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习作训练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iajia0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作是一项深层次的创造性脑力劳动,是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灵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一项基本的语文能力。小学习作教学的基本特点是对学生进行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创造性综合训练。而创造性的劳动离不开创造性的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高智能的思维活动,它是想象的放飞,智慧的畅发,是智力水平高度发展与激活的产物。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那么,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读写结合,读中悟写,悟中创新
  语文阅读教学中所学习的文本,是为学生学习语文,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供的有限的范例,除了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最重要的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学生习得语文素养”。阅读教学本应该为写作打基础,但是我们的习作教学中,往往不重视学生在阅读中学到的写作知识,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去习作,而是运用单一的思维方式,让学生顺着教师限定的中心,设定的写作顺序,划定的范围去构思、去立意、去选材。近年来,许多学生更因为沉迷各种各样的“作文集”,左右着学生的习作思维,导致部分学生的习作中失去了自我。因此,学生写出的文章几乎是固定格式的“八股文”,这样的习作方便教师批改,却助长了学生的惰性的养成,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果长期坚持这样的“常规”训练,学生的思维容易僵化,导致习作模式化,使学生不敢创新,不敢越雷池一步,更不可能“标新立异”。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超越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的形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从生活和教学中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为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契机,激发他们的习作热情,使其沉浸于习作的欲望之中,创出新意。要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需要教师深入钻研,巧设意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为学生铺设习作之路。在品评文章中优美的词、句、段时,要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品出味道,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习得作者遗词造句,谋篇布局,表情达意的技巧。例如我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在学生领悟了文章“总分总”的结构之后,我让学生思考:如果把开头的总起段放到最后,把最后的总结段放在开头,该怎么样写?有个学生这样写开头:一天,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观赏桂林的山水。这里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相连,我们像走进了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结尾是这样写:这独特的山,这奇妙的水,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江上竹筏小舟,真是人间仙境,难怪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通过对比,学生明白了好文章需要巧构思,同样的材料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法。这样的读写训练,不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更使学生深入领悟了文章的写作方法,并在领悟中学会了创新。
  二、拓展空间,广泛阅读,读中创新
  全国著名教师于漪曾经说过:“读有字书,精读博览,广为采撷。”古训也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都说明阅读与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课文,只是有限的范例,每学期只有30篇左右,加上拓展的课外阅读和网络资源的阅读,也只有部分学生能基本达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阅读量,同时还缺乏阅读生活和社会。因此,必须要全面落实课处阅读,拓展空间,挖掘新形式,多渠道地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时空,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勤思考,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丰富词汇,收获方法,获得经验,为习作积累丰富的语言和信息材料,学生在积累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这也是一种创新。
  小学生喜欢看一些卡通故事或童话神话故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引导学生阅读有关的课外书。如课前预习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我在教学《长城》一课前,要学生去查找有关长城的资料,学生分别从课外书、相册、视频、互联网等媒体中,找到了“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全家人在长城上的合影、游长城的录像、长城的介绍等资料。学习过课文之后,我让学生写《长城》读后感,同学们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分别写出了《长城——祖国的骄傲》《可怜的孟姜女》《不到长城非好汉》等感受深刻的文章。我们还可以根据当前教育主题,进行课后延伸,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如学了课文《狱中联欢》一课,我抓住学生想深入了解课文中的有关人物的心理,我将课外读物《红岩》推荐给学生,通过阅读,学生写出了反映自己真情实感的读书笔记。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不但著作家、文学家是这样,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小学生今天写某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课外阅读,是小学生积累语言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写作时就是在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语言积累。
  三、把握机遇,展开实践,在实践中创新
  習作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因此,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实践,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不断创新。生活是习作的源泉,社会是习作资源的宝库,学生的习作源于生活。新兴的现代化城市,广博的农村大地,丰富多彩的自然界,天地宇宙,世界领先的科技,生活中的人和事,目之所及,到处都是写作的题材。然而,学生对这些题材却熟视无睹,一到习作时就觉得“无米下锅”了。为此,教师必须积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多开展语言实践活动,例如口语交际活动,习作小练笔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正确地运用语言文字。
  每当学生参加了活动,我们都要抓住契机,组织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或口语交际,或书面小练笔。有一次学校举行大型的绘画比赛,我组织全班同学去观看,观看之前,我提出了观察要求,特别强调要注意当时自己的心情和绘画同学的神态、动作。比赛结果我们班获得了优胜奖,我设计了“小画家记者招待会”活动,让全班学生将当时看比赛时的见闻、感受等进行一次口头交流,同学们异常激动,各抒己见,说完后之后,我让学生把看到的写下来。有个同学这样写:看到我们班的小画家们能在众人面前,从容挥毫,你一笔,我一笔,分工合作,配合默契,真有大家风范。听到我们获得一等奖时,我高兴得跳了起来,不住地高喊:“我们赢了!我们赢了!”这就是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这就是语言实践中的创新。   四、激发情感,展示成功,在激趣中创新
  习作是艰苦的脑力劳动。如果要让孩子感到这种劳动是快乐的,就必须激发他们的习作热情,培养习作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理论指出:一个人如果体验到一次成功的快乐和胜利的快慰,会激起追求无休止的成功情感力量。因此,让学生尝试习作成功,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搭好展示自己成功的舞台。
  首先,教师要充分应用激励的手段,对学生习作不要吝啬分数,评分要大方。为保护学生的习作热情,教师要以多表扬、鼓励,建议为原则,只要达到习作的要求,都可以给满分,让他们看到自己辛苦劳动的成果,体验到成功的欢乐。特别是对那些习作基础较差的学生,一旦发现他们习作中的某个段落,几个句子,甚至是一个词语写得好,就要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在鼓励中不断进步。
  其次,教师在批改中,要保护好学生的习作兴趣。小学生的习作只是初步的学习阶段,他们写出的文章多是半成品,缺点、毛病自然不会少,这是很正常的,他们习作之后,常有大功告成的愉悦,盼望老师给予肯定和表扬,教师在批改时要“多就少改”,保护学生的习作积极性。对于学生习作的评语应该坚持“多说好话,坏话好说”的原则,对他们的点滴闪光点,都要是当作巨大成功,对于习作中的缺点,教师的评语要采用建议式、商量式、引导式的语言,做到语言委婉动听,让学生乐于接受。如果学生翻开自己的作文本,看到的是许多“好!”字,或者画了一个个竖起的大拇指,或者是一张张卡通人物的笑脸,这真是胜过千言万语,他们一定会将成功的喜悦带入下一次习作中去。
  最后,教师要为优秀学生习作营造良好的氛围。在学校里,教师通过班级或学校的优秀习作栏、手抄小报、学校广播站、红领巾电视台、学生优秀习作选编等阵地,为学生佳作提供展示天地;邀请学生家长一起来校听评讲课,在评讲课上,让孩子在家长、同学和老师面前读自己的佳作,这种喜悦胜过上电视台;举行各种类型的习作比赛;帮助学生把自己的优秀習作向报刊杂志社投稿,发表文章,这种鼓励能激发出学生无穷的习作力量,甚至可能成为他一生的追求。
  五、师生合作,批改结合,在体会中创新
  传统习惯中,学生只顾习作,批改是教师的工作。教师在批改习作中,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细心审阅每篇习作,小至标点符号,大至谋篇布局,评语写下了一大段,眉批之后还有总批,结果,学生对老师的评语无动于衷。教师批改得再细致,学生的习作水平还是提高不大,习作兴趣仍然不大。因此,习作的批改可以师生合作,教师要重视批,多提改的建议和方法,改应该是学生的事,是学生习作的后的延伸和提高。学生根据教师批的意见和建议,再次审视自己的习作,作出必要的修改,是一次习得写作方法,提高习作能力的机会。学生的改,可以是自己修改,也可是小组交流,或是同学交换修改,学生在改的过程中,习作技巧也能得到提高。
  学生改完习作后,让学生写写习作体会,这是总结习作方法,悟得习作技巧的有效途径。学生要写好习作体会,就必须认真看教师批的意见或建议,认真改自己的习作,这样一来,学生对自己习作中的优缺点,也就心中有数,下次习作缺点自然会得到克服,这不仅能丰富学生的习作知识,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的创新之举,是信息化与教学深入融合的过程,对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带来挑战,教育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教师的发展,通过校本研修可以提高学校教师信息化技术水平与应用能力,更好地推进教育现代化。  【关键词】信息化;校本研修;教师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各地的“三通兩平台”建设与应用取得快速发展,有力促进了教育改革和发展。在良好的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加快推进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深
【摘要】课堂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活需要是当前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一大“顽疾”,导致道德与法治课堂变得抽象、空洞和苍白无力,也使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树立合作学习和生活化教学理念,坚持以生为本,合理分组,通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实效,开展课外活动,深化道德与法治课堂实效来推进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  【关键词】道法课堂;合作学习
【摘要】小学数学属于基础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不像初高中数学需要大范围的做题练习,数学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同样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影响学校数学方面的教育质量。而小学数学课堂对话式学习即为数学课堂上师生间的互动方式之一,因此探索小学数学二课堂师生对话式学习的有效性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必要举措。  【关键词】小学数学;师生;对话;互动  新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趣。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结合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我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认真探索学习,主动参与课题研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2016年9月,笔者主持的
本报综合消息 5月22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课程教材研究所成立大会,我国第一个国家级课程教材研究专业机构正式成立。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會议并为课程教材研究所揭牌。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朱之文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建立课程教材研究所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加强和改进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重大举措,国家教材委员会及其专家委员会、教育部教材局、课程教材研究所,形成决策、实施、研究三位一体的工
【摘要】以一节“自主,分享,成长”的写作表达课为例,提出“学生思维的流动比知识的充盈更重要”,倡导“我手写我口”的“生活化写作”,让孩子们真实、地记录身边发生的事情,自由顺畅地表达。循序渐进地教會孩子独立思考,让孩子在自主思考、小组合作、分享交流中,快乐成长。  【关键词】自主;分享;思维流动  如果把课堂教学内容比做食物,课堂师生关系经历了三种模式:“填鸭式”“诱导式”“分享式”。“填鸭式”是“
【摘要】人教课标版的语文教材有着很强的整合意识,每个单元都是围绕专题整合编排而成。因此,确定合理的单元教学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多元对话。本文旨在探讨: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在单元目标的引领下,开展多元对话。  【关键词】单元目标;多元对话;聚集想象;表演体验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仔细研读教材,人教课标版的语文
近年来,我们学校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着力解决好当前课堂上“偏废慢差”的现象,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采用了适应乡镇农村学校现状、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三元整合导学”教学模式,经过我们数学科组的共同探索、实践,模式进一步深化完善,在此基础上创建了“学案导学” 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实施了六年,已有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要想让这种课堂结构尽快地成为新的教学模式,还需要解
谈到教育方面问题的时候,不同领域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就从传统家长的观念来看,他们认为越严格越好,无论是在学校或是家里,都会很严格地要求自己的孩子。他们觉得只有这样,孩子长大才会成才。而这些严格要求自己孩子的家长们,往往也是应试教育的追捧者。  如果从教师的角度来评价应试教育的话,说法也是各有千秋。对于推崇应试教育的教育者来说,首先它有着严格严谨及高标准、高要求等方面的优点,可以让学生从小就有更高的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颁布与实施,对初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也是如此。为了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将互动式教学模式应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与保障。本文就对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究,旨在为相关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与帮助。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