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活视阈下校本研修实施路径探索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hdfhdfrt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育生活的整体关照下,将校本研修学习和教师生活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构建多样化的研修模式,建立多维度多主体的评价方式,充分调动教师的主体参与性和能动体验性,聚焦激发内驱动力、发展自我建构能力,探索校本研修实施路径,实现教师个体的自主自觉成长和教师群体的持续共生发展。
  [关键词]教育生活;校本研修;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4-0092-01
  一、建多样化研修模式,探索实施路径
  1.项目化引领全员参与模式
  依托我校省课程基地文化项目建设,建立院部式研修单位,聚焦校园文化建设和校本课程实施开展研修活动。一是凝聚教育共识。围绕“志华教育”校本课程体系,深入学习课程体系的建设背景和架构模式,追溯学校的发展历史,明晰学校的教育哲学和教育愿景,深刻理解学校的发展内涵,构筑统一的教育共识。二是落实育人目标。课堂教学是实现育人目标的主阵地,立足学校的课程理念和育人目标,各院部教师结合自己的任教学科研讨课堂教学的改革点和生长点,建构课堂教学模型。三是探索问题解决策略。针对课堂建模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展开诊断、分析和研讨,寻找相应的解决策略,根据实际需要邀请相关专家现场指导。四是参与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顶层设计的基础上,根据院部学科特点和文化特色,教师对场馆文化设计和区域功能优化进行个性化表达。
  2.交流活动立体呈现模式
  依托集团领衔学校和区窗口学校,我校与二小、三小分校区在师资队伍建设及教育教学活动等方面保持密切交流,每学期均通过同课异构、课例研讨等活动和线上线下教研等方式,积极开展各科教学研讨活动。同时,作为区教研活动及研修培训的主要承办单位,我校积累了丰富的研修资源,为学校教师搭建了广阔的展示平台。借助乡镇区域合作及志愿者送课活动,进一步扩大研修领域,拓展研修视角。教师在多样化的校际交流活动中获得了综合性的立体研修成果,提升了学科素养和教学技能。
  3.团队建设重点打造模式
  筹建青蓝班,为入职三年内的新教师群体配备学科导师,重点培训教学基本功及研磨合格课,新教师和导师之间签订师徒结对协议,要保质保量完成听课、研讨、磨课等具体任务,定期上交作业,学期结束进行考评,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将新教师引领好,推出去。集中骨干教师团队,通过“志华”教育论坛,邀请市、区学科教研员,同时借力我校名特优教师的力量,就課题研究、论文撰写、优质课示范课等方面开展研修,聚焦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个人发展。针对我校名特优教师,特聘高校教授、学术专家进行学术成果的梳理指导,引领他们步入专家型教师的行列。
  4.社会资源整合实践模式
  一是利用校友资源。有序梳理和深入挖掘校友资源,以著名校友的成长经历及专业成就作为研修载体,凝聚全体教师的文化共识。二是开展高校联动。作为中小学教师国培基地,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江苏省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我校与当地高校建立密切合作关系,聘请名师名家、学术专家作为研修顾问。三是拓展社会实践基地。我校与徐州市博物馆、彭城书院、汉化像石馆、李可染艺术馆、徐州市电视台、王杰部队等极具地方特色和文化烙印的专门场馆建立联系,鼓励教师实地研学,倡导学理知识、文化情境和个人经验在特定场域下的融合学习,通过真实的主观体验加深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二、立多维度多主体的评价方式
  1.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借助量化指标,以数据统计的方式梳理教师研修成果,如论文发表、课题研究、教学获奖等相关统计,直观呈现教师的发展成果。同时,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记录一定时期内的成长轨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图片、音视频的方式记录成长经历,选取系列片段在“志华”教育论坛分享,强调教师的成长过程。
  2.本体评价与多元主体评价相结合
  依托智慧校园平台建立教师成长专栏,以主题论坛的方式引导教师对某一阶段的研修成果做自我梳理和内省反馈,以发帖跟帖的方式来分享互评。借助评价手册,以学校@我、同事@我、学生@我、家长@我、家人@我、我@我六个不同的评价主体对教师某一阶段的教育行为及教育成果做描述性评价。
  (责编 韦淑红)
其他文献
[摘 要]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天性爱玩。根据一年级数学知识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心理特征,教师尝试创编适合一年级学生的数学魔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真正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探究;表达;思考;数学魔术;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4-0010-02  数学课堂
期刊
[摘 要]将数学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创编成数学魔术,通过数学魔术进行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欣赏魔术时感受到数学的神奇,探秘魔术时学习思维方法,表演魔术时培养思维能力,从而有兴趣、愿意去探究数学,实现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魔术;数学能力;培養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4-0004-0
期刊
[摘 要]《9的倍数》是在教学《倍数和因数》单元后开发的一节数学魔术课,旨在表演魔术、揭秘魔术、创编魔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模型思想,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理解与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数学魔术;学科素养;倍数;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4-0008-02
期刊
[摘 要]小学阶段学生对数学魔术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从课堂的环节、结构等方面进行思考,探索数学魔术在数学课堂中运用的策略,尝试构建有趣味、有活力的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观察与思考、探究与合作、创造与分享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魔术;问题导学;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4-0006-02  教学
期刊
[摘 要]英语口语能力是影响学生英语素养形成的重要因素,故加强口语训练大势所趋。在组织英语口语训练时,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选择学生熟悉的、有趣的口语训练内容,积极创新口语训练形式,发挥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优势,开辟便捷有效的口语训练途径,促使学生踊跃参与口语表达与人际交流,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口语训练;创新;构建  [中图分类号] G623.3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低效纠错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即学生面对同一道习题不断出现错误,教师反复纠正、强调也难以收到好的效果。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错误展开深入剖析,灵活运用多种策略,引导学生纠错、析错、明错,使学生真正理解与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说自悟;纠错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探究式学习作为课程改革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旨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英语课堂中,教师要立足学生实际,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探究式学习活动,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辅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的困难,使学生真正习得英语知识和语言技能,体验到发现学习的成就感,增强学习英语的愉悦感,从而打造探究式小学英语课堂。  [关键词]小学英语;
期刊
[摘 要]体验活动带有鲜明的特点,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诉求出发,对多种体验活动进行针对性筛选与设计,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活动体验中形成学科能力。如视听感官体验、角色演绎体验、问题思考体验、生活实践体验等活动都带有体验属性,教师要做出合理设计,给学生提供更多训练体验的机会,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体验活动;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
期刊
[摘 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学目标制定存在“说起来重要,研起来次要,教起来不要”等问题,导致宏观的课程目标、中观的单元教学目标没有真正落实到微观的课时教学目标中。教师要关注教学目标的制定,通过深研课标、教材、学情,实现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目的,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制定;常见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期刊
[摘 要]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强化艺术育人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修养,南宁市秀厢东段小学以艺术教育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以校园剧特色为切入点,探寻一条以校园剧特色推动美育的新途径,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彰显了学校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校园剧;艺术美育;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