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应该是什么——读《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有感

来源 :中国音乐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vssam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近日拜读了《中国音乐教育》2016年第10期(总第268期)刊登的冯巍巍撰写的文章《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详见第40页至43页,以下简称“冯文”)。总体上看,论文本身并不存在太大的问题,只是标题(或称论文题目)或多或少有一些思想认识上的偏差,这样,便不可避免地会对读者产生一些关于“新音乐课程”意义与价值理解上的歧义。基于此,笔者试就几个简单问题的梳理,之后简要谈谈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应该是什么?一管之见,还望各位音乐教育界同人不吝赐教。
其他文献
时光飞逝。老父亲已经去世30年了。岁月无声冲淡了许许多多的往事,但永远抹不去那留在我名字里的至真至纯的父爱。
本研究以c市为例,对小学音乐教师(110人)、小学生(340人)、小学音乐教研室主任(3人)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的方法,分别设计调查问卷(李克特五维度量表)、访谈提纲和观察
这是一节期末复习课,有学校里的老师在听课。课上,学生们在专注地背诵着英语课文,而我慢慢地踱着步子,不时小声地纠正着发音。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说过,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没有错误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学生正是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不是学生是否犯错误,而是教师采取何种态度。教师善待学生的错误,变学生的“错”为课堂的“宝”,利用错误拓展师生共同成长的空间,使课堂中的错误成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促进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成为学生主动生成知识的必由之路。  一、错误——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语文基本理念中有这样的阐述:“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语文学习必须重视语
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作文评价和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与手段。然而作文评改的实际情况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凡是教师都修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
山东青岛北山二路小学创建于1946年,至今已有近70年的办学历史,是"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学校共25个教学班,学生901人,在校教职员工56人。在"情智教育"办学理念引领下,学校通过"情智
近日,全球最大的乐器展览会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上青年钢琴家、作曲家薛啸秋和中国高端民族钢琴品牌"长江"钢琴的签约仪式暨薛啸秋乐迷见面会隆重举行。李云迪、薛啸秋等青
晚自习下课了。我看到班里的灯一会儿开一会儿关的,就连忙向班级走去。刚出门厅,就听到班级里乱成一团,喊声、笑声、骂声、哭声混成了一部“交响曲”。
近日连续听了好几节作文课,感觉到有一个共同的现象:老师们在指导学生作文的时候,往往会在引导学生表达和解除思想束缚上下大工夫,常说的话通常就是"想怎么说就怎么写"。写作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