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cl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上也需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积极创新教学方式,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合理引导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勤学好问”,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探索参与中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42-0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学应该重视能力,在传授学生基础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应积极培养学生四能,即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开阔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
  一、农村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存在的基本问题
  (一)学生对基本的知识概念不清
  任何数学规则都是建立在一系列数学概念之上的,概念不清会导致对数学理解不清或张冠李戴,使计算出现错误。
  (二)学生对基本的数学口、笔算运用不灵活
  任何一道整数、分数或小数的四则运算,最终都要分解成一些基本口、笔算题加以解决。口、笔算一般不会导致计算缓慢,所有口算中只要有一个错误,计算结果必然错误。
  (三)学习习惯不端正
  有时学生算错,反复检查也不能发现,甚至告知他已经错了,让他重做,他仍沿用错误的方法,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学生医错了法则且已经形成了错误的计算习惯。在计算时丢落某些步骤,很大也是因为法则记忆不准确。
  (四)学生问题意识淡薄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无论教师提问的问题是简单还是容易,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比较怯与表达、提问,可能是因为害怕说错会遭到耻笑,也可能是因为学生对知识一概不知。还有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总是不经思考,等待老师公式答案,慢慢的就形成了一种学习的惰性。
  二、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理念
  在新时期的农村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教师教学要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积极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走出传统教育的束缚。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创新途径,多角度、多思维、多层次的开展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破除传统教学中“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习惯”和“模式”,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从而走出数学教学沉闷的瓶颈。
  (二)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勇于、乐于提问
  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养成了解决教师或教材提出的问题的习惯,而不善于也很少机会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一旦学生有了质疑,也不敢提出。现在的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有目的地创设“问”的情境,使学生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数学来讲,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具有十分有效的作用,一旦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学生对于基本数学问题的发现和探究自然水到渠成。
  (1)严格认真审题。认真审题是数学正确计算的重要前提,让学生在做题时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查找是否在有多余数据,隐藏的条件,确定运算符号,确定运算顺序,选择合理的运算方法。
  (2)耐心验算确认。验算是学生发现问题的一部分体现,也是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保障。学生在计算时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验算是检验答案准确性的标准的过程,培养学生细心检验的习惯,让学生把检验当作计算题不可缺少的环节,耐心对计算答案进行细致逐步检验,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
  (四)重视错题分析
  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真正思考的人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知识比从自己成就中吸取的知识更多,错误与探索相联姻,相交合,才能孕育出真理。”重视错题分析,是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途径。学习是一个反复认识和实践的过程,计算出错总是不可避免的。教师要深入分析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对症下药,让学生学会自我分析,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注意改正方法,提升学生自身解決数学问题的能力。
  (五)加强运算训练,提高灵活的计算能力
  素质教育的大背景决定了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成长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要有多样化。数学计算的教学要设计多样化的练习,让练习进入课堂,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充分挖掘开发学生潜能。计算教学时,积极同学讨论学习方法,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意见,把学生的合理学习方法给予肯定,推动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找到更多的计算方法,使得计算学习方法不断进行更新优化,减轻学生的负担,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学习质量。
  三、结束语
  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作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上也需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积极创新教学方式,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合理引导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勤学好问”,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探索参与中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刘得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8(8):63.
其他文献
摘 要 师生互动是教学情境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的教学过程。教学改革提倡师生之间要建立和谐、积极的互动关系。师生的有效互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生积极性,还可以提高提高学生情感体验。本文以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为着力点,分析农村小学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探讨教学改革的环境下,如何提高师生的互动性。  关键词 师生互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
摘 要 结合当前的小学课堂教学开展情况,探讨了如何有效提升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有效性策略,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分别从评价语言、评价主体和评价形式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希望对于今后深化小学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教学;课堂教学;教学评价;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37-01  当前,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学生的素质能力则是重点关注
摘 要 结合当前的小学课堂教学情况,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探讨了小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相关问题,重点可以从积极中肯的态度、热情洋溢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灵活多样的方式以及丰富多彩的内容去评价等方面探讨,希望对于今后深化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教学;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2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38-01  在新
摘 要 结合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从自身的数学教学经验出发,分析了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的相关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开展了课堂优化教学的方法探讨,希望对于今后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40-01  在当前的新课标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
考虑城市用水量受众多因素影响 ,具有系统稳定性和非线性的特点 ,探讨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城市用水量预测的非线性时间序列递推预测方法 ,并利用该方法对郑州市城市用水量进行了
学位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开展过程中,应立足于学生的核心素养,采用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高效课堂构建,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高效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TU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43-01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核
摘 要 针对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现状,论述了影响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有效性相关问题,希望对于今后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39-01  在當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课堂提问则是非常常见的教学方式,
背景:经血传播疾病的一个重要途径为输血治疗,血液的安全性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和社会效益。现阶段保障血液安全的主要筛查手段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
摘 要 小学数学这一课程具有着较强的基础性,其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将对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效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小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应开展好计算教学,并巧妙地通过一些路径来实现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轻松应对,保障其数学学习的有效开展。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课题,对计算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 小学生;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