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f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數学教学是在师生间展开情感交流和信息传递的双向过程。在新课改纲要中提到,数学教学如果缺乏学生积极的参与,则任何形式教学都属于低效的。必须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作为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搭建给学生展开自主探索的学习平台,让学生进行积极自主参与学习活动。
  关键词 主体;探究方法;情感体验;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TG221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45-01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在社会的信息化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持续发展的动力需要加强对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基础培养。作为创新知识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学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摇篮,数学课程在小学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锻炼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学科。在小学数学教育学习中,如何初步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以学生为主体,调整教学方式
  在小学教学中,教师通常占据课堂主体地位,学生墨守成规被动接受于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很少主动性的发出提问。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未具备应有的主体地位所致。基于此,教师要进行调整教学方式,降低教师的主体地位是首先要改变的,虚心的接受学生提出的不同观点,并采取合理的处理和鼓励,发挥出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面对学生勇于的发表不同的观点时,教师如果强势否定或不予理采,容易限制学生对知识的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也很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拓展。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是开启课堂生动活泼的关键因素,因此也要对学生投入真实且温暖的情感。表现突出和爱开小差的学生在课堂上难免都有,不能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针对基础差的学生教师更给多加帮助辅导,切忌不可一味批评和歧视。另外教师自身负面情绪也要合理调控,保持在课堂教学时的轻松愉快的氛围,调整好教学方式和状态,让学生都能在教师积极热情的引领下投入认真的学习中。
  二、加强学法指导,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按照学生反馈的信息,结合学生实际学习能力进行分析和点拨,促进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深入理解的目的,如在“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时,准备三个形状不同,各种大小的三角形硬纸板,让学生在课堂出示并对每个三角形内角的度数运用用量角器测量出,任意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度数由学生报出,再由教师准确快速的回答出第三个内角度数。在这样学生提问教师作答的课堂互动中,立即激起学生活跃的思维,燃起他们旺盛的探究欲,形成一种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把握这种知识求知欲,教师再及时作出引导:“三角形各内角和为180”,进行对疑难题轻松的解决。通过教师的点拨和总结,学生对于知识印象加以巩固,在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进行诠释数学知识。尊重并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结合教师的积极引导,实现如此的双边教学活动,在学生的分析讲解后,再由教师的总结和补充,以学堂方式代替传统的讲堂模式。
  三、启发学生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提问”代替解答的巧妙回应,进而引导和启发学生开展独立的思考。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教师通常会毫无保留地给学生解答问题和讲授知识,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步骤或是给出相应的答案,在教学过程中这种教学模式仍然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还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因此使得整个思维过程中学生缺乏独立思考,无法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体。
  所以,不采取直接的作答,而是由浅入深地设计层层深入的一系列问题,通过针对性的提问给学生,促使他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独立的积极的思考探究,在这样多次的提问、思考、回答中,使学生获得问题的解决,还在此学习探究过程中,不自觉地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巩固了所学知识,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
  四、激发创新思维,使学生主体地位提高
  不难发现,分数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属于较难的题型,例如复杂的数量关系,条件和问题相对隐蔽时通常很难快速找到“单位1”。这些复杂题型要想轻松解决,首先要找到突破口,获得解题新型的思维。如果运用特殊的解题方法,往往能发挥出理想的解题效果。如面对等量关系巧妙的寻找,在较隐蔽的等量关系时,需要对等量关系加强寻找的训练。一般寻找等量关系有两个方法,一是等量关系通过题中的条件分析得出;另外数量关系可以按照常见方式来寻找。题里的“单位1”通过前者方法可快速找出,例如树林中有柳树和杨树,杨树有100棵,杨树是柳树的 ,柳树有多少棵?此题目中单位1是柳树,因此柳树数量× =杨树数量。第二种方法为:例如杨洋有一包糖果,吃了 ,剩下4块,求这包糖果共多少块?题目中明显的等量关系是:总糖果–吃了的糖果=剩下的糖果。数学等量关系平时就要加强习题的练习,以加深理解,以助于等量关系寻找的能力提升。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需要教师充分的重视和有效的发挥,在教师不断积累和学习全新的教学方式和策略,要从学生实际能力和结合教材内容及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进一步创新数学课堂,提升数学教学科学高效的课堂效率,在促进学生主体潜能开发的前提下,帮助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蒋光斌.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考试周刊,2017(63):113.
其他文献
摘 要 结合当前的小学课堂教学开展情况,探讨了如何有效提升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有效性策略,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分别从评价语言、评价主体和评价形式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希望对于今后深化小学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教学;课堂教学;教学评价;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37-01  当前,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学生的素质能力则是重点关注
摘 要 结合当前的小学课堂教学情况,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探讨了小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相关问题,重点可以从积极中肯的态度、热情洋溢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灵活多样的方式以及丰富多彩的内容去评价等方面探讨,希望对于今后深化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教学;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2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38-01  在新
摘 要 结合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从自身的数学教学经验出发,分析了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的相关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开展了课堂优化教学的方法探讨,希望对于今后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40-01  在当前的新课标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
考虑城市用水量受众多因素影响 ,具有系统稳定性和非线性的特点 ,探讨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城市用水量预测的非线性时间序列递推预测方法 ,并利用该方法对郑州市城市用水量进行了
学位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开展过程中,应立足于学生的核心素养,采用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高效课堂构建,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高效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TU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43-01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核
摘 要 针对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现状,论述了影响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有效性相关问题,希望对于今后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39-01  在當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课堂提问则是非常常见的教学方式,
背景:经血传播疾病的一个重要途径为输血治疗,血液的安全性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和社会效益。现阶段保障血液安全的主要筛查手段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
摘 要 小学数学这一课程具有着较强的基础性,其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将对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效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小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应开展好计算教学,并巧妙地通过一些路径来实现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轻松应对,保障其数学学习的有效开展。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课题,对计算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 小学生;计算能力;
摘 要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上也需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积极创新教学方式,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合理引导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勤学好问”,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探索参与中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