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原生态的初中数学课堂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88_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原生态应该回归到本应属于生命主题的活动中去,施以自然有效而不是浓妆艳抹的教学,最终目的是把学生、教师、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评价和学习环境看成一个教学的生态系统,并以此建立一种整体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以及符合学生生理特征和学习生活习性的课堂形态。
  关键词:课堂;数学;原生态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1-003-2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原生态呢?原生态课堂,是指没有被特殊雕琢的生活常态课堂,是文化氛围达到和谐统一的课堂,是把课堂中的一切因素作为整体来考虑的课堂,是生态系统多样性的课堂,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课堂。
  我们要追求一种真实、有效、返璞归真的原生态数学课堂。可以说,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将数学“原汁原味”地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习真实的数学,有效地学习数学,让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再发现过程”,真正体验到获得新知和能力的乐趣,亲身经历“唯有源头活水来”的情感体验。
  一、追求课堂教学的原生态要注重课堂形态的真实性
  一节课就是一段鲜活的生命,生命的最佳状态就是自然真实。新课程改革以来,不少学校为了教学创新而不断“标新立异”,从而造成课堂教学“活而不实”,产生了许多表面热闹,实质无效的“观摩课”。所以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回归课堂教学真正的生命状态,即回归到课堂教学所需要的那种自然、和谐、真实的生命状态。真实是课堂的生命,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朴实无华、真实有效、原汁原味,正所谓“豪华落尽见真淳,铅华洗却见本色”。
  1.教学目标要务实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流程的准绳,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因此,教学目标的拟定应追求简明、切实,为成功的课堂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现实中,经常要犯教学目标“假、大、空”的毛病。
  例如我在设计《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1)》时,一开始制订了这样的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索与交流,得出两个三角形只要具备有两个角对应相等,即可判断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方法。尝试判断两个三角形相似,并能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在丰富的练习形式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感、空间观念、计算能力,发展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解决问题: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对同一情境提出不同数学问题的能力,养成多元思考的习惯,在发散学生思维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情感与态度:运用“大数学”理念进行教学,让学生体验生活情境,感受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乐趣。
  乍一看,这些目标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三维要求”。但是探究下去,这些贴标签似的虚幻目标,就是用一个月、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也未必能够达成,何况是在短短的45分钟里面呢?再说,这些说不清、道不明、拿不准的模糊表述,对课堂教学又如何起到调控作用呢?这种泛化的目标描述,必然使教学活动失去指引、失去支柱。其实,一节课的基本目标主要是双基目标,而三维目标是和谐统一、不可割裂的。拟定教学目标时,只要准确把握双基目标,就可纲举目张,灵活把握生成目标,积极精心演绎,就可以了。目标的多维化造成教学定位的虚幻化,使教师在教学中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我们不必强求“五脏俱全”,不能把“全面落实”异化为“表面文章”,而应让教学目标简单些、务实些!
  2.教学环节要简约
  当前不管是公开课,还是调研课,也或评优课,课堂上必有电教媒体,动作表演更是频繁更换,看得学生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各教学环节如蜻蜓点水,一节课下来,留在学生记忆里的仅仅是浮光掠影。其实一切改革,其终极目标都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教育改革同样如此。真正的课程改革应是多做“減法”——减掉那些附着在教育驱体上各种各样的外衣,让教育现出自己的真身,而不是做太多的“加法”。
  俗话说,大道至简。简约是最美的,课堂教学不宜搞得太花,啥都有的时候其实往往一无所有。课堂不要刻意追求“完美”,也许一节课只要有一点深刻的东西就足够了。简单是一种境界,简单的背后其实是深刻,是精要,是智慧;简单折射出的是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深刻的教学思想。课堂教学要平实简朴,放弃一切与学生学习无关的赘物,丢弃一切对学生发展无用的“招数”。例如,我们在讨论一道有一定难度的几何题时,很多教师会用多媒体设备呈现题目和答案,由于课件存在“预设”的局限性,学生的思路与教师的“预设”往往存在偏差,而一味地“跟着教师走”就会使学生思维混乱,或者是被动地未思而接受,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用传统的小黑板倒不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因为用小黑板不仅可以让多名学生上台来在图上写写画画,展示他们的解题思路,还能及时发现学生思考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并掌握知识。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删繁就简的课堂是教学中的大气度,领异标新的课堂是教学中的大智慧。
  3.教学过程要朴实
  最近,我听过一些展示课、公开课,大多师生配合默契,课堂气氛热闹,学生讨论激烈,学生形成的成果表述严密……,有合理的环节,也不乏作秀成份。是不是非得这样“闹”,才能体现课堂的“活”?本人寻思,其实“静思”也是数学课堂“活力”的体现,例如,一道条件复杂且方法不明朗的题目呈现后,学生渐入佳境(深入分析条件,寻找突破口),此时请勿打扰,以免打断学生的思路。
  教师追求课堂教学的原生态并不是追求完美。课堂教学的原生态同样存在着缺点,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堂因有缺点而更精彩。如果学生提出的质疑,教师能轻松解决;教师提出的疑问,学生能对答如流。这样的课看上去是很成功的,其实只代表了部分学生的声音,还有许多学生用沉默代替了疑问,或者不敢向师威挑战。课堂上并不是要解决所有的问题,生成问题的课堂、留有问题的课堂也是精彩的。   营造課堂教学的原生态,就是为了让学生自然地成长,当然不可否认,不同的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是有差异的,作为原生态中不同的个体,我们不可能要求他们同样程度地成长;但我们应该公平地给予,不能谁要的多就给的多,谁要的少就给的少。总而言之,教师在课堂上应呵护学生的天性,不能让学生在压迫中成长。同时应避免课堂上滥用表扬,不能总用“你真有创意”“你真聪明”等来掩饰学生的错误,错误可原谅,但不能放纵,挫折教育同样不可缺少。泛滥成灾的表扬会失去价值,成为廉价的次品,表扬不是因为多而有教育意义,而是因其适度才有价值。
  二、追求课堂教学的原生态要注重实施教学的有效性
  1.要认真钻研教材,为“预设”打好基础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这样才能体会新教材蕴含的教学理念,备出高质量的教学预案。
  其次,要改变备课模式,变“教案”为“学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知识经验的获得都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建构、自我内化。离开了“学”,再精心的“设计”也没有意义,教师要充分考虑,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即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一种有准备、有意识的预设。
  2.注重课堂动态生成,着眼学生发展
  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尽管教师在备课时已经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了充分的预设,但是在课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面对信息多变、资源多彩的课堂,教师要扮好倾听者、重组者、等待者、提升者这几种角色。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生成的各种各类信息,灵活驾驭教学过程,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有效生成。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应该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研究或展开的,则留到课余或其他条件成熟时再研究,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要简单的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心理方面的影响,不可能会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一次机会也就这样消失了。而在课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则必须敏感的捕捉和利用起来,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课堂上能研究的还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来的而且是有价值的,老师都会很重视,而且会和我一起想办法创造条件去进行研究。时间一久,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会培养出来。
  3.“设计科学合理的练习”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有效的数学教学,不仅在于成功的讲解,而且更取决于科学、高效率的练习。科学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新课程下的数学练习应成为一种生活,一种活动,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好的练习能主动地把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困惑之处诱发出来,及时予以纠正。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以提升,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得以培养,思维方法得以训练,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让我们丢弃华而不实、形似神异、依葫芦画瓢的肤浅做法,让师生的真教学在原生态的课堂教学中一次次地邂逅美丽。
  [参考文献]
  [1]徐吉华.课改呼唤生命的“原生态”.教书育人,2004(01).
  [2]张晓燕,王飞.课堂教学呼唤原生态.中国教师,2008(21).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法制教学部分,法律案例是一个经常被广大教师所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法律案例教学法,在课堂之中引用案例,可以将抽象的法律条例、规定具体化,生活化,从而更为深入浅出的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引起学生更强烈的共鸣,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使教育更加有效、高效。因此,本文便对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法律案例的应用进行探讨,并分析通过哪些方式方法,遵循哪些原则才能够取得最佳
摘 要:初中是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的过渡时期,这个时候是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学生的思想不够成熟,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当前社会现状初中班主任对班级德育工作的教育工作进行分析,指出不足,并提供一些可行的策略来帮助初中班主任做好德育教育工作。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8-
摘 要: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文化现象,是一种重要的隐性课程,它渗透在班级管理的角角落落,影响着班级的正常运转与全体成员的健康成长。以“静”为抓手,创设环境,营造宁静致远的班级氛围;以主题班会为阵地,引导学生理解“静”的内涵;打造榜样,使学生在待人处事时有样可学;多管齐下,让学生享受“静”之美,从而使班集体的个性化追求逐渐成为每个成员的共识,逐渐沉淀为班级的文化,以达到“火熏幽兰人自香”的效
摘要:本文从我国古代传统教育的知、情、意三个层面探讨了如何教育学生的方法,以期在学生心田上播下知、情、意的种子,使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关键词:学生教育;知、情、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5-084-1  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说:教师和庄稼人一样,毕生都在用心血耕耘着,只是一个在青山绿水间劳作,一个在学生的心田上躬耕。在我们耕种的一
摘 要:美术是提高学生艺术涵养的重要学科,也是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载体。在开展中学美术教育内容中,篆刻艺术具有地位,但是如何创新应用篆刻艺术开展美术教学,探索走出教学困境的道路,是美术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立足中学美术教学实践,探寻创新篆刻艺术教学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篆刻艺术;中学美術;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
摘 要:当下,各校小学英语教师大都采用“苦干法”保证3个班或以上的教学质量。那么,小学英语教师在“苦干”的基础上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呢?经实践发现,借助学习共同体实现合作学习不失为一种良策。即通过“活动式、合作式、反思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权,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合作学习;师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
摘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课程改革与实施的重要保障,是新课程目标顺利达成的必要条件。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教学实际,通过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让学生通过感知和体验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乡土资源;历史课堂;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
摘要:高中住校生在我国各个城市和各个地区都非常普遍,相较于走读生,住校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尤其是住宿学生休息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们的学习质量和班级稳定性。新时期互联网技术正实现不断发展,学生们对网络接触能力非常强,本文结合实践研究,对现阶段住校生分层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以及如何实现分层管理做探究。  关键词:高中;住校生;分层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
摘要:就现在社会来说,许多小学生在升入初中后,语文的学习能力下降,成绩的波动比较严重,其中,形成这样局面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小学语文的教材内容,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目标都与初中产生了巨大的差距,形成六七年级语文教学衔接的严重脱节。而这种现象,对农村学校的学生来说,尤为明显,对此,现代的农村语文教师要做好六七年级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帮助学生在进入初中时语文的学习质量能稳步提升。基于此,本文将重点研究农
摘 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曾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学,依据此理念,笔者设计了《借生日》一文的教学流程及策略。  关键词:语文;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4-048-01  一、教材简介及说明  《借生日》一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六单元的课文,课文生动地描绘了母女两为过生日而赠送礼物的场景,巧妙地将家庭的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