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awquq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口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基本工具,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幼儿口语、敢说、可说、愿说、自信心
  幼儿口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基本工具,由于他们还没有掌握书面语言,幼儿认识周围环境,表达自己的需要,与成人、同伴的交流都离不开口语表达。因此,口语表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的活动与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又是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基础,尤其是小班又是幼儿园学习语言的初期阶段,所以如何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创设有利于幼儿表达的语言环境,使幼儿有话敢说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提倡敢说先于正确。因为每个幼儿语言能力是有差异的,教师应尊重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抓住时机,选择适宜的谈话内容、方式和场合,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引发话题,鼓励幼儿的每一次表达,并让孩子通过语言表达体验到语言交流的意义、成功和快乐。当幼儿词达意或语句不太完整时,教师不要急于或者刻意加以纠正,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给幼儿以挫折感或压抑感,从而失去说话的主动性、积极性。当然也要在适当的时机加以纠正,要针对幼儿口语能力的特点,遵循其语言发展的年龄特征,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
  创设宽松、愉快、富于鼓励的环境,对培养幼儿口语表达的主动性至关重要。教师可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兴趣创设环境,确定主题,发展幼儿的口语。例如可以利用活动室墙面的设计开展主题活动,挂一些海洋世界的图片,让幼儿认识海洋里的动物。这样的设计就会符合幼儿的兴趣,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作的时候,正如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有依赖于兴趣。”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大胆地讲述自己的想法,从而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创设小组活动,深入开展主题活动,来达到发展口语的目的。但是,教师在创设小组活动时要克服一些少数孩子很活跃,而大多数却很被动不感兴趣的弊端,给每个孩子均等的说话机会,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教师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参与者,注意观察幼儿口语发展状况,既能密切师幼感情,又能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灵活地指导,对幼儿口语的发展有特殊的意义。
  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幼儿有话可说
  丰富的生活内容与经验是幼儿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与体验,幼儿才会有乐于表达和交流的内容,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教师应有意识地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帮助他们积累生活经验,如引导他们观察大自然中的日出日落、风雨雷电、花香鸟语、春夏秋冬……教孩子体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可以成为幼儿的观察对象,生活中的每一种情绪、每一个活动都可以成为幼儿体验的内容,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挖掘一些新鲜事物,有目的地提出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让幼儿述说。
  例如,在说明夏天的太阳时可以先在外面太阳底下感知一下,孩子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感到新奇有趣,教师要不厌其烦引导孩子大胆表达出自己的所见所想。然后再讲儿歌:“夏天的太阳真顽皮,像把红刷子,到处找人刷。刷刷游泳的人,刷刷爬山的人,刷刷骑车的人,刷刷卖瓜的人,刷刷踢球的人。夏天的太阳真顽皮,把屋外的人刷得火辣辣。”这样幼儿学的开心,也就会说的好,取得很好的效果。所以说,幼儿的口语发展有赖于不断积累各种经验,使他们想说,有话可说,乐于说,说得好。
  三、抓住生活中的各种表达机会,使幼儿有话愿说
  一日生活中,幼儿随时有表达意愿和感受的要求,教师应关注幼儿的想法,满足其需要,抓住生活中各种表达的机会,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使幼儿有话愿说。如让幼儿在讨论中学会倾听与表达,在争执中学习围绕话题进行辩论,在聊天中学会相互交流,让幼儿在与同伴、教师和父母的交流中感受说的乐趣,而这种快乐的情感体验又会促使幼儿乐于交流与表达。教师不妨当一个“爱唠叨者”,悉心捕捉幼儿的心理变化,把握住和每一个孩子说话的机会。
  如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几个孩子一边摆弄餐具一边在说:“我做个太阳。”我就抓住这个时机,让孩子们自己或和同伴作摆弄餐具,仔细观察由此所形成的图形并展开丰富的相像,进行创造性的讲述。在活动的探索过程中,班上的全部孩子都会很投入地玩,很踊跃地说,其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己经远远超出我的相像,整个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渗透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幼儿有话能说、有话会说
  幼儿语言教育方式的整合要求以多种活动组织形式来建构幼儿语言教育的内容,在活动中揉合多种幼儿发展因素,促使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从而主动建构自己的语言。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渗透日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是由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整体性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幼儿语言学习与其它方面发展的整合性以及语言本身的综合性、通用性等特性所决定的。
  1. 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日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相互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各领域渗透教育是幼儿日语表达能力培养的最重要途径。首先,应充分发挥语言教育活动作为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主渠道的作用。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一方面综合运用多种符号手段(既包括语言,又包括音乐、美术等),另一方面充分运用其它非符号手段(比如操作、交往等),使幼儿与外界环境发生积极作用,并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建构自己的语言。幼儿园语言教育内容丰富,向幼儿展现了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将教学内容演变成现实生活的场景,直接作用于幼儿的感官,幼儿思维活跃,各抒己见,有力地训练了幼儿日语表达能力。其次,幼儿日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还必须渗透到其它领域的教育活动之中。在数学教育活动中,让幼儿边做边说,在提高幼儿学习数学兴趣的同时,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引导幼儿在掌握观察与探究的方法、发展观察与探究能力和兴趣的基础上,思维清晰,言之有序;音乐教育活动中,在注重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同时,注重对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支持与鼓励幼儿大胆地尝试用语言表达相应的音乐性质和自己的感受;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抓住幼儿爱说、爱画、爱制作的特点,通过幼儿对画、对制作的讲述和评价,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在体育活动中,可促使幼儿在运动与体验的过程的同时尝试总结动作要领和规则。这样,既注意了动静交替,又可使幼儿表达出各种活动的特色和自身的体验,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 在生活活动中,渗透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通过生活活动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有其独特的优越性。首先,在生活中,语言多与事物、动作同时出现,词已经物化了、形象化了,容易为幼儿理解和接受,可随时随地丰富幼儿的语言;其次,幼儿进人集体生活,互相交往,自然地产生了学习语言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练习的条件。在日常生活活动(包括人园、进餐、盟洗、劳动、娱乐、散步等环节)中,都应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 在游戏活动中,渗透日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也是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将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寓于游戏之中,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学习,会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表达水平〔如让幼儿在表演游戏中担任自己喜欢的角色、在角色游戏中扮演生活中的角色等。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幼儿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口语表达会更加积极、主动、自然,从而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口语实践的机会。
  五、多为幼儿提供语言交流及展示的机会,增强幼儿语言表达的自信心
  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因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具有不同的语言发展水平,所以应从注重幼儿心理入手,创设轻松、和谐、自信的语言氛围,增强幼儿想说、敢说、会说的信心。
  首先,教师在自然状态下了解幼儿真实的语言水平,确立有针对性的教育目标,做到因人施教。例如,有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有轻度口吃的毛病,教师就应特别注意,不能直接指出孩子的问题,而要逐渐的给予纠正,对他说话慢一点,让他学会模仿,还要尽量给他说话的机会,这样就可达到个别教育,促进发展的目的。
  其次,要相信孩子的能力,鼓励孩子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愿望。正如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知心姐姐芦勤所说的要:“告诉孩子,你真棒!”,要保护幼儿自尊心,增强幼儿自信心、成就感。
  再次,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一系列活动,为幼儿提供语言交流的机会。如开设“小喇叭”栏目,每天在固定时间让6-7个幼儿轮流到前面朗诵儿歌、讲故事、介绍自己和家庭情况,为幼儿提供一个自我展示和勇敢表达的机会。总之,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应结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征以及口语习得的规律,通过游戏、日常活动等形式,对幼儿进行口语习惯和兴趣的培养及训练,不断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以及主要辅助检查特点,探讨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0.01至2010
摘 要:同情心作为幼儿良好社会性、人格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因此,在培养幼儿同情心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专门教育活动和随机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即: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幼儿普遍存在的问题,组织专门的教育活动,以发展幼儿的同情认知,激发幼儿的同情体验,促使其产生同情行为;另一方面,教师要有意识地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突发事件和一些平常小事,随机地对儿童进行同情心的教育,强化儿童的同情行为
摘 要: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要,但是我们家长越来越困惑,越来越不会教育我们的孩子了。孔子,作为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家教智慧对我们后人的影响也很大,尤其是他对儿子的“过庭语”,让我们明白了背后教子比当面教子更好。孩子犯错,不应批评孩子,而应该批评孩子犯错的行为。学会“做人”比考高分更重要。还让我们明白了在家庭教育中,授之于“渔”比授之于“鱼”更重要。  关键词:家庭教育;孔子;过庭语  一、前言
我们班的学生有很多是初中毕业的,问一问她们的学习情况,其他学科还可以,唯独英语只有二三十分,阻挡了她们进入高中学习的机会。听了她们的回答,我在那儿沉思:中国人学英语真的那么难吗?想想自己所教的学科,我觉得要学好一门语言,应从小抓起。相关研究表明:3~12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内的许多经验也证明,学习外语,从娃娃抓起效果最好。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我觉得幼儿园的英语教学应从这几个方面着手改变: 
期刊
幼儿舞蹈教育作为实现全面启蒙幼儿艺术素质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加上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规律认识不足,有以下幼儿舞蹈教育误区。  1. 片面追求舞蹈技能的学习,强调舞蹈的动作技巧,一味要求幼儿进行枯燥的训练。  2. 教师过多以成人的角度审视幼儿舞蹈,设计舞蹈动作。活动中忽视幼儿的主动参与,没有激发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和主动探索的欲望。  3. 家长自身舞蹈知识匮乏
期刊
在儿童身心发展的早期,能否给予系统的、良好的教育,对人的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教育中固然要帮助孩子学习生活、学习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必须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爱学习、会学习,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个性品质,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是使孩子终身受益的一种基本素质。英国教育家洛克曾指出“事实上一切教育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
期刊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不可能完成造就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极其细致艰巨的工程”。如果说幼儿园教育是幼苗成长必须的阳光雨露,那么家庭教育则是那丰沃的土壤,两者对于幼儿的人生成长皆不可或缺!孩子的人生是从父母这里启程,家庭以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幼儿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个性心理行为习惯等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园则以更加专业、科学、积极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教
期刊
摘 要: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需要不断提高,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其综合能力提升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小学生需要对课外阅读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认识,形成完善的课外阅读体系,对课外阅读的资料进行整合梳理,全面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通过对话视阈下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可以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小学生全面成长。  关键词:对话视阈;小学生;课外阅读  对话视阈下小学生
摘 要: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本文就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展开论述,通过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积极探索以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关键词: 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非智力因素;创新;主观能动性;“问题教学法”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以邓小平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论述为指导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十五
摘 要:新课标提出给学生提供贴近国内外生活实际、富有时代气息的学习素材,以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和终身学习。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加大英语信息输入量,学习任何语言都需要大量的阅读,学习英语也需要大量的阅读。我们要让学生喜欢英语,享受英语阅读,变成悦读。  关键词: 阅读内容;英语教材;校本教材;英语秀  一、学校英语现状分析  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是淮安市第一所公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