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里撑起公正的天平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_s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踏进哈尔滨市最大的法庭,轻轻抚摸琥珀色的桌案,细滑却冰冷的感觉油然而生。实木刻制的法槌,静静地卧在案台上,未来的某一时刻,它将一跃而起,掷地有声,奏响开庭审理的集结号。
   我们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中学16级5班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同学们轮流坐上审判席,居高临下,环顾四周。每一位同学都神情肃穆,庄严稳重,他们或端坐、或沉思,与刚进入法院时活跃、洒脱的“淘气包”判若两人。
   审判庭中,空气静谧而凝重,而此刻,在法院参观的一幕一幕,再一次浮现在眼前。展示厅中的巨幅照片、工作人员的热情讲解、圖书室中排列整齐的书目、审判遗产继承案的视频回放……每一幕都让同学们耳目一新,更让同学们的心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我想,此行之后,每一位同学都会在心底清理出一块静土,在那里,撑起了一座“法律”的天平。
   法律是一座公平公正的天平,称量着每个人的内心,你把宽容、爱和温暖放在天平上,它将报以平安、自由和尊严;反之,你若想称量野蛮、邪恶的重量,那么,法律回复你的,必定是冷酷的刑罚。
   走出法院的大门,已近正午时分,天空中的太阳,在寒风中放射出冷艳的光芒,那阳光,不温暖,却很明亮,就像我们社会实践中了解的“法律”一样,不必时时提醒它的存在,它永远都会公平公正地在人们心中悬挂。
  (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中学16级5班)
其他文献
浙江杭州市余杭崇贤街道运河路边有一个小农场。农场里,不绝于耳的是叽叽喳喳的鸟鸣声。农场的鸟特别多,还不怕人,原因是这里有鸟充足的食物来源——虫子。   虫子哪儿来的?秘密就藏在农场中央鸟儿扎堆的温室大棚里。大棚一共13个,是用来处理垃圾的地方。   第一个大棚里,有一台漏斗形设备,附近居民的餐厨垃圾倒进去以后,经过粉碎、搅拌,添加益生菌发酵一晚上,就可以变成适合虫卵孵化、生长的昆虫“口粮”了。  
期刊
美文引路  意外之外   冬季去成都出差,傍晚与同事散步路过一个花店。   花店门面不大,铺面设计也很普通,或者说压根没设计过,就是常见的那种路边店。吸引我们驻足的,是店门口那一簇簇蜡梅,很远便已闻到风中阵阵幽香。   毕竟天府之国,冬季的风虽有几分寒意,却颇为清新,湿润宜人。微风与清雅的梅花香缠绵在一起,一缕缕飘然而至,时有时无,忽近忽远,偶尔浓得沁人心脾,间或又要用心感受才寻得着,让你不得
期刊
三国时吴国人万震所撰《南州异物志》中有记载:“琉璃本质是石,欲作器,以自然灰治之。”(琉璃是从铸造青铜器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经过提炼加工然后制成)从制作工艺上来讲,琉璃的色彩斑斓如行云,质地剔透似流水,给人以光彩夺目之感。  前世传奇  王者之剑   传说,琉璃是春秋时期范蠡在督造“王者之剑”时所发现,范蠡将其赠与越王勾践,越王感念其铸剑之功,原物赐回,并赐名为“蠡”。之后范蠡请雕刻家将其雕刻为
期刊
小区王老太家住一楼,屋里闲置的小房间有一扇玻璃窗破了小半边,玻璃残骸上落满了灰尘,挂着稀稀拉拉的蛛网,像一个掉光牙齿的老人空落落的牙床。   一日,我路过老太太家,瞧见她正扯着嗓门骂人,上前询问,老太太用拐杖拄了拄地说:“这帮孩子太不懂事了!一个接一个拿石子丢我家的窗户,正想着教训几句,他们一看见我就跑没影了。唉,这些皮孩子!”   我瞅瞅那扇破窗,莞尔一笑道:“啊,破窗效应。”老太太一头雾水,问
期刊
天 籁  ——约瑟夫·施特劳斯作品《天籁》联想   你仰头、仰头,耳朵像一对空空的盅儿,去承接由高无穷尽的天空滑落下来的声音。然而,你什么也听不到。人的耳朵不是听天体而只能听取俗世之音;所以人们说茫茫宇宙,寥廓无声。   这宇宙天体,如此浩瀚,如此和谐,如此宁静,如此透明,如此神奇;它一定是一种美妙奇异、胜过一切人间音乐的天籁。你怎样才能听到它,你乞灵于谁?   你仰着头,屏住气,依然什么也没听到
期刊
55年前,新疆罗布泊,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背后,有一位奇女子——年近半百,多次改行,一次次从零开始,为国家隐姓埋名30多年,用“我愿意”肩负起祖国的重托。她是王承书,中国铀同位素分离事业的理论奠基人,参与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   王承书从小有着极强的数学天分,在1941年就获得美国巴尔博奖学金。留学期间,她提出“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这一观点至今仍在沿用。1956年
期刊
从古至今,词义变化大的汉字,“的”应该算一个了。在古代,“的”字表示“鲜明”之义。宋玉的《神女赋》中就有“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的其若丹”的句子,意思是说,仙女唇部熠熠生辉。不过,如今的“的”早已没有了美唇之感,它集“dī”“d픓d씓de”四种读音于一身,每个读音都有不同的含义。   据说,“目的”的“的(dì)”源自隋唐时期的一个故事。北周旧臣窦毅的女儿不仅姿色出众,而且仗义执言,对杨坚篡
期刊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或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盗窃 讲信修眭  濠梁(háo) 幼有所长(zhǎnɡ)    B.自强 半匹红砂  俄顷(qǐng) 徙于南冥(xǐ)   C.祗辱 两鬓苍苍  布衾(qīn) 选贤与能(jǔ)   D.槽枥 唇焦口燥  尘埃(āi) 教学相长(chá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期刊
初作亮相  太 婆   我默默地站在太婆的墳墓前,心里装满了说不尽的愧疚……   在我的脑海中,太婆的面容是模糊的,我已经记不大清了,只记得自己做过的错事。   六岁那年,我很不懂事,嫌弃太婆土里土气,不愿意靠近她。太婆那时已经八十多了,她的房门口有个很高的门槛,她喜欢坐在门槛上。太婆因为年纪大了,腿不好使,有几次进房间叫我扶她进去,而我,自然是不愿意的,太婆一叫我,我就跑掉,太婆只好自己扶门框进
期刊
文题速递  我们可能都有过旅游的经历。旅途中,我们不仅观赏自然风光,了解民风民俗,同时也会有许多新奇的感受,产生很多思考和遐想。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游记。不少于600字。  写作导引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行走在路上。旅行是我们开阔视野、陶冶性情的途径之一。旅行之后,用文字记录下沿途的美丽风景、美妙体验、灵动感悟,便是游记类作文的主要内容。要写好此类作
期刊