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六七年级语文教学衔接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m_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就现在社会来说,许多小学生在升入初中后,语文的学习能力下降,成绩的波动比较严重,其中,形成这样局面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小学语文的教材内容,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目标都与初中产生了巨大的差距,形成六七年级语文教学衔接的严重脱节。而这种现象,对农村学校的学生来说,尤为明显,对此,现代的农村语文教师要做好六七年级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帮助学生在进入初中时语文的学习质量能稳步提升。基于此,本文将重点研究农村六七年级语文教学的衔接策略。
  关键字:农村初中;小初衔接;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24-085-1
  
  对于农村学校来说,其经济能力相对于城市学校显得落后,教学资源也不够丰富,导致学生在小学的语文知识得不到有效的扩展,学生的眼界也不是十分的宽阔,因此学生进入初中之后,其学习情况就会受到严重的脱节。对于初中的语文学习来说,学习的内容不在是小学时候的字词读音意思,一些句子的仿写内容,而是升级到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要求分析文章结构和大意,而面对这转变,学生没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和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也没有循序渐进的指导学生,对此,导致学生升入初中之后,语文的学习质量严重下降。因此,现在农村的七年级语文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创新和改革教学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为学生的初中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初中的语文教学模式。
  一、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进入初中之后,其教材内容增加,难度加深,知识点增多,与此同时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能够让学生适应这样的教学强度,在七年级上学期的时候,教师就应该针对性的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步骤的教给学生一套学习方法,例如可以是预习、听课、复习、练习、小结等过程,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按照方法进行自学,让学生充分的动脑,动手,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内容为例,在进行《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的讲解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预习,通过日常生活,找出感到疑惑或者困难的地方,然后再听课的时候要重点关注这些地方,在复习的时候要巩固自己在这篇课文中学习到的知识,在进行练习时学生首先要自主完成练习,然后进行检查,最后在进行对这篇课文的总结的时候,要对自身的上课情况进行反思。持续这样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适应初中的语文教学。
  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条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农村学校来说,其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他们主要是由祖父祖母或者外祖父外祖母等抚养长大,对此,学生失去了有家庭,学习共同教育的途径,对学生的教育几乎全在教师的肩上,而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在学习上的习惯几乎是没有的。对此,教师要积极的培养学生的非智力条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为初中的语文学习建立良好的保障。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形成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例如常用字典,规范书写,听讲做笔记,阅读做批注,积累素材,修正错误等一系列的习惯,这些习惯要严格的落实到每一课的学习中。以《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学生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些生词生字要自己查阅字典,对于不认识的字,应该对照字典每个书写两遍,在上课时要认真的做好笔记,积累这篇课文中优秀的句型句式,对于练习过程中的错误,要及时的进行修正。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如果有了这些良好的习惯,那么学生会更加快速的适应初中繁重节奏快的学习。
  三、讲究精讲精练精读,给学生提供语文的思考空间
  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主要要求学生对文章中的字词句进行理解分析,对此,教师就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一些有含义的句子进行简单的赏析,帮助学生加速适应初中的教学情况。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要精讲句子,学生要精读精练,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有选择的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进行思考,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文思考能力。以《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如果这两个骗子在今天会用什么骗术让我们中招呢?让学生思考,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师要进行讲解。然后有针对性的布置一些练习。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思考能力,为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延伸阅读,比如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提供思考空间,让大语文思想走进课堂,为不断改革的中考打好基础!
  总的来说,对于六七年级的语文教学衔接研究,可以从中学教学中的上述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提高学生对初中教学的适应能力。此外初中语文教师也应放慢自身的教学进度,给学生一段适应的时间,帮助学生能够更快的适应初中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冯善亮.作文教学中写作知识开发例谈[J].語文月刊,2015(01):51-53.
  [2]杨升.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2):74-75.
  (作者单位: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四中学,甘肃 平凉 744000)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的阅读教学离不开对文本的品读,只有深入文本去品味解读才能让学生真正获得深刻的感悟和体验。增强语文阅读与学习的趣味,加深对文本的印象,不断提高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是提高阅读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引导学生的解读由肤浅走向深入,真正走入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本文结合教学实例,谈一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课堂  
摘 要:导学案的编写和应用是初中英语“三步五环节”小组互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导学案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初中英语“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能否顺利实施。因此,加强导学案的编写指导和使用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如何进行“三步五环节”导学案的编写和应用。  关键词:英语;教学模式;导学案;编写;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
摘 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法制教学部分,法律案例是一个经常被广大教师所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法律案例教学法,在课堂之中引用案例,可以将抽象的法律条例、规定具体化,生活化,从而更为深入浅出的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引起学生更强烈的共鸣,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使教育更加有效、高效。因此,本文便对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法律案例的应用进行探讨,并分析通过哪些方式方法,遵循哪些原则才能够取得最佳
摘 要:初中是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的过渡时期,这个时候是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学生的思想不够成熟,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当前社会现状初中班主任对班级德育工作的教育工作进行分析,指出不足,并提供一些可行的策略来帮助初中班主任做好德育教育工作。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8-
摘 要: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文化现象,是一种重要的隐性课程,它渗透在班级管理的角角落落,影响着班级的正常运转与全体成员的健康成长。以“静”为抓手,创设环境,营造宁静致远的班级氛围;以主题班会为阵地,引导学生理解“静”的内涵;打造榜样,使学生在待人处事时有样可学;多管齐下,让学生享受“静”之美,从而使班集体的个性化追求逐渐成为每个成员的共识,逐渐沉淀为班级的文化,以达到“火熏幽兰人自香”的效
摘要:本文从我国古代传统教育的知、情、意三个层面探讨了如何教育学生的方法,以期在学生心田上播下知、情、意的种子,使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关键词:学生教育;知、情、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5-084-1  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说:教师和庄稼人一样,毕生都在用心血耕耘着,只是一个在青山绿水间劳作,一个在学生的心田上躬耕。在我们耕种的一
摘 要:美术是提高学生艺术涵养的重要学科,也是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载体。在开展中学美术教育内容中,篆刻艺术具有地位,但是如何创新应用篆刻艺术开展美术教学,探索走出教学困境的道路,是美术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立足中学美术教学实践,探寻创新篆刻艺术教学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篆刻艺术;中学美術;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
摘 要:当下,各校小学英语教师大都采用“苦干法”保证3个班或以上的教学质量。那么,小学英语教师在“苦干”的基础上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呢?经实践发现,借助学习共同体实现合作学习不失为一种良策。即通过“活动式、合作式、反思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权,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合作学习;师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
摘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课程改革与实施的重要保障,是新课程目标顺利达成的必要条件。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教学实际,通过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让学生通过感知和体验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乡土资源;历史课堂;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
摘要:高中住校生在我国各个城市和各个地区都非常普遍,相较于走读生,住校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尤其是住宿学生休息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们的学习质量和班级稳定性。新时期互联网技术正实现不断发展,学生们对网络接触能力非常强,本文结合实践研究,对现阶段住校生分层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以及如何实现分层管理做探究。  关键词:高中;住校生;分层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