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qia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兴亡在于教育,教育兴亡在于创新”。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永恒主题。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希望所在。创新问题的提出,给整个教育改革的发展带来了新一轮的挑战。把创新问题摆在教育改革的重要位置,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我国多年来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教师应把握住每一次机会,不断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探索和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渗透在每一节语文课的教学实践中,使我们的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最终能够成为推动民族创新的有用之材。
   一、更新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要创新,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然而,在长期以来形成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学生充当的是被动参与的角色。这种教学观念更多的强调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观念最基本的特点是继承性,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多年来普遍存在着“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却很少认真地思考过学生是不是在自主学习、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发展。这种应试教育的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影响着老师们的教学观,也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构筑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关系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营造创新教学课堂氛围的首要因素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是促进创造能力发展的两个主要条件。在心理安全和自由的环境中,学生心情轻松愉快,无压抑感,在与周围环境的不断交互作用中,容易形成创新人格。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民主教学思想,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主动探讨和大胆质疑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在日常教学中,我常常鼓励学生要敢于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不迷信老师和课本,敢于向老师、向课本提出质疑,做一个“开放”型的学生。在课堂上,我尽量站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用热情、真诚和友善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交流。在这样一种和谐的氛围中,教师不再是期望、权威的代表,而是激发学生创造欲望的良师益友,学生真正体会到了与教师平等相处学习时,思想上“安全与自由”,从而无所顾虑地充分表达自己的创见,不时闪现出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师的意愿化为了学生自己的意愿,在这种环境中,学生以主人和高度责任感自觉学习探索。试想,“主人”们一旦自觉学习,主动探索起来,思维岂能不活跃、创新意识的火花岂能不迸发?
   (二)宽容的教师风范是形成民主化的讨论方式,营造创新教学的课堂氛围的重要因素
   “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陶行知语)要设法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心理相容的良好气氛。只有我们肯定学生潜能开发的可能性,才会发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
   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向老师、同学、教材提出疑问、异议甚至批判。教学中要多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对有独到见解的学生给予鼓励,对错误的看法要及时纠正,对不完善的提议要引导补充。
   三、 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方法,作好课堂设计使学生对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课堂教学始终
   (一)改变课堂教学方法,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互式教学,使学生在对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中强化自己的创新意识
   所谓单向灌输式教学,也即传统意义上的注入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处于被动吸收的地位,而教师则是课堂教学中的主导者。这样易使学生习惯于接受现成知识,易形成“人云亦云”的思维定势。因此,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我们应改变教学方式,对学生多进行启发式教育,将演绎与归纳法结合起来,强调师生间双向交流,推行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新观点,新思想。帮助学生从被动地吸收转向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其自觉能动性,并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知识、技能的获得及随之产生的能力提高、兴趣激发和个性的发展都是学生对教学活动积极参与的结果。通过参与教学活动,充分显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也应不断拓宽教学内容,将学习知识和获取知识方法的讨论都纳入道学习的内容中来,要意识到方法讨论的重要性。所谓“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教师还应用高超的语言艺术,恰当地评价每个学生的观点。在激励学生大胆思考的同时,将它们的思路巧妙地引入到最接近教学目的的方法上来。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预习教学内容,并根据自己的不同理解,设计出自己应该到达和可能达到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及情感目标等。教师将自定的教学目标与学生定的目标融合起来,做到教与学的目标有机统一,有利于消除师生之间的认知错位,增强教学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在这种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思维互动,让学生既学会知识,又学会探索。
   (二)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好求同存异,发散与集中,形象与抽象的关系,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有效的渠道与途径
   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有效的载体,而课堂教学中创新思维的训练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途径,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强调整齐划一,统一的标准答案,这是一种求同观念。在强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今天,教学中要让学生不守旧于框框,不拘泥于形式,要有独到创见、变换的思维、更新的方法,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别出心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看法不同见解显得非常重要。作为教师,要能够包容学生的各种观点,使学生体会到探索的乐趣。
   (三)在备课与讲课过程中,有意识地留下空白,为学生留下充分思考的空间。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习惯于将所有的课堂时间占满,这样做实际上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因为学生经常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限制了主动性的发挥。因此,我们提倡留下空白的不完全教学法,给学生以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留下空白,包括时间的空白和空间的空白,是指在课堂上将一定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留给学生,让其自己推测可能的结论。其目的是提高教学过程的创造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向学生提供必要的线索和信息,以使学生拥有合适的基础知识以填补内容的不完全之处;其次,要把握好空白内容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通常重点和难点不宜作为空白处理;第三,学生填补空白地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他们去进行合理推断,预测和联想并即时地帮助做出合理选择,使学生填补空白过程中,少走弯路;最后,应将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相结合,即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从他人地填补活动中发现别人的优点,修正自己的不足。当然,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可能通过一两次课堂教学来完成。它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需要每位教师将其实施于每一次课堂教学实践中去。时代的发展呼吁创新意识。教育者肩负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当认识到自身肩负的使命,改变教育观念,从每堂课的课堂教学做起,将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激发渗透到课堂教学每一细微环节之中,为社会输送一批又一批的富有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为我们国家经济振兴,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人类的进步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体验,离不开感动情绪。感动是文本与教师、学生的生活体验撞击出来的火花,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课堂才是生动活泼的,也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教学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   在深入探究和实践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感动凸显出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为教师的感动,教学就不再是单纯的工作任务,而是一
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管理者,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则需要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而且还要不断学习先进教育经验。我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尤其注意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和校内外环境开展工作。工作中,我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和所有的工作激情寄托在班级管理与建设上,潜心致学,身体力行,用自己的热情、激情、爱心、耐心激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我相信“身教言传,水滴石穿;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道理。因此,我所带的班是优
摘要: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知识,单单凭教师的讲解是难以理解的,如果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进行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这些小实验不仅可以开发学生智力,还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对于教学目的的实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经验   一、教学中的实验可以降低自学释疑环节中学生遇到问题的难度  由于初中刚接触物理,学生在预习和自学过程中常会
学习习惯是在不间断的学习实践中养成的自然表现出来的学习上的习性。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能提高学习效率。小学是一个人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黄金期,低年级是起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包括:专心听讲、主动提问、认真阅读、严守纪律、独立思考、认真书写作业、正确运用课堂语言等等。当然,孩子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学生自身不懈地努力,也需要老师热情相助。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
【关键词】 一说源于英文“keywords”,特指单个的媒体在制作使用索引时所用到的词汇,是图书馆学中的用语。我们知道,很多词语都有它的原始意义(本义)和演变来的新义(即引申义),现今我们用到“关键词”一词时,通常是指说话内容或一篇论文主旨、要义的归结和概括。我们可以说它是一种“定位词”,有点类似于人们平时所说的“中心词”“重点词”,不过中心词和重点词一般是文本里直接出现了的词,而关键词却不一定是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做进步的现代人。学校要重视挖掘各门学科的人文精神,通过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特征,审美情趣等体现出来。同时也可使这与相应学科呈现共同进步的优势。  在数学教学各领域环节中渗透人文教育犹显重要,同时也是一个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等方面不断探索的过程,以下所谈仅是个人的一点浅见。  一 人文教育应渗透于课堂教学中  科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我对其进行解说就是学生能走入文本之中,和文本、作者进行对话,并从中获得感受,在心有所感之下进行有感情地再现语言文字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在此,笔者着重笔墨于如何指导有效朗读。   【关键词】 有效朗读 课堂教学 朗读要素 教学技艺     语文教师的实践场地便是课堂教学
【摘要】 许多老师认为农村的初中班主任是所有班主任中最难做的。其实,只要班主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班级管理理念,对学生真诚相待,善于与家长沟通,就一定能把"难事"变成"易事",轻轻松松地胜任农村的初中班主任工作。  【关键词】 农村 初中 班主任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班主任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导师的作用。但是,因为班主任工作辛苦、繁杂、责任重大、工作难做,特
曾经,史册里深藏的墨迹,承载着一个多元民族的前进。曾经古人乘着梦的翅膀,踏着先贤飘远的足音回响在邈远苍穹,传承着华夏五千年积淀的厚重与大气。那些文学长廊中璀璨耀眼的唐诗宋词,有着独特含蕴的传统佳节,几千年儒佛道思想熏蒸出来的诚实守信,至善至孝……  因此,作为中国人精神源头的传统文化面临严峻挑战,许多文化现象都面临着成为高山流水一样的绝唱的命运。作为龙的传人,我们绝不能让闪耀了几十个世纪的光芒在
新课标全国语文高考试卷是吉林、黑龙江等七个省区使用的试卷,该试卷试图从多个角度显示其“新”,我却认为其“新”得尴尬,与其说是“新”,不如说是“乱”。  一、概念的“乱”  同旧大纲卷一样,该试卷也分为第一卷和第二卷,不同的是,新课标卷为了标明自己的“新”,分别把第一卷和第二卷命名为“阅读题”和“表达题”,在所谓“阅读题”里,又有“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这样的命名。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