专心,更有目的性,他们就更主动的从输入材料中索取语言知识和交际技能。课堂上所营造的身临其境般的交际情景和产出活动使学生获得实际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口语表达的信心。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思考与建议[J].外语界,2013(6).
  [2]文秋芳.输出驱动一输入促成假设:构建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理论的尝试[J].中国外语教育,2014(2).
  [3]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 (4).
  [4]张文娟.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2).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基于时代教学发展的慕课理念是国内外较为流行的新型教学方法,在外语教学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受到了师生的热爱和推广,然而当前很多高职ESP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难以适应当前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社会现状和教学需求。本文就慕课的优势以及当前高职院校ESP教学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慕课背景;高职英语;ESP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
【摘要】本文着眼于语块理论,深入介绍了相关概念及分类,并结合大学生在英语翻译实践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提出基于该项理论的可行性解决方案;即通过语块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翻译本质,进而提高翻译能力。  【关键词】语块;语块教学;汉英翻译;翻译能力  【Abstract】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chunk theory, introducing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英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在中专教学中,随着生源扩招导致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普遍英语基础普遍较差。本文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分析中专英语教学的改革方向,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综合性实用型技术人才。  【关键词】中专英语;教学内容;改革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英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在中专教学中英语教学也日趋受
【摘要】当今的中职生是一群伴随着电子游戏,手机和互联网长大的孩子,这样的学生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感兴趣,对外语的学习更是缺乏动力。那么在中职英语课堂中如何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呢?本文旨在研究如何将基于游戏的学习模式贯穿课堂,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在玩中学,在玩中用,巧用游戏的元素来集中学生分散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中职;课堂;游戏化;学习  【作者简介】
一、背景  在初中英语教材、各级各类试题中,阅读理解所占的比重都很大,毫无疑问英语阅读教学在整个初中阶段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义务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5级阅读要求提出: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问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结局;能读懂相应水平的常见体裁的读物;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摘要】合作学习是适应课程改革,当代比较流行的教学模式,他与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正是当代英语课程改革的要求所在。新的英语教学要求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升学生的满足感。合作学习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挑战。本文结合我在高中的几年教学经验,重点对合作学习的意义与建议行了初步探索和研究,以期来指导教学。  【关键词】合作学习;英语新课程;英
【摘要】轭式搭配是英语中重要的语言现象,本文主要探讨轭式搭配的生成机制。轭式搭配的生成主要有两种机制:隐喻和转喻。大部分轭式搭配中的超常搭配是通过隐喻,借助源域正常搭配获得的。部分轭式搭配中的超常搭配是借助转喻获得的。语言使用者的类比能力和联想能力是对隐喻和转喻产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轭式搭配;隐喻;转喻  【作者简介】胡清梅(1980-),女,湖南长沙人,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摘要】相关教育家曾说过,读写结合符合英语教学规律,更浓缩传统英语教学方式精华。其中写不仅是阅读内化语言,还是写作创造、迁移和模仿,通过借助写作和文本对话,从而激活想象。对此,本文则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优化课堂教学方式以及善于处理不同文本等分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策略,望给予英语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结合策略  【作者简介】蔡维东,福建省漳州市龙文
【摘要】英语单词记忆是大学英语学习中一项难以突破的普遍問题,背单词APP是人们在探索有效背单词途径上的一大创举。尽管背单词APP有诸多亮点,但打卡强化机制和学习倦怠等因素会使大学生容易走入APP学习中的误区。本研究将细致分析当前背单词APP的特点以及学生在使用背单词APP时出现的不愿意开启更有效率的听说读写全部功能的现象,并试图阐明学生在强化行为的影响下可能会出现的以自我满足为目的的不正确学习心态
【摘要】教师话语对英语教学课堂至关重要。因此,在英语作为外语教学中,课堂互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各种互动中,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是最重要的方面。本文通过对大学英语精读课的实证研究,探讨了教师提问的类型,分析了影响教师提问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一些使教师提问更加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教师话语;教师提问;大学英语精读  【作者简介】张春凤,私立华联学院外语系。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许多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