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教学设计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以《美丽的小兴安岭》为例

来源 :小学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yedie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学设计强调多学科的融合,具身认知理论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能够使学生亲历学习过程,积极利用多重感官接受知识和技能,顺利建立认知过程,并实现知识技能的内化和应用。以《美丽的小兴安岭》为例,深度结合具身认知的教学设计流程,可为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对口语交际内容板块做了精心设计和系统编排,从认知、能力和修养三个方面明确口语交际的课程目标,从话题类型、编排特点和内容特质三个方面把握口语交际的内容特征,从“启动”“实施”和“总结”三个基本阶段整体考量每次口语交际活动,建构口语交际的常规教学逻辑,对切实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科学规范用好教科书、积极有效落实课程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爬天都峰》作为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应发挥其在习作单元中的教学价值。在教学中,教师可运用符号标注、删减对比、现场模拟、方框标注、扩充对比,让习作思维可视化,引导学生突破学习难点,学习并运用写事方法,有效培养习作思维,为单元习作打下坚实基础。
说明性文章需要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把事物的特征说明白。在说明文习作教学中,针对学生写作说明文的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教学建议实现突破:一是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说明白”;二是收集整理资料有条理地“说明白”;三是体会不同语言风格把事物“说明白”。
专编习作单元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一大特色。习作单元教学的目标和其他普通单元一样,不是单一的。就习作教学而言,其教学目标应该是单元导语中的“习作要素”。习作单元中的各个内容之间是发展关系,不是并列关系。一般情况下,教师在教学时不要随意变换内容顺序。组织习作单元教学需要特别留意几个节点:《交流平台》要交流,《初试身手》要自然,“习作例文”要教学。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共编排了八次习作单元,习作单元与其他单元习作共同建构了习作训练系统,着力于提升学生习作能力。观察能力是习作的基本能力之一。“留心观察”这一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在处理和使用时,教师应多元解读教科书,精准定位教学目标;合理取舍教学内容,选择精巧有度的教学方法;注重迁移运用,开展精要有力的实践训练。
文言文是古代中国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小学语文教科书编排文言文,其目的是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教师要根据文言文的教学要求,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沿着“层进式”教学路径进行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为他们深入持久地学习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