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尝科学课堂中的游戏教学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paya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戏?很多人觉得游戏是幼儿园小朋友的专利,和初中生谈并不合适,更何况在科学课上。其实不然!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它集趣味性、虚构性、创造性和社会性于一体,与学生的好奇、好玩、好动的年龄特征完全契合。在科学课堂教学中适当的组织学生进行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一定能达到奇妙的教学效果。开展科学游戏教学应遵循“寓教于乐”的原则,在科学游戏的安排上应讲究一个“适”字,即适时、适式、适度。
  一、适时——看准时机,巧妙安排
  1.游戏导入,悬疑激趣
  用游戏导入新课则会让学生立刻进入角色,勾起求知欲,燃起思维火花。如在学习《物体浮沉条件》一课时,设计一个“比比谁的橡皮泥小船载得多”的竞赛游戏。学生马上兴趣盎然,进入状态。通过亲身体验,激烈角逐,有关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便有了感性上的认识,为后面的学习作了铺垫和准备。这样就使“无形”的理论,“有形”地迎刃而解了。因此引人入胜的导入游戏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感官,启发他们的思维,又能使学生在参与的同时,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增强了体验认识。
  2.课中穿插,益智益学
  当学生的脸上出现“迷茫”“困惑”“无聊”的神态时,教师可以设计游戏来解这“燃眉之急”。如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完成实验得出规律后,可设计一个“照镜子”的游戏:轮流让两位学生上台借“空气镜子”一正一反表演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此刻,学生定会喜形于色,指手画脚,跃跃欲试加入游戏行列,顷刻间枯燥的文字规律变成了有趣的生活游戏,既活泼了课堂气氛又将教与学收到了事半功倍、学而不厌的效果。
  3.游戏练习,体验成功
  在复习巩固阶段,最忌讳的是机械的操练,学生对于大量的枯燥的计算、概念、基本原理肯定缺乏兴趣,甚至产生厌倦心理,使得学习处于被动状态。然而游戏却会使复习变得生动有趣,譬如:用游戏“火眼金睛”找化学式书写中的错误;用游戏“连线”科学原理与生活现象或应用等。如果把这些精心设计的练习内容寓于游戏之中,就能帮助学生从厌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又能唤起他们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并使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喜悦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4.结尾一戏,余音绕梁
  俗话说:“编筐编篓,贵在收口”,一堂生动活泼的课,高潮迭起,学生兴趣正浓,如何把握结尾,既能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又能给学生留下无穷的回味和思考?一个简单的游戏就能实现。如学习《二氧化碳》一课后用“我是二氧化碳”为题目作自我介绍演讲;或者开展类似娱乐电台的有奖答题,擂台比赛等等,使学生在快乐中系统知识,从而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无尽”的效果。
  二、适式——注意形式,灵活多变
  1.服务,以形助教
  设计游戏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更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积极启发学生思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生态系统”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让五位学生分别扮演生态系统中的各组成部分(其中消费者由两人一起扮演),他们都戴着各具特色的面具(扮演生产者的同学戴着画着草地的面具;扮演消费者的同学戴兔面具、狼面具;……)粉墨登场,自我介绍、自吹自擂所扮演的角色,最后由一位同学根据它们在生态系统的地位发表短暂演说。通过他们的表演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各组成部分的关系。如此角色扮演的游戏,既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又渗透了学科知识激活了课堂氛围,增进了学习兴趣、激情。
  2.创新,以奇制胜
  一个好的教学游戏,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应该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也就是说,设计游戏要树立精品意识,满足学生喜新奇、厌呆板的心理。如在《缓慢氧化》教学中可故弄玄虚,嘴里念念有词,摇晃着浸过二硫化碳的含磷滤纸让其自燃,又如学习《氢氧化钠》性质时,用石蕊试液喷出“红花绿叶”,这些神奇怪异的现象定会让学生目瞪口呆,充满好奇心。所以,在设计游戏时,要注意不断推陈出新,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新异刺激。
  3.多变,以活求全
  千篇一律的东西不但不能引起人的注意,还会使人产生疲劳感。运用游戏时要特别注意变换的技巧,以去重复之弊端。例如开展形式活泼又有竞争性的“知识抢答”;富于思考启发性的“猜谜”、充满神奇奥秘的 “魔术表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设计形式多样,变化多端的小游戏一一展示在学生面前时,学生们都欣喜若狂,跃跃欲试,努力争取正确、迅速地完成游戏中的学习任务,不知不觉地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提高了学习效率,而教师的教学任务也顺理成章的达成了。
  三、适度——把握分寸,求精求实
  1.控制时间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为让学生放松、玩乐才安排游戏。在游戏以前,我们必须指定相应的规则,没有规则,游戏过程就会很“乱”,有规则才能“活而有序”。当学生的“玩性”到五、六成的时候,我们的游戏就该结束了。因为如果游戏结束太早,学生才刚进入游戏状态,熟悉游戏规则,结束游戏,一来扫兴,二来游戏的目的也没达到。如果游戏结束得太晚,学生会越来越无聊,下次再玩这类游戏就没有了激情。
  2、限制数量
  课堂教学中运用游戏“量”少“质”高也很重要。游戏多了,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其实是疲于应付,当作消遣娱乐,而教学效果更是事倍功半。游戏要少而精,只要达到激发起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积极性,就应适可而止。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把儿童应做的事变成一种游戏似的,把身体与精神的训练相互形成一种娱乐,说不定就是教育的最大秘诀之一”。所以在课堂中设计有知识性、有目的性、有趣味的科学游戏可让学生去体验,去玩中学,在学中玩,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更多科学教学中游戏带来的乐趣。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南苑中学)
其他文献
防洪系统实现补偿调度时,区间洪水预报误差可导致一定的高度风险,在预报时差和幅差的联合概率密度分析基础上,建立预报误差的风险计算模型,按共库容最小的原则确定满足规定风险度
“新课改”带来了音乐教育的重大改革。的确,与传统音乐教育相比,“新课标”无论是从音乐教育的理念,还是教材的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均作了全方位的改革。这对已习惯
徐特立曾经讲过一句很重要的话,即"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辩证的发展。"同样我们当前研究徐特立教育思想的重要问题也在于辩证的发展。这是因为,当今世界和中国的主要问题就在
具有滞后非线性的汽车悬架系统具有明显的非线性,这直接导致系统存在分岔和混沌的可能性。为此分析其在路面正弦周期激励作用下发生受迫振动时的运动情况,揭示该系统存在混沌
利用蚁群算法进行结构优化,选用Walker模型预测结构的疲劳寿命,采用一次二阶矩法计算结构可靠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结构疲劳可靠性优化方法。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VC++语
培养学生的语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在教学中应该摒弃繁琐的分析过程,重点注重感悟。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和鼓励下,用心去领悟汉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味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思想情感。而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强调的仅仅是语文分析能力、语法逻辑能力、综合判断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往往忽视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在读书过程中引导学生切身去感悟。表现在语文教学中即是重理解
小山水电站面板堆石坝施工导流采用一次截流隧洞导流方式,通过将大坝围堰挡水由初设20年洪水重现期改为10年洪水重期;施工过程中及时高速导流洞衬砌型式;以及出口段提前进洞等技术方
统一了多层功能梯度涂层和连续功能梯度涂层热残余应力分析方法,对于多层功能梯度涂层壳体,其解为精确解;对于连续功能梯度涂层壳体,采用分层近似,其解为近似解,当所取层数足
基于模态控制,提出了抑制新型巨-子型有控结构风振响应的主动控制方法,推导并建立了其控制方程,计算了控制全部模态和部分模态时的结构反应及控制力,并与无控状态及采用LQR算法时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遵循的3P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围绕如何“教”展开,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太关注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学生在教学中创新潜能发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